正文

"中國的腐敗決不是由社會製度造成的"? 這種說法受到專家的反駁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中共中央紀委高級官員說,中國的腐敗決不是由社會製度造成的。這種說法受到一些中國問題專家的反駁。

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兼秘書長幹以勝星期二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有人認為,中國的腐敗是由社會製度造成的。實際上大家都知道,許多存在腐敗、甚至嚴重腐敗的國家施行的並不是社會主義製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下,如何解決腐敗問題,應該是世界各國共同麵對的課題。所以,中國的腐敗問題決不是製度造成的。恰恰相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份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反腐敗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張煒:幹以勝偷換概念*

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者張煒博士認為,幹以勝的這種論證是偷換概念。他說:“腐敗現象全世界哪個國家都有,最民主的國家也會產生腐敗,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自利的,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正是因為這種人的本性,才需要互相製約的製度,才要有公開的信息,才要他能夠對把他選進政府崗位的人民負責。所以他的說法是偷換了概念,他把在民主國家出現的腐敗和在中國出現的腐敗混為一談了。”

張煒承認,社會製度並不是造成中國腐敗的唯一原因,還有文化傳統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但是他認為,如果中國是一個民主製度的話,腐敗的問題會少得多。他提出了兩個原因。

張煒說:“第一個原因是,如果我們的新聞媒體有新聞自由的話,就可以更加大膽地揭發這種腐敗,現在沒有這種製度。新聞媒體要受嚴格的新聞檢查,這本身就是妨礙揭發腐敗的。第二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們的官員是人民選舉出來的,行為一旦揭露後,就沒有信譽了,人民就不選你了,你就不能在那個位子上待得很長,除非你掩藏得特別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國實行民主製度,腐敗現象還會有,但是會好很多。”

*九萬多黨員被查處*

中紀委星期二公布,2006年,中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紀處分9萬7260人,占黨員總數的1.4%。中紀委提出,這說明我們的幹部大部份還是好的。

但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張煒博士認為,這些數字並不能說明問題。他指出,如果認真查的話,中國恐怕沒有什麽幹部是不腐敗的,他們都多多少少得到了超額的利益。

2006年,中紀委總共查處了7名省部級幹部,包括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和原統計局局長邱曉華等人。中紀委以此說明,“不論什麽人,不論職務多高,隻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對不是一句空話”。

*張煒:反腐敗可以成為政治鬥爭工具*

英國劍橋大學的張煒博士說,中國從80年代就開始反腐敗,腐敗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這本身就說明中國一定要從製度上找原因,如果光從表皮上反腐敗,不僅不能根治腐敗,反而會使反腐敗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

張煒說:“上級機構可以對下級官員有選擇地反腐敗。這種選擇餘地在上級手裏。從這種意義上講,就可以完全把它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是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是,民眾對腐敗的不滿越來越深,上級官員很可能在民眾情緒越來越激烈的時候隨時拿出一個人來宰了給大家看一看,平息一下氣憤,過一段時間再推出一個宰一宰。從這個意義上將,也是一種政治鬥爭的工具。”

張煒表示,民主固然不是靈丹妙藥,但是對於中國的腐敗來說,肯定是最靈驗的一副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