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成了韓國最大取款機!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最讓我震驚的不是韓國人怎樣把中國當成了大提款機,而是中國人似乎對此漠不關心。相反,在中日韓三國貿易中,我的同胞們似乎病態地執著於中日之間那幻想出來的“衝突”,無數人殫精竭慮地在宣揚“抵製日貨”……難道我們真是一個愚蠢而盲目的民族,對自己的國家經濟利益真正所在如此地長期視若無睹嗎?

  猜一猜,中國對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最大?是技術先進、產品高端的美日歐發達國家?還是資源豐富的中東、拉美國家?都不是。根據我國商務部的統計,拋去台灣地區不算,2005年中國與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是韓國!總逆差41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1%。而居於第二位的日本,中國對其逆差隻有165美元,且比上一年下降了21%。

  再猜猜,誰是韓國的第一大出口國和貿易順差來源國?根據韓國人自己的統計(來自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這個國家就是中國。2005年,韓國人統計的對華出口高達6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4%。同年,韓國對第二大出口國美國的出口隻有41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了3.5%;對日出口更隻有240億美元。根據韓國的統計,這一年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是234億美元,相當於韓國對整個日本的出口額!是的,日本,說到日本,我不得不指出,它是韓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逆差高達244億美元!正好相當於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韓國統計)。正如我以前說過的,從數據上看,韓國人幹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產品大量賣給中國人,再拿從中國人手中賺走的錢,轉過頭去購買日貨!

  請不要誤會,我說這些數據,決不是在號召“抵製韓貨”之類。事實上,我本人熱愛韓國,也喜歡多種韓貨。例如我在國內 購車的首選,就是從韓國進口的聖塔菲。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為了響應前不久在東北召開的“中日韓商務論壇”上的一個號召,即盡早建立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我一直以為,促進自由貿易才是解決貿易不平衡的最好辦法,而“抵製×貨”隻能是兩敗俱傷的行為。

問題在於,這個世界上目前有許多貿易是不自由的。中韓貿易逆差如此之大,在我看來,就不是任何自由貿易理論能夠解釋的。最自然合理的解釋,就是在韓國和中國之間,存在嚴重的貿易壁壘。是的,我決不支持抵製韓貨,但我更要堅決地反對韓國用任何非貿易手段來阻止中國商品進入他們國家,人為導致了中國對韓的高逆差。

  當然,經濟學一直教導我們,貿易逆差不一定是壞事,順差不一定是好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但許多人認為那對美國經濟利大於弊。但是,這要看一個國家具體階段的經濟發展目標。如果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是解決國內就業問題,則貿易順差就是好事,逆差就是壞事。美國之所以不擔心巨額逆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國內失業率很低。但是中國的情況呢?我們的就業形勢是不容樂觀的。答案因此很明顯,巨額逆差加劇國內就業緊張,對 中國經濟是有害的。

  就業率極高的美國,財大氣粗,不妨通過巨額貿易逆差向全世界輸出現金,扮演著世界經濟的“提款機”。是的,美國人扮得起這個角色,他們自己也從中獲益。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就依賴美國這個大提款機,2005年我國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141億美元(中國統計)。然而有趣的是,韓國似乎對美國這台大提款機開發得並不努力。同年,韓國對美順差隻有107億美元,不到韓國對中國順差(韓國統計)的一半,不到中國對美順差的十分之一!也許,韓國人覺得自己沒有必要理會美國這台大提款機吧?因為他們在身邊開發出了自己獨家私用的另一台大提款機——中國。是的,我絲毫沒有責怪韓國人的意思,這是他們的利益使然。問題在於:作為一個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國內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國家,我們負擔得起扮演韓國的大提款機的角色嗎?

  但最讓我震驚的不是韓國人怎樣把中國當成了大提款機,而是中國人似乎對此漠不關心。相反,在中日韓三國貿易中,我的同胞們似乎病態地執著於中日之間那幻想出來的“衝突”,無數人殫精竭慮地在宣揚“抵製日貨”。但是讓我再給一組數據吧:從2001到2005年的五年間,中國對日總貿易量達到6796億美元的情況下,對日總逆差不過551億美元,逆差率8%;同期中國對韓總貿易僅3452億美元,而逆差卻高達1231億美元,逆差率高達36%!在中日韓貿易大格局中,中國的國家戰略重點究竟應該在哪裏,難道不是一清二楚的嗎?難道我們真是一個愚蠢而盲目的民族,對自己的國家經濟利益真正所在如此地長期視若無睹嗎?而我們身邊那批所謂中國人,那些滿口民族主義高調要抵製這個抵製那個的人,他們為什麽也對此閉口不談呢?他們究竟是不是專唱政治高調、並不真的關心國家利益的投機分子呢?當這類所謂愛國者充斥了我們的輿論舞台,還有誰來為中國真正的戰略利益而心憂如焚,為中韓貿易逆差這樣的真正戰略話題而呐喊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