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人發明漢字”裏的“中國崛起”論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在經曆“韓國人要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的風波之後,最近又有消息說,有韓國學者撰文表示,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其論證甚至遠溯4000年前,推論“殷朝的統治者是高麗人”,發明了甲骨文。文章被翻譯成中文放到網上,立即成為一大看點。

  如果這是一件單純的事件,僅作為一種學術考證的表達,什麽樣的觀點似乎都是無可厚非的,正如有中國人考證耶穌是顓頊一樣,這些論斷隻是為人們貢獻了一個談資,供人一笑而已。

  然而我們卻能一係列的新聞中,從中國人對此事的反應中看出,這並不是一件單純的個案。與“漢字由韓國人發明”這一觀點屬於同一背景的新聞還有:韓國人考證孔子是韓國人;又有韓國曆史教授在其出版的《韓國史》中,將屬於中國的大片領土劃入韓國曆史版圖,上海也成為其領地;而在中國十分火暴的韓國電視劇《大長今》裏,更不顧事實地說針灸是由韓國人所發明。韓國人還表示,金屬活字印刷術也是由他們發明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再出來一個韓國人說漢字是他們發明,實在不足為奇。

  但是,值得意味的是,雖然中國也有“考證耶穌為中國人”這樣公然挑戰常識,以作驚人之語的觀點,但是這些觀點卻沒有形成具體的針對性,這與韓國人的一係列新奇觀點一致朝向了中國截然不同。

  很顯然,稍微具備了一定文史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韓國人為中國人發明了漢字等等荒謬觀點,何況這些觀點缺乏可靠的論證。但是謊話重複千遍或許就成為“真理”,這樣的觀點至少在韓國可以維持一個美好的幻象,提高其國民的文化自信乃至傲慢。


  為什麽這些公然不顧事實的觀點會接二連三地出現?說明韓國有適合這些觀點生長的土壤。對於一個經濟已經發達,但其曆史文化卻受中國的深厚影響而在民俗傳統、文化、語言等方麵,與中國趨向同質化的韓國而言,其國人有創造經濟奇跡一樣重新認識曆史的心態。發達的經濟使人驕傲,深厚的曆史文化也是使一個民族站立起來的力量。驕傲的韓國人需要驕傲的文化和曆史。於是,學者在這樣的呼籲中,不斷挖掘、開發出各種觀點,以滿足這些民族自豪感的需要。這其實是另一種供求關係。

  影響就是焦慮。在曆史上,韓國深受中國的影響,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韓國人的生活水平大幅超過中國人,韓國人自然急需擺脫中國的影響,提高民族自信心,並在經濟全球化製造的文化焦慮中維持其本國文化的獨特性之願望。

  舉文字為例,漢字在韓國使用了相當長的曆史,韓國的史書、典章、檔案等等,許多皆以漢字記載。但是二戰後,韓國卻立法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並從1970年起,取消其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而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韓國政府還下令拆除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不破不立,韓國擺脫中國文化影響,塑造本國文化獨特性的努力可見一斑。韓國渴望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

  但是,韓國的這個努力不久宣告失效。1999年,韓國總統金大中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製。2000年下半年,韓國政府更是宣布恢複漢字教育。措施包括:一是在公務文件、交通標誌等領域,恢複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字和漢字標誌;二是在中小學推行“1800個常用漢字必修教育”。而到現在,會使用漢字已成為韓國人求職的一大優勢。

  如果說韓國當年取消漢字包含了一個“韓國崛起”的背景,那麽,時至今日,韓國人重新呼籲學習漢字又包含了一個“中國崛起”的背景。韓國《朝鮮日報》一篇社論說:“學漢字熱來源於企業和市場迫切的需求。中國、台灣、新加坡等中華圈和日本占我國出口市場的40%以上,特別是,中國是我國最大的投資國,來韓國旅遊的70%也是漢字文化圈人士。……在這樣的時代要求下,企業怎會選拔連“天”、“地”都不會寫的新職員?”

  在這樣一個時勢下,我們似乎可以看出韓國人說漢字由他們發明這一觀點中的微妙心態。一方麵韓國需要建設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以適應其國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麵,韓國卻又無法擺脫中國的影響,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上的。這樣一種尷尬的處境,造就了這些不顧常識的笑話式的觀點產生。因此,不論《韓國史》裏的荒唐地圖,抑或是考證孔子為韓國人,或者說韓國人發明了漢字等等,盡管觀點語不驚人死不休,卻沒有一個得到韓國官方的確認。因為過去韓國的曆史也是現在韓國的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