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渤海汙染嚴重, 正逐漸變成“死海”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美國宇航局(NASA)的人造衛星拍攝下來的中國渤海灣的汙染情景。黃河下遊一帶的沙土等黃色汙染物質大範圍擴散。

西海對麵的渤海在逐漸變成死海。渤海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繞的中國唯一內海。這裏一度被譽為“魚倉”、“海洋公園”。但《北京青年報》19日報道說,隨著以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經濟飛速發展,渤海正逐漸變成巨大的汙染水庫,連魚類都無法生存。

據中國國家海洋局2005年對渤海汙染狀況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渤海的海洋生態係統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以前,在渤海捕捉最多的是大蝦、白蛤、比目魚、黃魚、鱸魚、墨鬥魚,但現在,這些魚類已經在渤海完全消失。

天津市塘沽區水產局的一位漁政科負責人說:“曾被譽為‘魚倉’的渤海灣海域現在正逐漸成為一條魚都沒有的死海。”

2003年以後,汙染海域麵積持續擴大,處於逐步惡化的境地。超過海水水質汙染標準的麵積達渤海總麵積的56%。

渤海汙染的三大主犯分別是生活用水、工業廢水以及農藥、化肥。據天津市海洋局最近對流入渤海的15種汙水進行檢測的結果顯示,15種汙水全部超過汙染指標。不僅天津存在這種情況。包括遼寧、河北、山東省在內,共105個汙水口每年向渤海排放28億噸汙水,僅汙染物質的重量就達70多萬噸。

中國政府從2001年開始啟動了稱為《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的防汙染計劃。環境專家指出,盡管如此,事態還是持續惡化,其原因在於所轄政府機構之間的權限之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