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主政治不能促使经济良性发展?——析中
(2008-03-24 16:49:23)
下一個
??国际社会热衷於中印比较,最开始让中国很不开心,觉得自己被国际社会小瞧了。因为在中国人印象中,印度远远落後於中国,多数中国人最願意與美国或者欧洲相比,“怎厶也轮不到中印对比的份”。
??而国际社会这種中印比较热,算是让中国明白了自己的参照物原来不是美国这一世界头号强国,竟是自己很少关注的落後邻国。经历了从雲端落到地麵的痛苦之後,在一種要证明中印比较热之荒谬的心态驱使下,2005年10月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派出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等到印度调研资本市场,结果带回来一个让中国人多少有点沮丧的结论,在资本市场(包括金融市场與股市)的发展上,印度远远领先於中国,这才算是认可了国际社会比较的结论,並且不无痛苦地承认“中国追 的目标不是美国英国,而是印度”。
??当然,中国也有强项,比如城市麵貌,但因为中国的城市麵貌多少與侵犯人权(比如拆迁與消灭贫民窟等)有关,所以中国学者倒也知趣地不谈。目前中国最热衷论证印度的民主政治不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主要论点是从印度独立後的政治经济发展史来看,社会共识作为其政治製度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半个世纪中一步一步地丧失,90年代成为既缺乏政治共识也缺乏经济共识的年代,短期主义代替了旧日的长期计劃,因此经济矛盾複杂,政治矛盾尖锐,而经济與政治的互动关係却更为紧张,甚至走向了对立。这種状况必然会对印度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麵影响。
??與其它国家的民主製度相比,印度的民主製度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普通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低的基础上的。从1967年至1990年,各種利益冲突越来越尖锐,政府想要实施的既保护有产阶级利益,又提高贫苦者福利的妥协政策没有成效。到90年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係更加紧张,经济與政治的互动也更为複杂。
??市场和全球化自身的规律不仅使之容纳了一些人,也排斥了一些人,即在使某些人富裕的同时也使一些人相对更加穷困。伴随着90年代印度政治分裂和经济巨变的是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冲突。被市场经济排斥的人们同时又被民主政治吸纳进来,形成了市场经济排斥穷人伴随着民主政治拉拢穷人的总體趋势,因此吸纳和排斥在政治和经济中極不对称。经济和政治中能量的分配也不均衡,富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控製着经济,穷人在政治中的声音也比任何时候都大。政治经济情况也因此更不协调。90年代印度流行的谚语是,“经济上正確的政治上则是错误的”。这从一个方麵反映出90年代印度政治经济的发展似乎正在推动经济和政治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90年代的印度呈现出如下特点∶经济矛盾更为複杂,政治矛盾更为尖锐,而经济政治互动关係也更为紧张。
??一句话,中国学者隻介绍民主政治为印度社会造成动乱,话语背後的意思当然是中国的新極权政治優於印度的民主政治,有政治共识與经济共识。事实上,中国学者上述这段对印度现状的描述,隻要将“印度”改成“中国”,“民主政治”改成“極权政治”,再删掉从“被市场经济排斥的人们同时又被民主政治吸纳进来”这一段以後的话语,全部分析幾乎完全 用於中国情况。当然,中国学者还回避了一个问题∶印度民主的最大好处是产生了自由媒體,而中国的極权政治下隻有“黨的喉舌”。
??中国对改革的质疑與反思早在90年代後期就开始,即使在中国政府严格打压與控製之下,各種质疑声音也不断冒出。因为显而易见,中国比印度更缺乏政治共识與经济共识,如果说印度的穷人被市场经济排斥,隻获得了政治权利;那厶中国的穷人既被市场经济排斥,也被现存政治所排斥,成了既无经济地位又无政治权利的社会底层。如果说,印度的穷人尚能利用选票保护自己的利益,那厶中国人(包括中产阶级在内)没有任何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隻能任凭权势者肆意欺淩。
??综上所述,隻能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中国的極权政治比印度的民主製度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隻是 利者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一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