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身試法"推進公民社會

(2008-11-26 11:49:57) 下一個
以身試法推進公民社會

李大同

誌願者這個稱謂,印象中多指那些熱心慈善、環保的人們,譬如今年四川大地震時大批誌願者主動奔赴災區參與救助,令人感動,媒體曾將這稱為是中國公民社會的開端。這當然是有道理的。近日,筆者在報道中看到,中國竟然還有一種誌願者,按他們自己的稱呼,叫做公共預算觀察誌願者,他們的目標和行為,遠遠超出了筆者的經驗。

48歲的吳君亮是深圳軍亮管理公司的CEO,他是美國休斯敦大學政府管理學碩士,在美國生活了近20年。他的兩個誌同道合者李德濤和萬宇涵也分別獲得法國和澳大利亞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他們可以說是專業人士。不過,這些海龜並沒有隻想著回國創業賺錢,而是想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推進中國的公共預算改革,自然,這個活兒沒有一分錢可掙,還要自己搭進時間、經費,後來證明,還要搭上無窮的耐心和堅持。

中國各級政府的開支,從來就是一個黑洞,從來都是暗中運作,沒有人確切知道哪一級政府一年當中究竟收入了多少錢,又支出了多少錢;這些收入和支出裏,有多少是合理合法的,中國的納稅人,根本沒有可能去監督政府的花銷,各級人大的監督,也純粹是個擺設。這裏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各級政府的預算,是一項龐雜和需要有精深專業知識儲備才能搞懂的事務。深圳一家財務公司的高級經濟師說,對公司的財務報表,晃一眼就能看出問題在哪兒,可她在擔任人大代表審議政府預算報告時,感到無所適從;做了兩屆人大代表、身為人大預算小組副組長後,還是覺得不容易提出深入的問題。高級經濟師尚且如此,遑論普通百姓了。

“精誠至金石開”

然而政府預算決不應該是納稅人看不懂的東西。吳君亮們要研究的,就是要搞明白為什麽看不懂,自然,第一步是要獲得預算報告。2007年4月,國務院就發布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其中明確規定,各級政府的預算和決算報告是需要主動公開的重點政府信息,必須向公眾開放並提供便利的查閱條件。國務院發布的條例,各級政府會不知道嗎?在經過一年的準備期,今年5月1日條例正式生效後,吳君亮們立即向財政部、衛生部、發改委等十多個國家部委,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大城市發出了獲得預算報告的申請。多數部門和城市都有回複,但無一例外是拒絕,借口預算保密、與你們無關等等。這些官僚部門可以說是知法違法,他們就是不想讓公眾進入這個禁地,有的官員竟對他們說:你們跟政府對著幹,是沒有結果的。

然而誌願者好就好在他們作某件事就不是出於功利目的,吳君亮們有足夠的耐心,一次遭拒就兩次、三次、四次,申請對象的層級越來越高,直至城市和部門首長。他們的執著終於有了初步成果,5月底,深圳市財政局終於同意了他們的申請。他們將預算報告分門別類,做成了財務數據庫,很快發現數十條值得關注的數據現象,而最讓他們搞不懂的,是無法知道各個部門為什麽要花這些錢,部門的工作任務不知道,怎能判斷錢是否該花,是否花得合理?也就是說,納稅人掏錢,向政府購買他們需要的公共服務,錢被收走了,要買的東西是什麽卻不知道。與深圳毗鄰的香港特區政府的預算報告,則將每個部門的每項工作細化到了需要多少工時,在這個基礎上才產生預算。香港特區政府的預算報告雖然有1000多頁,但沒有什麽看不懂的東西。差距太大了,吳君亮們初步估算,2008年深圳市本級預算中,內容重疊的項目支出加上公車使用費,占到了部門160億總預算的三到四成,按香港的標準,僅這些支出就可以砍掉大半。

吳君亮們有了初步進展,研究在繼續,最近,衛生部終於也同意向他們提供預算報告,與他們保持聯係並且有意向的城市、部門也在增多。很明顯,他們的研究成果會不斷披露,會被媒體關注,會提供給全國人大和各級人大的政府預算審查的委員們,更深層次的問題也將會被發現。如果這樣的誌願者不僅僅是吳君亮們幾個人,而是每個省、每個行業都有,他們無疑會成為政府權力最有力的監督者,會成為億萬納稅人的眼睛,誌願代理他們盯著政府怎樣花錢。

以身試法原意是明知法律規定卻偏要做法律禁止的事,現在可以賦予這個詞兒新的涵義了,那就是敢於依法主張、兌現公民不可被剝奪的權利,不允許自己的法定權利被官員褫奪、削減。這樣的誌願者越多,中國離公民社會就越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