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鄰邦如何看待中國? 心靈距離大過地理位置

(2007-06-02 13:47:04) 下一個
  “我們總是在期待知道美國與歐洲怎麽看待我們,對他們的觀點過度興奮或沮喪。但我們對於周邊國家的理解,仍未開始。”必須承認,對於我們的鄰居,除了模糊的泛泛印象,我們對他們其實並不了解。

  地理位置上的唇齒相依,更需要心靈上的彼此溝通和靠近。站在紛繁複雜的國際政治舞台上,踏著崛起的腳步,在鮮花和掌聲之外,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鄰居,他們打量中國的心態和眼光,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巴基斯坦:煞費苦心維護中國形象

  中國在巴基斯坦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既非渾然天成,更非完美無缺。

  巴基斯坦人對中國的深厚感情,來自於中國政府和人民多年來對巴基斯坦的堅定支持。筆者的一位巴基斯坦“忘年交”曾在巴裝甲部隊服役,時隔近40年,這位老兵回憶起當年駕駛中國59式坦克衝鋒陷陣的經曆仍非常自豪,並對這種當時價格低廉、質量可靠的兵器讚不絕口。

  在中國的鄰邦中,很少有國家能像巴基斯坦一樣,對中國有著如此長久的真摯感情。中巴“全天候全方位”的友誼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至少在巴基斯坦,“中巴友誼比喜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還甜”這句話婦孺皆知。

  中巴友誼之樹曆經半個世紀的風雨依然枝繁葉茂,更多是源於兩國人民對友誼的精心嗬護。同樣,中國在巴基斯坦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既非渾然天成,更非完美無缺。

  有點虛幻的中國鏡像

  對於大部分40歲以上的巴基斯坦人來說,中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巴基斯坦危急關頭伸出的援手,成就了中國在他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老一代巴基斯坦人,還用這種凝結著鮮血的感情教育他們的兒女。一位巴基斯坦朋友便曾這樣告訴我,她自幼便是在老人們“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朋友”的諄諄教誨聲中長大,由此萌發了到中國工作的夢想。

  這位朋友最終如願以償地來到了中國。但在巴基斯坦,真正有機會和中國近距離接觸的人非常有限,到過中國並且了解中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這個有著 1.6億人口的國家中,每年隻有區區8萬人有機會來到中國。而中國另一個陸上交通困難的鄰國哈薩克斯坦,盡管總人口僅為巴基斯坦的十分之一,年均卻有18 萬人次來華。

  溝通渠道的有限,使得大多數巴基斯坦人對中國的印象,並不是建立在親身經曆的基礎上。中國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美好的,但卻因為缺乏實地感受而略顯虛幻。


中巴友誼曆經半個世紀的風雨依然枝繁葉茂。圖為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後,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醫生為當地女童治療腿傷

  對中國商品有“看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民間往來、經濟合作等領域的交流呈現增長趨勢,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有所加強。但接觸密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當中國人的麵孔在巴基斯坦依然難得一見的時候,中國的另一個形象已經如水銀瀉地般遍及巴基斯坦。標有“Made in China”字樣的低廉商品,迅速在工業不發達的巴基斯坦搶占了重要位置。這固然豐富了巴基斯坦市場,但也遭到當地一些製造商的反彈。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調查並不僅僅發生在美國和歐盟,巴基斯坦一些工商業聯合組織也多次要求政府采取保護性行動。

  中國商品的另一個不光彩形象在巴基斯坦同樣嚴重,價格低廉但質量欠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中國商品摘不掉的帽子。曾有巴基斯坦人在得知中國不但能製造汽車,還擁有完全自主的汽車品牌時大感驚訝。因為在當地市場上,中國商品絕大多數都是地攤水平的生活用品和質量不佳的小電器。這種局麵隨著有實力的中國大型企業進入巴基斯坦並開始本地化進程後,已經有所改觀,但徹底改變中國商品的形象,讓“中國製造”和“日本製造”一樣在巴基斯坦享有盛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媒體低調報道中國負麵信息

  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加深,“走出去”不但成為許多企業的發展策略,也成為不少普通中國公民的夢想。大部分在巴中國人以自己的勤勞、聰明贏得了巴基斯坦人的尊敬,但也有極少數中國人的行為,使中國形象在“具體化”的過程中蒙上了汙點。

  巴基斯坦是一個穆斯林占總人口97%的伊斯蘭大國,宗教習俗在社會生活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而在當地的一些中國公民卻沒有表現出對此的足夠尊重,諸如在行李中夾帶酒精飲料等現象屢見不鮮。出於對中巴友誼的維護,巴基斯坦人大多對此都選擇了沉默。

  此外,還有極少數中國公民懷著不法目的來到巴基斯坦,或者經巴基斯坦前往第三國。最近,巴媒體就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3名中國婦女被阿富汗邊防部門交給巴邊防檢查站。和其他國家媒體往往熱衷於炒作這類新聞不同,巴基斯坦媒體報道此事時異常低調,對這3名婦女在阿富汗期間賣淫的行為、目的等隻字不提。

  巴基斯坦媒體平時並不總是這麽克製的,許多媒體在批評政府時言辭激烈,毫無顧忌,但在涉及中國話題時,卻往往“自律”甚嚴。或許,這也從一個側麵表明了巴基斯坦在維護中巴友誼和中國人形象方麵的良苦用心。

  蒙古:“中國威脅論”有市場

  由於種種複雜因素,蒙古部分人很容易跟著西方媒體的蠱惑走,對中國充滿擔憂和防範。

  提起蒙古,很多中國人的印象恐怕不是飛沙走石,就是茫茫草原或荒漠戈壁。作為與中國陸地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之一,蒙古人對中國的感受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佩服中國的人不少

  筆者去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到訪蒙古,半年多的時間內幾乎走遍了大半個蒙古國。接觸的蒙古朋友中,到過中國的人幾乎都對中國的發展讚不絕口。

  “我喜歡北京。如果不是年歲大了,真想學習漢語,以後到北京生活。”蒙古國立大學外語學院的陶女士表示,雖然自己可能“來不及學了”,但已經打算以後讓女兒學漢語,將來去北京。中國經濟的繁榮,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都讓不少蒙古人感到驚訝。

  其實陶女士如此喜歡中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去年她跟團到中國旅遊時,曾向一位中國導遊借了500元人民幣,那位彭姓中國女導遊的熱情和真誠令陶女士感動至今。

  在筆者所接觸的蒙古朋友中,和陶女士一樣,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經濟高速發展表示由衷欽佩的人為數不少。當然,隨著國際形勢的紛繁變化,中國在一些蒙古人心中還有著另外一種影像。


為加深了解,近年來中蒙兩國每年都要聯合舉辦春節電視文藝晚會

  跟風“中國威脅論”的也挺多

  蒙古國土麵積大約156萬平方公裏,人口卻不足300萬,人口密度平均為每平方公裏1.6人。典型的地廣人稀,使地處中俄兩個大國之間的蒙古對曆史問題格外敏感。

  蒙古人特別忌諱別人稱他們的國家為“外蒙古”,近幾年來,在西方“中國威脅論”的蠱惑下,一些蒙古人對中國的發展壯大充滿了戒心,甚至還擔心會被中國“收複”。盡管中國政府多次表達了尊重蒙古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但由於“中毒”日深,很多人對此仍心存疑慮。

  所以,隻要西方媒體出現“中國威脅論”的報道,蒙古的媒體一般都會“踴躍”跟風,轉載關於中國危言聳聽的報道甚至已成為部分蒙古媒體的習慣。去年年底,美國《紐約時報》登載了一篇題為《中華大國及其移民》的文章,《全蒙古報》很快就轉載了該文的蒙文譯文。

  近年來到蒙古投資和發展的中國人日益增多,一些蒙古人認為中國人搶奪了他們的礦產資源和飯碗,當地人與在蒙中國人或中國企業摩擦的事件就時常發生。

  加深了解是解決問題關鍵

  今年年初,俄羅斯頒布法令禁止外國人在俄經商,一些中國商人因此不得不離開俄羅斯。蒙古的部分媒體很快對此做出反映,提醒蒙古人“小心被俄羅斯驅趕的中國商人轉入蒙古”。不過,不歡迎中國人到蒙古投資以及仇視中國人的現象不是當今蒙古的主流。

  由於蒙古媒體對於中國的報道不多,正麵報道更少,所以不少蒙古百姓並不了解真實的中國。有一次,我在蒙古鄉下詢問一位二十來歲的姑娘是否知道中國時,她的回答就是很幹脆的三個字:“不知道”。

  由此看來,中蒙兩國人民都需要進一步地加深了解。

  印度:對中國感到困惑

  “很多人把印度比作一頭大象是有道理的,我們走路的速度固然不如中國快,不過我們一直是在穩步向前走著”。

  阿賈在新德裏一所大學教管理課程,已經自費訪華多次的這位印度教師,似乎總有一堆中國問題搞不清楚。“為什麽北京的馬路能夠修得那麽寬、那麽直?你們靠什麽魔法說服那些原來居住在這裏的居民搬遷?”歡迎瀏覽ddhw.cn

  當得知中國城市的馬路是根據市政建設設計,居民拆遷時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經濟補償後,阿賈仿佛明白了,但又常常會感歎一番:“新德裏什麽時候才能像北京這樣,發展的速度更快一點呢?”

  在和印度朋友聊天時,雖然經常聽到他們稱讚中國的發展速度比印度快,但是從其言談中似乎還能讀出另外一層含義。

  中國老百姓“好說話”

  兩年前記者在新德裏時,阿賈一有空就開車帶我在城市裏轉悠。一次我們前往老德裏,車子被堵在一條小胡同裏長達兩個小時,而那條小胡同是我們前往目的地的必經之路。

  “既然這條道路總是堵塞,怎麽不把道路拓寬點兒呢?”麵對我的疑問,阿賈開始大談中國和印度的差異。原來,政府早就計劃把這條小馬路周圍的商店拆掉,但由於擁有這塊土地所有權的居民都不同意搬遷,法院判決居民勝訴,所以拓寬馬路的計劃隻能不了了之,人們隻能每天繼續忍受長時間的塞車,誰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唉,這件小事就能看出為什麽印度不如中國走得那麽快了。”阿賈的感歎其實代表了很多印度人的想法。他們一方麵為拆遷戶的權益得到法律保護而欣慰,但同時也覺得,在涉及具體事情的時候,印度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好說話”,這就造成很多事情都卡在細枝末節上,從而導致經濟無法快速推進,畢竟很多事情,沒有老百姓的配合是無法完成的。


印度人對中國農民工不得不麵對各種歧視感到很困惑

  不解中國農民工為何受歧視

  與中國一樣,印度也是個人口大國,城鄉差別和貧富不均現象同樣突出。桑吉夫是一位研究中國農業問題的印度專家,他曾於去年在中國農村就鄉鎮企業發展進行過田野調查,對於中國農民工的地位問題,他曾向我表達過憂慮。

  “在中國,雖然政府正在采取各種措施,但是中國的農民工仍然受到各方麵的歧視,說到底,城裏人還是看不起農民工。”桑吉夫似乎有些憤憤不平。

  與中國的“農民工”稱謂類似,印度把湧入城裏打工的農民稱作“移民工”,他們選擇在什麽地方生活和工作完全是自己的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幹預。“任何人都不敢忽視和藐視他們。”

  的確,記者在印度工作期間,看到很多印度進城打工的農民,他們雖然在生活上與城裏人有著天壤之別,但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麽精神壓力。

  憂心忡忡的桑吉夫還不忘給中國農民工問題開出了自己的藥方,“政府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創造一種農民不會再考慮外出的環境,比如通過促進鄉村企業的發展,以及在鄉村創造更好的基礎設施來解決農民工問題。”

  社會保障任重道遠

  其實不光是農民工問題,前些日子,印度一家報紙還發表了印度記者撰寫的訪華觀感。這位記者造訪了在中國的一家印度餐館,見到店裏的幾名中國雇員後便問印度老板,“你每個月給她們多少薪水?如果她們對你給的薪酬持有異議會怎麽辦?”

  印度老板的回答讓記者大吃一驚:“如果她們不滿意就隻能回到河南農村,因此她們不會提出不滿,相反,如果我對她們不滿意可以隨時解雇她們。”這位記者在隨後的報道中,發表了自己的感慨:“私人老板可以任意將一個工人解雇,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歡迎瀏覽ddhw.cn

  後來,筆者就此采訪過一位印度經濟學家,他在從製度層麵做出解釋後,也提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過於嚴格的管理,已經影響到外國向印度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投資。“我們也想像中國那樣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但是這隻能一步步來。”該專家表示,很多人把印度比作一頭大象還是有點道理的,“我們走路的速度固然不如中國快,不過我們一直是在穩步向前走著。”

  韓國:擔心被中國超越

  麵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少韓國人都有一種緊迫感,進而表現出來的行為格外耐人尋味。

  金元燮是第一批去中國淘金的韓國商人,今年他賣掉了在青島的工廠,回到了韓國。談及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時,金元燮稱,中國即將取消外資企業在稅收方麵的優惠,勞動力價格也在逐年上漲,等到工廠做不下去時再收手就太晚了。

  已在中國工作了十多年的金元燮自稱是個“中國通”,他表示自己很能理解中國政府的做法。但言談中他又流露出一種擔憂,就是認為中國發展太快了,而韓國正有被甩開的危險。

  金元燮的看法,可以說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的典型觀點。今天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其實已經變得相當複雜。

  麵對中國有些自卑

  韓國人當然認為中國的發展也是他們的機會,但是他們同樣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那種麵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的緊迫感,在多數韓國人心中一直彌漫。

  今年年初,中國造船業接受的國際定單總額超過韓國時,韓國媒體即以醒目的標題向全國發出警告:不是狼要來了,而是狼已經來了!此外,韓國報紙隔上一段時間就要發布專家的測算,稱在半導體或汽車等行業,中韓之間在核心技術上的差距又縮短了多少年,在未來若幹時段內還將縮短多少年等等。

  在不少韓國人心目中,韓國像一台輕便的山地車,盡管現在還走得快一些,但中國卻像一輛冒著濃煙的坦克,正在全速地追趕上來。

  除了經濟領域,韓國媒體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中國的文化及社會演變。一家韓國報紙近日即發表評論,在列舉了“於丹談《論語》”、“奧運會漢服之爭”、 “河南炎黃二帝雕像”等文化現象後,評論聳人聽聞地妄稱,“中國利用以高昂的自尊心為基礎的大國主義欺淩鄰裏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對中國提防心理難除

  韓國人很清楚自己的國家很小,盡管他們經濟發展了,也舉辦過奧運會,但是自卑心理卻似乎在短期內難以消除。正是源於對中國的複雜心態,韓國人在處理中日韓三國關係問題上,同樣表現得耐人尋味。

  中日韓三國無論是曆史舊賬還是現實矛盾,往往糾纏成一團,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意思的是,中日之間一旦發生摩擦,比如在曆史教科書或靖國神社等問題上產生爭議時,無論是韓國媒體還是個人,往往表現得比中國更為激進。而當中日關係出現緩和,如去年安倍訪華或今年的溫總理訪日,韓國輿論及民意馬上轉向,批評政府隻知道反日,卻不如中國政府那麽有大局觀。

  當然,據此還不能說韓國隻是看中國臉色跟風,因為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一旦韓日之間出現重大分歧和衝突,中國方麵有所表態時,韓國人反而會對中國非常敏感和警惕。

  最近韓國清算“親日派”,沒收他們後代的土地財產,有中國學者在報刊上公開撰文,為韓國的曆史清算叫好。然而這卻“刺痛”了韓國人的神經,有韓國報紙就為此發出質問:難道中國希望從中挑撥從而令韓日關係破裂,他們好坐收漁人之利嗎?

  俄羅斯:自相矛盾的中國觀

  提到中國時,俄羅斯人“雙頭鷹”的性格暴露無遺,他們既需要合作夥伴,但又不會完全相信你。

  中俄是有著複雜曆史淵源的兩個大國,但彼此卻缺乏了解,最近十幾年來,俄羅斯人對中國的印象多半是由中國商品而起。而麵對洶湧而至的中國貨和中國商人,俄羅斯人的內心其實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困惑。

  廉價中國貨=劣質?

  有一段時間,中國商品在俄羅斯幾乎成了“劣質產品”的代名詞。露天市場中兜售的那些商品似乎都和正規大商場無緣,至少俄羅斯的新貴們是不屑把自己與“中國貨”聯係起來的。

  莫斯科大學的售貨員瓦洛佳不知通過什麽渠道買來一個中國產的瘦身腰帶,她抱怨該產品沒有像樣的俄文使用說明書,瓦洛佳稱自己以前也買過類似的中國貨,“不是沒有售後保障,就是說明書錯誤百出”。歡迎瀏覽ddhw.cn

  但這並不代表多數俄羅斯人的觀點。在莫斯科電子市場,俄羅斯商人米莎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製造的電腦配件和耗材已經逐步進入了俄羅斯市場,他們使用的網線就是中國製造的,“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中國人會搶俄國人飯碗?

  “一隻螞蟻”是莫斯科著名的露天市場,也是當地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之一,來自亞洲各國的商人都聚集在這裏。從今年起,俄羅斯開始整頓零售市場。

  很多俄羅斯人曾認為,中國商人的大量湧入搶走了他們的飯碗,俄羅斯政府也曾希望通過清理俄羅斯零售市場的非法移民,以讓當地失業的俄羅斯人替代空缺的崗位,提高就業率,但是這個“如意算盤”的結果並不理想。“外國移民空缺出來的商業崗位,並不適合本國公民去經營。”俄羅斯警察葉甫蓋尼這樣告訴我。

  “如果沒有中國人,我們和誰去做生意?”從外地來莫斯科進貨的俄羅斯商人伊萬對俄新政策可能使中國商人逐漸撤離憂心忡忡,“如果把中國人趕走,我真的是要失業了。”

  心態矛盾看中國

  一方麵享受著中國商人提供的廉價商品實惠,另一方麵又擔心自己的“飯碗被搶”,俄羅斯人就處於這樣的矛盾焦灼之中。

  在莫斯科大學哲學係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教授們懸掛出一張俄羅斯地圖,地圖上麵一雙筷子插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國土上,下邊寫著:“中國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中國有很多機會,他們和我們之間的貿易是有利的。”曾經在中國留學的俄羅斯學生謝爾蓋認為,中國是東亞地區不可忽視的貿易夥伴,但是同樣也是競爭對手,“任何國家都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謝爾蓋的觀點,其實是很多俄羅斯人麵對中國時心態的折射。在這塊地跨歐亞的土地上,俄羅斯人“雙頭鷹”的性格暴露無遺:他們既需要合作夥伴,但是又不會完全相信你;他們既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卻又有極強的排外傾向。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