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 介紹
(2007-05-27 15:16:57)
下一個
馬丁·路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敘述德國人馬丁·路德,關於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參見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在艾斯萊本逝世),本名Martin Luder,新教宗教改革的發起人。他本來是奧思定會的教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本來他想避免教會的分裂來達到教會改革的目的。他的演說和寫作天才以及他的令人尊重的為人使他的主張獲得了很大的歡迎。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翻譯的路德聖經至今為止是最重要的德語聖經翻譯。
老魯卡斯·克拉那赫1529年畫的路德像
老魯卡斯·克拉那赫1529年畫的路德像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o 1.1 出身
o 1.2 學業
o 1.3 轉向宗教改革
o 1.4 改革開始:赦罪和九十五條論綱
o 1.5 羅馬審判
o 1.6 沃爾姆斯帝國大會
o 1.7 翻譯聖經
o 1.8 維騰貝格的宗教改革
o 1.9 宗教改革的擴展
o 1.10 婚姻、家庭和家庭狀況
o 1.11 農民戰爭
* 2 神學
o 2.1 宗教改革的主要文章
o 2.2 與猶太人的關係
o 2.3 路德和迫害巫婆
* 3 宗教史、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
o 3.1 音樂
* 4 參考文獻
* 5 參看
生平
老魯卡斯·克拉那赫1527年畫的路德的父親
老魯卡斯·克拉那赫1527年畫的路德的父親
出身
路德生於德國艾斯萊本,父母是礦工、礦主,後來上升為城市的議會會員。父親漢斯·路德(Hans Luder,1459年—1530年),母親瑪格雷特,原姓林德曼(1459年—1531年)。路德是九個孩子中的第八個。1483年11月11日(當年的馬丁節),他受洗禮,並以當日的聖人(聖馬丁)命名。他在鄰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費爾德長大,當時艾斯萊本和曼斯費爾德約有數千居民,而他的父親擁有當地的一處銅礦。嚴格而充滿愛心的父親,要他接受時尚的啟蒙教育。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過分熱誠。
從1488年到1497年路德在曼斯費爾德的城市學校就學,此後他在馬格德堡的大教堂學校裏待了一年。在那裏教導他的是中世紀晚期出現的共同生活弟兄派的教士。1498年他的父母將他送到埃森納赫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中。他在那裏受到音樂和詩歌的教育,他是一個很好的歌唱家。
學業
馬丁·路德修道士時期的畫像
馬丁·路德修道士時期的畫像
從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圖林根的愛爾福特大學就學,他獲得哲學係的“藝術碩士”學位。他的學課包括拉丁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道德學和音樂。路德在這裏深切地學習了亞裏士多德的學說,亞裏士多德的學說從托馬斯·阿奎納開始成為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中心學說,但在愛爾福特已經開始有人對他的學說產生質疑。
奉父命路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又開始學法學。但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在斯道特亨附近突然遇到狂風暴雨,他嚇壞了,對礦工的保護聖人呼喊說:“聖安娜,不要讓我死,我願意成為一個僧侶。”出於這個發願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加入了愛爾福特的奧恩定會修道院。他非常遵守教團的教規,1507年2月27日他被晉升為牧師。
雖然他每天都做阡悔他無法獲得心靈上的安慰。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他的阡悔牧師、修道院的主持約翰·馮·斯道皮茨建議他學神學,並將他1508年送往維滕貝格。在這裏他結識了威廉·奧克姆的神學理論。奧克姆強調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後路德成為聖經教授(baccalarius biblicus),他還學會了古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除道德哲學外他還開始教授聖經。
1510年路德被他的教團派往羅馬城抗議教廷下令將奧恩定會與另一個非常嚴格的教團合並到一起。他參加了一個集體阡悔的儀式,希望以此獲得解脫。這說明他當時還不懷疑羅馬教廷的阡悔儀式,但他對羅馬教廷的不認真和道德敗壞非常失望。
1511年斯道皮茨將路德召回維滕貝格並指定路德為神學博士和他的繼承人。雖然斯道皮茨隻能減輕路德的心靈不安,無法消除它們,兩人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始終是好朋友。
此後幾年中路德教授讚詩和保羅書信等內容,一些他原來的講義和聽課筆記保留至今。從這些文件中我們今天看得出他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的過程。一開始他還追隨當時教會的學說將舊約體會成基督的隱喻。他追索奧卡姆、新柏拉圖主義或密契主義的聖經解釋,但他已經開始將這些解釋改為針對每個人,而不是針對整個社會的教導。他使用上帝直接的憐憫來補充這些理論中的空洞,但此時他還沒有考慮教會的中間作用。
轉向宗教改革
在路德研究中至今對路德是何時發現他的神僅出於憐憫(sola gratia)正義的的基本見解的。路德本人後來自己將這個發現稱為是“塔上經驗”,他說他是在維騰貝格的奧恩定會修道院的隱居塔上做出這個發現的。有人認為這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間,其他人說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間,也有人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緩慢的過渡過程。在宗教史的研究中這個時間的確定最重要的是確定這個發現對宗教改革的意義到底有多麽大。
路德本人將這個經驗說成是一個巨大的解放。在他孤獨地冥想羅馬書中的詩句時他突然發現了他十年來所尋找的: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1]
這句經文遲早會導致路德對聖經新的理解:神的永久正義完全是一個憐憫的贈禮,隻要人相信耶穌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人不論做什麽都無法強迫神贈與他這份禮物。相信他獲得了這份禮物本身也不是人所能達到的。
這樣對路德來說,整個中世紀的神學及其宣傳者的能力與神的啟示之間的平衡全部報廢了。從此他對自稱看作神與人之間中保的教會越來越持批評態度。
1515年路德的羅馬書教本中已經反映出了他的新見解,但其中還混合著約翰尼斯·陶勒的密契主義見解。1516年路德發表了一位不知名的密契主義者寫的一本書,反映出了他對教會外表的神事儀式的不斷加強的反對。
從1517年開始路德在簽名時將Luder改為Luther(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詞ελευθερος,意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來表現他內心的轉折。
改革開始:赦罪和九十五條論綱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
路德在他當年去羅馬時就已經結識到了天主教的懺悔習俗,他內心裏反對這種做法。為了募捐來建造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教會發行赦罪書(贖罪券),隻要繳一定的錢買赦罪書的人就可以將自己或已逝世的人的罪赦免了。“隨著錢落入盒子裡的聲音,你的靈魂就升天了。”路德在維滕堡公布他的論綱前一年就已經開始在布道時反對這個做法了。
1517年夏,路德看到一份美因茨大主教和樞機阿爾布雷希特·馮·勃蘭登堡給到處遊蕩販賣赦罪書的牧師的一封信。該樞機主教想要用收入的部分來付他欠富格爾家族的債。富格家族向該樞機主教借了這筆錢來讓他獲得主教的地位,為此他遣送約翰·特澤爾途經維滕堡奔赴薩克森。1517年9月4日路德發表了他的九十五條論綱,他希望以此來引起他的神學教師同事們的神學討論。一份這部最早的原文的逐字拷貝前不久在沃爾芬比特宮的圖書館中被發現。
但真正著名和引起宗教改革的是後來的另一份反對赦罪書的九十五條論綱。傳說路德於10月31日將這份論綱釘到維騰貝格宮殿教堂的大門上。在這份論綱中他不反對天主教會收集錢的做法,而是反對其中反映出來的赦罪的教條。對路德來說販賣赦罪書體現出了教會需要“從頭到尾”進行一次根本的改革。他在這份論綱中沒有直接攻擊教宗,但他認為教宗的任務在於為所有教徒懇求神的憐憫。1518年路德又用簡明的語言將他的論綱的宗旨和他的認為寫成了大眾能夠理解的方式。
樞機主教阿爾伯特在羅馬控告路德,特澤爾針對9月發表的論綱發表了反論綱。1518年4月斯道皮茨讓路德在海德堡的奧恩定會大會上闡述他的論綱。在這裏他將憐憫與信仰之間獨一的關係()與亞裏士多德的理論和人的自主性的理論分明地區分開來了。一些他的聽眾成為他的支持者和後來的改革者,其中包括馬丁·布沙和塞巴斯蒂安·弗蘭克。8月維騰貝格大學任命菲利普·梅蘭希通為教授,梅蘭希通很快就成為路德最緊密的朋友和學生。
羅馬審判
漢堡市聖米雪埃麗教堂旁的路德紀念像
漢堡市聖米雪埃麗教堂旁的路德紀念像
1518年6月教廷命令路德趕赴羅馬,他被控告為異端。但在開庭前對他的控告就被改為極端異端了。有人假造了他的論綱來誣蔑他。路德請求在德國境內受審,因為他身體欠佳,薩克森的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支持路德的請求。
這樣一來路德案就添上了一重政治色彩:教宗利奧十世需要選帝侯的支持來讓他歡心的候選人當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因此他於1518年8月同意路德的請求。樞機迦耶坦奉命在旦夕奧格斯堡的帝國大會上審問路德。1518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審問進行。路德不肯否認任何無法使用聖經證明其錯誤性的主張。迦耶坦因此認定路德是一個異教徒,他必須被交出。腓特烈三世依然拒絕。
1519年1月12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逝世,他指定其孫子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為其繼承人。卡洛斯一世通過行賄手段當選為皇帝,稱查理五世。查理五世本人在意大利有領地,因此教宗怕查理會包圍他。利奧十世為了不把此時對他來說尤其重要的選帝侯的關係弄僵決定暫時把路德案放下來。他派人與腓特烈三世尋找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案。最後大家能夠保證路德的沉默。
但就在此時因戈爾施塔特的一個神學家埃克與路德的一個來自維滕堡的教師同事之間發生了一場爭辯,埃克建立了一組論綱,但這組論綱完全是針對路德的。因此路德不得不打破他的沉默。從1519年7月4日到7月14日他參加了萊比錫爭辯。埃克最後將整個衝突集中到教宗的權威的問題上。路德最後斷論說教宗的權威從法學觀點上來說隻有400年的曆史,從格拉蒂安的《教會法匯要》開始教宗才成為整個基督教的首領。
埃克說,這樣就證明了路德與100年前被燒死的異端教徒揚·胡斯是一宗同脈的,而路德則譴責羅馬教廷促成了東正教的分裂。他說即使康斯坦茨宗教會議的權威也不及聖經的權威。他說康斯坦茨宗教會議雖然解決了三教宗並存的問題,但沒有解決教宗和宗教大會之間誰的權威更高的問題。在這個闡述中路德說:“即使宗教大會也可能犯錯誤。”這樣他置每個人自己麵對聖經的良心問題高於主教的共同的權威決定。這是路德與天主教會決裂的開始。
1519年6月26日查理五世當選為皇帝後教廷恢複了對路德的審判。迦耶坦再次無效地審問路德。1520年6月15日教宗發表文書,其中列舉了41條沒有上下文的、有時甚至於錯誤的路德論綱,對它不加理由和反駁地進行判決。路德被限令在60天內反悔,不然他將被革除教籍。
沃爾姆斯帝國大會
雖然如此,路德仍然將他1520年10月發表的文章《基督徒的自由》(De libertate christiana)奉獻給教宗並呼籲教廷再次召開一次宗教大會。12月10日他終於與教廷決裂。在教廷下令焚燒他的書籍後他公開在維騰貝格的一座城門前焚燒了教宗的文件、一些經院哲學的書和宗教法。1521年1月3日他被革除教籍。
選帝侯弗雷德通過艱苦的交涉最後達到了路德在下一次帝國大會上再次被聽取和他可以為自己辯護的結果。這個結果也體現了中世紀教宗和皇帝的權力的下降:查理五世是最後一個受教宗加冕的皇帝。
1521年4月17日路德在沃爾姆斯帝國大會前當著所有的王公和帝國城市代表受審,他最後一次被要求反悔。在思考一日之後,他拒絕反悔,因為沒人能通過聖經指出他的錯誤,他知道這可能意味著他的死。5月8日皇帝下令基於教宗的決定在整個帝國境內沒有人允許支持路德、收養他、讀他的書、印他的書,每個人都有義務逮捕他和將他押往羅馬。由於這個命令是在大會後發表的,許多人懷疑它的合法性。此外每人都允許殺路德。由於選帝侯弗雷德保證關押路德,他沒有在沃爾姆斯被扣押。據說後來查理五世很後悔這個決定,因為後來的宗教改革打消了帝國的統一性。
皇帝1521年5月8日命令的摘要:
“我,查理五世……為了牢記這個決定,為了服從在這件事情上是合法的法官的神聖的父親教宗的訓令,發表這個法令。我認識到該犯馬丁·路德是從神的教會中墮落的一體,是一個枯萎的個體,是明顯的針對我們大家的異端。……
命令你們大家每個人,因為你們是神聖帝國的一體,也為了避免違反皇帝的命令,遵守這個命令,……,在這個命令發表20天後,也就是5月的第14日起,不準收留和養護、治療上述馬丁·路德,也不準給他飲水。你們也不準私下地或公開地讀他的文章和書,不準幫助他,支持他,協助他或養護他。假如你們見到他,假如你們能夠抓住他,那麽抓住他並將他押送給我……”
路德被弗雷德的士兵偷偷綁架送往埃森納赫附近的瓦特堡,來防止別人傷害他。在這裏他可以繼續他已開始的聖經翻譯。
翻譯聖經
瓦特堡上保留的路德的故居
瓦特堡上保留的路德的故居
路德在瓦特堡上持假名“榮客約克”待到1522年3月1日。在梅蘭希通德鼓勵下他從1521年秋開始翻譯新約,在11個星期內他將新約譯成德文。後來這個翻譯被印刷許多次。此後他又翻譯了舊約(1534年完成),兩者一起組成了著名的路德聖經。作為翻譯的基礎他使用了伊拉斯莫的希臘文聖經和他自己的拉丁文翻譯和武加大譯本。
這樣路德使得普通人也能讀聖經的內容。他的翻譯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將聖經中的大意(和他自己的理解)翻譯為德文。他想使用大眾的語言,因此他使用的語言是非常生動、形象、大眾化和非常易懂的。他使用的方言是融合了南德和北德方言的中德方言。這也是他家鄉的方言。他的聖經翻譯為德文的規範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路德以前就已經有人開始翻譯聖經了,到1518年為止它14次被譯為標準德語,4次被譯為低地德語。但這些翻譯都基於聖傑羅姆的拉丁文翻譯,也就是說它們此前已經經過至少兩次翻譯了。路德則追隨人文主義的教義試圖直接將希伯來語和希臘文的原文直接翻譯過來。
至今信教徒使用多次修改後的路德聖經(最後一次在1984年)。它也是宗教音樂的一個重要基礎,因為許多宗教音樂的歌曲使用其中的詩句。
路德的布道和文章也使用非常生動和大眾的語言,他也不怕使用粗俗的話。一些很粗的話今天在德語中享受成語的地位,比如“隻有快樂的屁股才放得出歡樂的屁”。
維騰貝格的宗教改革
在維騰貝格路德的學生在布道時提出深刻的神事改革的要求,包括反對修道院、犧牲品、在教堂內設置圖像和聖餐禮應該向所有人開放。羅馬教廷至此為止在聖餐禮上不讓教徒喝聖杯中的酒,而隻許牧師喝。1522年維騰貝格的市議會決定進行改革,同時也按路德所建議的開始采取針對貧困和淫亂的措施。但這些措施造成了許多混亂:許多修道士和修女離開薩克森的修道院。在茨維考路德的學生托馬斯·閔采爾反對對兒童進行洗禮,他被趕出茨維考。這一切更加劇了混亂。
維騰貝格的市議會向路德求救,這樣路德放棄了他的隱居於3月回到維騰貝格。他做了六天的布道,用了正好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說服市民進行有效的改革:愛,而不是外部的東西,是最重要的。不必將教堂裏的圖像都禁止,因為圖像沒有害處。除犧牲祈禱外他沒有改變羅馬教會的神事儀式,同時他引入了信教的聖餐禮。這樣市內的安寧恢複了。
路德相對於激進派的態度對宗教改革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他沒有徹底與羅馬教會決裂,同時也沒有進行深刻的社會改革。但同時他獲得了許多溫和派的支持。
宗教改革的擴展
1520年的文章使得路德在全德國出名。在許多地方開始有宗教改革的呼聲。這些宗教改革的心動最後導致了教會的分裂和信義宗的成立。路德本人不希望事情這樣發展,他本來想要改革整個教會。
1526年〈發行德文聖餐儀式〉丁道爾譯英文版新約。
當1529年天主教議員在第二次施佩耶爾帝國大會上決定取消對新教徒的部分容忍時新教徒議員(五個貴族領地和14個帝國自由城市)提出抗議。馬堡會議因聖餐爭論與瑞士改革宗慈理絕裂
在1530年的奧格斯堡帝國大會上新教議員獲得了容忍他們的起草的奧格斯堡信條的目的,沃爾姆斯的命令失效。這樣宗教改革得以在德國擴展和鞏固。這是宗教改革的政治突破,它後來導致了反基督教運動和三十年戰爭。
1535年完成加拉太書註釋號稱宗教改革大憲章。
1546年路德去逝。
婚姻、家庭和家庭狀況
1525年6月13日路德與1524年從一個修道院中逃出的過去的修女凱瑟琳·馮·波娜訂婚。6月27日兩人結婚。對路德來說這是他的理論的邏輯結果,因為他反對禁欲、要求解散修道院和不將婚姻看作是一莊神聖的事。他的這些觀點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凱瑟琳在他的困難和他的抑鬱時期幫了他很大的忙。她在家裏收留學生——許多人將路德的言語紀錄了下來——來賺錢防止貧困的時間。兩人共有六個孩子,其中三個早夭。
路德的徽章是路德玫瑰,在一封1530年7月8日的信中他解釋說:
首先是十字,黑色,在心中,心的顏色是它自然的顏色。隻有憑心做事的人才可能是正義的人……這樣的心應該放在一朵玫瑰的中央。表示信仰給予人歡樂、安慰和寧靜……因此玫瑰是白色的,而不是紅色的。因為白色是聖靈和所有天使的顏色。這樣的玫瑰放在天色中,這樣的心靈和信仰的黃了來自天堂的歡樂…… 在天色周圍是一道金色的環,表示這樣的天堂的歡樂是永久的,無盡的,是所有歡樂中最昂貴的,就象金是所有礦物中最昂貴的一樣……
農民戰爭
封建社會的許多戰爭迫使貴族越來越強地提高農民的租稅,越來越多地限製農民的權利(比如狩獵、打魚、砍柴),越來越多的農民倫為農奴。這些做法在15世紀就在瑞士導致了一係列農民起義。
1524年在德國境內爆發了德國農民戰爭。首先起義的是瑞士、施瓦本和巴登的農民,其它地區的農民聞風響應,甚至一些對貴族和主教特別不滿的城市也參加了。農民的要求從恢複他們的權利,到撤銷農奴製,一直到基本的民主權。他們以聖經作為他們要求的基礎,視自己的要求為正義的,他們認為路德和宗教改革是站在他們一邊的。
一開始農民獲得了一些勝利,貴族開始組織一支軍隊,不過在第一場戰役中這支貴族軍隊戰敗了。後來一些農民謀殺了一位伯爵和他的隨從。路德至此對農民的起義和要求沒有發表任何言論,但這時他撰寫了他的著名的《反對謀殺的農民惡棍》一文。這篇文章促使所有貴族——不分他們的信仰——用所有的武力來鎮壓農民。這樣那些信奉路德的貴族也參加到貴族軍隊中來了。
1525年農民起義波及圖林根和薩克森。路德過去的學生和改革者托馬斯·閔采爾成為農民的發言人。一開始他和路德一樣試圖贏得貴族對改革的支持,但路德鼓勵選帝侯拒絕接受閔采爾的要求後閔采爾的改革實驗被禁止。
此後閔采爾成為了農民軍的首領,他打算將農民軍帶往曼斯費爾德,趕走那裏的伯爵。但他的農民軍被貴族軍包圍。農民軍隻有鐮刀等作為武器,而且幾乎沒有作戰經驗,閔采爾又不是將軍,而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布道者。貴族軍騎兵衝散農民軍後進行大屠殺,約五千人被殺。閔采爾數日後被捕和被砍頭。
路德稱此為對“魔鬼”正義的懲罰,他說“魔鬼”將天國和地上世界混合到了一起,試圖反抗神的規則。雖然如此他也覺得他對大屠殺有責任,因為大屠殺是在他的號召後發生的。
此後其它地區的起義也被撲滅。曆史學家估計約13萬農民喪生。他們的要求中沒有一個獲得實現,許多徭役反而加倍加重。這次失敗後還要過300多年在德國封建主義才被推翻,還要過400多年君主製才被克服。
神學
宗教改革的主要文章
路德在1520年寫了三篇關於宗教改革的主要文章,在這三篇文章中他闡述了他的神學理論,這三篇文章也是宗教改革擴展的主要引導。
《致德意誌基督教貴族公開書》(An den christlichen Adel deutscher Nation):在這篇“貴族文章”中路德用德語號召世俗統治者,路德希望這些貴族成為改革的實現者,因為他認為主教們在這一方麵失敗了。他認為,羅馬教廷躲在三重大牆後麵,因為他們害怕改革:
1. 他們將教會的權力置於世俗權力之上。
2. 改革的動機來自於聖經,而教廷則將解釋聖經的權利完全規付於教宗。
3. 路德號召就改革的事情召開宗教大會,而教廷則說,隻有教宗可以召集大會的召開,這樣他們將教宗置於大會之上。
此外路德還建議進行政治改革。他主張所有人都應受教育,不僅僧侶。禁欲應該被廢除,教會國家也應被廢除,早期資本主義應該受限製,乞討應該被禁止,國家應該組織濟貧事務。
路德的這個建議結束了中世紀在歐洲非常重要的國家與教會之間的矛盾,君主成為至高無上的新的國教的首領。在德國這個狀態一直到1918年才結束。
《教會被擄於巴比倫》(De captivitate Babylonica ecclesiae):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聖事,用的語言是拉丁語,對象是學者。路德引用耶穌的話將羅馬教會的七個聖事縮減到了三個:洗禮、聖餐禮和阡悔。他對阡悔是否算作聖事不肯定,因此他稱之為一個聖事和三個聖事的標記。但這個縮減本身並不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路德從聖經中導出聖事的執行。路德認為聖事不是神的憐憫的體現,而是神的允諾的具體表現。
《基督徒的自由》(Dissertatio de libertate Christiana per autorem recognita):這篇文章描述了基督式的生活和同時是神的仆役的自由人,自由人從神獲得解脫,並將這個解脫交付給其他人。路德將這篇文章獻給教宗,希望以此避免最終被革除教籍。但同年路德就將教宗本人與反基督徒置於一地了。
與猶太人的關係
近年來路德對猶太人的排斥越來越受人關注,這個排斥對納粹德國的曆史影響有很大的爭議。
可以肯定的是路德的反感是逐漸形成的。1523年路德在他的《耶穌是一個猶太人》中強調耶穌是從神的人種中來的。他拒絕對猶太人施行暴力,他將猶太人的社會上的隔離看作是“完善”猶太人的標誌,即應該皈依猶太人。他希望教會改革後猶太人更容易皈依為基督徒。
但路德對猶太人對宗教改革的反應非常失望,此後他變成了一個猶太敵人。在他後來的文章中如《寫給一個朋友反對猶太人的信》(1538年)和《猶太人和他們的謊言》(1543年)等體現出其敵對。
路德將猶太人與魔鬼置於一地,稱他們為基督教最大的敵人,並引用新約中反猶太人的章節來證明他的觀點。
他在《猶太人和他們的謊言》中寫道:
這些猶太人是如此的絕望、邪惡、毒意和被魔鬼所占據,1400年來他們是我們的瘧疾、鼠疫和所有的不幸,而且還一直是。他們是真的魔鬼。
假如我能夠的話,我希望將他(猶太人)打倒在地上,在我的憤怒中用劍將他刺穿。
是的,他們將我們(基督徒)束縛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中,他們讓我們勞漢耕作來賺得金錢和財產,而他們自己則坐在火爐後麵偷懶、睡覺、烤洋梨、吃、喝、享受,用我們勞作來的財產,用他們的高利貸將我們和我們的財產束縛在他們的鏈子上,然後還嘲笑我們,對我們吐痰,讓我們勞作,而他們卻成了懶惰的地主…… 他們成了我們的主人,我們成了他們的仆人。
然後他列出對待猶太人的七步計劃:
第一,點燃他們的猶太教堂和學校,所有無法燒的東西都埋到地裏,這樣從此無人可以再看到它的一磚一瓦。我們應該這樣做,奉獻給我們的主和整個基督社會,讓神看到,我們是基督徒。第二,同樣破壞和摧毀他們的住房,因為他們在他們的住房裏做與在他們的學校裏同樣的事。然後象吉普賽人一樣將他們圈在一個大廳或畜欄裏,好讓他們知道在我們的國土內他們不是主人。第三,沒收所有他們的書和經書,因為在這些書裏他們傳播偶像崇拜、謊言、詛咒和對神的誹謗。第四,禁止他們的拉比教書。第五,不向猶太人提供保護,不許他們使用街道。第六,禁止他們放高利貸,沒收他們的錢幣和金銀。第七,給年輕和健壯的猶太人鐮刀、斧頭、鏟子、紡織機,讓他們用自己的汗水賺他們的麵包。
這七條今天看上去象是在號召後來納粹針對猶太人施行的一些措施。因此路德當時的動機非常可疑。
曆史學家指出,路德的文章是寫給信教統治者的,而不是寫給大眾的。路德強調他不想攻擊猶太人,而是攻擊他們的“謊言”。他想達到這些“謊言”(即猶太教)不再被傳播。因此他要求統治在他們的統治地內嚴厲壓迫和驅逐所有猶太人。但這些統治者(不像在1525年的農民戰爭中那樣)沒有聽從他的呼籲。
有爭議的是路德對猶太人的敵對是出自他的神學理論呢還是出於當時的群眾觀點。當時有許多敵對猶太人的文章。反猶太的基督徒是很普遍的。因此需要研究的問題有路德的言論與天主教傳統有什麽區別和它們當時有什麽作用。
後來的反猶太主義者(比如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常常引用路德,使用他的言論來為迫害猶太人製造理由。但他們完全忽視了路德本人承認猶太人是神的人種,直到他最後一次布道路德依然堅持版依猶太人,而不是殺猶太人。
路德和迫害巫婆
馬丁·路德與加爾文一樣深信人可以與魔鬼達成協議、可以崇拜魔鬼和可以進行邪惡的魔術。因此他讚成法庭懲罰巫師和巫婆。
舊約中的“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出埃及記》22,18)對路德來說是有效的。1526年5月6日路德在一次針對巫婆的布道[來源請求]中就引用這句話。
在這次布道中他敘述了他對巫術的深刻憎惡,對被懷疑的婦女的無情判決表示歡迎:
處死女巫是一個正義的法律,因為她們會造成許多破壞,至今為止人們忽視了這些破壞。她們可以從其他人家裏偷牛奶、奶油和所有的東西……她們可以將兒童變成別的東西……她們也可以在人的膝蓋中造成神秘的病,使得人身摧殘……她們造成身心摧殘,她們釀造魔劑和召喚魔鬼,散布仇恨、炙愛、壞天氣和對房屋和田地的破壞,從一裏以外或更遠她們就可以射她們的魔箭,而別人察覺不到她們……,
女巫必須被處死,因為她們是小偷、奸婦、強盜、殺人犯……她們破壞巨大。因此她們必須被處死,不隻因為她們造成破壞,而因為她們與魔鬼接觸。
馬丁·路德明確地讚成對黑魔術處死刑,而且他在這一點上特別敵對婦女。在上述布道中他五次說“她們必須被殺”。不過他本人並未特別熱衷於抓巫婆。
許多信義宗的神學家[來源請求]、布道士[來源請求]和法學家[來源請求]後來引用路德的言論。直到今天在信義宗的教義問答手冊[來源請求]中還有關於巫術和魔術的章節。
宗教史、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
音樂
馬丁·路德寫了不少宗教音樂,對他來說歌唱對神事是非常重要的。他經常使用格裏高裏頌歌和老的民歌的旋律,給予它們新的從原來的歌詞中直接翻譯過來的德文歌詞。路德的宗教音樂成為新教宗教音樂的一個支柱。路德比較著名的作品為堅固保障一曲,其風格在巴洛克時期的作品當中少見。
參考文獻
1. ↑ 《羅馬書》第1章第17節
參看
* 德國宗教改革
* Martin Luther - Eine Bibliographie (G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