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紀念一代宗師李小龍

(2008-11-06 15:43:15) 下一個
ZT



李小龍,武術技擊家,武功片電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創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細鳳

  綽號:馬騮,冇天裝,闌仔,牛王頭,冇時定,點解龍 ,猩猩王等。

  藉貫: 中國廣東順德

  生於: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於: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歲) 引用:

  

  

  

  

  李小龍三個月大的時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後直到十八歲,李小龍一直生活在香港。這是李小龍五歲時的全家福

  

  李小龍和兄弟姐妹的合照,他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之間的感情很好。

  

  年少的李小龍已經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親與演藝界的關係,他成了一位比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電影是《富貴浮雲》,當時六歲,在拉薩爾書院小學部讀書。

  

  李小龍參加電影拍攝多安排在學校的假期,有時也要在課餘參加拍攝。為了不耽誤他的學業,導演盡可能把他的戲安排在夜間進行。李小龍在電影事業上表現出極強的敬業精神,據家人回憶,若要拍電影,李小龍吃完晚飯就會上床休息,到了該去攝影棚的時候,母親一喚就醒,手腳利落地穿戴好行裝,精神抖擻地隨父親出門,拍戲從不遲到。但是作為學生的他,卻是個頑劣少年,上課不聽講,課下不讀書,經過多次退學轉校後,才勉強讀完初中。

  

  十八歲赴美之前,李小龍在香港參演22部粵語電影,曾用過的藝名還有李龍、小李海泉等。評論界已經稱其為演藝天才。

  

  早期的李小龍並未演過功夫電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藝片。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爺周衝

  

  十八歲,李小龍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 ,這個時期的李小龍是個標準的時尚青年,一大愛好是交女朋友,另一大愛好是摩托車。

  

  還有一個愛好是跳舞。李小龍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開賽的冠軍

  

  當然,他最大的愛好還是武術。說起李小龍練武的緣由,並不因為他是天生的絕世武學奇才,恰恰因為他自幼身體孱弱,需要鍛煉調理,於是,身高僅有一米七三,近視高達一千度,兩條腿長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龍走上了武學之路。

  他的啟蒙師傅是老爸李海泉,據說是一位太極拳高手,從李小龍七歲開始教其練習太極拳。

  

  十三歲時,李小龍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師傅:詠春大師葉問。葉問對詠春的內涵頗有見地:詠春強調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葉問的調教下,李小龍係統地學習了詠春拳,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等拳種,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

  

  邵漢生是李小龍的另一位師傅。他在采訪中說:我和李小龍做了一個交易,我教他武術,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個星期才能學會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龍隻用了三個晚上就學得滾瓜爛熟。但是他後來並沒教我跳舞(笑)......

  當時的李小龍已經成長為一位健壯的青年,曾經奪得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賽場之外,也經常和同學甚至高年級同學打架。據黃霑他老人家回憶,作為李小龍的同學,他也挨過李小龍的拳頭,多年以後他在電視節目中自嘲說:現在才知道輸是必然的,誰能打得過李小龍啊??? 據測試,成年李小龍的拳勁高達他本人體重的兩倍多,這種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時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勢不可擋。

  事實上,因為李小龍打架記錄太多,隨時麵臨警方檢控,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盡快離開香港的另一個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龍來到美國定居,以教人跳舞謀生

  9月,他遷到西雅圖,入讀愛迪生技術學校,白天上課,晚上在唐人街餐館當侍應換取食宿,開始半工半讀生涯。

  這個時候的李小龍,突然變成了一位勤奮上進的好學生,雖然在課餘時間繼續堅持練習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龍中學畢業,5月以優異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

  

  李小龍熱愛哲學,善於思考,哲學思想滲透在他一生的事業和生活中,在他的許多言談中都有體現: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如果知識隨著傳統模式走,你就隻能生存在傳統的陰影下,了解的隻是老路子,你並不了解你自己。

  --對某件事視作毫無價值,也是勇敢的表現;對某件事視為絕對成功或視為當然時,這同樣是勇敢的表現;但是如果對某件事束手無策的話,那麽便是畏縮了。對敵亦是一樣,隻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縱使失敗,精神上仍是勝利的。

  --別人告訴我說一個天才可以創造自己的機會,事實上,一個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創造自己的機會,甚至可以創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

  --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

  

  大學期間,李小龍始終堅持練功不輟,力求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截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在這個過程中,他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自創了一種拳術,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絕招。

  1962年4月,二十一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振藩國術館,傳授中國功夫。起先問津者寥寥,後來他帶著幾個學武的學生,不斷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範表演,情況終於好轉。有一次,李小龍在短短的11秒內就擊敗一名出言相譏的日本空手道黑帶三段武師,聲名鵲起;另一次在佛羅裏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製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消息刊上報紙,影響非常廣泛,慕名投到門下的學生越來越多

  

  練功與授課之餘,李小龍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數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國拳法》,他將搏擊術注入到中國基本拳腳,展示了深厚的武學造詣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醫學院女學生,叫做蓮達·愛米莉。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1964年,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大賽中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奪得冠軍,繼而應邀在加州長灘國際空手道大賽開幕式上表演蒙目截擊、寸拳等絕技,引起轟動。

  

  正逢一家影視製作公司籌拍一部功夫連續劇,於是立即聯係李小龍試鏡。 這一年的李小龍二十四歲。雖然在試鏡中,他笑著承認自己被小寶寶吵得三晚沒睡覺了,但是鏡頭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擻,氣度非凡

  這段寶貴的試鏡很長,好奇的美國人要李小龍演示了中國戲劇的步法,解說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勢的區別,還在現場拉上一個美國老公公來當靶子,要李小龍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龍當然是隻能虛晃。從鏡頭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還未來得及反應,李小龍的拳腳都已經收回了。

  

  功夫源於中國,是空手道和合氣道的淵源。它是一個更完整的武術體係,它比其它武術更流暢,更具連貫性,而不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它有穿透頑石的能力,水沒有一定的形態,你既不能夠捉住它,也不能夠用力打它。每一個學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樣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可以根據對手情況做出變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堅硬的鐵棒,而中國功夫出拳,就猶如一條鐵鏈連著一個鐵球,剛柔並濟。功夫可以單獨或者兩個人練習,單獨練習的時候會模仿一些動物,比如說鶴、猴、或者螳螂等動物。......

  這部電視劇最後未能開拍,但是試鏡為他爭取了《青蜂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龍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熒屏上

  

  1967年8月,李小龍把自己創建的武術定名為截拳道(Jeet Kuen Do,簡稱:JKD)

  在他參演的一部電視劇裏,李小龍大段介紹截拳道:就是截擊拳。你要攻擊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給了我機會截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用最長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標,現在是,膝蓋。截擊拳比西洋拳更具殺傷力。......

  

  李小龍創建截拳道,在當時的中國武術界是一件毀譽參半的事。一部分人認為李小龍另辟蹊徑可喜可賀;另一部分人,尤其是詠春門派,認為身為詠春門人的李小龍是欺師滅祖。

  事實證明李小龍的截拳道不僅具備理論底蘊,而且非常有實戰價值。他在美國開設的截拳道班盛名遠揚,授課一小時收費275美元,仍然門庭若市,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連開了四間振藩國術館。

  

  其實李小龍並不滿足於開班授徒,他的目標是好萊塢,希望通過電影來弘揚中國功夫。但是好萊塢電影界對他一直比較冷淡。最終讓李小龍對美國失望,從而回港發展的導火索,是好萊塢籌拍電視劇《功夫》,李小龍競爭男主角落選。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

  1970年,李小龍意外受傷,脊背重創,臥床四個月,傷愈後仍須服用止痛藥。

  1970年,李小龍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幾次短暫過境,此時李小龍已經闊別香港十二年。

  

  鄒文懷與李小龍簽了兩部片約,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導演羅維與著名小說家倪匡合作完成劇本,低成本電影,隻在泰國的一個小村莊拍攝,布景極其簡陋,情節也比較簡單。但是李小龍的驚人表現勝過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種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幾乎全部在兩招之內搞定敵人,迅猛犀利的拳腳以及高亢的嘯叫兼具個性與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龍獨戰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腳之勢不可擋的威力:三次轉身踢腳,每一次轉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條腿能夠踢到一半然後決定該向高處或低處出擊,快如閃電,對方根本無法招架.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達350萬港元,同時連破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華語片票房紀錄,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熱潮。

  

  決心在香港大展宏圖的李小龍將蓮達和家人都遷來香港,定居在九龍塘的一座兩層別墅。這座別墅擁有十一間房,還有日本式花園,在當時的香港是非常高級的住宅。

  李小龍的第二部功夫電影是《精武門》,講述了創辦精武門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請文明用語謀害,其高徒陳真為師父報仇雪恨的故事。這部電影至今仍然被列為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槍的中國功夫推至新的層次,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複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穿插了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的情節,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

  

  李小龍的第三部功夫電影是《猛龍過江》。這時候的鄒文懷對他已經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創作欲旺盛,於是把整部電影交給他一手×辦。李小龍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一個來自香港鄉下的功夫高手唐龍,遠赴意大利幫助一家中餐館女老板鏟除當地惡霸的故事。李小龍帶著劇組到意大利取景,最後決定在羅馬開機,《猛龍過江》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在歐洲取景的影片。

  《猛龍過江》中,李小龍選中了兩位曾獲國際空手道冠軍的羅禮士、羅伯華爾作為對手,並且規定這兩位要被李小龍打敗。起先,兩位空手道冠軍不服氣,於是李小龍與他們各自帶著助手到郊外一個指定地點去進行拍攝前的點到即止的較量,結果,隻用幾個回合,李小龍就輕易取勝,使這兩位國際空手道冠軍不得不心服口服。至於電影中的招式,那是為戲劇效果而設計的,並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現了李小龍的武術造詣。影片中最後的生死決鬥安排在古羅馬競技場,李小龍沒有采用任何鏡頭剪輯,直接采用中長鏡實拍全過程,場麵驚心動魄,被譽為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功夫對戰之一。

  《猛龍過江》再度打破東南亞幾乎所有的票房記錄。公映時盛況空前,以至於出動警方控製人潮,有些劇院被迫暫停放映。該片亦獲得第11屆Tai w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在男主角唐龍身上體現出來的樸實、真誠、慷慨俠義的傳統道德和草根溫情,打動了眾多觀眾的心。

  

  1972年,李小龍籌拍新片《無聲笛》,得到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投資。影片準備在印度地區開拍,李小龍帶領劇組去尼泊爾等地花了幾周時間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地點。但是當地華美壯觀的寺廟給了李小龍新的靈感,決定開拍《死亡遊戲》,將高層寺廟設計成龐大的武術中心,每一層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關口到達最高層奪取勝利。......這個創意後來被大量地應用於功夫影視、動漫和電子遊戲中,打過街機的朋友們都應該很熟悉類似的情節吧。

  李小龍為這部新片花費了大量心血,憑借自己在國際武術界的地位,邀請到菲律賓武術名師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稱的韓國高手,還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國職業籃球隊明星球員卡力姆亞布道爾·傑巴爾等人出演。他們拍攝了大量的鏡頭備用,李小龍與依力山度比試雙截棍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兩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讓觀眾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歎息的是,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電影,沒人知道李小龍心目中《死亡遊戲》的本來麵目到底是怎樣。但是很顯然,他在嚐試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表現方式,希望將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個新的層次。除了大量的對戰鏡頭外,他亦為《死亡遊戲》準備了許多新造型,似乎有興趣把中國傳統武俠片中的名劍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死亡遊戲》的準備過程中,美國華納兄弟製片廠決定投資李小龍電影,與嘉禾公司合拍《龍爭虎鬥》。1973年2月,李小龍停下了《死亡遊戲》的工作接拍《龍爭虎鬥》,不僅實現了當年願望,成功打入好萊塢出演大片主角,更成為與華納公司平起平坐的合夥人。影片在香港開拍,李小龍耗盡心血,與導演緊密合作,使所有動作場麵精益求精,成為李小龍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

  

  就是在丁佩的家裏,1973年7月20日,發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猝不及防的事情:正當盛年、如日中天的李小龍突然死了。

  

  據杜惠東回憶:那天下午,李小龍約好嘉禾老板鄒文懷去吃日本菜。那天李小龍拍戲拍到六點,片場的下麵就是寫字樓,李小龍下樓來到鄒文懷的辦公室,喊道:鄒哥,吃飯去!鄒文懷有事未辦完,約好八點一起去。這兩個小時中,李小龍來到位於片場附近的丁佩家中歇腳,坐了不久就說很熱,出了很多汗,而且頭疼。丁佩拿了一罐冰啤酒給他,又給他吃了一點止疼藥,李小龍連衣服和鞋都沒有脫就進房躺下了。丁佩在外麵化妝,打電話,再回去看李小龍,躺在那裏毫無動靜,麵龐已經發冷。她驚慌地打電話給鄒文懷,鄒文懷說趕快打999急救,晚了就來不及了......結果還是來不及了。救護車將李小龍送到伊麗莎白醫院,後被證實已經死亡,當時李小龍還未滿三十三歲 。盛年猝死,巨星隕落,這個意外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

  

  李小龍出殯當日,數千人聚集在九龍殯儀館附近,場內場外擁擠不堪,警方不得不出動大批jing cha控製人群

  

  李家的保姆保護著李小龍的子女突出重圍。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當時剛剛七歲,在葬禮上指著父親的遺體叫Movie!Movie!--他以為父親還是在拍電影。

  李國豪後來也到好萊塢當了演員,20年後,在電影《烏鴉》中扮演一個死不甘心的亡魂,結果在片場發生意外:道具槍居然射出了真子彈,李國豪死於非命,與父親同樣是匆匆離去,一句遺言也沒有留下

  

  在香港,李小龍猝死帶來的轟動餘熱未消,懷疑和猜測繼續進行著,眾多矛頭都指向丁佩

  丁佩後來回憶說:我受到很不公平的指責,但是我不想解釋什麽。他的死是很突然的,我也受到了很大壓力。他是我的好朋友,無論什麽也不能破壞阿拉的關係。我對自己說,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我很珍惜與李小龍的友誼,所以我不做任何評論。

  丁佩直到十年之後,才首次在香港電視節目中開口,否認當天與李小龍發生過性關係。她對李小龍的評價是:他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思想用他的身體完美地表達出來,所以他創立了截拳道,這是很了不起的。

  

  對於李小龍的死因,法庭的最後裁決是:死因是對頭疼藥的某一種成分過敏,引至大腦水腫而死亡。

  為了增加鍛煉強度,李小龍在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一直采取吃藥和器械健身的方式。他一天吃一百多顆藥,維他命ABC什麽都有,一些剛剛發明的新藥如類固醇等(後來體育界的禁藥)也大量服用,幾乎是在拿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他亦使用日本發明的高壓電肌肉震蕩機來輔助鍛煉,就是用電線連到身體上,快速震動肌肉,震十分鍾相當於平常練十小時。後來這個機器在日本也禁賣了,日本發表的調查是它太過量,破壞了人體的神經係統和生理係統的和諧。

  無論如何,斯人已逝,勢不可追,研究他的死因其實已經沒多大意義。李小龍的許多遺物如今都已不在--保存遺物的嘉禾公司片場搬遷,沒有足夠的空間存放舊物,很多李小龍的東西都扔進焚化爐燒掉了。但是李小龍留下來的寶貴財產仍然有很多,其中包括為電影《死亡遊戲》拍下的數千尺膠片。

  嘉禾公司意識到了這些膠片的利用價值,決定想方設法完成這部電影。他們繼續與美國電影公司合作,邀請一些來自美國的影界名人參與,找到一位相貌酷似李小龍的韓國人,為他取藝名叫做唐龍,由洪金寶擔任動作設計,用遠景拍攝他的側麵和背麵來代替李小龍,加上一些飛車特技等花巧的鏡頭,勉強為《死亡遊戲》補全了戲份,成為一部完整的電影。

  雖然一部本來可以成為功夫片新裏程碑的電影功敗垂成,不得不變成了好萊塢式的雜燴,但是李小龍的魅力仍然使這部拚湊完成的《死亡遊戲》成為廣受歡迎的功夫電影。幾年之內,李小龍傳奇繼續,眾多國內外電影公司都搞出了自己的呂小龍、梁小龍、張小龍、王小龍......拍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李小龍功夫電影。這其中隻有《死亡塔》中真正有李小龍的影子,因為是利用了以往李小龍電影中未采用的鏡頭甚至包括NG鏡頭,加之唐龍的模仿,混合而成的。

  電影界慌亂地發現沒有人能夠真正代替李小龍,更談不上超越,功夫電影一時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從。不久,成龍與劉家良等一批電影人審時度勢,劍走偏鋒,開創了功夫喜劇的新潮流......那些都是後話了。引用:

  李小龍的其它後話: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被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7年,在李小龍遺孀蓮達及女兒李香凝的努力下,振藩截拳道總會於美國成立。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1998年,被《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8年,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2003年,世界各地都舉辦了紀念李小龍逝世三十周年的活動。

  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世紀之星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