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東問題的真實曆史淵源 (1)

(2007-06-12 06:24:53) 下一個
中東問題的真實曆史淵源 (1)

作者:胡曉濤, 國際關係學院

【中東的阿拉伯-以色列衝突有深刻的曆史和國際政治背景,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占領和屠殺,是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對世界種族滅絕和殖民運動的一個分支。在西方媒體占主導地位的今天,要得到整個事件的客觀完整描述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在米國,老猶壟斷了媒體,就連老猶自己的學者敢於探索曆史真實都會被瘋狂的迫害,DePaul大學的Norman Finkelstein教授就是一例。至於什麽前Anglo總統Jim Carter膽敢寫本對以色列不利的書,那更是被主流猶太媒體痛打。

鑒於以色列事實上通過控製米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強權,我們有必要充分了解中東衝突的曆史真實,以便對我們潛在敵人的特點有了解和準備。】


一、從猶太複國主義到中東戰爭的爆發

  二戰以後,中東問題一直是世界和平的焦點之一,中東問題也是導致不久前米國“九一一”恐怖主義爆炸事件的直接導火索。人們不禁要問:中東問題的起因是什麽呢?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事。

  3000年前,幾乎在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時,亞細亞大陸的西邊,現在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誕生了一個新興的希伯來王國,這是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前身。幾百年後,歐羅巴大陸上又誕生了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侵入耶路撒冷,占領了巴勒斯坦。盡管老猶曾舉行多次武裝起義,但均被羅馬人鎮壓下去,老猶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們的國土與家園。

  老猶國家雖然被滅,但他們的信仰卻沒有動搖。老猶流浪到世界各地,他們仍然固執地堅持著他們的教義,保持著他們的文化,形成一支獨特的、沒有自己土地、沒有自己祖國的民族。如果老猶不再那麽執著,放棄自己的信仰,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也就不會有納粹德國的大屠殺,也不會有今天的中東民族衝突。老猶卻是異樣地執著,他們寧可流血,卻不肯放棄自己的信仰,這個執著造就了老猶的悲劇曆史。

  星移鬥轉,500年後,阿拉伯半島上又誕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 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從此他們從未離開過這塊土地,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1518年,巴勒斯坦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20年奧斯曼帝國崩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400多年。不過奧斯曼帝國鼓勵傳播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著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文化傳統。

  基督教在歐洲廣泛傳播,信奉猶太教的老猶成為生息在歐羅巴大陸上的為數不多的異教徒。盡管基督教提倡寬容,可是異教徒老猶的命運並沒有那麽幸運。歐洲人迫害老猶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十九世紀後葉,歧視迫害的老猶的“風氣”在歐洲大陸形成。納粹德國對老猶的大屠殺,也是建立在歐洲歧視迫害老猶的傳統風氣之上,有幾個歐洲國家可以自稱自己在迫害老猶方麵手是幹淨的呢?

  1881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被刺,俄國掀起了屠殺老猶的風潮,一部分居住在俄國的老猶,為了逃避屠殺,遷居到巴勒斯坦, 這是老猶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對遷居來的老猶還是比較友好的,盡管雙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老猶亦能相互共存,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可是後來“猶太複國主義”的興起,改變了巴勒斯坦人的命運。

  1894年,法國發生了著名的“德萊斐斯事件”。在法軍參謀部工作的老猶德萊斐斯,由於老猶的身份而被當作德國奸細判刑,這在全歐洲老猶中引起了很大震動。維也納《新自由日報》的駐巴黎特派記者赫茨爾,詳細調查采訪了“德萊斐斯事件”。赫茨爾本身也是老猶,赫茨爾早期的思想是:隻要老猶盡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會,對老猶的歧視迫害就會消失。可是在“德萊斐斯事件”的采訪過程中,赫茨爾聽到的看到的盡是老猶被歧視和迫害的悲憤與泣訴,赫茨爾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老猶最終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會, 要改變老猶的悲慘命運,隻有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1896年,一本隻有100頁的薄薄小冊子:《猶太國,現代解決老猶問題的一種嚐試》,在維也納出版了。赫茨爾在該書中提出他的觀點:“老猶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解決老猶問題的根本是建立一個老猶自治的國家。”赫茨爾的這本小冊子像一顆落在草原上的流星,在老猶中燃起了“猶太複國主義”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了首次全世界老猶大會,赫茨爾當選主席。會上老猶統一了認識:“要想使我們的子孫不再受我們現在所遭受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老猶自治的國家。”

  地球的表麵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裏去建立一個新的老猶國家呢?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爾設想:選一塊當地住民較好相處、周邊國家摩擦較小的地方,不管是亞洲、非洲、南美洲哪裏都行。對於歐洲人來說,不受歡迎的老猶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離開歐洲到那裏去生活,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歐洲各國對“猶太建國運動”持讚許態度,特別是英國還表示願意提供她在東非的殖民地烏幹達,作為老猶建國的基地。

  老猶對赫茨爾建立老猶國家的設想都很讚成,但赫茨爾在哪裏建國都行的設想,卻遭到不少異議。另一位猶太建國運動的領導人威爾茲曼(後來成為以色列國的首任總統),建議把猶太建國的地點選定在老猶的故鄉巴勒斯坦,這樣就不是單純的建國,而是具有曆史意義的、名正言順的 “複國”。在第一屆全世界老猶大會上,到會者經過激烈辯論,最後決定把建國的地點定為巴勒斯坦,把奮鬥的目標從“建立猶太國”改為“恢複猶太國”。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山,是古代猶太國祭神的聖地。老猶看到Zion山時,油然產生回到自己祖國的溫暖感覺,所以老猶把“猶太複國運動”情感化地稱為 “去看Zion山行動”,即Zionism,現在我們則把Zionism翻譯為“猶太複國主義”。

  雖然第一屆全世界老猶大會上,猶太複國主義者給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奮鬥目標,但這個奮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請求,老猶的請求被蘇丹拒絕。老猶內部也出現了爭論,不少人認為與其在現實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國,不如在現實性較大的東非烏幹達建國。假如當時老猶做出在東非烏幹達建國的決定,就不會有今天的老猶與阿拉伯人的民族衝突。不過曆史是不能假設的。

  正在老猶為在巴勒斯坦複國,還是在烏幹達建國的問題上爭吵不休的時候,好運悄悄降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同盟,與英法開戰。由於米國老猶在政治經濟方麵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英國為得到米國的更多支持,拉米國參戰,於1917年發表了支持猶太複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聲稱支持老猶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老猶自治國家。米國有幾百萬老猶,是老猶勢力最大的國家。米國從一開始就強力支持猶太複國運動。英國發表《貝福爾宣言》後,米國總統威爾遜立即向英國政府表示支持《貝福爾宣言》,1922年米國國會正式通過一項支持《貝福爾宣言》的決議,支持老猶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稱為“歐洲重病人”的奧斯曼帝國日益凋零,終於在1920年崩潰,在她400多年的榮光曆史上畫下了休止符。根據英國與法國簽訂的戰後處理奧斯曼帝國領土的協議,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成為英法兩國的委任統治地區,英國統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國統治了敘利亞、黎巴嫩等地。英國統治巴勒斯坦後,向老猶放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門,於是大量老猶開始湧入巴勒斯坦。在英國統治巴勒斯坦之初,當地的老猶隻有5萬人,巴勒斯坦92%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後老猶移民迅速增加,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老猶猛增至近50萬人。

  對哪個國家來說,大量外國移民的湧入都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衝擊,現在世界各國都有限製外國移民人數的條例,阻止外國移民的大量湧入。可是當時英國對老猶的移民巴勒斯坦,卻沒有人數限製,加之巴勒斯坦地窮資源少,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老猶的湧入,對當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衝擊。特別是1930年代納粹德國開始排斥老猶後,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具有專業技術的老猶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與教育和專業技術較高的老猶相比,阿拉伯人在農工商各方麵都競爭不過老猶,加之老猶湧入造成土地物價的上漲,使阿拉伯人越來越麵向貧困化。

  阿拉伯人對老猶的不滿開始爆發,巴勒斯坦各地不時發生抗議和暴亂。在阿拉伯人的抗議和暴亂麵前,英國統治當局動搖了。為了安撫阿拉伯人,加之1930年後歐洲排猶風潮的加劇,英國在支持老猶建國的路線上開始後退。英國當局於 1939年宣布限製老猶進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數,把老猶在巴勒斯坦的人口控製為不超過當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英國當局規定今後每年進入巴勒斯坦的老猶移民人數上限為75000人,超過上限人數的移民為非法移民,要強製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國軍艦24小時在巴勒斯坦海岸線巡邏,一旦發現有偷渡上岸的老猶,立即拘捕。

  英國的限製老猶新政策讓阿拉伯人感到滿意,這當然也引起了老猶的不滿和憤怒。一些激進的老猶組成激進團體,開始對英國人進行“武力反抗”。老猶沒有自己的軍隊,所謂“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義,這和現在的伊斯蘭激進派沒有什麽兩樣。猶太恐怖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各處製造針對英國人和英國設施的爆炸和槍擊恐怖事件,米國也在暗中支持老猶激進派的武力反抗。二次大戰結束後,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日益加劇,進入1946年以後,巴勒斯坦各處每隔幾天就要發生一起恐怖主義爆炸或槍擊事件,1946年8月,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貝京所領導的恐怖主義團體(其成員還有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莎米爾),炸毀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層建築,設有英軍司令部的達比都國王飯店大廈,英國軍人平民死者80餘人。如果能把電視攝像機的鏡頭推到50年前,我們就會看與今天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無出二轍的猶太恐怖主義分子,在巴勒斯坦爆炸大廈的恐怖場麵。

  老猶恐怖主義分子的恐怖活動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達比都國王飯店爆炸事件後,英國人喪失了統治巴勒斯坦的信心,英國不想再在巴勒斯坦流血了。1947年2月,英國宣布放棄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把巴勒斯坦交給聯合國處理。才成立不久的聯合國接手了這個棘手的難題,1947年4月,聯合國設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特委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但最終也未能達成統一意見。最後特委會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兩個方案,請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這兩個方案分別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邦案。巴勒斯坦分割案是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一個老猶國家和阿拉伯人國家;巴勒斯坦聯邦案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老猶與阿拉伯人共治的聯邦國家。

  米國態度堅決,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老猶國家。蘇聯也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這裏蘇聯有她的打算。此時美蘇冷戰剛剛開始,蘇聯希望在老猶建國方麵支持一下米國,換取米國在處理歐洲問題上對蘇聯的讓步,反正這也是一個順水人情,以色列建國對蘇聯來說也沒有什麽利益損失。美蘇兩大國一表態,聯合國大會的基調就定了下來。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投票,以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這就是所謂聯大181號決議案。

  巴勒斯坦分割案獲聯大通過的消息傳來,世界各地的老猶紛紛上街歡慶,耶路撒冷街頭也隨處可見閃著幸福淚光的老猶。他們為此奮鬥了50年的理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從此老猶也有自己的祖國了,怎能不讓他們歡天喜地。然而阿拉伯人得知該消息後的反應卻與老猶截然相反,阿拉伯人激憤了、爆發了,聲明拒不承認聯大181號決議案。當時聯合國的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六個阿拉伯成員國,想阻止聯大表決通過巴勒斯坦分割案,但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隻有六票,他們又沒有美英法蘇中五大國那樣的大國否決權,無力阻止聯大通過決議。在聯大宣布通過巴勒斯坦分割案後,埃及等六個阿拉伯國代表退出會場,表示抗議。

  阿拉伯人為什麽氣憤呢?這裏有幾個原因。首先,聯大181號決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宗旨。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誌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最近聯合國承認東帝汶從印尼獨立,就是根據當地居民投票表決結果,作出的“民族自決”判決。

  在巴勒斯坦問題,按照聯合國憲章,本也應該采用“民族自決”原則,讓巴勒斯坦的當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選擇。可是聯合國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時,卻完全無視當地大多數阿拉伯居民的意誌,奇怪地讓聯合國大會越俎代庖,為巴勒斯坦人做了選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剝奪了“民族自決”的權力,自己無權決定自己的命運。這能讓阿拉伯人不氣憤嗎?

  這次聯合國不給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決權”,顯然是有意的。因為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進行全民投票公決,老猶建國的計劃肯定不能實現。聯合國在米國的壓力下,無視巴勒斯坦當地阿拉伯居民自決權,作出了有利於老猶的裁決,其決議顯然有失其公正性。

  更讓阿拉伯人感到氣憤的是聯大181號決議案的內容。在聯大181號決議發布時,巴勒斯坦境內居住的阿拉伯人占總人口的68%,阿拉伯人擁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總麵積的94%。可是聯大181號決議卻規定把巴勒斯坦總麵積的57%劃給占三分之一人口的老猶,占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隻得到43%的土地。為什麽要把近60%的土地分給隻占三分之一人口的老猶?聯大的決議案中沒有任何解釋。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聯大181號決議也缺乏公平性可言,怎能不讓阿拉伯人氣炸了肺?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強烈抗議不公正的聯大181號決議,拒絕按照該決議案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聯大181號決議,不僅沒有給巴勒斯坦帶來和平,反而給巴勒斯坦帶來了暴力和戰爭。聯大181號決議公布後,巴勒斯坦全土沸騰了,到處可見阿拉伯人和老猶之間展開群毆,殺人放火也成為司空見慣。僅在聯大181號決議案公布後一周內,就有62名老猶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此後,老猶的恐怖主義團體開始了有組織的報複。當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恐怖主義組織,而在抗英運動中形成老猶的恐怖主義團體,則到耶路撒冷郊外對阿拉伯村民進行無差別屠殺。老猶的恐怖主義行動一時使阿拉伯人陷於恐慌之中,許多人逃亡國外,這是第一批巴勒斯坦難民。

  1948年5月14 日,英國統治當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老猶宣布成立“以色列國”。米國政府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就宣布承認以色列國。老猶以為建立以色列國後,他們的苦難就過去了,太平幸福的日子正在等著他們。可是現實卻與老猶們的夢想背道而馳,就在他們成立以色列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的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一齊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首先發起的,所以戰爭的責任主要在阿方。我們不應該忘記,阿拉伯國家出兵的原因,是聯合國做出了不公正的裁決。聯合國尚不替他們說話,阿拉伯人還能到哪裏去講理?既然已經無處可以伸冤講理,剩下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條是站起來反抗。阿拉伯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中東戰爭爆發的原因所在。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聯大181號決議是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的決定,不管怎麽樣,阿拉伯國家不遵守聯合國的決議,阿拉伯國家也有錯。凡是在中國受教育長大的中國人都一定會知道“五四運動”。為什麽會發生“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國,在巴黎舉行的處理戰後問題的國際會議,中國也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最後大會經過表決,通過了處理戰後問題的《凡爾賽和約》,該約的第156、157、158條中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讓日本。這樣不公正的裁決把中國人激怒了,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運動,可以說“五四運動”是讓洋人給“氣”出來的。

  《凡爾賽和約》是得到英法美日意等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國際性條約,可是中國代表卻拒絕在條約上簽字,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的有效性。這並不是中國有意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對,而是《凡爾賽和約》不能公正地對待中國的利益和尊嚴。

  同樣聯大181號決議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也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拒絕聯大181號決議,和中國當年拒絕《凡爾賽和約》時的心情並沒有多大區別。不要以為凡是經過投票表決作出的決議,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因而就是公平正確的。當年《凡爾賽和約》也是經過投票表決作出的決議,也代表大多數國家的意見,中國人能夠承認《凡爾賽和約》嗎?當時也有一些國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的立場態度,他們對決議投了反對票和棄權票,所以才有33票讚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但那時聯合國基本被美蘇控製,所以一旦美蘇讚成,反對的意見就很難站上風。

  中東問題是現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國際糾紛。到底誰是造成中東問題的主要責任者?到底是誰之過?這些都不是容易解釋清楚的,不同立場觀點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下幾點是筆者個人的意見。

  中東問題的第一原因:歐洲基督徒對老猶的迫害。歐洲人對老猶的迫害,迫使老猶痛感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這就導致了猶太複國運動。如果歐洲人對老猶再寬容一些,也就不會有老猶複國,當然也不會有阿以衝突了。

  中東問題的第二原因:老猶對在巴勒斯坦複國的執著。老猶應該明白,不管到哪裏建國,都難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民族衝突。如果老猶到人煙稀少的非洲或南美去建國,遇到的民族衝突可能會小得多。可是老猶偏要執著地到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去“複國”,這就難免與阿拉伯人發生激烈的民族衝突。

  中東問題的第三原因:米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米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米國主導的聯大181號決議太不公平。如果米國在中東問題上能公正一些,采取按照人口比例劃分領土等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許還能接受。聯大181號決議這樣赤裸裸地不公平條約,又讓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讓他們的自尊心往哪裏放?在聯大181號決議公布以前,阿以雙方雖然已經激烈對立,但還不至於到相互殘殺的地步。聯大181號決議公布後,阿以雙方才大開殺戒,兵戎相見。

  多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拒絕承認聯大181號決議。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承認聯大181號決議。為什麽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40年後宣布承認聯大181號決議?在下麵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1945 年2月,米國總統羅斯福在參加完雅爾塔會議的歸途中,經過蘇伊士運河時,會見了沙特阿拉伯國王伊本·沙特。兩人談到了戰後的中東問題,羅斯福總統提起戰後在巴勒斯坦建立老猶國家的想法,沙特國王堅決反對,他建議說:“我也很同情老猶的悲慘遭遇,也讚成老猶建立國家的設想。既然德國殘酷迫害老猶,戰後就應該從德國劃分出一塊領土,讓老猶在那裏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樣也符合‘反坐複仇法’的原則。阿拉伯人並沒有迫害老猶,為什麽要割讓阿拉伯的領土, 讓阿拉伯人為老猶付出犧牲?”羅斯福並不讚成沙特國王的建議,不過羅斯福答應在老猶建國問題上,一定要事先和阿拉伯國家商議。

  羅斯福死後,米國人對阿拉伯的許諾也付之東流,沒有人再想到在以色列建國問題上,還需要和阿拉伯人商議。當時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還是少數派,米國尚能控製聯合國,盡管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諸國等亞非拉國家反對巴勒斯坦分割案,但無法左右聯合國的局勢。後來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中成為多數派時,米國就控製不了聯合國了。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大3236號決議時,95票讚成(蘇聯、中國、亞非拉各國),13票棄權(英國、日本等)、4票反對(米國、以色列等)。如果1947年亞非拉國家能在聯合國中占據多數,很難想象聯合國大會能夠通過181號這樣不公平的決議。

  1948年5月14日16時,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正式結束前8小時,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格裏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為以色列的老猶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老猶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為以色列複國這個偉大的事業而奮鬥吧!”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在場外的老猶們也狂熱地擁抱、流淚,人們唱起了老猶的《讚歌》:“以色列永恒的山岩,是我們勝利的源泉,我們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那裏再建神殿,為她的永壽獻上讚歌,,,”。

  老猶夢想巴勒斯坦會成為他們的避難所,但等待他們的不是和平的飛鴿,而是憤怒的子彈。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軍隊,一齊向剛成立的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阿拉伯聯盟成立於1945年,最早有埃及、沙特阿拉伯、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阿拉伯也門7個成員國(現在已增加到21個成員國)。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宗旨是:捍衛阿拉伯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互助,協調阿拉伯國家反對外來侵略的一致行動。埃及曾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但1979 年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後,埃及的成員國資格被阿拉伯聯盟開除,直到1988年埃及的成員國資格才被恢複。

  老猶沒有想到戰爭會來得這麽快,他們幾乎沒有什麽準備。麵對阿拉伯五國聯軍的4萬多人,以色列隻有3萬人的武裝,更糟糕的是,以色列還沒有正規軍隊,當時的以色列軍近似於沒有統一指揮的遊擊隊。以色列也幾乎沒有大炮、裝甲車等重武器。在阿拉伯聯軍的攻勢下,以軍節節敗退,新生以色列麵臨崩潰的邊緣。阿拉伯五國有人口3500 萬,而以色列當時隻有65萬移民,在這樣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阿拉伯聯軍本以為10天之內就能占領整個以色列,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盡管沒有正規部隊,新生的以色列卻是全民皆兵,對阿拉伯聯軍展開了“人民戰爭”。沒有統一指揮的以軍在各地展開遊擊戰,每一個猶太居民點都武裝起來,連年輕女子也拿起槍投入戰鬥。在戰爭開始後的兩周間,以色列戰場沒有統一的軍事行動,到處是混亂的遊擊戰。但以色列的遊擊戰也破壞了阿拉伯聯軍的統一作戰, 使他們不得不各自疲命於對付以色列的遊擊隊。另外阿拉伯各國也有自己的私心,想搶占巴勒斯坦的領土,這也造成阿拉伯聯軍不能協調統一的軍事行動。

  開戰後第三天的5月17日,米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也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要求立即停火。英國撤走了阿拉伯軍團中的英軍顧問,停止向埃及、伊拉克、約旦提供武器。6月初,阿拉伯聯軍已經占領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二領土,軍事上處於優勢,以為此時停火談判能夠達成對阿拉伯國家有利的和平協議。另外阿拉伯聯軍也在以色列的遊擊戰中感到疲憊,希望得到休整。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給以色列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全世界各地的老猶,都發起最大的努力支援以色列。來自世界各地的老猶誌願兵在以色列源源上陸,老猶捐款買的新式武器也源源運到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利用此機會,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把散布全國各地的私兵遊擊隊改編統一起來,禁止地方擁有私兵。其間有一支乘船來自歐洲的900名老猶義勇兵,不聽從以色列國防軍的命令準備自行登陸,結果被以色列國防軍將船擊沉。到6月28日,所有的老猶武裝都向以色列政府宣誓效忠,消除了自行其是的地方武裝。以色列嚴格禁止私兵的政策,為日後建立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礎。

  阿拉伯國家本以為以色列在停戰後會向他們談判求和,沒想到以色列卻利用停戰的機會重整武裝,於是阿拉伯聯軍在7月9日再開攻擊。但此時以色列已建起統一指揮的國防軍,人數擴充到6萬人以上,而阿拉伯聯軍雖然進行了一些補充,但人數隻有4萬5千人左右,比起以色列正規軍已處劣勢。另外以色列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老猶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在武器裝備質量方麵也好於阿拉伯聯軍。此次阿拉伯聯軍的進攻在一開始就陷於被動。

  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命令雙方停火,並指名瑞典紅十字會總裁貝爾南多伯爵為調停者,調解雙方停戰。但軍事上占據優勢的以色列,想收回被阿拉伯聯軍占領的領土,並不想立即停戰。9月17日,貝爾南多伯爵在耶路撒冷附近倒在猶太恐怖主義分子的槍彈之下。貝爾南多伯爵死後,阿以雙方戰事重開,但戰事越來越不利於阿方。考古學家出身的以軍司令,考證出一條已被湮沒的羅馬時代古道,以軍沿這條古道包抄埃及軍的後方。埃及人萬沒想到以軍會出現在他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全軍開始敗退。打主陣的埃及軍一敗,其他阿拉伯軍隊亦敗退下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以色列的勝利宣告結束。

  在聯合國的調停下,1949年開始,以色列同埃及(1949年2月)、黎巴嫩(1949年3月)、約旦(1949年4月)和敘利亞(1949年7月)分別簽訂停戰協定,劃定臨時停戰線。但伊拉克拒絕與以色列簽署停戰協定,法律上伊拉克和以色列現在仍處於戰爭狀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僅奪回了聯合國“分治”決議劃歸它的領土,而且占領了大部分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除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分別由埃及和約旦軍隊占領外,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總麵積的80%。

  阿以雙方停戰了,但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卻遺留下來。戰爭期間,巴勒斯坦人為躲避戰禍,逃到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國的邊境附近避難。戰爭結束後,這些難民想返回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家園,卻被以色列拒絕。1948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聲明巴勒斯坦難民戰後有返回自己故鄉的權利,要求以色列政府盡快安排難民回鄉,以色列卻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

  據統計,逃到各國邊境附近避難的巴勒斯坦難民約有90餘萬。這些人由於無法返回故鄉,不得不長期住在難民營中,靠國際社會的救濟為生。長期住在難民營中的難民,勢必結婚生子,所以難民的人數逐年增加,現在巴勒斯坦難民已增加到370萬左右。把幾百萬巴勒斯坦難民安置到哪裏,成為現在中東問題中最難解決的問題。

  停戰後,阿拉伯國家內出現了分裂局麵。1950年4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宣布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占領的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領土(聯合國劃歸巴勒斯坦人的領土),並入本國版圖,並把國名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國王的行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憤怒:原來約旦出兵的真正理由是吞占巴勒斯坦領土。不久,對阿卜杜拉國王的憤怒變成了行動,1951年7月,阿卜杜拉國王在耶路撒冷被巴勒斯坦激進分子暗殺。

  此外阿拉伯國家同意與以色列停戰,還有深刻的國內原因,特別是阿拉伯聯盟的盟主埃及,正孕育著革命的風暴。 1882年,英軍占領埃及,此後埃及在名義上從屬奧斯曼帝國,實際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於1914年12月單方麵宣布埃及為其保護國,取消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宗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及發起了反英、反封建王朝的鬥爭,要求英軍撤出埃及,實現埃及的真正獨立。

  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第二天,埃及的諾庫拉西首相被暗殺,反殖民主義、反法魯克王朝的力量在埃及各地不斷壯大,埃及進入革命前夜。為了安定國內政局,埃及政府匆匆與以色列簽署了停戰條約,但這更激起了民族主義分子對法魯克王朝的反感。在日益壯大的全國性反政府運動巨浪中,法魯克王朝就像一隻即將傾覆的小舟。1951年10月,法魯克政府為了安撫國內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單方麵宣布廢除《英埃同盟條約》,要求英軍從蘇伊士運河地區撤軍,但英國拒絕了埃及政府的要求。

  提到《英埃同盟條約》,不能不提及蘇伊士運河的曆史。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始建於1859年,1869年竣工通航。最初英國反對修建運河,法國為了打破英國對好望角航道的控製,1857年成立了“萬國蘇伊士海運運河公司”,法國占52%的股份,埃及占44%的股份,法國對運河公司掌握控製權。但英國也很快把手伸向蘇伊士運河,1875年,英國趁埃及財政拮據,買進埃及持有的全部運河公司股票,1882年英國占領埃及後, 直接控製了運河。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在運河區的駐兵權。1936年,英國和埃及簽訂《英埃同盟條約》,規定英軍繼續駐紮運河區。
_(c) _(c) _(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