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周甲憶唱歌
(2009-10-23 07:04:41)
下一個
歌曲是時代的脈搏,又是大眾的心聲。我們是唱著歌聲走過歷史征程的中國人。當“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宣告從北京響起,弱冠少年的我,才入杭州蕙蘭中學讀初一。我們年少幼稚,每天歡唱“東方紅,太陽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學唱此歌時,父親正在杭州鐵路局調度所日夜加班,為支持大軍南下,連續三次獲嘉獎。
才學唱“讓我們蕩起比漿,小船兒推開波浪”,又高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佩戴紅領巾的我,目睹高年級同學爭報名,穿戎裝,在杭州城站上火車,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血花飛揚。我在心中說:“快快成長啊,要天天向上!”
學唱“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在杭州西湖邊初學寫信,慰問誌願軍,接獲照片,心潮逐浪。現今還保存兩張,一是陸軍軍官站在坑道門前,雪花紛紛正為他打扮軍裝;另一為空軍英雄,頭戴飛行帽,劍眉怒目,何其威武!不知他們如今在何處生活,抑或已經埋骨他鄉?
記得學唱“田野小河邊,紅莓花兒開”等蘇聯歌曲,那是在難忘的杭州農校,聽老師講授農學茶學,又跟老師學開拖拉機;清明前,跟隨老師到梅家塢,走訪茶葉勞模,又隨茶廠師傅,收購茶葉到諸暨楓橋茶鄉。
走出“杭農”,卻未從農,分到新安江勘測隊,為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日日測量忙。那時,我最愛唱“是那山穀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我們滿懷無窮的希望,為祖國尋找著富饒的礦藏。”也正是勘測隊多彩多姿的生活,激發了我的靈感,創作了處女作組詩《開發新安江》,在新創刊的《東海》上亮相。
1957年9月,我進入杭州大學中文係,正值“公社化”、“大躍進”,滿懷豪情學唱“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誌昂揚”,“公社是棵長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1960年,我創作了歌頌安吉農業勞模的詩歌《祝瑞香》,投稿北京,居然一躍上《詩刊》,我成了小有名聲的杭大校園詩人……
大學畢業執教鞭,歌聲常在心中響。夜晚有暇時,嘔心爬格子,小詩短文和戲劇,以筆作文把歌唱:《出發》(《萌芽》)、《新娘走著來》(《東海》)、《雷鋒》(《南潯文藝》)……
豈料紅色風暴急,我三十而立卻被批鬥,萬馬齊喑,唯聞“語錄”歌聲吼,日夜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粉碎“四人幫”,“祝酒歌”聲揚。解放思想洪流澎湃,實事求是歌聲嘹亮。我從南潯中學調到湖州師專,任教大學課堂。執教之餘不忘學唱“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還有“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什麼“得民心者得天下”、“該出手時就出手”,還唱“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裏長”,更有“春天的故事”,“北京歡迎你”,“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有中國根,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隨著年歲增大,被稱為“老教授”的我,是聽得多,會唱的少,畢竟記憶力不如年輕時,但新時期、新世紀的許多歌那麼緊扣時代脈搏,新穎、通俗、好聽、上口,我也跟著大家唱祖國、唱生活、唱愛情、唱友誼、唱抗震、唱救災、唱奧摺⒊獓鴳c……歌聲反映了時代、社會、人心、民意,尤其是它們唱出社會進步、世事滄桑、愛情婚姻、人生眾相、民族豪情、人類理想……
滄海桑田多變遷,一生風雨幾歌唱,撫今追昔慨而慷,往事歷歷多思量。如今新中國六十年華誕,且登高,望故鄉,想北京,致賀電,作新詞,吟華章,繪美圖,訴衷腸,環球華人齊歡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200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