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李廣德教授,中國作協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茅盾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湖州市作協主席。退休。
正文

江南詩草(四首)

(2007-04-30 12:58:55) 下一個

你的紅笑在山坡綻放,

任遊人采集於瓶中供養。

給一個個居室鮮活而絢麗的驚喜,

你知道這紅笑雖不能永留人間,

燦斕的短暫卻勝過於平庸的久長。

你的風笛在水麵輕歌,

又攀上楊柳飛揚歡唱,

讓音符的雨露滋潤山河萬物,

播暖意於人間的一座座城鎮、村莊。

你追求那快樂活潑而又愜意的旋律:

高雅的藝術總予人真善美的品嚐。

煙霧朦朧的江南清明,

嫩鮮鮮的茶芽喧鬧了翠綠的龍井。

杜鵑花染紅了一座座青山的臉頰,

先各水暖的鴨群在河上歌舞春風。

水牛和鐵牛正合唱春耕曲,

油菜花的金黃忙煞了歡唱的蜜蜂。

湖州與無錫麵對太湖明鏡理新裝,

遊人如織裝點了虎丘和澱山湖的風景。

寺廟迎送著朝山進香的農婦村姑,

集市上流動著祈盼蠶花十二分的身影。

天目山一夜收獲了無千無萬支毛筍,

東海的春汛又沸騰了輪機的轟鳴。


霏霏細雨如霧似煙,

姹紫嫣紅的春意喧鬧含山。

這山名源自“含物”、“涵水”,

更因傳說係王母仙鶴口中所含。

這古塔又為紀念筆祖蒙恬而建,

恰似一管大筆在平原立地擎天。

山上曾有殿宇巍峨古樹森森,

更兼有青龍井、仙人潭等等迷人景點。

唐代詩人韋莊曾經來此,

一首《含山店夢覺》至今流傳。

明朝多少遊人佇聽僧擊梵鍾,

吟詠“塔峰垂地玉潛園”。

我曾久聞含山“軋蠶花”,

------ 蠶鄉物特有的美麗風俗縈繞胸間。

如今在清明時節,

也學村姑攀著神奇的山巒。

在熙攘的人潮中爭向上湧,

讓蠶花娘娘的喜氣染綠心田。

站在塔上清風為我擦汗,

又把悄悄話送到我耳邊。

她說含山人將古塔修葺一新,

古塔也要為含山人作出貢獻:

珍惜今天九百壽辰時的重修,

日夜輝毫書寫現代的詩三百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秋穀 回複 悄悄話 詩的語言可以相見詩意的生活.明鏡更美,人也更美.更美的是故鄉人的故鄉情……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湖州與無錫麵對太湖明鏡理新裝,

遊人如織裝點了虎丘和澱山湖的風景。

---好親切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