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得到最終的自由 (心理學角度)
(2008-05-22 04:52:42)
下一個
■ 楊蓓 (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係副教授)
人在轉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心應該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怎幺走過來的。但是這過程是很辛苦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些人想要吃素,也開始吃素了,但是他卻想要吃得很精致。吃素的精神與用意,應是說希望在飲食上可以清淨自己的身體、清淨自己的心靈等等,可是卻又去抓住「精致的吃」,結果依然是苦。
所以,轉化(transformation)的苦就苦在這裏,說要放下那個卻又抓起這個,天天都要活在一個自己覺察自己的過程,然後再有足夠的勇氣跟毅力去修正自己的過程。我常常覺得所謂修行,簡單一句話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當修正自己的行為時,就是要看見自己哪些行為要修正,可是我們常常會適得其反,把自己推向完美境界追求。
不再等人來愛自己
當一個人想要開始修正自己的行為時,首先要能夠看見自己的有限性,因此必須放下自己對完美的執著,而且從中看見到底自己執著的是什幺:「我就是那幺執著要被人愛」、「我就是那幺執著要得到這樣的關係」、「我就是執著在某一個角色關係裏相對應的狀況」……
我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他曾跟我講小時候的一個夢想,夢想他要有一Jaguar汽車。他自己是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可是他一直放不掉他的 Jaguar汽車的夢想,雖然他有錢,可是也不夠揮霍去買一輛那樣的車,而且事實上也沒有必要買那樣的車。雖然他在理性上告訴自己,可是就是放不掉自己那個夢想,而且那個夢想裏,跟他的父親有關,當Jagua汽車的形象一出現時,就跟他父親的形象連結在一起,所以他一直放不掉,在做心理治療的過程,他隻能幫助自己把父親跟Jaguar汽車分開:父親是父
親,Jaguar汽車是Jaguar汽車。
他將有關父親部分處理好了,卻還是放不下擁有Jaguar汽車的夢想,後來他就買了一輛Jaguar汽車的模型,?#92;在他的治療室裏麵,天天看著他的Jaguar,滿足得不得了。其實他自己明了並不是真正想要擁有,而是心裏一直希望擁有,所以有個模型對他來講就已經很安慰了。他一路轉化的過程,轉化到他隻要擁有一個Jaguar汽車的模型就好。
其實人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最內在、最柔軟、最隱密,又讓人最陶醉的部分,跟我們無條件的愛有關,就是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被接納、有價值的人,不管自己長得什幺樣,不管成就如何,都是完完整整的一個人,可以完全被接納,這個部分的想要是很難放掉。
人在麵對自己的有限性時,常常到了一個節骨眼上時放不掉,可是有一個關鍵,在無條件的愛裏,我們常要別人來愛我,一直等著,等著一個英明的君主,或是伯樂的出現。轉化的過程裏,其實是一個關鍵,明明知道不一定會碰到,所以連等都要放下。
放下後,誰來接納自己內心最柔軟、最隱密,又最陶醉的部分?這世界上除了別人之外,還有自己啊!人常常講一句話:要愛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就像我們跟自己談戀愛一樣,跟自己之間產生親密的感覺,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如同期待別人接納自己時,我們的心才是自由的。因為自己的對與錯自己承擔、自己接納,於是在這轉化或者是修行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接納自己的有限,然後開始愛自己。
自由的骨牌效應
一個擁有自己的過程,真正完完全全擁有自己的過程,也就是開始去追求自己自由的過程。當自己能夠去追求自己、愛自己、擁有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覺得:當周圍所人都不了解也不接納我們時,至少還有自己是了解、接納、擁有自己的。不需要完全仰賴他人的評斷時,心的自由才會發生,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原來的桎梏、批判、評斷自己的東西不會消失,但我們知道評斷還在,可是同時我們又開始去接納自己,評斷跟接納同時並存,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都會等到稍微有一點點年紀才開始修行,是因為他終於嚐到了苦果,覺得原來人世間不是像自己想像的完美時,開始要去消化自己的不完美,要消化自己的苦,開始進入到修行的這條路上,這是自由的契機。從這個好時機,我們開始去麵對自己的不完美與有限性,然後開始進一步地去接納,接納自己的有限性。
得與失是一體的,當「放下」發揮得恰到好處時,好比放下那些沒有辦法消化的不完美或是有限性後,反而得到好處,心裏沒有什幺擔心、害怕、畏懼,此時自由才會發生。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可以不完美時,他不會用完美的角度去要求別人,會發現自己的操控的行為愈來愈少,所以自己不會綁住自己,身旁的人也不會被自己綁住了,彼此都開始自由了,產生骨牌效應。
然後,這個骨牌效應是由我們的內在產生,因為自己得到了自由,所以不再去產生操控的行為,於是,別人也跟著自由了,當對方開始自由時,他才真正開始不綁在關係裏,可以比較真實的做自己。當我們真實做自己時,對方也才開始有空間真實地做自己,人跟人之間的親密,?#92;脫掉操控的親密感,才是最真實的親密感,那是站在一個很真實對等的立場時,我們的相知相惜才是真正的親密感,沒有擔心、害怕的操控,比較容易互相了解。
當真正的親密開始產生時,會發現原來那個綁來綁去的關係裏的親密,是一種幻象,唯有當擁有內心的自由後,在與人的互動,才會真正的了解,不需要去改變彼此,所以對方不會覺得有壓力,不會覺得有束縛。
以夫妻關係來講,有些夫妻在中年以後,是分床睡的,他們有時會覺得好像這樣子不太對、不正常,於是偷偷地跟我講,我沒有跟我先生睡一張床耶,我便說很正常,因為很多西方的夫妻,連一開始時就分床睡的,所以不要覺得沒有不正常,隻要不妨礙親密關係,兩張床或分房並沒有不對。
人常常被自己的一些觀念給綁住了,我也會告訴那些夫妻,有關英國人做的一個有趣研究,他們研究一些所謂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的夫妻,調查他們的生活狀況,發現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的夫妻,大概百分之九十在中年以後全部都是分床、分房,這樣睡眠品質才會好,比較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這意味這些人能持續婚姻這幺久,表示這種關係是他覺得珍惜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的性行為時,更發現其實是生物性大於社會人文性。這樣的一個研究告訴我們的結果是,其實很多人在分床分房之後,他們的親密關係反而更好,了解的空間變大,那時才能產生真正的了解。
真正擁有自己,享自由
我們因受到很多美國文化的影響,美國文化在親密關係研究,就是他們將親密跟性行為畫上等號。後來因英國的研究結果,美國心理學界出現了小小的革命,終於把親密跟性行為的等號拿掉以後,美國的心理學界開始對於人跟人之間心理上跟心靈上的親密進入到真正的研究階段。否則,之前美國學者都繞在性行為上,產生性治療之類的,我們台灣受美國人的影響很大,所以台灣的整個社會文化對親密的關係,特別是年輕一代,還是停留在那個性行為上。
對於人的性行為開始減少以後,才能夠真正進入到尋找自己的自由,尋找自己不是形體上的自由,包括心理上、心靈上的自由時,好像才開始出現這樣的一個空間,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裏,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怎幺樣當人:第一可以看到自己的生物性,就是我們的有限性;然後,再來要看到自己對於完美的執著,那也是社會文化賦予我們的;接著,要再看到自己在完美的執著裏,自己真正根深蒂固對愛的追求跟渴望,希望是無條件的。
所以,愛的極致其實是一份自由,當我們看到這樣的過程時,再開始對自己做一些轉化、修行,看自己的渴望,然後轉化它,例如學佛的人用佛法,如果喜歡禪修便用禪修的方法,可以一關一關地發現,原來自己有這幺多的有限性,然後一步一步地學著把它放下來。
慢慢地,我們走到那個由自己來照顧自己那一個最柔軟、可是隱密,然後又讓人陶醉的那個部分,那種真正的擁有自己的那種充實感。當自己能夠體驗時,在日常生活當中,回到親密關係、人際關係裏時,不會想去綁住人家,不綁自己就不會去綁別人了,此時人跟人之間真正的親密才會開始發生。所以,一個圓滿知足的人,其實是,自己覺得圓滿,別人也覺得他是圓滿知足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