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
美國癌症研究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於2007年10月31日聯合發表了第二份專家報告:《食物、營養、體育鍛煉與癌症預防》。全篇報告長達500餘頁,匯集了近年7000餘篇重要文獻,被稱為是近年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癌症預防專業報告。報告明確指出,雖然確切的致癌機理還不清楚,但從目前掌握的材料看,癌症的發生與在環境影響下的基因突變有關,隻有很小一部分癌症是由於遺傳而來。通過避免和改造這些環境因素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發生的危險性。這些環境因素包括吸煙、某些感染、輻射、工業化學品、環境汙染、藥品、營養、身體活動和肥胖因素。以下是該報告專家們提出的10項防癌建議:
1.在正常體重範圍內盡可能地瘦:
該報告明確指出,肥胖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與生活方式有關的致癌因素。報告指出,肥胖和超重可以增加六種癌症危險性,它們是直腸癌、腎癌、胰腺癌、食道癌(腺癌)、子宮內膜癌和絕經後乳腺癌。為此,《報告》建議在青少年時期,要保持正常BMI的最低限。21歲以後和整個成年期,要維持BMI在正常範圍內,特別是要注意保持腰圍的正常。
2.每天進行30分鍾到60分鍾適當強度的身體活動:
運動不僅可以限製超重,而且有助於防癌。《報告》指出,每日要有適量的運動。比如,每日快速步行三十分鍾。體質提高之後,可以增加到每日快速步行60分鍾,或者30分鍾的劇烈體育運動。限製或盡量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或其他非體力活動。
3.避免喝含糖飲料,限製攝入高熱量食物:
專家們建議要限製高能食物(Energy Dense Food),特別是那些高度加工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含糖和脂肪量過高,而含纖維過少。高能量食物是指每100克食物中的供能量超過125Kcal。這包括各種含糖飲料、甜點、冰激淩和各種油炸食物。像漢堡包和其他的快餐都屬於這一類。《報告》建議要盡可能地少消耗或不消耗這類食物。
4.多吃各種蔬菜和水果:
《報告》建議,每日應該消耗400克以上的水果和非澱粉類蔬菜和。每餐要有一定量的非精製的穀物和豆類。少食精製的澱粉類食物。因為絕大部分植物來源的食物具有防癌作用。多食某些蔬菜可能有助於對抗不同的癌症。比如Blueberries藍莓,Broccoli綠菜花,Cabbage卷心菜,Brussels sprouts抱子甘藍,Green tea綠茶,Flaxseed亞麻籽,Soy大豆,Tomatoes蕃茄等。如同體育鍛煉一樣,多食蔬菜具有雙重保護功效:它們本身具有抗癌作用,同時,它們屬於低能量食物,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
5.每周食用紅肉不得超過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製品:
從1997年第一份《防癌》專業報告發表之後到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食用紅肉(如牛肉、羊肉和豬肉)與大腸癌有關。專家們建議要限製紅肉的攝入量,即每周不應該超過18盎司。有證據表明,如果超過此量,每日多消耗1.7 盎司的紅肉,會增加癌症的危險性達15%。專家們在加工肉(鹹肉、火腿、香腸和午餐肉)的消耗量上就更為嚴格:基本要杜絕食用加工肉!專家們找不到所謂的最低安全量,他們發現,每天每消耗1.7盎司加工肉,會增加大腸癌的危險性達21%!
6.男性每天飲酒的純酒精含量不超過30克,女性不超過15克:報告同時指出,飲酒和直腸癌、乳癌、食道癌、口腔癌、咽喉癌有關。
7.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即2.4克的鈉),少吃醃製食品;禁止食用發黴的食物。
8.多樣的食物足以提供人體營養之需要,不提倡服用“營養品”來預防癌症。但婦女懷孕期間可服用葉酸。
9.母親對嬰兒至少進行6個月母乳喂養:
專家們還在報告中討論了其他因素,包括新生兒的體重、婦女妊娠、哺乳和成人的體重。它們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癌症發生的危險性。新生兒高體重與絕經前乳腺癌有關。因為,新生兒的高體重直接和日後的肥胖有關,由此可以影響激素水平。哺乳對母親和嬰兒都具有保護作用:對於母親來說,母乳喂養可以減少母親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同時減少嬰兒日後超重和肥胖的危險性。為此,專家們強烈建議母乳喂養六個月以上。
10.癌症患者治療後要嚴格遵循專家提出的營養建議,多進行體育鍛煉,並保持適當的體重。除了腫瘤科醫生有特別的要求,該報告的建議同樣適用於癌症的治愈者,因為這些人的存活時間延長,有可能出現第二個原發性癌症或者出現慢性病。
幾點說明:
1.本文參照《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Foo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AICR; 2007》而撰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由此鏈接閱讀原文:http://www.dietandcancerreport.org/downloads/summary/english.pdf
2.本文所提供的有關醫療信息隻作參考。本文作者無意、也不可能以此替代正規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