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人在太平天國

(2010-02-03 00:06:57) 下一個
讀書人在太平天國

有人說,太平天國開展的是新文化運動,他們焚燒“妖書”,清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提倡曉白流暢的文體,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也有人說,太平天國鉗製思想,摧殘文化,令幾千年中國文明遭到空前浩劫,是曆史的罪人。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此顯然爭辯不出個黑白曲直是非來。任何事物,都必須通過每一個體、每一側麵,來表現其價值和意義,文化和知識自也不例外,要考察文化、知識在太平天國的地位,隻需看一看讀書人在太平天國地位如何就行了。

“老革命” 有文化不如沒文化

太平天國雖然起自農村,但從一開始,就有不少基層讀書人加入。首義8人中,可以算是“讀書人”的,就有洪秀全、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四個人,占了正好一半;這8人以下,被《賊情匯纂》列為“劇賊”的太平天國高幹中,能稱為讀書人的,有參天侯黃玉琨、鎮國侯盧賢拔、天官正丞相曾水源、天官又副丞相曾釗揚、地官副丞相黃再興、地官又正丞相羅苾芬、地官又副丞相劉承芳、春官正丞相黃啟芳、夏官正丞相何震川、殿右六檢點李壽暉、東殿吏部一尚書李壽春、二尚書侯謙芳等,共12位,從人數上看,說少也實在不算少。

不過和沒文化的同事相比,這些有文化的高幹,日子混得都相形見絀。

要說資格,馮雲山的“革命資格”比洪秀全還老,可他卻在蕭朝貴假借天兄的作威作福下俯首帖耳,耐著性子聽天兄文理不通的打油詩,忍受蕭朝貴“爾讀書多”之類夾槍帶棒的譏諷;韋昌輝在楊秀清麵前“總不敢多說話”,而石達開一聽見“天父下凡”,總是嚇得“惶恐流汗”,在“首義”這個層麵,楊秀清、蕭朝貴這兩個沒文化的,顯然要混得好過幾位有文化的。

高幹層麵又如何?

應該說,楊秀清用人還是比較有譜的,有功就升,有錯就降,除了偶爾照顧自家幾個親戚一下,大麵子上是過得去的,但同樣是升,沒文化的升得要快得多,像李開芳,1851年八月是監軍,第二年七月升一級做了總製,兩個月後又升一級做了將軍,又兩個月後升一級為指揮,幾天後升檢點,又幾天後升丞相,從監軍到丞相,才用了14個月,而從指揮連升三級,總共花了不到10天。他還不是最快的,殿右十二檢點林啟榮,1853年三月還是聖兵,四月就當了將軍,五月封指揮,第二年三月升檢點,從聖兵到檢點共11級,他隻花了整1年就升完了。

與之相比,讀書人高幹的提拔之路就比較坎坷了,以被公認提拔較快的曾水源而論,他在1851年八月就封了禦林侍衛,這個職務在將軍和總製之間,比李開芳當時高出一級半,但直到1852年十一月才升了半級為將軍,1853年10月才好不容易爬上丞相的位子。

雖然不論有沒有文化,犯了錯都會降職撤職,但沒文化的撤得快,升的也快,如春官又副丞相林紹璋1854年四月在湘潭全軍覆沒,被降職作聖兵,四個月後就升回將軍,以至於他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上書推辭;滅胡侯黃益芸1852年十一月因打敗仗被撤了總製的職務,第二年二月就官複原職,三月升將軍,四月升指揮,同月升丞相(其實已死,但太平天國方麵不知道);而前麵提到的曾水源,1854年七月因為在高淳東壩打敗仗被撤職,直到1855年六月二十九日被冤殺,一直就沒能複職。另一個著名的讀書人高幹、衛國侯黃玉琨,1854年三月因秉公執法,頂撞楊秀清,被撤職查辦,直到八月才允許重新參加工作,後來雖被封為參天侯,繼續領兵打仗,卻大半是看在他身為翼王石達開嶽父的麵子上。

這是前期的情況,到了中後期,除了1859年從香港跑來的洪仁??痛遊某級牙鍰舫隼創??睦滴墓猓ㄕ舛?換苟際嗆樾閎?灼藎??綠嵐蔚母吒桑?辜負趿?桓齠潦槿艘裁揮校?災劣誒鈈慍閃僦漲盎卮鶘笱墩嚀崳省肮儔?未?煤未Σ緩茫?糝瀉未?煤未Σ緩謾筆備鋅?疤斐?薅潦槿耍?儔?嚶枚潦槿恕保?銜?饈歉餐齙囊淮笤?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