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情結與世界一流
狀元者,殿試一甲是也。這需要連闖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關。中者“大魁天下”。據說要戴花騎馬出遊京城,或招了駙馬,或受了八府巡案。於是舊戲舞台上便出現了才子落難,佳人助許,進京趕考,狀元高中,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也有例外的,如《鍘美案》中的陳世美。有唐詩詠之為證:
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可見當時的風光。也能依稀見得當時才子佳人的理想——“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乃人生二大得意。於是,久而久之,狀元也就成了我們民族共同的追求。
科舉製隨著封建王朝的沒落壽終了。但凡事爭第一的狀元情結卻遠遠沒有隨之正寢,而是在這塊經曆數千年封建社會孕育的土地上繼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民國時期中國國勢本弱,據魯迅全集記載,那時的公開的文字卻總是自誇著“地大物博”,或者拿一些古董到巴黎去展覽,或有幾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叫做“發揚國光”。甚至在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我們對這些國粹的宣傳教育也沒有停止。筆者是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小時候便知道中國有很多世界第一,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四大發明,有《紅樓夢》等等,可謂自豪,可謂榮光矣。
至於在中國影響最大的高考,在文革前由於人們忙於革命忙於群眾運動和階級鬥爭,還未見什麽特別。但自從文革後期恢複高考製之後,人們的狀元情結便愈發聚集澎漲起來了。不知何時開始,社會和媒體便將高考第一名稱之為“狀元”,於是和狀元相關的各種宣傳如火如荼起來了。狀元當然是中學宣傳的頂級素材,凡有此類人物出現的學校皆披紅大書,自我祝賀“本校XXX考入清華北大”,“賀本校進入600分的有多少名”,“賀本校學生取得XXX競賽金獎”。社會上有謝師宴,據說茶樓酒肆對狀元還有優惠。有狀元訪談,媒體不遺餘力。有狀元經曆,見各種書籍。還有狀元學習方法、狀元家教培養談,據說從狀元剛成為受精卵就開始了,見諸《哈佛女孩》,《劍橋男孩》等,足足愚弄了一個民族。更有甚者,近年地方報紙相繼刊登狀元照片和簡曆,大約也是為了光宗耀祖,或許能表明地方教育與行政的業績。各種獎勵於是層出不窮,從先前區區數百千元直到今年廣東東莞一個鎮誇下海口,本鎮學子凡考入清華北大的獎勵50萬元。航空提供免費機票助狀元入學,其它交通工具也不示弱,狀元大有“大魁天下”之意。狀元們也不閑,勇敢的走進熒屏,賣起了複讀機,電子詞典,還有什麽口服液。隻差披紅戴花騎馬遊行了。
民間的狀元情結(除官方行為外),應該說是人民的宣泄。寒窗十年,終於走出大山、走出農村、走出市井,許能入仕,焉能不樂!這叫“讀書改變命運”。這種樂來自一種民族精神,來自這塊熱土育出的精靈。
我們的民族是很能宣揚第一的。在體育界,大家都狂熱的記住了金牌,至於銀牌以下是很容易被遺忘的,第一個在奧運會取得金牌的人是誰,相信大多數人都能正確的答出來。至於中國足球雖經全民努力,多年衝不出亞洲,但我們也可以自豪的說,足球是我們第一個發明的,那是源於宋代的鞠僦。那個鎮壓梁山好漢的壞蛋高俅,就是足球高手,因為他踢的好,所以宋王爺喜歡,官拜太師,於是改名為“俅”。
科技界也宣傳了很多第一。第一個用陸地沉積理論找出了石油,第一個自我攻關造出了銀河計算機,第一個人工合成了胰島素,北大生命科學院曾經宣稱自己第一個從恐龍蛋化石中提取了百萬年前的恐龍基因,若不是世界科學界還沒有太糊塗,否則他們也會把恐龍也克隆出來的。那將成為超過韓國首爾大學黃教授的事件了。
至於教育界,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一經提出,馬上就立竿見影。國家大量資金向清華北大等傾斜,很快就建起了一流的大樓,擁有了一流的設備,在校人數很快擴成一流,招了一流的學生,收起了一流的學費,賣回了一流的大師,傲氣日盛。隻是搞了這些年,不僅沒有建成一流大學,反而使其學術氛圍人文精神流失日見其盛。
前些日子,李敖先生到北大演講,對北大用了“孬”字,引起北大震怒。北大的學生追到清華,在李先生演講時要他公開道歉,李先生於是隻好委托這位女生代為行事。有個科學家邱成桐,講了北大做假的事情,北大方方麵麵人士起而怒斥。清華倒還宏大些,李先生講在北京看到了 “真的清華”,並說“台灣的清華是假的,但校長是真的”時候,清華還沒有震怒。但慘痛的事實是今年高考之後不少狀元流向香港幾所大學,北大清華淪為二流學校的危機也就突顯出來了。我們設想假如有這麽一天,世界各國的大學被允許進入中國大陸招生,那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一流大學會招到幾流的學生呢?清華那個“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口號會不會再喊出來呢?
其它方麵,我們的狀元情結也不示弱,據報道,世界第一的高樓已經開建,世界第一的大壩已經建成,世界通車裏程第一的高速公路網也指日可待,世界第一的占地500畝的鄭州市惠濟區政府早已建成……。這些一流或許為我們增添了榮光,或許為我們加劇了煩惱,但卻難以使我們腳踏實地。
什麽時候,我們這個民族當它不再把精力放在爭第一,而把精力放在踏實努力奮鬥的時候,美好的明天將會更快的到來。魯迅先生當年曾這樣告誡過國人:
“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006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