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3)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6)
今年的四月我們這裏還下了場不小的雪,和我剛來美國時一樣,不過這次的“諸花傲雪“的景觀還是很奇異的。
當年剛來美國的時候,就是四月份,上海已是春暖花開了,這裏還要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校園裏一片雪白,驚呆了。
說實話那個時候真是挺不習慣的,沒了上海的繁華,沒了熟悉的家人,朋友,覺得洛杉磯的樓太低,也就是海市蜃樓的拉斯維加斯才有點資本主義的味道。:)
天天學校,家地二點一線。中文也幾乎是讀不到的,偶爾有誰從中國帶回來的《讀者文摘》和《收獲》大家都爭著搶,當寶貝。記得那個時候每周五的中午就開始焦急地等著當時稀有的中文媒體華夏會文摘和楓花園出爐,偶爾自己投個稿被登了出來,還興奮半天,那像現在的自媒體,博客了想扯啥,扯啥,每篇都可以登出來,哈哈哈。
那時候我們這裏的東方店也很小,主要是以賣禮品為主。蔬菜好像隻有大白菜,偶爾有上海青,小吃,點心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基本上是應有盡有,當然唐人街的東西會更齊全。網購現在也很方便,亞馬遜上啥都可以買到,就是有些中國的食品會貴一些,什麽台灣的名牌杏仁牛軋糖一袋要29美元,但味道超好。網購你還可以去中國的網站。群裏還可以一起買中國吃的,用的,直接從中國過來。還可以從這裏寄東西到中國。總之,現在的通訊,交通都是劃時代的,太方便了!
四月下雪的時候從亞馬遜進了個火鍋,不鏽鋼的,挺好用,也沒等太久就收到了。
說起火鍋,記得香港知名食評家蔡瀾先生曾在中國一個電視節目被訪問時大膽的說:讓火鍋消失吧。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料理,把食物切好就扔進鍋裏,那有什麽好吃呢?要是這樣持續下去,以後也不用廚師了。他的言論讓大家很不以為然,甚至引起現場觀眾、電視旁的朋友和網民強烈的不滿,畢竟火鍋在中國已有幾千年曆史,早已深入民心。
現在中國的火鍋火遍全國,除了有許許多多的火鍋店,連鎖店外,由於疫情影響,還興起了火鍋食材送上門的服務。海底撈、永輝、美團等都提供這種服務,火鍋材料送到家,底料、蘸料、食材樣樣齊全。 還有一些企業開了不少火鍋食材超市,著名的有“鍋圈食匯”,“自然饞”, “川小兵”, “鼎匯豐”等等,打造一站服務,一站購齊,在住家小區附近,讓顧客省心、省力、省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很為流行。
這是我們原來在上海吃的海底撈,還做了免費指甲。
剛來美國的時候買不到火鍋,用的是油炸鍋,鍋倒是很快,但就是太深,撈東西起來不方便。這次買了這個。
調料東方店也都有,清湯,紅湯隨你的便。雖沒有中國的海底撈那麽豐富,但也可以吃到不少自己想吃的東西。
現在肉什麽的是越吃越少了,蔬菜,豆製品可以多吃一點,有時還放自己做的蛋餃。年糕片放裏麵燙也很好吃。
福袋
這個日本的火鍋拚盤就有不少樣,裏麵有的是有餡的,有的外皮是土豆做的。各種魚豆腐,蝦圓。
鵪鶉蛋是看原來火鍋店這樣吃。
各種菇也比較健康
這個豆腐皮大家都喜歡
蓬蒿菜也是我火鍋一定要配的
調料也是學海底撈自己配,哈哈哈
又吃一次,人家擺成這樣,吃火鍋一定是要用筷子的好不好,真服了他! 也對,有老美啊。
火鍋的菜吃不完,第二天可以這麽來個一鍋端,日式的DAISHO 味噌鍋味道也不錯,換換口味。:)
今天荷蘭下雨,一下從春天回到秋天,所以中午吃火鍋,然後上來就看見菲兒寫火鍋的故事!
你說的往事大概我們這些人都有過經曆,荷蘭有很多從印尼來的移民,即便如此以前在荷蘭買亞洲人用的食材也要趕在星期六去幾個大城市的市場才能買到。現在好了,什麽都有了。
祝成功!
指甲要排隊的,我吃到一半來叫得我,免費的我當然趕快要去了呀!:)
下次回去去吃。原來的豆撈,現在的海底撈,估計又會有新的出來,我也搞不清的。
好啊,記得用日本的料來做,你對日本的食品很有研究,我原來還一直以為你在日本呢。:)
我這老年人請教一下:如何把照片貼在博文裏。先謝了。
這菲兒還悠閑地“修指甲“,若換成哥兒們我~先玩命撮呀!
蔡先生太武斷了^_^不過他對吃還是有發言權滴!
是啊,剛來美國的日子要吃沒吃的,要看沒看的,當時覺得特別的孤獨,不習慣。現在的小留太幸福了!
就是,老美的做法,服!:)
我沒買湯料的時候也是用雞湯,很好啊。花生醬,芝麻醬都可以,我有時用海底撈的調料,有時就醬油,麻油,女兒原來喜歡的配方。:)
菲兒的火鍋也滿漢全席般的熱鬧!
用西歺具吃火鍋,太別致了 :)))
請老外來家裏吃火鍋,他們笑我懶,說來我家吃飯還要他們自己煮:)
哈哈哈,太逗了!不少老外也挺喜歡的,覺得好玩:)
冬天就喜歡吃火鍋。這次回北京也吃了海底撈。
麥姐 2021-05-03 06:30:39
沙發。
給麥子上好茶!海底撈不錯的,羨慕你回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