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聖誕節到來的時候,女兒的班級總是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搞些活動。他們把教室布置得很有聖誕氣氛,伴著那熟悉的,優美的聖誕音樂,大家都洋溢在歡樂的節日喜氣中。
在聖誕節的前二個星期,班主任就讓每個同學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紙條上,(包括班主任在內),然後丟進一個小布袋袋裏。最後每個同學再依次從那小布袋中抽出一張寫著名字的小紙條,隻能自己看一下,如碰巧抽出了自己的名字,那就給班主任看一下後,再可以重抽一張。這樣每個同學就有了一張屬於自己的紙條,那紙條上的名字就是指定你要送聖誕禮物給他(她)的,你就是那個同學的小天使。這樣一來則是每個同學都將會收到一份聖誕禮物,每個同學也要準備一份聖誕禮物。誰都不應說出自己抽到的是誰,說出來那可就少了許多神秘感,所以每個同學都遵守著這個規則。
從抽簽到聖誕節放假的這二個星期中,每個小天使總是隔幾天送點小禮物給自己抽到名字的那個同學,比如說巧克力啦,糖果啦,小筆記本,自己畫的畫等等...雖然是小小的禮物,但卻是真情一片。到了放聖誕節假的最後一天星期五,最後一節課正好是班會課,同學們都把準備好的禮物堆放在一起,每個禮物都很仔細地,漂亮地包裝好,禮物上麵寫著收禮物的同學的名字。每個同學找到貼有自己名字的禮物。然後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拆開自己收到的禮物。最後是同學們一個接一個講出自己受到了什麽禮物,到這時送禮物的小天使才會舉手說這個禮物是我送的。那是一種多麽歡愉的氣氛啊!蘊含著純純的友誼和深深的祝福!
去年聖誕時班主任從一個宗教慈善機構獲知了一些因宗教信仰不同,或因種族問題而至今仍關在監牢裏服役的那些所謂犯人的名字以及監獄的所在地。有的在越南,有的在阿拉伯國家。班主任要求每個同學隨選一到二個,要給他們寫封信,大致內容是用宗教的力量去激勵那些人要勇敢地去麵對那殘酷的現實,相信不遠的將來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信都是先寄給一個在德國的機構叫“open door“ ,再由那裏轉送。
我問女兒那些人能收到嗎?女兒說能,由那個機構轉送的肯定能收到。還說聽班主任講曾有個例子,說是一個因宗教信仰不同而被關在監獄裏的犯人,一直收到許多有“open door“ 轉送的信,監獄煩了,後來就把那個人提早給放了。所以信寫得越多越好。結果女兒寫了封給一個阿拉伯婦女的信,她因為信仰問題而被關在監牢裏。信寫好了,裝在信封裏貼好郵票,然後就交給班主任,由班主任統一寄出去。
有一次在班會課上,班主任還問了全班同學二個問題,而且要一個接一個馬上回答。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你有1百萬歐元,你會怎麽去化?“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你是奧地利總理,你將要實行的第一條國策是什麽?“ 我問女兒你怎樣回答?她說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我有1百萬歐元,我要把sacré coeur (女兒的學校) 搬到上海去。如果我是奧地利總理的話,我要讓所有的商店在星期天都開門。“ 好啊!想想女兒回答的二個答案都和上海有關。很想上海,是不是也很想到上海去讀書嗬,大概又害怕上海讀書的苦,所以索性要把她的學校也搬過去。可她忘記了學校即使能搬過去,但教育方法大概是搬不大過去的吧!要商店在星期天全部開門,儼然是要奧地利向上海學習呀!上海一年365天,商店天天開。而這裏在星期天幾乎所有的商店都關門,隻有少數幾個在機場或火車站的超市還開著。這裏大家都認為星期天應該是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不能讓工作奪走啊!
女兒的學校不僅讓學生們學了許多書本上的知識,還讓他們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