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章一章讀下來,像一個個古老的幽靈在我遙遠的記憶裏漸次蘇醒,在這深秋的夜晚與我隔空交談,清涼的對話展示他們淹沒在歲月中的詩意人生,還有發生在那片古老土地上被曆史滄桑掩埋了的或瑰麗、或血腥、或殘缺、或從容的過往場景。。原來這些都是《古代漢語》裏學過的,溫故知新。王力先生的文字簡潔平靜,又為這本書增添幾分迷人的魅力。古文化知識像條奔流不息的長河,這裏我隻存幾塊昨夜夢中在河邊撿到的黑白石子。。
第二章:曆法
陰曆、陽曆、日、月、年:
古人經常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shuò〉望月)。至於“年”的概念,最初大約是由於莊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說文》說:“年,熟穀也。”如果說禾穀成熟的周期意味著寒來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現代叫做太陽年。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曆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曆法是陽曆。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季),後來又按夏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依次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這些名稱,古人常用作相應的月份的代稱。《楚辭·哀郢(yǐng)》“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就是指夏曆二月。
二十四節氣:
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把周歲365日平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等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用以反映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麵的變化,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掌握農事季節的經驗總結,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貢獻很大。二十四節氣係統是我國舊曆特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和順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大寒小寒
(小時候一次放學路上,有同學問起誰知道二十四節氣,我們板著手指把元旦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甚至兒童節勞動節建軍節國慶節都算上還是不夠,回家問我母親,母親教給我二十四節氣的歌謠,記了一生: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幹、地支:
古人用幹支紀日,例如《左傳·隱公元年》“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幹是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組合為六十單位,稱為六十甲子,如:甲子、乙醜、丙寅、定卯。。等
古人主要根據天色把一晝夜分為若幹時段。一般地說,日出時叫作旦早朝晨,日入時叫作夕暮昏晚(古代夕又當夜講,通作昔。《莊子·天運》:“蚊虻〈méng〉,〈zǎn〉膚,則通昔不寐〈mèi〉矣。”《說文》:“晚,暮也。”),所以古書上常常見到朝夕並舉,旦暮並舉,晨昏並舉,昏旦並舉,等等。(常用詞:“朝夕相處”、“晨昏定省”等。)
古人記月通常以序數為記,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為歲首的月份叫正月,秦避始皇諱,改正月為端月。
時辰、小時:
古人對於一晝夜有等分的時辰概念之後,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的兩小時。(小時本來是小時辰的意思;因為一小時隻等於半個時辰。)和現代的時間對照,夜半十二點(即二十四點)是子時(所以說子夜),上午兩點是醜時,四點是寅時,六點是卯時,其餘由此順推。(有個電影《長安十二時辰》,就是長安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的事,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
幹支紀年法一般認為興自東漢,也有人認為在漢朝初年就開始用幹支紀年,到了東漢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而六十甲子周而複始,到現在沒有中斷。(如,今年是農曆壬寅年。還有民間計算年齡的生肖屬相,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一一對應:子鼠、醜牛、寅虎、卯兔。。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有時國人不好直接問年齡就問:你屬什麽?大致可以推算出年齡。狡猾狡猾地。)
民俗節日:
由於風俗習慣的關係,一年有許多節日。下麵把一些主要節日按月加以敘述。
元旦 這是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後公曆的1月1日被稱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稱春節。)(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就這麽一句話?)
人日 這是正月初七日。據傳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按即杜甫):“人日題詩寄草堂。”
上元(元月元宵) 正月十五日。舊俗以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叫燈節。朱淑貞《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 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在春分前後)。杜甫《遭田夫泥飲美嚴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嚐春酒。”王駕《社日》詩:“桑柘(zhè)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是春社。又,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在秋分前後。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荊楚歲時記》說,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為寒食的代稱。
清明 就是清明節。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聯係起來。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花朝 二月十二日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 原定為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舊俗以此日臨水祓(fú)除不祥,叫做修禊(qì)。但是自曹魏以後,把節日固定為三月三日。後來變成了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浴佛節 傳說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生日。《荊楚歲時記》說,荊楚以四月八日諸寺香湯浴佛,共作龍華會。《洛陽伽藍記·法雲寺》:“四月初八日,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
端午(端陽) 五月初五日。《荊楚歲時記》說,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們在這一天競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後來又把船做成龍形,叫龍舟競渡。)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很多。唐代以後,端午節被規定為大節日,常有賞賜。杜甫《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伏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叫初伏,第四個庚日叫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叫終伏(末伏),總稱為三伏。據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
七夕 七月七日。《荊楚歲時記》說,七月初七日的晚間是牽牛織女聚會之夜,人間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後代隻有上元中元成為節日。)佛教傳說:目連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說盂蘭盆經,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盂蘭盆,梵語,是解倒懸的意思。作盂蘭盆,指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後代把中元看成鬼節,有施餓鬼等迷信行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們以為這時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賞月的佳節。蘇軾《水調歌頭》(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重陽(重九,九日)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所以稱為重陽。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節。冬至前一日稱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節氣的起點,《史記·律書》“氣始於冬至,周而複始”。從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長起來,叫做“冬至一陽生”。杜甫《小至》詩:“冬至陽生春又來。”
臘日 臘是祭名。《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可見漢代的臘日是冬至後第三個戌日。但是《荊楚歲時記》以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並說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釋,到今天還有“臘八粥”的風俗。
除夕 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蘇軾《守歲》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上述這些節日,不是一個時代的,而是許多時代積累下來的。
(好像我們北方中原一帶隻過: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除夕、春節。)
“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十二道光芒,象征十二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有四隻鳥,象征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征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三足烏”,或許和“金烏負日”(金烏背著太陽在天上飛行)的傳說有關。
太陽神鳥金飾富於運動感,表現了古代蜀人的太陽崇拜。2005年,這個圖案被國家文物局用作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上圖:利簋(gui,三聲。):是有關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遺存。利簋的發現是1949年以來中國考古學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牧野之戰:
商國和周國都窮盡本國的兵力,在牧野生死一戰。老謀深算的呂尚(“呂尚”就是傳說中的“薑太公”。他的母姓薑,父氏呂,名尚。)協助周武王製定了戰略部署,指揮精銳敢死隊和戰車隊向商王的軍陣直接進攻。商紂王卻將自己最精銳的戰鬥力放在陣後,想用比較弱的士兵先消耗掉一些周人的力量。陣亡士兵的血流遍了整個牧野,在嚴寒的天氣裏都沒有結冰。商紂王的戰略失誤了:商國軍陣前部士兵是最弱的,他們在武王軍隊的鋒銳進攻之下潰敗,引發了戰局的傾覆。逃散的商國軍隊就像是決堤的洪水。(《逸周書·克殷解》)周文王、周武王兩代人近半個世紀的韜光養晦、苦心營謀,他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商紂王戰敗,退到商邑內的鹿台,用玉璧環繞住自己的身體,點火自焚而死。從甲子日淩晨開始,克商之戰如同升上牧野天空的流星,火光銀爛中轉瞬即逝。到了第二天(乙醜日)太陽升起的時候,“天命”已經落實到周朝姬姓宗族手中。
(考古發掘證實,從盤庚遷殷知道商朝滅亡,商國王都一直在今安陽地區。)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摹本,記載了治水的大禹是伏羲和女媧的兒子:
楚帛書乙篇逐字譯寫成白話文如下: 顓頊(zhuān xū)(姬姓,高陽氏,昌意之子,皇帝之孫,上古傳說中五帝之一,人文始祖。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譯: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後代。。)這個地方的“有熊氏”伏羲,以漁獵為生。當時天地渾茫昏暗,迷霧漫漫,不刮風也不落雨。伏羲娶祖沙氏(傳說中靠煮海為鹽謀生的部族)的女子女媧(wā)為妻,生了四個孩子。他們在渾茫中奔走,分身化成禹和契(按:禹指治水的“大禹”;契指商國人先祖“商契”,或指大禹的兒子“啟”)來管理土地。(按:原文古奧,或可附會上禹使用“息壤”的傳說)禹和契用晷(guǐ)儀測天,天地就分開了。天地初開,山川都不穩固,於是禹和契給山陵河海都起上名字;他們用天地間的熱氣寒氣為山陵定形,疏清河道使江河平順。那時還沒有日月,於是伏羲女媧的四個兒子出來輪守,形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四時運作一個輪回,就形成一歲(一年)。
中元節(盂蘭盆節)、目連救母、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都在這一章,限於篇幅,略。
“湮沒了荒城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曆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