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撰文,聲稱網絡流行語“嗬嗬”最早起源於蘇東坡,並舉出書信為證。其一,《與鮮於子駿》:“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嗬嗬。”其二,《與文與可》:“不爾,不惟到處亂畫,題雲與可筆,亦當執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匹也。嗬嗬。”其三,《答陳季常》:“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嗬嗬。”
實際上,“嗬嗬”一詞的發明權根本不屬於蘇東坡,即使用在書信中也並非蘇東坡首創。
“嗬嗬”最早出自《晉書·石季龍載記》。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韜得寵,派遣刺客殺了石韜。臨葬前,石宣“乘素車,從千人,臨韜喪,不哭,直言‘嗬嗬’,使舉衾看屍,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嗬嗬”當然就是笑聲。後趙乃羯族所建,因此“嗬嗬”本來是胡人之間流行的一種笑聲。入唐後,唐皇室本來就有胡人血統,加之采取兼容並蓄的國策,遂成就了輝煌的大唐盛世,“嗬嗬”這種胡人的笑聲也順理成章地傳入了中原。
“嗬嗬”用之於書信也並非源自蘇東坡。早在蘇東坡出生前三年,歐陽修就開始在書信中“嗬嗬”了。蘇東坡八歲時,歐陽修依然如故:“銘文不煩見督,不久納上,隻為須索要好者,恐未盡爾。嗬嗬。”這時候的蘇東坡還在跟著父親讀書,哪裏就學會“嗬嗬”了?
有宋一代,“嗬嗬”一詞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書信中常常使用。人們經常有一個誤解,認為今天使用的大多數流行語都是現代的專利,其實不然,古人口中早就說著跟我們一樣的話了,“嗬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北京日報》6.11 許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