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家長必讀:改變孩子命運的八大方法

(2011-04-08 19:14:09) 下一個


人是非常敏感的動物,小孩尤其敏感,千萬不要毀壞他們。同時,就因為小孩非常敏感,所以也特別容易造就他們。人的自信心是綜合的,聰明的家長要善於把孩子各方麵的自信心都調動起來。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漂亮,覺得自己聰明,覺得自己勇敢,覺得自己大膽,覺得自己未來前程遠大。總之,要使孩子有好狀態。

                   改變孩子命運的八大方法
                                                                       文/柯雲路
 
         成就還是毀滅自己的孩子,在家長的一念之間
 
人是非常敏感的動物,造就一個人或毀滅一個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當我們沒有掌握教育的真理時,我們有可能毀滅自己,還可能毀滅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掌握了教育的奧秘時,我們就有可能造就自己,也有可能造就我們的孩子。當千萬個家庭都在為孩子未來的學習和事業操心、憂慮時,用一句俗話講,許多的家庭教育“有病”。

最近,我在外地遇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他的孩子已經長得很高了。提起孩子,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他不愛學習,學習不好。然後,又說:看你的孩子多棒,我的孩子就不行。這位朋友家裏生活水平很一般,卻早早給孩子買下鋼琴,但他完全有可能因為某些不得法的教育葬送了孩子的未來。以我的觀察和敏感,站在一旁的孩子聽到這些話非常不舒服,是強打著精神支撐自己的,還得裝出對這個遠方的叔叔很熱情,同時在心裏承受著父親似乎是關心、其實是挫傷性的評價。

這位父親無疑是愛孩子的,然而,在這一瞬間,他的話給了孩子一個打擊。

假如天天有這樣的打擊,我不知道哪個孩子能夠承受得住。


每個成年人都需要理解和讚賞,他的工作要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理解和讚賞,在社會上要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讚賞。這是許多家長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遠遠勝過大人心目中的上級和同事。如果你的主管或領導每天都說你不行時,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不知道你還有什麽樣的工作積極性。

有一天,我遠遠地看到一個母親在陽光下很嚴肅地觀察兒子。孩子大約有六七歲,他在試圖搬運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來,就端起一頭挪過去,再端起另一頭挪過去。母親一直站在一邊微笑著。這個遊戲進行了二十多分鍾,孩子隻挪動了很短一段距離。對這個孩子而言,這箱雪碧畢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過去問這位母親,她站在這裏做什麽?她說:我要鍛煉孩子,看他能不能把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這實在是個很負責任的家長。對學齡前的兒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給他這樣一個科目訓練,一般家長是意識不到的。那個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進行類似的訓練,一直很努力地“工作”著:折騰來折騰去,橫著挪,豎著推。

我在一旁誇獎孩子,家長說:還不行。這位家長鍛煉孩子的意識值得稱道,我準備配合她一下。我說: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這樣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勁呀!他做得這麽認真,以後肯定特棒!

在這裏,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結合在一起,給了孩子更好的感覺,孩子果然更賣勁了。

我對他母親說:說不定孩子會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孩子折騰了一陣,忽然發現路邊有兩根樹枝,他靈機一動,把樹枝鋪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樹枝上拖著走,果然比剛才快多了。我進一步誇獎他:這個孩子真棒!

我想,這位母親的做法和我稍微加進來的一點做法就是一個完整的做法。母親已經做得很不錯,敢於嚴格訓練孩子,這時再加上一點鼓勵和欣賞,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就有了創造性。而對於孩子的創造性,又要給予更加充分的鼓勵和讚賞。

那麽,這個小孩是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進行這個操作呢?在母親的關注下,還有一個陌生叔叔的關注。他是在一個環境中進行自我訓練。要知道,所有的人對環境都非常敏感。


又一天,我看到一位母親領著五六歲的兒子踢球。另一位母親領著三四歲的女兒站在一邊看男孩踢球。為了使女兒得到鍛煉,母親就鼓勵她:你去和哥哥一塊踢。女孩有點猶豫,想去,又不敢去。這時男孩說了一句:我不願意和她踢。

一瞬間,我觀察到小女孩臉上是特別沮喪的表情。媽媽再鼓勵她時,她抱著媽媽的腿,怎麽也不肯過去。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這個打擊是相當大的,這和大人遇到打擊時差不多,但是家長們一般不會注意。舉個例子,在舞場上一個人邀請另一個人跳舞,對方說:我不願意跟你跳。他絕對特別沮喪。小孩和大人的心理是一模一樣的,小女孩心裏特別難受,那一瞬間她自卑,自慚形穢,縮在母親背後。

我當時就在旁邊配合她的母親,我說:你上去跟哥哥踢,沒關係,哥哥會跟你踢的。我又對男孩說:你多棒啊,你教妹妹踢幾下。你踢得真棒。對,你往妹妹那兒踢。

球就滾到了小女孩腳下,小女孩不敢踢,她媽媽就鼓勵她。她輕輕踢了一腳,那一腳沒踢多遠,她媽媽說:你平常踢得挺好的,怎麽這一腳踢得這麽沒勁呀?我說:這一腳踢得挺棒的!這時,要趕緊鼓勵。

踢了兩個回合以後,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興奮起來,跑前跑後,高聲地尖叫,顯得又活潑又大方。

這件小事說明什麽?說明小孩的自尊心與大人一樣不可傷害,與大人一樣敏感,與大人一樣寶貴。小孩隻是在能力上、知識上和大人有差別。就其自尊心而言,與大人沒有差別。 

                                                        
                    己所不欲,勿施於子女

那麽,家長們如果想使孩子進步,隻要有決心,掌握一點正確的方法,是件不難的事情。而這種方法、那種方法,歸根結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長自己,了解孩子。這種了解絕不是通常所說的陳詞濫調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說,要了解人,要了解孩子,其實滿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長們要使孩子發生變化,就一定要取消嘮叨式、數落式、訓斥式、包辦式等各種錯誤的家教模式及嘴臉。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研究世界上的各種文化,許多學者認為這句話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幾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這樣一個規範: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人。這個原則當然應該包括自己的孩子。反過來。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也應該給予孩子。

舉一件小事,家長們都能有所體會。你做了飯,你的家人不欣賞,沒有好評價,還有很多埋怨和嘮叨,你做飯還有好感覺嗎?如果不僅在飯桌上,甚至你在廚房裏做飯的時候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監督,發號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還有什麽好感覺?你沒有好感覺了,沒有積極性了。

你買了幾本書送給孩子,推薦他讀一讀。過了幾天,你很關心他讀書以後的感想。一方麵,你是關心孩子知識的全麵發展;另一方麵,作為家長也很希望你買的書孩子能夠喜歡。如果你推薦給孩子的書他很長時間都不讀,家長也會覺得沒有意思的。如果他讀了,對這幾本書很欣賞,你會很高興。這裏不僅有你對孩子的關心,而且有你對自己勞動得到評價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這一點,更何況孩子?

那麽,家長們為什麽不研究研究孩子的心理呢?

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期待正確的評價呢?

如果家長為孩子買了一件禮物,發現孩子一點也不愛惜,你會是什麽感覺?同樣,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卻沒有得到正確評價,孩子心理上會發生什麽樣的反應,是可想而知的。

許多作家都關心自己的作品在社會上受到的評價,你對一個作家說,你哪部作品我看過,印象特別深,你和這個作家一下子就容易貼近。為什麽?作家希望自己的勞動和創造被人理解。一個做手拉麵的師傅工作的時候,有人圍觀,他絕對不會反感,絕對不認為你在幹擾他的工作,他反而將手中的麵抖得特別來勁。往往當圍觀的人散去以後,拉麵的師傅臉上還會有些失落。為什麽?他在表演他的技術,表演他的勞動。

小孩更是這樣。

我曾經觀看過一個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雖然年紀很小,但是技術不錯,經常能夠接住爸爸打過來的球。我看了一會兒,對他爸爸說:你的孩子挺棒的,總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來勁了,前前後後跑得更歡。及至我走的時候,他眼巴巴地看著我,希望我留下來繼續“觀戰”。當時我真有些不忍心從他的世界中撤退。這說明什麽?說明人的技術和能力得到別人的評價是多麽重要。

家長們要不斷地體察自己的成長經曆,要將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最容易受到鼓勵的事情、最渴望得到的東西給予孩子,自己最不願意、最不喜歡的事情一定不要給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反感別人一天到晚對你嘮叨,你就不要嘮叨孩子。你不願意一天到晚麵對一張訓斥的麵孔,你就不要訓斥孩子。要將心比心,進入孩子的思維。

善於進入孩子的思維,把孩子培養成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個積極性:向上的積極性、自信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積極性。

我曾經看過一個場麵,一輛小公共汽車,一大群人在奮力地推它。我問:這輛車壞了?他們說:不是,司機不在,放在這裏堵路,給它挪個地方。我想,如果司機在,給車挪個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車有馬達,油箱裏有油,一發動就跑起來了。硬推,或者著急了打砸一頓,無疑是很愚蠢的辦法。

我們希望孩子進步,希望孩子成功,千萬不要做不會開車的人,去推,去打,去罵,而要去發動。發動什麽?要發動這個汽車本身的馬達,要發動孩子本身的學習動力。

孩子學習的動力在什麽地方?主要是三個積極性。

在這個問題上,希望家長們打破迷信,千萬不要認為隻有大知識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絕對不是這樣。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


那麽,成功的家庭教育到底在於哪些因素?

一位得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談到他成功的經驗時曾經講過:父母從小不管我,讓我自由發展。現在,很多家長拚命在管,可是孩子還成長不好。那麽,那個所謂“不管”的父母給了孩子什麽?

他們給了孩子幾樣東西:一個是向上的積極性,一個是學習的興趣,一個是自信心。這些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特別重要的環節。要使孩子發生變化,主要要解決這三個問題,最起碼要把挫傷積極性的做法收起來。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成功,就千萬不要做那個推著車往前走的人,更不要著急了把車打砸一頓,要做善於把汽車發動起來的人。如何把孩子學習的興趣、向上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充分調動起來,是家長最主要的智慧。

大人都有自己喜歡幹的事情,為什麽喜歡幹,努力幹?或者覺得它很重要,或許對它有興趣,或者還有很高的自信心。所以,家長主要的工作是調動孩子的三個積極性。

凡是孩子智力或心理素質方麵發育不好的,大多是因為家長或學校對孩子有挫傷。一麵在挫傷,一麵要求著孩子成長為理想的人才,怎麽可能做到呢?

作為家長,如果你在一天之中通過自己的言行,使得孩子這三方麵的積極性有一點發展,你在這一天就是個很好的家長,就完成了很好的家教。日積月累,孩子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我們在“未來強者夏令營”中並沒有講數學課或外語課,我們做了什麽呢?是對孩子全麵積極性的調動,包括自信心的調動,創造性的調動。很多孩子經過訓練以後,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要讓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講台,建立自信──向上,積極,敢幹,肯幹,相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相信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僅僅七天訓練孩子就能發生那麽大變化,如果在隨後的一兩年中,孩子每天都能得到這樣的好影響,肯定還會發生更加巨大的變化。


關鍵是要把孩子的狀態調動起來。

大人也一樣,如果你被嘮叨和數落包圍著,就可能什麽事也幹不成。

會開車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在學車階段時上路,如果教練的指示接連不斷,學車的人肯定沒有好狀態。本來學車的人知道怎樣處理一些簡單的路況,可是在教練接連不斷的提醒、包辦、數落和鞭策中,感覺肯定特別不好。

球場比賽,教練的好壞差別是很大的。好教練都知道,過多的場外指導必然幹擾運動員的狀態。隻有簡潔的、少而精的、必不可少的指示才是運動員需要的。

一個球隊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實力而踢得一塌糊塗,一定和這個球隊所處的心理環境有關係,一定與某些教練、領隊的不良心理調動有關係。一個好的指導應該使運動員不僅發揮正常水平,還可以超水平發揮。

所以,我有一個比喻,我們的孩子實際上一年365天都處在競技場上,如何使孩子進入好狀態非常重要。一旦進入好狀態,受益無窮。天下的許多事物是過渡的,並不是孩子數學不好,你就總要在數學上下功夫。人的自信心是綜合的,人的自卑心理也是綜合的。在一個點上受到打擊,在其他方麵都會受到打擊。在一個點上得到鼓勵,在其他方麵都會得到鼓勵。

前麵講到的小女孩,如果那天白天沒有踢成球,很可能晚上回到家裏歌也唱不好,琴也練不好,字還寫不好。因為她情緒不好,狀態不好。一個孩子過去不敢講話,經過訓練敢於上台大聲講話了,他回去以後特別興奮,這個興奮馬上轉化為學習和生活的創造力和自信。人的潛力就是這樣開發出來的。

要破壞一個孩子的狀態是非常容易的,有些自以為愛孩子的家長天天都在破壞孩子的積極性。這豈不是在毀壞自己的後代嗎?父母的表情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超出父母的想象。

一張麵孔有時候可以決定一切。

一位家長剛剛參加家教培訓的時候,隻學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做得真好。想不到孩子居然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家長水平再高一點,孩子的變化會更大。這個水平體現在欣賞和誇獎要具體,比如作文,要具體發現文章的開頭好還是結尾好,或者是字寫得特別好。

欣賞和誇獎是有力量的。具體的欣賞和誇獎更有力量。真誠而具體的欣賞和誇獎能調動孩子的各種積極性。

當你正確對待孩子的時候,也就正確對待了自己。當你用微笑的麵孔對待孩子,用理解、欣賞的方法對待孩子,不是數落,不是訓斥,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人的自我調整有兩種,一種是封閉式的自我暗示。看著牆上的橫幅“自信積極”、“微笑樂觀”,你會受到良好的暗示,從而調整自己。然而,最好的自我調整是在行為中。你一個人的時候麵帶微笑,對自己有所調整,如果你對另一個人講話時麵帶微笑,這個微笑就更真實。

環境的烘托特別重要。當你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時,你也調整了自己。凡是能夠使孩子健康發展的態度和麵貌,其實也是家長健康、發展、成功的麵貌。

你發愁,對孩子不好,對自己也不好。你眉頭緊皺,對孩子有壓力,對自己也不好。家長在實施正確的教育方法時,重新塑造了自己。既是為孩子,也是為自己。


                   改變孩子命運的八大方法

正確的家庭教育是越做越好做的。不要想一步登天,隻要做起來,每天都會發生變化。

第一,實施正確的教育方法,要從調整心態開始。

家長們首先要把所有過去的不良麵孔結束掉。

我們是不是讓孩子感覺特別喜氣,是特別有福氣的家長?一定要有喜氣,有福氣。嘮叨式、數落式要永遠拋棄掉。什麽叫福氣?福氣就是好性格。

許多家長很認真,認真可能帶來微笑,也可能帶來苦惱。希望你的認真帶來微笑,所以,第一,數落式,訓斥式,嘮叨式,埋怨式,愁眉苦臉式,打罵式,陪讀式,這些麵孔都不要!在任何場合都不要,對自己的愛人也不要。

許多不好的麵孔都是在家裏擺起來的,一出門就沒有了。人的很多毛病誕生在家裏,因為關係密切,操心,牽掛。父母和子女之間也一樣。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當有福氣的家長,也要使孩子有福氣。

第二,隨著表情的變化,言語也要改變。

像“我的孩子性格不好,我的孩子數學不好,我的孩子腦子慢,我的孩子不愛學習……”這種直接造成不良暗示的訓斥和嘮叨破壞孩子的狀態。要把嘮叨的語言、數落的語言都去掉。

要把這一點變為實際的感覺,不僅幾天能夠把孩子訓練好,幾天也能把家長自己訓練好。要力爭成為有才能的家長,不僅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還能幫助同事把他們的家庭調整好。不僅當好父母,還可以當教育家。

教育是困擾全人類的大事情。當我們用新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世界,會發現很多的教育都有毛病,可謂疾病叢生。

有的家長就用自己的辛苦把孩子毀滅了,把自己也毀滅了。未老先衰,辛辛苦苦,結果孩子還學習不好。孩子學習不好他就更辛苦。他每天埋怨,結果孩子學習不好。學習不好,他就更操心,更衰老,脾氣更不好,更嘮叨孩子,孩子就越沒主動性。

所以,不良的語言要改掉。

第三,從今天開始要用適當的方法調動孩子在學習方麵、成長方麵的積極性。

不要著急,調動一點是一點,首先做到不損害,然後做到調動。一天一點,365天就是很大的一片。家長要做的是給這個馬達點火,啟動,掛擋,加油門。而不是推“車”,也不是打砸“車”,要調動孩子自己成長的積極性。

真誠而具體的欣賞誇獎很重要。從今天開始,你就要找到欣賞孩子的題目。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什麽時候孩子見到你,總希望跟你講一點他的作為,他幹了什麽,學了什麽,希望得到你的評價,這時你給予他正確的評價,做家長的任務就完成了。

希望家長們練習這個本領,從現在做起,多小的孩子都起作用,包括不會講話的孩子。比如胎教:我的孩子真聰明,真棒。當然有作用,要不家長受到打擊和挫傷怎麽會引起胎兒發育不良呢?家長的任何心態、任何心理活動都會影響到孩子,要找到對積極性的調動。

第四,總結調動孩子積極性的技術,做到一定程度,就找出規律了。

就像有一位家長開始方法不多,就是誇獎:孩子,你真棒,你真好。孩子就發生變化了。我們不僅要停留在每天誇獎孩子真棒的階段,還要研究怎麽能更好地調動孩子,要知道具體的規律。本書“下篇”介紹了二十種基本的方法,家長們還可以再發明創造。

第五,理解和欣賞要做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對孩子的心理狀態特別敏感,盡可能不判斷錯誤。

慢慢來,第三點、第四點做到了,第五點自然而然就出來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提高。孩子的一個表情,一個細微變化,家長都能體察到,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狀態,就能采取正確的態度。

就好像前麵講的例子,一個三歲多的小女孩突然躲到母親身後了,因為小男孩不肯跟她踢球,她受到打擊,很尷尬,很沮喪。大人往往忽略小孩,以為小孩沒有自尊心。其實小孩不光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不比大人弱。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想辦法調動一下,把打擊變成對小孩的一次鍛煉。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就是教育家。口頭上講了一大堆理論,卻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是紙上談兵。

第六,你非常了解孩子,又非常善於欣賞孩子,與孩子的感情很好,然而,孩子不可能不犯錯誤,這時候該怎麽辦?,就需要正確的教育。

挫折教育的基礎在什麽地方?講鼓勵、講欣賞並不是不能批評。然而,什麽人有權利批評別人呢?是在你確實發現了對方該肯定、該讚揚、該欣賞的優點之後,你就有權利批評了。一個教育家必須是這樣的。

對大人都是這樣。當一個人正確的地方得到肯定、得到欣賞,得到理解,他有不足之處你指出來,他才可能心服口服。比如一個人做了一頓飯,挺好,但有一道菜有點鹹。如果好的沒看見,不誇獎,卻一味地數落:這個菜怎麽這麽鹹,太鹹了,沒法吃。效果肯定不好。

換個做法,效果就可能很好。六七個菜:這個菜真好吃,那個菜真好吃,這個也不錯,就是鹹了點。這時候做菜的人就會說:噢,我大意了,這個菜我放了兩次鹽。他絕對不會說你的意見不對。

不是掩蓋問題,而是真正全麵地理解孩子。所以,第六點是在前五點的基礎上做到的,正確地實施挫折教育與批評。

會欣賞孩子就應該知道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而且有把握不傷害孩子。當你理解了孩子,對孩子的欣賞和誇獎做到非常自然周到的水平,你的批評肯定能找到自然的角度,孩子也自然能夠接受。

第七,要把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也就是欣賞、理解、鼓勵,包括必要的批評,擴展到整個生活之中,使自己成為一個聰明人。

對待孩子的正確方法,也是成年人相互交往中應該采用的方法,這樣你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成為大家喜愛的人,成為人緣好的人,成為有福氣的人。

如果一個人特別善於理解別人,欣賞別人,在瑣碎具體的社會交往中總能夠給予對方最需要的評價,你的朋友肯定會很多。

第八,當你做到了以上七點,當你能歡欣鼓舞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時,你會發現,你已經自然而然地調動了自己,使自己更年輕,更健康,更成功,更自在。那時,你還要比較自覺地回到塑造自己這個出發點上來。

正確的家庭教育要從家長的自我塑造開始,也以家長的自我塑造結束,這是一個循環不已的體係。



天下有很多事情開始於一個小小的變化。當你的孩子多少年後總結自己的人生時,發現自己在某一時刻開始有了變化,是因為父母正確的家庭教育,你會多麽幸福。一點點變化就可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反麵的毀壞和正麵的造就都是這樣。

人是非常敏感的動物,小孩尤其敏感,千萬不要毀壞他們。同時,就因為小孩非常敏感,所以也特別容易造就他們。

人的自信心是綜合的,聰明的家長要善於把孩子各方麵的自信心都調動起來。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漂亮,覺得自己聰明,覺得自己勇敢,覺得自己大膽,覺得自己未來前程遠大。總之,要使孩子有好狀態。

祝家長朋友們成功!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6b295010183uk.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