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冠疫情:封控中的上海市民生活—核酸,方艙,搶菜和憤怒

(2022-04-13 19:22:11) 下一個

梓鵬

  • BBC 中文
視頻加注文字,

上海疫情:單日新增超兩萬,累積感染破13萬

截至4月8日,上海新一輪新冠疫情本地感染(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累計已超過13萬例,且仍有上升趨勢。

為清零政策和嚴厲的封控措施付出代價的是上海2500萬足不出戶的市民。生活物資供應不穩定,解封遙遙無期,網絡世界裏充斥著憤怒……這些都發生在2022年的上海:中國的金融中心,曾因“精準抗疫”廣受表揚的模範生。

封控

從2月27日被封控開始,近兩周的時間裏,80後上海浦東新區居民奚溪(化名)一共完成八次核酸檢測。她所在的小區有約20棟居民樓,幾乎所有的樓都有陽性確診病例。

中國各省援助上海的物資主要靠社區的誌願者幫忙送菜入戶。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注文字,

中國各省援助上海的物資主要靠社區的誌願者幫忙送菜入戶。

“小區(目前)有200多例陽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每晚我都能看到小區門口有巴士拉走確診者,大概一次十幾個或者二十個。到現在還沒有拉完,”奚溪很疲倦地說。

三月底,上海決定以黃浦江為界,將新舊城區依次管控,計劃於4月1日和4月6日分別解封。但截至4月8日,足不出戶的防疫要求依舊在執行。在此期間,看得見的全市規模的核酸檢測已經進行2輪。

按照上海的社區防疫標準,如果所在樓棟有陽性確診者,意味著整棟樓的居民都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隻能下樓領物資,不能到小區活動。小區還要再進行核酸篩查,直至小區沒有陽性病例為止。

政府似乎采取了強硬手段將一些市民送至“方艙醫院”隔離。一位微博用戶寫道,自己在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就診時被強行送至了方艙醫院。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注文字,

上海一些小區已經被封控一個月。

.

圖像來源,WEIBO

雖然一直對封城采取謹慎態度,強調精準防控,但在這輪疫情中,上海還是回到了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時的物理性封城模式。

奚溪說:“浦東現在不成文的規定是,隻要小區出現陽性病例,小區就會一直被無休止地封控。現在每個小區不停做核酸,測出的陽性病例就被帶去方艙醫院或者隔離酒店隔離,小區居民再做核酸,直到沒有陽性病例為止,才開始計算解封時間。”

另一位上海市民盧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裏發布求助,請大家出主意幫助需要照顧的外婆。“希望有個地方可以救助我的高齡外婆。”

。

圖像來源,WECHAT

 
圖像加注文字,

長期病患在疫情的嚴格隔離措施下成為受傷的人。

奚溪說自己的小區已經被封控2周,有的小區被封控一個月。居委會已經無人接聽電話。

在上海的另一個小區,因對“現在的形式感到力不從心”,一名居民區書記4月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辭職。

輕症隔離之爭

上海的微信朋友圈曾流傳一張被多次轉發和分享的對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居家隔離的倡議書截圖,信中承諾:“如果任何鄰居不幸核酸檢測陽性,隻要屬於無症狀或輕症,作為鄰居,我會支持您簽署承諾書後選擇居家隔離。絕對不會嫌棄您,並願意與社區誌願者一起幫助您解決正常生活所需。”

信中還呼籲,“期待國家層麵防疫策略優化升級,不要再局限於用2020年的思路解決2022年的問題。”

這張截圖並未署名,流傳後遭到微信平台的刪除。

奚溪說,上海有的小區確實嚐試過,但都失敗了:“政策就是陽性病例必須被拉走,你沒有辦法抗拒。”

她說:“上海市民都知道(目前的防疫政策)不合理。特別是把絕大多數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都拉去隔離,這個政策毫無科學依據和意義。”

搶菜

嚴格封控之下生活物資的匱乏一直遭到上海居民抱怨。

奚溪說最痛苦的是搶菜。剛進入封控時,她還能通過像叮咚買菜,美團等常用的軟件買到肉、菜、蛋。

全中國的支援物資陸續抵達上海。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運力出現了稀缺。

。

圖像來源,WECHAT

4月6日開始,叮咚買菜宣布不在奚溪居住的片區配送訂單。“也沒有解釋原因。這對我是很大的壞消息。它是主要的生計來源。”

互聯網買菜平台斷供後,奚溪隻能轉向微信買菜群。在被封控期間,誰有生活物資渠道就會建立微信群。老板們看到訂單,達到他願意配送的數量,就會以團購的形式送到小區門口。

“我加了無數的買菜群,團購群,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接龍,很機械化的動作……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花那麽長的時間在研究吃上,這事很荒誕。”

。

圖像來源,WECHAT

 
圖像加注文字,

奚溪不得不每天在微信群裏忙於搶菜。

奚溪不愛做飯,也不擅長做飯。疫情讓她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吃的問題上,這種被迫選擇讓她覺得很無奈。

奚溪說(通過)微信群中有些不太靠譜的團購買菜流產幾率特別高。“買著買著老板就不見了。要麽老板被測出陽性,要麽隔離了,那個群就消失了。”

生活基本物資逐漸減少,奚溪說:“我的辦法就是省著吃,每天數著吃。”

“2022年的上海夠高級了吧?日子還能過成這樣。難受。”她歎息到。

麵對物資無法到達小區的現實,有上海市民開始以物易物自救。一位上海市民在微信分享經驗說:“現在最便利的方式就是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4月6日的發布會上表示,生活物資保供確實麵臨著一些困難,比如跨省物流受到疫情影響不夠通暢,終端運力不足導致配送不及時。

4月7日的上海疫情發布會直播間,一位網友在直播間留言,要求參加發布會的領導:“稿子放下!請領導們現場演示下手機買菜!!!”

更多痛點

中國各地約3.8萬名醫護已抵達上海進行支援工作。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注文字,

中國各地約3.8萬名醫護已抵達上海進行支援工作。

奚溪向BBC記者分享了一些推特上流傳的視頻,這些視頻顯示上海的一些小區居民衝出小區大門上街抗議。另外一段視頻顯示居民用擴音器喊:“我們要吃飯,我們要上班,我們要自由。”

BBC無法獨立核實視頻中的情況。

那些依舊被封控在家的居民,在互聯網上對上海防疫人員撲殺一隻柯基寵物狗的行為表示憤怒。飼養貓狗的主人互相分享谘詢和策略,防止寵物被撲殺。

憤怒還來自上海4月4日規定如果兒童家長同樣是陽性感染者,才可以同住在兒童區域陪護照顧,一起接受觀察治療。官方表態一出,輿論批評政策製定者冷血,許多嬰幼兒的母親開始在搜索引擎上問怎樣才可以快速感染新冠病毒?麵對無法平息的憤怒,上海4月6日表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監護人可以自願申請陪護。

被封控的網友每天都在中國的互聯網上發聲,希望公眾和媒體看到真實的上海,但官方平台不開放評論或者刪除評論。而在平行時空的另一端,公眾透過官方平台看到的是3.8萬醫護支援上海,全國各省援助物資陸續送達。而自媒體上居民呼籲要物資,批評防疫政策的文章則被刪除。

奚溪說,現在上海人民隔離在自己家裏,沒個準信。“這種沒有盼頭的情況是最絕望的。”

嚴格“清零”政策導致的意外還在她居住的這座中國最大城市裏繼續發生。從上海官方媒體和自媒體已知的病逝案例包括:哮喘發作被自家醫院因疫情防控為由拒診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離世的護士;120急救車拒絕借出除顫儀給另一位情況危及的病人而導致耽誤救治時機而去世的病人;清華大學校友群裏,大家在紛紛懷念一位護理人員被隔離導致無人幫助清痰而去世的校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