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時代——六六們de午夜喪鍾敲響

(2022-04-12 12:35:17) 下一個

關胖侃財 |2022-04-12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如果你不信,請看以下幾位:中國知名新加坡籍編劇六六,知名網紅國際關係學者複旦沈逸,著名野生經濟學家李子暘。

六六女士客串“方方”,成了全網的笑料;沈逸自陳斷供,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中國民眾不喜歡假新聞”;至於天涯時代的老朋友李子暘,困守之苦讓他展現了久違的人性之光。

即便是在一個月前,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環境變化得如此突兀,章魚和變色龍也力不從心。

這不禁讓人感慨:時代的風口上飛舞的,不僅有豬,還有沙塵暴。

 

01

 

這幾位大V雖然身價各異、行業不同,卻有一個共同的標簽----“正能量”。

其實,他們哪有什麽“能量”?幫閑扯淡能有什麽“能量”?如果大號水軍有能量,我天天請他們誇我“比金城武帥一萬倍”也在所不惜。我知道這個不行,所以不糟蹋自己的錢。這幾位大V當然也知道這個不行,但是他們糟蹋別人的錢賺自己的。用錢理群老師的話說,他們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作為精致利己主義者的代表人物,這幾位的事跡都可以寫入庸俗成功學教材。

比如六六女士,四十好幾的老江湖,居然能在疫情中的武漢寫出“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都沒了”的天真浪漫。

再如沈逸,本來應該是學院象牙塔裏的白蓮花,卻靠網絡噴子的“犀利”出圈,把好端端的學術演繹成三俗爽文。

至於李子暘,身價與前麵兩位差了不少。但是,出身低更顯進步快,變臉速度賽子彈。當年“市場萬能”的野生逆流,如今主流得不要不要的,可謂技驚四座。

成功總有成功的道理。有的成功是篳路藍縷拚搏出來的,有的成功隻是投機鑽營出來的。分辨拚搏和投機的方法很簡單,做減法。

沒有這幾位大V,我們的社會有怎樣的損失?好像沒什麽。對人間疾苦視而不見的作家,少幾個算什麽損失?網絡噴子更是不缺,叫囂挖坑埋人的“經濟學者”更是越少越好。

所以,他們的成功不過是投機。靠的是變色龍般的精致皮膚,和決絕的利己主義。

成功久了,難免忘乎所以,真以為自己能躲過時代的暴擊。殊不知天雷滾滾,沒有一匹小妖怪能躲得過去。

 

02

 

上一次,方方說“我雖然是作家,但我也是疫區中的一個老百姓!”,成了六六的“素材”。這一次,六六的家人是她的素材嗎?六六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是誰的素材呢?

沈大師這次總該知道自己的斤兩。同樣是邯鄲路大學的名人,裘錫圭老先生受困,眾人奔走相告,特事特辦。而他沈大師,能有個居委會級別的特供包,就該感激涕零了。

至於李子暘,此時此刻還有活埋別人的心情嗎?有這心情,也沒這力氣。

他們以為自己很有能量,其實他們沒有。

他們自信身法曼妙的淩波微步護身,“時代的一粒沙子”隻會落在別人頭上。

等到化作一座山,他們在山頂上看風景、嗑瓜子、唱小調,咿咿呀呀很顯能耐的樣子。他們顯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時代。

投機,要有機可投。寄生,要有營養可以汲取。人家靠本事吃飯的郭德綱,都知道“沒有君子不養藝人”的居安思危。這幾位大聰明卻沒想明白。

說他們聰明,是誇張了。恭維一句“精致”,足矣。

他們躺在自己的舒適區久了,失去了現實感。夢醒時分,才發現自己也不過如此。自欺欺人越是精致,越是自誤誤人。

 

03

 

六六們的“精致”,在時代的沙塵暴中不堪一擊,這是時代的警示。警示我們要麵對沒有童話的現實世界。

人這一輩子,能想明白的未必能活明白,但是想不明白的,一定活不明白。

要想明白,不需要多麽深明大義、高瞻遠矚,隻需要健全的常識感和麵對事實的勇氣。

生活這場考試,答案都在常識範圍。難的不是找答案,而是麵對現實的勇氣。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在麵對什麽、將要麵對什麽,而是缺乏麵對時代真相的勇氣。逃避現實是輕鬆的,六六們的生意就是提供逃避現實的完美方案。

壞消息都是假消息,讓人感到輕鬆。壞消息其實是好消息,更是賞心悅目。

六六們最擅長的就是這套話術把戲。然而,話術終究是話術。午夜的鍾聲終將響起,馬車變回南瓜,駿馬變回耗子。對此,六六們無能為力,他們自身難保。現實是,沒有水晶鞋,也沒有白馬王子,更沒有仙女教母的魔法。

六六們曾經成功地扮演了時代幸運兒的角色。可是,當時代的一粒沙砸下來,他們被打回了卑微的原形。他們甚至比無數普通人更為不幸,因為普通人還能獲得同情和幫助,他們卻得不到。而且,他們知道自己得不到。

他們成功地把信眾教導得精致利己,也和他們一樣冷漠。至於其他人,隻會拿他們當笑料。

傳播冷漠,收獲冷漠;傳播仇恨,收獲仇恨;傳播虛偽,收獲虛偽。正常人互助互愛,精致利己主義者害人害己。

所以,精致利己主義者的結局注定是悲慘的。他們和所有的寄生蟲一樣,榨幹了宿主的活力後,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機。

 

 

來源網絡

 

 

時代的一粒屎落在六六們頭上

詩人牛皮明明 牛皮明明 2022-04-11 23:02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這兩天,編劇六六又被很多人記起來了,就是那個編劇過《蝸居》《安家》《心術》的六六。

 

三年前,武漢疫情爆發,整個城市都是地獄相的苦難。抗疫快結束時,六六專程趕往武漢譜寫頌歌。當歌唱家還不算,她還在日記中高喊,“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就沒了。”

 

“素材”這個冰冷的詞語,在她筆下無比絲滑地寫出,但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千萬武漢人經曆的那麽多沉重的慘劇,在她的眼裏,竟隻是輕飄飄的寫作素材。

 

想必大家一定還記得另外一位作家方方,那個寫武漢日記的方方。當時她憑自己的良知,最大限度地記錄了疫情間的所見所聞,站在老百姓的立場悲憫地感歎: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那時,像方方這樣的勇敢發聲者,正是六六以不夠“正能量”為由指責、嘲笑甚至汙蔑的對象。那時,一粒灰落在武漢人頭上,在六六眼裏根本不是灰,隻是“素材”。

 

然而誰能想到,三年後,上海疫情又起,防控激烈程度如同武漢。時代的一粒灰,現在落到了六六自己父母的頭上。

 

 

 

於是,灰再也不是“素材”,而是一座讓她感到憤怒和絕望的沉重的山。

 

三年前,武漢封城之後,六六大唱讚歌:“你在中國,就是中彩票了!”

 

然而今天,她對自己困在上海母親說:“即便抓去方艙,也不會比集中營更差。”

 

誰能想到,輪回來得如此快。我舉六六的例子,並不是為了抒發“你也有今天”的心理快感。她的母親何其無辜,我隻希望老人能盡快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隻想說,六六應該是抗疫三年裏,非常典型性的一種人。

 

當他們作為一個局外人時候,對疫情並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對封城下的艱難生活也缺乏了解和體驗。他們最擅長以“遞刀子”、“負能量”、“給國家抹黑”等說辭,去攻擊處於災難中心呼救和掙紮的人,恨不得像滅霸一樣,一個響指讓這些聲音瞬間消失。

 

可等他們成為了災難的局中人,實實在在麵臨吃不上飯、看不上病的時候,他們立馬扯著嗓子喊冤叫屈。也就知道,原來正能量要有,但最關鍵的,還是我要吃飯看病。

 

六六不是孤例,她的同道中人不少。例如還有微博上“俠骨柔情的楊華”。平日裏,他最熱衷的就是舉報圍剿負能量。而這次上海疫情,輪到自己老母親買不上藥,搶不著菜,立馬上微博叫苦連天,“我們苦,高齡老人更苦”。

 

 

例如另一位愛國大V沈逸,天天動不動要對負能量嚴厲打擊。這回居然也開始叫苦,“是的,我快斷糧了”。

 

 

如果按照當初他們扣別人“負能量”帽子的邏輯,今天他們在網上的嚎哭,何嚐不是一種“負能量”?

 

他們之前之所以對別人的苦難如此漠視,拿老話說,無非是因為火鏟沒有落到自己腳背上。

 

我在上篇文章《上海封鎖以來,有些話不吐不快》就聊過,在災難中,我們普通人如果有餘力,最好盡量為有困難的人提供幫助,哪怕隻是聲援,也是一種幫助。退一萬步講,如果連聲援也不敢,起碼不要去堵別人在絕望中呼救的嘴。

 

可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生活裏就有一些人,明明自己是普通人,卻從來站的位置不是普通人的位置,而是習慣性站在權力的位置,拿國運、國本說事,替高官說話,習慣性與他們共情。

 

就像這幾天,有人發了一篇求救文章,立即就有人“反手就是一個舉報”。還得意洋洋地發博:在這個節骨眼上,發出這樣的文章,是給國家製造麻煩,讓全國人民恐慌……

 

 

這就讓我想到民國時,林語堂對國人恨鐵不成鋼的批判:

 

“中國就有這麽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裏找這麽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這些熱衷舉報人,最喜歡談的就是“格局”。然而他們對於中國文化中的格局思維,從來沒有常識性的認知。

 

孔子的自家的馬棚著火,孔子第一句問的是“傷人乎”,資產損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安危。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國是由人組成的,國本即人本,隻有每個公民過好了,國家才會好。

 

可他們自大地認為這樣的格局太“小”了,說白了,這是病,得治。

 

不得不說,千年前杜甫對人的悲憫,在今天看來依然稀缺。

 

為什麽我們推崇杜甫,說杜甫是人民詩人?因為他的站位,就是人民的立場。在去華州赴任的路上,杜甫看到民間的征兵,於是在《石壕吏》中,如實記錄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我就想,杜甫是什麽身份?他是大唐的官員。然而麵對人民的苦難,他沒有說站在官員的角度去談格局、談國本,不是用官員的身份說話,甚至不是用文人的身份說話,而是在用普通人的身份說話。所以,他才能聽見“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才能看見“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為什麽他看見老嫗是“天明登前途”,既不是向前途,也不是朝前途,而是“登前途”。因為他懂得,當苦難落在每一個人頭上,前行的每一步都像登山那樣費盡力氣。 

 

今天六六的遭遇,告訴我們一個再樸素不過的道理:

 

當我們聽到別人叫苦,也該想到自己也有叫苦的時候。倘若平日裏對別人的痛苦毫無同情悲憫,等自己一但落入可憐之地,任憑你呼救,也無人為你呼喊,為你說話,為你主持公道。

 

疫情裏一切的惡,一切的冷漠,一切的舉報,一切的網暴,一切的投機,一切的諂媚,一切的欺負普通人,一切曆曆在目的麻木,一切的佯裝對別人的呼救視而不見,不過是一場苦難的修羅場。

 

盡管生活的現實從來不保證好人好報,不保證人能吸取前人教訓學乖,可它從來保證一個:

 

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