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外資奪命撤離中國的後果(此文轉發厲害我的國)

(2018-08-02 21:06:23) 下一個

外資奪命撤離中國,4500萬就業真空誰來填補?(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20825 次) 
 

 有一群青年,與往常一樣,起個大早來到了工廠。但與往常不一樣的是,他們毫無準備地失業了。

  近日,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企業歐姆龍蘇州廠宣布永久關閉,裁員近2000人。

  這是今年以來,繼尼康、日東電工、三星、友達光電、奧林巴斯之後,又一家世界級企業宣布關閉中國工廠。

  眼睜睜看著世界級企業逃出中國,我們還有多少理由,在“厲害了Word國”的歡呼中自我麻醉?

  形勢,岌岌可危。

  



  外資企業撤離潮

  近幾年,我們會發現,外資工廠從中國撤離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明顯的現象。

  幾乎所有知名外資服裝品牌和運動品牌均已關停國內的直屬工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迪達斯、耐克和優衣庫。

  代工企業也同樣在撤離中國,比如香港上市的裕元集團,其代工的品牌包括阿迪達斯、耐克等主要運動品牌。

  在消費領域,很多外資零售商也在逐步離開中國。更讓人驚訝的是,肯德基和麥當勞早在2016年就全麵退出中國業務。

  你看國內的肯德基和麥當勞的門店,都隻不過是特許經營。說白了就是,國內的企業或者店家向肯德基和麥當勞支付一筆品牌使用費而已。

  更為嚴重的是,外資外逃的現象,還從服裝和消費領域,蔓延到電子信息產品領域,最典型的就是三星和富士康。

  2016年,中國在生產電子信息產品方麵還是世界第一大國。

  但在今年4月,三星關閉深圳工廠,遣散員工。曾經熙熙攘攘的工廠,如今人去樓空。

  其實,從2012年開始,三星就有撤離中國的預謀,不斷把位於中國大陸的產能轉移至東南亞。

  目前,三星在東南亞地區的用工人數達到14萬,比當年在中國的用工高峰值還多出4萬。

  另外,去年三星在越南更是豪砸100億美金用於工業基礎設施投資,占到了越南工業總產值的15%左右。

  三星在撤離,鬆下、夏普、東芝、蘋果也在偷偷撤離。

  談到蘋果係,大家就會想到富士康,單憑富士康工廠就解決了國內百萬人的就業問題。

  但富士康已在印度連開三家新廠,並且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設10至12座工廠,屆時將能創造1百萬個就業崗位。

  當三星、英特爾、LG、諾基亞紛紛關閉在中國的工廠時,小粉紅們彈冠相慶,仿佛這些企業是被國產品牌華為、小米、OV等在競爭中打敗的盧瑟,大呼“低端產業快點滾”。

  隻不過,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外資帶著技術和資本逃離中國之後,留下來的產業真空,誰可以填補,那些原來的就業人口,又讓誰去承接?

  



  外資正在外逃

  外資企業的撤離,其實是外資外逃的最直接表現,這背後是外資看空中國經濟的表現。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都隻是個例,但擺在麵前的事實卻如此赤裸裸。

  2013年11月,中國的外資(含港澳台)工業企業總數為5.72萬家。到2016年11月,外資企業數量隻剩下5.18萬家,較2013年減少9.4%。

  毋庸置疑,外企企業一直在減少,我們也可以從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情況來一窺究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2146億,對比2011年5087億這一數字,短短6年時間便下跌了57.8%。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情況。

  201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為1160.11億美元。到了2016年,實際使用外資1260億美元。

  可以看出,外資已經不再擴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

  但另一方麵,2011年對外直接投資為600.7億美元,到了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預計超過1700億美元。可以看出,這幾年,中國對外投資一直在擴大,而且幅度相當之大。

  



  很明顯,對外投資的資金規模超出國內利用外資的規模,這也就意味著有大把實體企業在撤離中國。

  大家都知道國內實體經濟凋敝,那麽是不是外資都跟大家一樣將錢投入房地產呢?

  2014年,外資投資房地產開發的金額達639億元人民幣。

  在2015年我國開始轟轟烈烈的放水的時候,外資卻從地產開發領域迅速撤離,當年地產開發領域利用外資總額僅 297 億。

  到了2016年,利用外資總額更是大幅度降低為140億元。

  到了2017年,利用外資總額為168億元,與2016年相差無幾。

  3年時間,外資投資到房地產的資金從639億元下降到168億元。這就意味著,樓市的狂歡隻是中國人的自嗨,外國人才不跟我們玩。

  房地產這種高回報的金融資產都無法吸引外資,更不用說投資回報率更低的工業實業了。所以外資從中國製造業領域外逃,也顯得符合邏輯。

  這,其實是在看空中國經濟。

  



  外資撤離的影響

  看著一家家外資企業逃離中國,依然有人說中國企業那麽多,跑掉幾個外資企業算什麽。

  說這些話的人,隻能說是無知。我們當年改革開放,就是為了吸引外資帶著資金和技術來。經過這麽多年的沉澱,這些外資企業不但給國內龐大的就業人口創造了就業崗位,還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管理模式和技術。

  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實現騰飛不可或缺的要素。

  雖然外資企業占全國企業不足3%,但創造了近一半的對外貿易、25%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20%的稅收收入。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占比分別為46.5%和43.2%,國有企業僅占10.3%。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僅僅占比3%的外資企業,在對外貿易順差中占比43.2%,如果外資企業都走光了,或者大麵積撤離我國,這會造成什麽影響?

  突然想起特朗普在美國國內降低企業稅收、在貿易戰中增加關稅,這其實都是在倒逼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回流到美國,這步棋狠又準。

  外資企業影響著整個中國經濟,更是掐著一線城市的命脈。

  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擁有2萬多外企的廣州,外企已占據全市工業總產值規模的62%以上。在上海,外資貢獻2/3的工業總產值;對深圳經濟貢獻高達70%。

  可以說,是外資企業撐起了四大一線城市。此外,包括蘇州、廈門等城市,外資都占有壓倒優勢。

  外資的出走更是直接影響數以億計的老百姓的就業問題。

  有數據表明,2013 年,在外資(含港澳台)企業就業的人數達到峰值的 2963 萬人,到了2014年和2015年,在外資企業就業人數分別為2955萬人、2790萬人。到 2016 年,外資企業就業人數更是下降到 2666萬。

  從上麵數據可以看到,這3年期間,外資企業的就業人數一直在下降,共有297萬失業了。

  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就業崗位持續萎縮的今天,這些人已經很難再找到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

  三和大神的出現,也不僅僅是紀錄片裏的現象,而是出現在越來越多你看不到的角落。

  但實際上,按照國家官方估算的數據,中國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遠遠不止兩千多萬,而是超過4500萬。

  另外,國內還存在很多靠著外資生存的的供應商、上下遊企業,粗略估計影響人數應該數以億計。

  如果外資撤離的趨勢不能遏製,數千萬甚至上億的房奴卡奴們,數千萬嗷嗷待哺的留守兒童,千萬白發蒼蒼的空巢老人又如何安生?

  我們辛辛苦苦改革開放40年,積累了那麽多的民間財富,如今,我們似乎有返回原點的跡象。在外資撤離潮中,大喊“中或贏”隻是盲目自大而已,別無他用。

  未來,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空喊“厲害了我的國”,而是要更加務實地去麵對我們經濟上存在的問題。

  一切,有賴於決策層如何英明地領導全國人民共克時艱。

  



  外資為何跑?

  那很多人會有疑問,外資紛紛出逃,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在我看來,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房地產的擠出效應和實體經濟的凋敝,二是勞動力成本升高,三是貨幣嚴重超發導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目前正在貶值中)。

  第一,房地產的擠出效應和實體經濟的凋敝。

  資本都具有趨利性,房價泡沫一直對實體經濟存在巨大的擠出效應。畢竟,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實在太高,讓資本不願意進入實體經濟。

  特別是在2016年的中國房地產的“漲價去庫存”計劃中,中國的房地產實現了V形反彈的魔幻神話。

  這明顯是嚴重違背經濟規律的。

  在人人把玩房地產的時代,製造業卻出現倒閉潮,這都是因為實體經濟已步入“高風險、低回報”的怪圈。

  在外資企業看來,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第二,成本高企,導致製造業利潤嚴重下滑。

  無論是外資製造業還是國內製造業,都麵臨著土地成本高漲、人工成本上升、稅賦嚴重的問題。

  今年7月,“華為跑了”的消息傳鬧得沸沸騰騰,而這與深圳近年來屢屢攀升的房價有直接關係。

  華為的離開在某種程度上折射了實體經濟如今麵臨的困局。

  另外,中國已經逐漸失去了人口紅利優勢,勞動力成本上漲。去年我在珠三角做民營經濟調研時就發現,很多工廠老板跟我說,現在對工人是“供著的”,就怕他們跑。

  上麵我也說了,對外直接投資的金額早已超過利用外資的規模,這就說明了不僅外資出現了大規模撤離現象,連國內也將工廠撤離中國建在東南亞國家。

  第三、貨幣嚴重超發,導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

  在2008年的“4萬億計劃”和2015年的大放水之後,中國的M2(廣義貨幣)數量已經上天了。

  2007年,中國的M2隻有40萬億;到了2017年,中國的M2已經達到167萬億,足足翻了4倍還多。

  如果算上影子銀行,中國的真實貨幣總量在2017年已經高達200萬億。

  過去幾年,我們應對經濟困境的方法就是拖字訣,一出現GDP增速下降的跡象,就立馬狂發貨幣。

  但狂發貨幣的基礎是實體經濟在同樣保持快速增長,這樣才能把企業貸款變成利潤來支付本金和利息,否則就變成憑空印鈔,隻會讓貨幣貶值。

  如今,特別是美國經濟處於強勢複蘇的時期,中國經濟卻處於下行階段,央媽毫無顧忌地在美聯儲的加息周期進行放水,這更會讓外資企業看空我們的經濟。

  這就是中國經濟可怕的一麵:不僅外資在撤離,就連內資也在外逃。

  十年貨幣寬鬆,猶如春夢一場。雖然過程挺爽的,卻貽害無窮。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依靠貨幣放水、土地壟斷、政治因素所促成的房地產盛宴,能夠支撐起經濟的長遠發展。

  實體經濟凋敝,外資企業紛紛逃離,這片土地最終隻會增加更多的失業人口在饑寒和絕望中掙紮。

  有人依然覺得當下歲月靜好,其實現在是溫水煮青蛙。危機的發生,可能像灰犀牛一樣,突然迅速殺到你麵前,當你察覺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我們的國,其實並沒有那麽厲害。

  這不是在貶低我們的國家,而是讓大家認清當下的事實,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控未來,國家才能走出當下的經濟困境。

  未來,是一場人心之戰,與國家一起並肩作戰,麵對這個世界帶來的新挑戰,是這片土地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事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8/02/7494179.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