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由的代價
人在封閉的環境中呆久了就會向往自由,這是人的天性;人在封閉環境中呆久了,適應了封閉環境,從而懼怕自由甚至拒絕自由,這也是人的天性。此外,人在封閉的環境呆久了,不再知道自己是否向往自由,甚至不知道自由為何物,同樣是天性使之然。所有的這些情況的綜合起來,構成了人性的複雜。
《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經典,大約就是因為它體現了這一複雜性。主角安迪被關了19年,堅信自由,最後出來了,如魚得水;影片中另一個角色海特倫被關了50年,已經不再適應外麵的世界,出來後反而受不了”自由“,上吊自盡;安迪的朋友瑞德本性熱愛自由,在監獄生活的開始的很多年中也奮力爭取獲釋,但總是不成功,久而久之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再能適應外麵的生活,幹脆放棄出獄的希望,結果陰差陽錯反而獲釋。出來後瑞德經曆了一個不適應期,最後投奔安迪,擁抱自由。
當今中國大陸的同胞中很多把外麵的“自由”世界想象得天堂一般完美,其實鑒於上麵提及的人的複雜性,真出來了能否生活得好還是個問號。就個人的經曆和觀察,我發現早期出國的中國人的大部分在海外都生活得非常艱難,原因主要是經濟上的,而文化的差異不能不說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來出國的中國人很多都因為物質條件優厚而不再承受以前華人承受過的生存挑戰,然而選擇回國 - “逃避自由” - 的中國人的比例卻大大高於以前。
筆者幾十年前讀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讀之前覺得很奇怪,自由這麽美好的東西怎麽還要逃避?讀完之後基本明白了一個人性事實:自由並非每個人的向往。並且,由於自由是有代價的,所以即使向往之,也不是每個人都具有付得起這個代價的“本錢”。那麽,“支付”自由的代價都需要哪些條件呢?筆者以為最主要的簡而言之有三:自主能力,承擔個人責任的能力,以及承受孤獨的能力。
一個人要享受自由首先必須具備自主能力。自主的能力包括一個人從物質到精神上的各方麵自我決策能力:生活方式、經濟、職業、思想意識到信仰,等等。從我的觀察很多中國人中具備這個能力的不多,很大程度因為這樣一個事實:中國人的養育方式多是包辦和灌輸型的,中國人從小就習慣了他人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而由於人是極其容易被塑造的動物,所以中國的這種極端教育方式必然培養很多依賴性強的人。
其次,享受自由必須稟賦和自主攜手而來的個體責任意識。人一旦自主了,凡事得自己做出選擇,行動之後必然後果自負。大多數中國人從小習慣了靠父母做主,學校老師做主,工作了老板做主,大事大非國家政府做主,從而也習慣了把責任推到自身以外。這個文化現象也導致中國社會推卸責任的人鋪天蓋地,敢說敢當的具有領導才能的人卻極其稀少。這種沒有個體責任感的人來到自由世界,經常會處處束手束腳,百般不適。
再次,能充分享受自由的人須有一定的承受孤獨,甚至享受獨處的能力(在此的“孤獨”當然是相對的,絕對的魯濱遜式的孤獨絕少有人能承受。另外獨處與孤獨不同,類似英文的solitary 與 loneliness的不同)。在以個體為中心的文化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淡漠,由此人必須麵對很多孤獨的時光。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孤獨求之不得,而對有些人來說則相反 - 避之唯恐不及。《肖申克的救贖》裏麵我們可以看到監獄裏雖然封閉,但人和人的距離很近,每天的時間安排都是在集體活動中完成。這種生活方式雖然單調,但能讓人遠離孤獨,所以好多犯人長而久之人反而感覺很舒適。監獄是社會的縮影。以群體主義文化為重心的社會也一樣,長期的群體生活方式已經讓人很習慣,如被突然拋在一個人與人之間鬆散關係的文化環境反而會覺得孤獨難忍。當然也有能享受這份孤獨的,但應該是少數。
綜上所訴我們不難看出,自由遠遠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舒服“。盡管自由在每個人心中都是一個讓人聯想到無垠藍天的詞匯,充滿浪漫,但就像帶刺的玫瑰一樣,世上絕少有不付出代價的幸福。
2, 獨立與皈依 - 人性中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麵
人是非常矛盾的動物,一方麵有對群體皈依的需要,另一方麵又有個體獨立自由的需要。對獨立自由的需要導致對群體的叛逆,對群體皈依的需要又導致對獨立自由的逃避。
從人的心理成長規律來看,人進入成年之後自我意識成熟,個性形成,所以人對自由的向往是個體成熟的必然結果,而完全沒有這個需要的“巨嬰”多半因為特殊的後天文化環境阻礙了這一自然的成長過程。在《肖申克救贖》這個現象被稱為“institutionized” (”集體化“或者“體製化”)。海特倫就是這樣一個完全被“體製化”了的人。
然而,對自由的逃避其實不完全是社會馴化的結果。人的天性中本來存在對群體皈依的需要,而這個需要一旦強於自我獨立的需要,人就會選擇逃避自由。人的皈依需要一方麵有生理的原因 - 脫離母胎的痛苦難忍,另一方麵是生存環境的原因:人的生存依賴於合作。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期間,與群體割裂開的個人是很難甚至無法生存的,因為單個的人無法抵抗惡劣的自然環境,更無法與其它物種競爭(甚至可以說人的合作能力是人從動物界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之一。參見《羞恥感與負罪感》)。既然沒有合作人就不可能生存,和群體的隔離 - 孤獨,就成了人的最大恐懼之一。據心理學統計,孤獨是僅次於死亡的人的最大恐懼。原始社會時期對個體的懲罰之一就是把個體從部落群體中開除。這些個體脫離群體之後基本就是死路一條。文明之後社會對很多罪犯的懲罰之一也是流放,讓人承受脫離本土文化環境的痛苦。所以人的本性中有著強烈的對孤獨的懼怕,對歸宿的需要。
皈依和自由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同時存在於每個個體之中,而每個人偏重不同,但絕少有人隻需要其中之一。然而盡管如此,由於曆史的方向總是在朝向未來甚至未知發展,每一次真正的進步都基於舊次序的被打破,自由仍然是一個健康的充滿活力的社會最推崇權利,更是健康個體的鍥而不舍的追求。
3,自由的相對性
大凡世間任何事都是相對的,自由也一樣。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我讀到過的最接近於”絕對自由“的,就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黨的獨立宣言:“自由是在不傷害他人的條件下做一切事的權利”("Liberty consists in being able to do anything that does not harm others") 。但這個“不傷害他人”就是條件。所以自由絕非無條件的“為所欲為”。
盡管美國在很多人眼裏是最自由的國家,但很多中國人可能在大陸覺得更自由自在,這大約一方麵是因為每個人對自由的需要不同,另一方麵每個社會的行為規範也有所不同(文化差異)。就個體而言有些人注重物質上的自由,所以拚命掙錢,有些人寧願掙錢少也要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時間,享受精神自由;就社會而言,每個社會對人的行為約束體現在不同的方麵,有些社會在精神上約束得多,行為規範上相對放縱,有些社會可能正好相反。所以不是每種社會都符合自己個人需要,而適應了一種文化環境的人很可能不適應另一種社會,盡管另一種社會可能是先進的,更自由的。
除了自由的內涵各個不一以外,筆者還認為,自由產生的條件也是相對的,真正的自由並不完全來自外界。外在的自由雖然是自由最基本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分條件,因為它不能完全保證一個人真正的心靈自由。由此把個人自由完全建立在外在條件下的人,即使在一個非常自由的社會中,可能仍然會得不到真正的自由。此外,由於一個人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體,單有一方麵的自由都不是完全的自由。所以一個擁有絕對物質自由的億萬富翁完全可能生活在心靈的牢獄之中;而對於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物質上的相對短缺也並不能真正剝奪他/她的內心自由。
在《肖申克救贖》中安迪把音樂打開,讓每個囚犯都在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釋放就是心靈自由的最感人的例子: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little cage and made tho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moments, every last man in Shawshank felt free.”(。。。這美麗的聲音飛揚到至高至遠的地方,那是生活在灰色的塵世的人做夢都想像不到的地方。此時仿佛是一些美麗的飛鳥突然來到我們單調的牢籠,一瞬間融化了監獄的高牆。在那短短的一瞬間中,肖相克監獄的每一個囚犯都感受到自由。)
誠然,如前麵所述,人是肉體和精神的共同體,單有任何一方麵的自由肯定都不是完整的自由,但精神的自由卻是一種高出於動物本性的自由,一種對肉體的超越,帶來的是一種升華了的力量和享受。
最後引用一段高智晟的話:“我經常跟警察開玩笑,我說你們的空間在你們眼睛裏麵,我的空間在心裏。你們的空間是有限的,我的空間是無限的。你們一閉眼,什麽都沒有,就是黑暗; 我一閉眼,就是光明”。”
這不是玩笑,而是智慧。
07/06/201, Durham,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