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孤獨的美國人
美國人的人際關係除了家庭內之外都相對淡漠。美國人對朋友嘛,有點像花心男人對女朋友 - “衣服” - 一樣,隨便換。還有很通俗的說法:move on(往前走,意思是忘記過去,繼續自己的路)。(注)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欣賞這個 move on 情懷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隻有自信充分的人才能不那麽看重他人。中國人過於注重他人關係,有時候其實是因為個體的脆弱。不過本文不是要分析中國文化的弱點,而是意在對美國文化中的這個淡漠的人際關係做一個客觀的”解剖“。
筆者的一個鄰居,單身男青年,平時絕少和他人來往,但不時會收到他的郵件,號召本社區為數不多的幾個房主去他那裏開會。我覺得奇怪,明明有專門的房主協會,為何他自己要無事找事地要大家開會。會上也沒有啥實際意義,大家寒暄抱怨一通,之後又各自分道揚鑣,形同陌路。久而久之我才意識到,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和他人的聯係。換句話說,就是太孤獨了!
的確,美國地廣人稀,出門就是車,鄰居之間打照麵的機會都沒有。即使見麵,打打招呼之後便沒有了話題,各自走進自己的家門。而門一關,就是一個對他人來說完全陌生的世界。
西方文化是個人主義文化,孤獨感是不可避免的。不用說經常聽到孤獨中死去的名人,就我知道的在孤獨中去世的老人就不止一兩個。難怪有人說美國人是老年人的墳場。
很多移民 - 不光華裔 - 都經常抱怨在美國很難交朋友,更難以融入社會“主流”。其實不光移民很難和美國人交融,就是在美國人之間,也常常是戒備森嚴。大約因為犯罪率較高的緣故,美國人大都對陌生人的戒備很深,小孩不能隨便逗,有人敲門不能立即打開,更不能隨便讓不認識的人進屋,等等。美國人倒是經常開派對,但派對中人與人的交流其實是有限的,更由於很多禁忌話題,交流更是流於膚淺。派對的目的,大約很多時候不過就是解解悶,聚在一起看看大家活得怎樣,甚至是否還活著。
關於交際中的禁忌話題,不要說結婚、工資等等這些都知道的了,就是房子的價格,是否想要孩子,想要幾個孩子,等等,都很可能被看成對隱私的侵犯。總之,與錢、性、宗教和政治立場等等有關的話題都是戒備森嚴的。剩下的安全話題大概就隻有天氣了。
但另一方麵,由於從小就習慣了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間,很多美國人也有高超的交際手段,能在不接觸個人問題的前提下滔滔不絕。既然安全的話題隻能是天氣,這樣的滔滔不絕對筆者來說基本是個謎。好多美國人可以和陌生人很快就混得老哥們一般的“熟”,甚至約不認識的人旅遊,上床,搞性派對(這當然是很隱蔽的亞文化),但之後很快形同陌路,沒有任何聯係。在英語中這叫 “no strings attached”,即不牽連(這讓我想起魯迅筆下如粉如沙的雪,絕不粘連!)。如果分手後一方覺得難以放下,想繼續來往,很可能被控告stalking(跟蹤)罪。所以即使頻繁的派對,善於交際,在太多的美國人心靈深處仍然是獨守的寂寞。
美國人極其喜歡群體的體育項目,比如橄欖球,籃球,棒球等等,而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一對一或個體運動,比如網球、體操等等反而興趣較小。這樣的文化特征自然有多重原因,但我在想孤獨也許是原因之一。或許這樣的集體運動能釋放一定的孤獨感?
個體孤獨是進化的必然
人類的進化趨勢迄今為止是從群體性向個體性發展的。不少曆史學以及社會心理學家把人類的群體(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個體的成長規律相比較,認為二者有很大的一致性。個體的人有兒童期,成人期以及老年期的過程,群體的發展也基本呈現這個規律。
先看人的個體成長規律。人在兒童少年期還處在父母的保護之中,思想簡單,沒有疑心,容易交朋友。由於還沒完全“脫離母胎”,還沒脫離和他人和外界的隔離,這時期人的個體自我意識處於混沌狀態,於是無所謂孤獨。而進入成人期後,人的自我意識趨於成熟,個性開始成型,人與人之間的分歧就越來越大。在這個階段中的人是一方麵需要獨立的個人空間,另一方麵又必須承受孤獨的代價。而在老年期人的智慧成熟,學會了接受,一般會在另一個境界上返老還童,變得從新容易和他人和睦相處。
再看人類社會。原始時期和文明初期都是在群體中進展的,尤其原始時期,比如村落村落、公社等,個體均完全屬於群體。文明初期的社會體製也是等級森嚴,人人分屬於不同的社會單位,比如家庭,國家,宗教團體,等等,個體的需要仍然置於群體之下。這種以群體為重心的生存時期其實就是人類曆史“兒童期”,或者“少年期”。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的時候,由於人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的獨立的需要,漸漸出現了私有製和個人主義意識,這就形成了人類社會的成熟期。資本主義時期就是典型的人類社會的“中年”,個性成熟,個體之間有巨大差異,孤獨的人越來越多。
私有製和個人主義意識是導致人的孤獨的兩大因素。首先看私有製。私有製導致人的孤獨其實和人的生存競爭意識有密切關係。人活一世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死亡,所以生存競爭從來是人類曆史上以各種名義而發起的戰爭之根源。在人類進入資本主義階段之前,這種競爭主要以群體的方式出現,而個體皆從屬於群體(國家,民族,部落,王國等等),所以盡管群體之間的廝殺不斷,個體在自己從屬的群體中還是很安全的,不會有太強的孤獨感。而在私有體製下,這種生存競爭漸漸從群體之間移轉到個體之間,導致個體之間從同胞夥伴關係變為競爭對手關係,人際關係就必然緊張起來(過多的禁忌話題就是例子),孤獨成為必然。
很多中國人來美國後隨便一件小事要美國人幫忙,不小心就會被認為是在占便宜,剝削他人的時間。不難理解,因為在個人主義文化環境中,時間、精力,都是人生存的資本,不能隨便免費給予的。吃慣了大鍋飯的中國人自然很不了解這點,往往導致誤會(參見《幫忙還是冒犯 - 說說中美的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然中國現在也是市場經濟,人和人的關係也在朝這個方向轉化中。
個人主義意識導致孤獨更是不言而喻的。越是發達的頭腦,越是對事物有獨立的看法,越是無法和大眾意識形態取得一致。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就是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的產物。人一方麵需要獨立的精神空間,另一方麵孤獨又令人窒息,這個矛盾幾乎一致是存在主義文學作品的中心題材。
西方社會中的這個孤獨感也從文化的角度解釋了西方社會的一個犯罪現象:自工業革命以來層出不窮的連鎖殺人犯。熟悉成長心理學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如果生在健康溫暖的家庭,無疑很容易出落得健康,但一旦家庭環節出問題,成長後又有沒有能消散孤獨的社交關係,很容易導致變態,甚至犯罪。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幾乎所有的連鎖殺人犯都有一個黑暗的童年(注:這一現象西方心理學有廣泛的調查研究,基本成為常識,所以在此就不做引證)。西方的個體犯罪率大約是超過中國的(沒有確切統計),這個現象我倒不認為是因為中國的家庭關係比西方更充滿人情,而是因為在西方社會一旦家庭出問題,社會很難提供足夠的親密人際關係讓人的孤獨得到解脫。所以從最早的19世紀倫敦街頭的“開膛手傑克”之後,西方的連鎖殺人犯非常多,隨之也出現非常流行的熱門文學形式 - 偵破神秘小說。這些殺人犯有諸多共同特征,比如智商極高,作案手段及其複雜隱蔽,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都很正常,甚至受人尊敬,等等,而在這些特征之下,他們都有一個極度孤獨的內心世界(參見《美國的犯罪 - 兼說連鎖殺人犯》)。
資本主義製度不容分說是目前相對最先進的一種社會體製,但個體的代價不小,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們也越來越重視這個製度下的副作用。然而,既然社會發展如個體的發展一樣,都必須經曆這成熟的“成人期”,那麽孤獨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遲早要經曆的過程。中國社會的過於近距離的人際關係,一方麵消解孤獨感,另一方麵也不能不說是文化落後,個體缺乏獨立性的體現。而不少中國人把發達的西方社會想象成天堂,人人道德高尚,人與人之間都盡如春天般溫暖,來了之後,大約都隻有吃後悔藥的分了。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的確是和個體的發展規律類似,那麽資本主義時期也隻是人類社會的成年期,在將來還應該有一個“老年期”,這個老年期將會是怎樣呢?私有製的消除,從而人人平等,世界大同?我們無法預測,隻有視之以待。
多謝夜月飛花的鼓勵哈!
獨處的人比較深刻,因為最難理解的是自己,而不是這個世界。外界的權利財富是有限的,而對自身的探索是無限的。
文中 No strings attached 寫成了 No stream attached. 進了首頁的文章修改不了.
智者是少數,每個智者都找得到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智者之間的來往也僅限於必要的事情
本文的孤獨,並非針對個體,而是一個群體現象, 即私有製社會相對於其它社會更容易導致人的孤獨感。這並不排除很多人在這個環境下如魚得水。
另外即使喜歡獨處,沒有任何人理解的極端孤獨一般而言是害大於利的。派對聚會其實並非孤獨的對立麵,過多的派對往往是心靈孤獨的一種體現。
英文中solitary 和 loneliness 不是一個意思。enjoy solitary 和 suffer loneliness . 本文針對的是後一種
是 no strings attached。不知怎麽寫錯了
可能喜歡熱鬧的和獨處的都有健康的人吧。不過喜歡獨處的人會有更深刻的精神世界。
我不相信馬克思。但不拒絕任何可能性。從人的生存的合作性來看,人是社會動物,最終“合”的可能性很大。
不僅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孤獨是進化的結果,在個人層次上,接受孤獨也是成長的標誌。
盡管所有的研究都證明“朋友多,喜歡社交”的人更健康,我還是認為能安靜獨處,靜坐思考的人更加健康。
最後一個問題是基於樓主相信馬克思預言的社會進化階段論,就是還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我卻悲觀的認為這是他給人類畫的大餅。就算北歐已經最接近,他們的經濟體係仍然是資本主義,即生產資料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