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曾幾何時,心態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匯。健康的心態,更是當代社會人人掛在嘴邊的。心態也是交流中非常容易察覺的,因為心態,其實是人性的一個表層現象,沉澱在這個現象後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命運並非總是公平的。生活順利的人,身體健康,事業愛情如意,自然會有幸福感,自然會笑臉常開,給人以心態積極的印象;而命運不濟 或事業愛情不如意,或疾病纏身的人,自然容易悲觀,給人以消極印象。
在《衣衫襤褸背後的高貴 - 讀範雨素的文字》中我這樣寫到:
在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的開始,作品的主人公冉·阿讓剛剛從監獄裏出來,被世人厭棄,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怨恨。饑餓交加無處可走的他最後被米裏埃神父收留。神父對他說了這段話:“是的,你來自一個不幸的地方。。。如果你帶著怨恨離開那裏,對人類充滿憤懣,你是值得我們同情的;但如果你能帶著良好的意願離開,心中充滿柔情與平靜,那你就超越我們所有的人。”;(“Yes, you have come from an unhappy place. But listen. … If you leave your place of suffering with hatred in your heart, and anger against men, you will be deserving of our pity; but if you leave with goodwill, in gentleness and peace, you will have risen above any of us.” Penguin Classics)
表麵上這段話牧師是在開導冉阿讓要調整心態,仔細地看,是有兩層意義:首先,經曆了苦難與不公正的人,心懷怨恨是可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其二,如果這些苦難的人還能有積極的心態,他們就超越了其他人。簡單地說,一個命運不幸的人要心態好,需要比命運佳的人更多的智慧和勇氣。如果做到了,那一定是偉大的值得我們“仰視”的人。
所以當麵對運氣比我們自己差,受過自己沒有受過的苦難的人,我們首先要給予同情和理解,而不能隨便地要求他們持“積極心態”,因為那是需要極大智慧的業績,是世上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