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易的思考

一個以思考為娛樂的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胎製”---中國傳統文化的惡報?

(2012-06-22 08:56:57) 下一個

 

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中國的“一胎製”,無疑是中共政府侵犯人權的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一胎製”的實施過程,的確令人觸目驚心。但事情的另一麵是,作為一種政策,“計劃生育”的確是中國人口爆炸後不得不實行的“合理”計劃。

根據資料,1949年中國人口4.5億。而到1979年,計劃生育提出之時,中國的人口是近10億(而實際的數字是超過了12億)。人口猛漲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原因是毛澤東的“人多力量大”,“英雄母親”的倡導。這個倡導在無形中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傳宗接代”“多子多孫”的意識,使得中國人以前所未有的最大激情來配合(顯然比配合一胎製的激情高過不知道多少倍)。更不必說什麽“人多力量大”“趕英超美”等共產主義的愚昧教育。 此時,中國人的無知真正成了統治者的最好的利用工具。於是,廣大婦女們驕傲地不停地懷孕,好多甚至生下十幾個孩子。在這樣的激情甚至瘋狂的政治熱情支配下,中國人口自然飛速上升,三十年翻了幾乎三倍,!還不必提期間中國經曆了“大躍進”,餓死了幾千萬人。這實在是在世人類曆史上最愚昧的一頁。如果不加限製,在過三十年,中國人口將增長之30億!這個數字,恐不怕是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都無法控製的。

人口爆炸帶來的社會問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資源問題。這個早在兩個多世紀前就有西方學者認識到(馬爾薩斯人口理論)。西方之所以幸運地避免了這個問題的發生,主要因為1,西方文化在地理上的擴張,導致人口疏散到其他地方;2,西方的工業化,導致生產力的提高,資源的相對豐富;3,西方人對自然的科學研究,早早地認識到生態平衡的問題。4,西方人的教育普及(當然不是中國式的八股文教育,那樣的教育普及了也沒有用)導致人的“質量”提高,導致很多人對享受自己的生活的興趣大於傳宗接代,所以近代西方養孩子少,甚至無孩子的大有人在。然而,在文化落後的國家,如中國,印度等,以上幾點特征均不具備,所以人口的增長,必然是一個國家最沉重的負擔。

上麵提到的資源問題以外,我認為最後一點 - 人的質量問題 - 被中國人忽略的最厲害。中國人生存原則幾千年不變,遵循祖先的傳統,重數量不重質量,隻求生的多,不求活得好,導致了中國目前的嚴重的人的質量問題。試想一個農村貧困戶為了傳宗接代而養了一大堆孩子,這些孩子能夠得到應有的照顧和教育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計劃生育之後,由於父母隻有一個孩子,相對來講,對孩子付出的一定會多的多,人的質量,會漸漸好轉起來。

在此我不得不附帶提及兒童虐待的問題。中國傳統由於過分關注與“傳宗接代”這個實際目的,而從來不重視養育兒女的過程,導致中國兒童成了這個落後文化的最大犧牲者。以前(包括現在)的農村,除了大量的拋棄女嬰以外,就是沒有被拋棄的孩子,尤其女孩,也飽受踐踏。中國的兒童,不但生活在沒有愛的境況中,更生活在沒有一絲“憐憫”的環境下(這就是我在“孝道與兒童虐待”中提到的:中國人對“兒童虐待”一詞的陌生並非因為中國沒有兒童虐待,而是中國沒有兒童保護意識)。我堅決相信,雖然生命都應該是美好的,但沒有被精心養育的生命,甚至慘遭踐踏的生命還不如沒有。由此父母在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經濟,而尤其是愛的情感準備)時,不生孩子,遠遠勝過生許多不想要的孩子。從這個角度看,“計劃生育”是絕對有必要的。

計劃生育的政策在實施中,的確踐踏生命。然而,對生命的踐踏,在中國這個地方並非始於“計劃生育”,而是中國文化中長期存在的問題。這樣說並非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殘酷辯護,而是指出局麵的兩難性。因為,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人口任其泛濫,同樣會有,甚至會有更大的罪惡發生。如果“計劃生育”能夠和平的進行,當然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麵,但現實卻很讓人無賴,正如前麵提到的人口質量問題 - 中國人根本意識不到人和自然環境有一個共生關係的存在,隻知道多子多孫,所以對毛的“英雄母親”堅決響應,但對於計劃生育卻堅決不配合。這樣的狀況,再加上中國“統治者”的殘忍,在實施過程中的非人性就成了必然(在一個對成熟的生命都沒有尊重的地方,誰會憐憫不成熟的生命)?所以不能不說,無論是殘酷的“一胎製”,還是沒有約束的人口增長,都是中華民族現在無法回避的兩個殘酷現實,其間沒有中庸的路可走。共產黨選擇了前者,保存了國家,犧牲了廣大的個體,而後者,可能更是會給國家和個體都帶來不可避免的民族災難。

“一胎製”,的確是中國現代最沉痛的詛咒。人類,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真正母親是大自然,從而無限的擴張自己的數量,終承將受不幸的惡果。中國,這片曾經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之一,以她的優良的自然條件養活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然而她的子孫卻把她的資源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無限存在”,可以任意“多子多孫”“傳宗接代”,無限製地向她索取。現在,終於到了中國文化(中國人)向大自然母親還債的時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