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前天偶然讀到“毛媽”(“毛媽的廚房”創始人)的一篇文章,說是她有天偶然說了句“I am beautiful”,招來國內親戚的一盆冷水。而同樣一句話,在美國人中卻很容易聽見,不但不會招來冷水,反而會得到鼓勵。這問題究竟在哪裏呢?中國人為什麽這麽不喜歡”嘴甜“(當然除了那種口是心非的虛偽者以外)?讓別人高興一下就那麽困難麽?
我的體會是,隻有富於愛心的人,才敢於真心表揚別人。人的愛心,就像是銀行的存款,積蓄越多,拿出來時就越大方。所以,得到愛越多的人,或者自愛越充分的人,越能夠大大方方地表揚別人;而得到愛越少的人,就會在對他人的讚美上越顯得吝嗇。原因可以理解:我自己都不夠,憑什麽還白給你?(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老子自己心情都不好,憑什麽要讓你高興?)再加上攀比心作怪,別人活得好了,必定意味著自己的失敗,所以一不小心表揚了別人後,往往後悔莫及:TMD,老子今天不小心又虧了一把!
也許是在這種“文化習慣”的熏陶下,漢語中對“美好”的稱頌詞匯大大少於英文。英文中今天一個“beautiful”,明天一個“excellent”,還有 “marvelous",“appealing”,“charming”,“glamorous”,真是數不勝數。而簡單的一個“好”字(good,or good-looking),都是幾乎拿不出手的“禮物”。然而情況在中文中就大大不一樣了。在“驕傲使人落後”的顧忌下,好多人不但不對那些本來就很好的成就給以鼓勵,就是麵對一個好得不得了的成就時(除了那些在“攀比”的意義上和自己無關的東西以外,比如名家大師的作品),也隻會妞扭捏捏地道出一個充滿“文化特色”的詞匯:“不錯”。更要命的是,即使好不容易用了這個退色的詞,都還要再打折扣:“某某這篇文章寫得不錯,但是,。。。”“某某這張畫還不錯。不過。。。”
於是惡性循環開始,得不到表揚的現實,也自然讓人更加吝嗇,人人都繃起苛刻的臉,整個社會如“秋風般的蕭瑟”,誰看誰都不順眼。
有人說這樣的“嚴格要求”是為他人好。真的嗎?那些對別人雞蛋裏挑骨頭的人真的是希望別人能做的更好,成就更輝煌,更讓他們自己顯得渺小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希望大家停止這樣粉飾太平的想法,也希望“批評者”們停止使用這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表揚”時的“含蓄”,“批評”時的“大方”,這兩種相矛盾的態度的高度結合,在我看來其實出自於好多人的自卑心態,是他們抬高自己人格的一種手法(在此絕不是指所有的“批評家”們):雖然自己做不出個什麽來,但絕不能讓人看低了自己(其實誰也沒有看低他們),於是就是在別人做出來了的成就上下功夫,把自己裝扮成師長,給人“批評”,打分(當然是低分),指點,總之,要給人一種自己高高在上的印象。
英語中的一個詞匯:judgemental(好評判的,好評價的),是一個貶義詞,也是一般人在生活中很忌諱的,或者很注意克服的一個人性弱點。在此,我不得不強調一個我觀察到的事實,我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人比中國人更好評判他人了。
大凡好多在美國的中國人都對美國的表揚式教學持一種很不感冒的態度。“對孩子不好。”“對孩子表揚太多”“太容易讓孩子們忘記自己是誰。”(好像他/她的孩子生來就應該覺得自己是“灰姑娘”“癩蛤蟆”)等等。對這個現象我有一個看法,就是(很多)中國人,由於自己從小在父母的嚴厲下長大,沒有得到充分的愛,所以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到自己當家作主再從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損失“撈回來”(孝道傳統導致的惡性循環)。正因為有這樣的心態,看到孩子們在美國不但不受打擊,反還成天被老師的“蜜嘴”誇,這種人潛意識裏麵感到非常地不受用。我自己就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家長,成天看不慣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的表揚太多,於是總是批評。我實在看不下去,說了一句,要是你聽了表揚會高興嗎?要是高興,為什麽不讓孩子也高興一下?
上麵這個對孩子苛刻的例子應該是極少數的,我相信大多數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受表揚時還是高興的多,但不輕易表揚人的習慣的確在中國人普遍存在著,並且這個現象和中國父母對孩子的“含蓄”關係可能最大(如果追根,這又要追到傳統的儒家所意識形態。不過此文對此就不再贅述)。
我自然不推崇不切實際的虛假的表揚,但我推崇這樣一種態度,即:盡量忽略別人(和自己)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上的不完美甚至過失,而大膽讚美別人(包括自己)的即使不那麽完美的創造活動。比如孩子突然用玩具作了一件四不像的東西,比如人過中年的伴侶突然心血來潮笨拙地撥弄起琴棋書畫,比如半老徐娘的朋友突然俗裏俗氣地把自己濃妝豔抹一番,等等。對成年人是這樣,對孩子更應該是這樣,因為隻有在一個人人都彼此欣賞的世界,人生才會是美好的。
問好plum8!很高興大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