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易的思考

一個以思考為娛樂的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尊與自賤 --- 試析中國人自尊的缺失及其文化成因

(2010-07-13 11:52:24) 下一個


稍微敏感一點的中國人,不難從外表上就能辨認出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精神氣質之普遍不同。這個不同,就是“自尊”的有無,或者程度的不同。很多中國人比起西方人來說,少了一份“自尊”。

可能有人會簡單地把這個現象歸因於西方國家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但我個人以為這是非常表麵的原因,甚至根本不是原因所在。要探討這個現象及其原因,我認為應該從文化意識形態上去思考。

當然,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什麽是“自尊”。

 

1。什麽是自尊?我們中國人有自尊嗎? 

自尊牽涉到“自愛”。在詞匯的定義上,自愛和自尊雖然不完全一樣,但差別不大,彼此也有密切的聯係。在英文中也有“自愛”(self love),“自信”(self confidence)和“自尊”(self esteem)等詞匯。我在本文中主要討論“自尊”,不但因為其中包含了“自愛”與“自信”,還因為“自尊”是“自愛”和“自信”的混合 - 因為愛自己信自己從而尊重自己

自愛是自尊的基礎。在前一篇“童年與自愛”中我提到自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愛”的重要。愛,是我們對生命之存在的肯定。有人愛自己,是對自己的生命價值的肯定,有更多的人愛自己,我們就能更多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所以愛,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但又由於他人之愛不具備自愛的恒定性。所以自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大保障。

自愛與他愛(來自他人的愛)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前者是無條件的,後者大多數都是有條件的。因為一般來講,別人都是因為你的某種外在或者內在品質而看重你(當然“他愛”也有無條件的,但相對很少)。而自愛,或者說真正的自愛,是無條件的 - 即對自己的本性的全部接受。

一個愛自己的人,是一定尊重自己的。所以如果在此給自尊下個定義的話,自尊,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後天形成的所有屬性的肯定和尊重

一個自尊的人,首先肯定自己的天性 無論自己先天的條件如何;其次無論自己後天的命運如何,境遇如何,也仍然會去珍惜自己,看重自己。總之,自尊就是對自己的無條件的接受。而自尊的最大特點,也就是“無條件性”- 對自我本性的尊重不以客觀條件的不同而改變。

如果說以上聽起來還有點抽象,再舉具體例子。人的天資各有差異後天也是命運無常。我們可能生性開朗,也可能生性含蓄;我們可能生來聰明伶俐,也可能生來愚鈍;我們可能出生於名門,進名牌大學,做達官名流,也可能出生微寒,無條件讀書,作藍領工度日,然而,所有的這些先天和後天的條件,都不是我們愛自己或者不愛自己的原因。我們對自己的即存的現實,以及自己想改變但盡力之後仍然不可改變的現實,都應該全盤接受,並珍惜。所以,一個藍領工人在一個億萬富翁麵前,絕不應該僅僅因為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低下他同樣高貴的頭;反過來,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人,在社會地位相對低的人麵前,也不能因為這個差異而踐踏後者的人格。這就叫做人格平等

 提到“自尊”,不得不提到“自我”。如果說自愛和自尊是針對的我們自己的這個與生俱來的天性的話,這個內在的天性,就是我們的“自我”-  一個完全區別於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的獨立屬性。

過分膨脹的 “自我”自然不值得推崇,因為它會壓製他人,但這個獨立屬性的存在,卻是成熟人格的必需品。因為“人格”,就是指的我們的這個“自我”。一個人格成熟的人,就是自我成熟的人。他們會尊重自己的這個“自我”,聽從它的需要,滿足它的合理要求,並且在它受到攻擊時懂得保護它。而人格不成熟的人,就是那些在成長過程中 “自我”受到壓製的人。他們的人生,是受他人的左右,並且在自己的“自我”受到壓抑或者傷害時不但不保護,反而使出更大的力去壓製它。

在人格不成熟的人中,如果他們的“自我”的生命力稍微強一些的話,他們就會活得很痛苦,處在“自我”和“他我”(或者叫被扭曲的了“自己”)的搏鬥中。而如果他們的“自我”生命力很弱的,最後的結果就是自我的徹底被壓製甚至消亡(很多人的自我甚至在兒童期就被父母壓製後消了)。

“自我”被徹底抹煞了的人,自然不會懂得自愛自尊,因為,人不可能去愛一個不存在的東西。當然,他們也可能活得很“安心”,因為他們“自我”已經死亡,不再出來和“自己”較量了。

 所以,搞清楚了自尊的含義之後,不難看出,有自尊的人,就是有自我的並且尊重自我的人。在外表上,這樣的人,行為舉止不以別人的態度而改變,所以顯得有人格尊嚴。而我們中國人,恰恰不具備這個品格。中國人在為人處事中最強調的,恰恰是說話舉止分場合,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所以,在很多中國人身上最難見到的,就是不卑不亢的自尊。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人普遍缺乏或者沒有自尊。

 

2。中國人缺乏自尊的表層原因 

肯定了中國人自尊的普遍缺失,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麽我們中國人會普遍缺乏自尊呢?直接的或者說表層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家庭的和社會的

1)。先說家庭的原因 - 父母的壓製。

在“童年與自愛”一文中,我著重提到父母愛對自愛的重要性,因為兩點:一是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所以是恒定的和安全的;二是因為人在人生之初就體會到的事物往往影響人的一生,所以童年得到父母真愛的人,往往一生都會活得自信。

而中國的父母,比較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很多父母,不能不說有一些特殊性。中國的父母,在無條件地愛兒女這一點上做的非常差 - 他們最懂得如何要求兒女,而最不懂得如何尊重兒女。所以很多中國父母,都無法給兒女提供這樣一個無條件的愛(我曾經在“‘孝’的孫子效應”以及“孝道與兒童虐待”中相對詳細地分析過中國的傳統孝道如何踐踏兒童的人格)。

如前麵提到的,人的天資各有差異,不能強求(也強求不到)。然而中國父母,不管孩子的天性如何,幾乎都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一心要把孩子“塑造”成“最佳”,“第一”。似乎沒有這些“最佳”和“第一”,孩子們就的不到自己的愛。這就叫“有條件的愛”。天資好的兒童,會比較幸運地滿足自己的父母,得到父母的認可,而天資差的,就受苦了。父母的高壓“政策”強迫他們和其他的更聰明的孩子攀比,做他們做不到的或者做起來很困難的事。雖然說適當的壓力是有好處的,但過分的壓力,讓兒女從小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種不足感,就成了自卑的種子。

當然,兒女不及人的地方,也不能讓他們覺得“及人”,或者比別人還做得更好,因為那樣就成了虛假,並且很可能滋長兒女的虛偽的一麵(這也是現代父母嬌寵自己孩子的方法,以謊話來騙取孩子的歡心),但父母因此而訓斥兒女,不給兒女的人格以肯定,則會導致兒女對自己的能力缺陷的極度自卑。不幸的是,好多中國父母正是這樣做的。很多父母不但在行為上給孩子施加壓力,還在口頭上處處拿別人做比較,以表示自己對孩子的缺陷的“恨鐵不成鋼”的“愛”。更由於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是打著“愛”的旗號,孩子們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生來就不值得愛。

對兒女的高要求,很多還來自於父母自私 把自己的不能成全的人生事業強加在兒女頭上,讓兒女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者讓兒女去努力成就自己沒有成就的願望。這樣的父母,打著“為了兒女好”的旗號,實際上是把兒女的自我意誌徹底消滅,讓兒女不但不能成全自己的人生理想,還生來就欠了父母一輩子的“恩德”。在這種“愛”的培養下,兒女從一開始就是在為父母而活,是父母的附屬品。自我,根本毫無立足之地。

更不必提在中國很普遍的對兒女經常實行體罰的父母了,那更是不折不扣的兒童虐待了。在兒童期就受到這樣待遇的人,精神上完全不知道什麽是自我肯定,他們的一生都可能會掙紮在爭取他人的肯定的努力中。一旦自己做不好什麽事,即使別人不懲罰自己,自己也會懲罰自己。

 這種對兒女施加高壓的“父母愛”,導致了很多中國人成長後在事業上的極度攀比心,因為他們從小就在認識到,隻有作的比別人好,才能得到認可,才能得到愛。然而天資較差的這一部分人(可能還是很大一部分人),由於自己一生都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天性,成全不了高於自己能力的願望,所以他們一生生活在沒有自愛的荒漠之中。

             2)。在看社會的原因。

我認為,中國傳統中的極端抹煞自我的特點造成了一個自我無立足之地的社會,使中國人的自我在走出家庭後繼續受到摧殘。

中國社會,實際上是一個等級深嚴,充滿歧視的社會。由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宣揚了幾千年的“三綱五常”,把中國人的的人際關係納入了等級結構中,造就了一個沒有個體自由的“大一統”民族。

就像在中國的家庭中個體是家庭的附屬品一樣,在中國社會中,個人,是社會的附屬品,個性是不允許存在的。我們從小屬於父母,長大後屬於某個班級,某個學校,某個單位,更不必說,我們從生下來到死,一生都始終屬於一個民族:中華民族。我們所有的個體意誌,都得順從這些集體的利益,否則,我們就麵臨著被孤立,甚至被迫害的後果。

當今的中國社會,雖然共產主義的思想意識在表麵上反封建,但就其消滅個體自由,把人劃歸於簡單的階級階層的這個特點來講,實際上是和封建社會一脈相承(這也是為什麽共產主義總是在相對落後的社會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所以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社會中,封建思想觀念仍然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個體自由仍然沒有絲毫的地位。

 

3。中國人缺乏自尊的深層原因 

如果說前麵所提及的家庭和社會的原因都還是“現象”的話,接下來我們就不得不追問:為什麽中國的父母如此對待兒女?為什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自我”的觀念?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麵去思考:1。中國人強烈的生存和競爭意識;2。中國人的生命觀;3。中國人的功利主義人生觀所導致的愛之缺失。

1)。首先看強烈的生存和競爭意識。大約是中國人多,競爭大,中國人比別的民族更具有生存和競爭意識。所以中國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競爭中成為強者。這個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愛”,實際上是摧殘孩子的自愛自尊的原動力,也是父母對“生存能力的”的最大誤解。

中國人總認為,活得最好的人,總是那些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人。其實,這種思想是非常落後的原始意識。在人類競爭之初,人,作為個體或者群體(尤其是群體)的確必須要爭取到比別的個體和群體更有力的位置,才能生存下去,但人類曆史發展到今天,生存條件不再惡劣,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大多數人隻要具備基本的生活能力,就能衣食無憂,而作為個體的人,也已經從認知混沌的,依賴於群體而生存的狀態進化成有感情和獨立思維能力的複雜綜合體。所以人類社會,也早已經從群體的殘酷競爭時期進化到追求個體幸福的時代。

現代心理學,是從研究病態人格開始的,到現在重點幾乎全麵轉換到研究健康人格上麵來了。這個健康人格,就是和功利性人格相抵觸的“自我實現”的人格。個體的幸福與否,就在於這個自我的實現與否。而自我實現的標準,絕不是取決於社會地位與財富的擁有程度,而是取決於個人生活得愉快和幸福程度 。因為,一個人隻有在自我得到滿足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的快樂。所以一個自我被抹煞了的人,即使是億萬富翁,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而一個自我得到充分發展的人,即使社會地位較低,也仍然能自得其樂。

如果以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曆史發展來作為近代文明的發展的標準的話,當今世界的文明的標準,已經從工業,經濟和科技的發達,轉移到個人幸福的程度上了。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人的強烈的競爭意識,實際上是文明落後的體現 中國人的整體意識形態,還停留在對物質利益和其他的一些基本生存條件的你爭我奪的原始時期。

 2)。其次,中國人的生命觀。中國人對生命的認識是不太懂得先天的重要性的。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我認為中國人的普遍認識是“人之初,性本空”,即,人生下來都是張白紙。由此中國人認為後天灌輸的越多,人就越聰明,以後的生活就會更“成功”,更“幸福”。

這個“性本空”雖然是不成文的理論,但我們從現實生活和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對兒童的態度就能知道它是實際存在的。很多中國人從來認為兒童是可以被忽略的對象,因為“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什麽都不懂”。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的成就的肯定,也隻注重於“師道尊嚴”和父母的培養,而不承認人或者不重視人的自身天性。“天才”,更是外來詞匯。

然而,懂得現代心理學的人都知道,人,並不是生來一張白紙。我們先天的基因裏被注入了太多的信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把這個先天基因叫做集體潛意識,因為他認為這是我們所有前輩生命信息的積累)。隻有在生命的最初階段保護這些信息,或者引導這些信息,生命才能最大限度地繼承我們的祖先基因,讓我們的先天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再生,生命的潛能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

喜歡種花種草的人,懂得植物的“根”和“苗”之重要。他們知道要讓一個植物健康地成長,一定不要過多地人為地撥弄泥土,傷害根部,也不能輕易地去傷害自然成長的幼苗。這個根和苗,就是植物的幼年和童年。懂得保護這個根和苗,後麵的工作都很容易了。人,其實也一樣,懂得真愛的父母,就會保護這個“根”和“苗”,對自己孩子的凡是不涉及傷害他人行為和品格都加以肯定,讓其自由發展,他們的天性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生長。而好多中國父母就不懂得這一點。中國文化的傳統太強調後天的教育,加上前麵提到的競爭心態,導致中國人在育人這個問題上,隻懂得拚命灌輸,中國的教育體製,也永遠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和內容。這種過分的高壓性的後天教育,實際上弄巧成拙地扭曲了或者抹殺了人的天性,使好多人的生命反而達不到應該達到的水準。

 

3)最後,但絕不是最次要的,是愛的缺乏。

如果說中國人普遍缺乏愛,我認為這個愛尤其是指父母愛。中國父母對兒女的高壓的後麵,其實並不是很多人相信的那樣,是“愛”在驅使。這個看似偏激的觀點,我個人堅持認為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實。原因是中國人的強烈的功利主義人生態度。

我曾經在關於全職母親的文章中提到,“生兒育女,是愛的勞作”。隻有出於愛的需要而生兒育女的父母,才可能對孩子有真愛。但中國父母,很多都不是出於愛的需要,而是處於傳宗接代的需要,滿足他人(自己的父母,或者在別人眼裏顯得正常)的需要。“傳宗接代”本身就是一個功利為目的。出於這樣的動機,很多父母在自己情感沒有準備好時,甚至根本就不想要孩子的情況下,不得不生孩子。這樣,孩子生下來自然就成了負擔,養孩子自然就是“犧牲”。

當然有很多人會認為,天下父母都是愛兒女的。這些中國父母,並不是對孩子沒有愛,而是不懂得如何愛。我個人對這個觀點一直不認可,因為我認為,對於不懂得的東西,我們就不可能真正擁有。好比很多藝術的門外漢茫然地站在一幅名畫前,宣稱自己愛藝術,但就是不懂藝術,我相信誰也不相信他的話。所以那些不懂得愛的父母,對孩子也就是沒有愛(也許後來有一天終於懂得了,那他們的愛,也隻能從懂的那天算起,之前的仍然不能被叫做愛。並且,失去的,也很多能不能在被彌補)。

所以,雖然不愛自己的孩子在世界很多其他國家是少數,但中國,由於以上的幾個原因,其實是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而這個普遍現象的結果,自然就是中國兒童得不到愛,從而不懂得珍惜自己,不懂得自愛和自尊。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的傳統思想意識才是中國人缺乏自尊的根源。由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決定了中國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兩個概念是,家庭血緣關係上的“傳宗接代”,國家民族上的“大一統”。傳宗接代導致了中國的以實用為目的的家庭關係,也導致了中國父母的極端的功利心;“大一統”觀念導致了一個沒有自我的中國社會。家庭和社會,兩者一前一後,把中國人的自我壓製在個人內心的最底層。

 

4。中國特色的“自賤文化”

由這樣一個不知自我為何物的個體組成的社會,不但個人自我失落,還製造出一套專門踐踏自我的特殊文化 - “自賤”文化,在貶低自我這一點上走到了極端。可以說,刻意踐踏自我其實是中國幾千年文化不退的時尚。“小人”,“奴才” 這些赤裸裸的自賤詞匯就不必說了,連在文化階層中的一些故作優雅的詞匯,“拙文”,“鄙人”,“拙作”,等等,也反映出中國人極度的自賤心態。

這個自賤到極端的現象,反過來又讓人對自己理該爭取的東西不敢爭取,一定要以 “含蓄”的轉彎抹角的手段才能讓人接受,而這個“含蓄”最終導致人和人之間的不坦誠和猜忌。所以,在中國人的圈子中,說真話被當成愚蠢,說謊話,成了“智慧”。這,也是中國人如此普遍的推崇說謊,成為一個世界上有名的沒有誠信的民族的原因。

 另外還應該提到的一點,是在“自我壓製”後產生的“副作用”- “自我”膨脹。由於中國文化對個體自我高壓,自我不是被徹底埋葬在心裏的最低層,就是尋機“報複”,在可能的時候大肆彌補一把。這個現象我在“‘老子’與‘孫子’的人格較量”中有所分析,即,從小就一直做“孫子”的人總得有機會作一番“老子”才可能心理平衡,所以中國社會,是一個老子與孫子不斷人格較量的社會,不是你踩我,就是我踩你(這個現象也導致了很多有自尊的中國人也不得不“虛假”,某些時候也不得不“狠”。)。這也是魯迅的“弱者向更弱者抽刀”的內在心理原因。

在海外的中國人,可能很多時候都有一個體會,就是有些中國人專門找中國人來“整治”。這是因為好多有壓製心態的中國人,需要打“翻身仗”的時候,找“洋人”是不可能的,因為“洋人”都不太好惹(都有一份“尊嚴”),所以一看見中國人,心裏就知道彼此都是被“修理”過的,可以置彼此的人格於不顧。於是海外的中國人,就繼續發揚我們的光榮傳統,在自己的圈子裏展開你踩我我踩你的人格鬥爭。

 

5。結束語

中國的國門,從第一次代開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第二次打開,也已經有幾十年。兩次的國門開放,中國人的自尊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如果第一次國門被打開後,中國人還因為自己的物質基礎極端落後而看不清自己和西方的真正差距的話,這一次打開,中國人應該是到了徹底反省自己文化中的深層內容的時候了。

前麵提到,現代文明已經發展到以個人的幸福,個人尊嚴和人格平等為標誌的時候。如果比較一下各國文化,不難看出,越是先進的民族,越是懂得尊重個體自由,個體也越是呈現出 自尊;而越是落後的民族,越是提倡為集體而犧牲個體利益,抹煞個人的自由,個體也越是沒有自尊。所以反觀我們中國人的缺乏個體自尊的現象,不能不說我們中國人的普遍意識形態和現代文明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而這個差距,決不是高樓大廈能夠彌補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lum8 回複 悄悄話 "不懂得愛的父母,對孩子也就是沒有愛", 說得非常對。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一個藍領工人在一個億萬富翁麵前,絕不應該僅僅因為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低下他同樣高貴的頭;反過來,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人,在社會地位相對低的人麵前,也不能因為這個差異而踐踏後者的人格。這就叫做人格平等。
請問嶽飛和秦檜的人格可以平等嗎 ? 有貴賤平等思想的人才是有人格 .
雲易 回複 悄悄話 感謝上元!
上元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值得反複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