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離北京隻有100公裏, 沒準兒再過些年, 兩個城市就連成一體了. 但是兩個城市的曆史背景,發展曲線,文化氛圍都截然不同. 總體上講天津比較"土"一些, 保守一些. 所以天津人愛吃的東西也比較"鄉土氣息". 從語言和飲食文化上講, 天津人與山東人更接近一些.
艾MM和顧大俠已經聊了很多天津人吃的東西了. 從中不隻聞到香氣, 更有自然流露的思鄉愛鄉的意念. 咱也湊點熱鬧, 也聊聊天津人的吃食.
鰨鰢魚: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相聲"繞口令" -- 說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裏拎著個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啞吧,手裏提著五斤鰨鰢(Ta3 Ma1). 打南邊來的這個喇嘛想用喇叭換打北邊來的啞吧手裏提的鰨鰢......隨後就是喇嘛/喇叭/啞吧/鰨鰢一片混戰.....
這裏說的鰨鰢就是鰨鰢魚, 又叫像皮魚(比較形象), 是咱小時常吃的一種魚(不知為何,現在見不到了). 鰨鰢魚肉談不上鮮美, 但是在水產品短缺的年代也是一道美味了. 特別是魚刺很少,而魚肉很多,都是"蒜瓣子"肉(成塊的,中間沒刺). 吃起來很過癮(主要指肉食愛好者). 家裏主要是紅燒, 各種調料加上濃重的汁, 純正的北方做法. 到現在, 俺自己做魚主要還是紅燒, 有時再加點糖醋. 可惜, 現在回去很難找到了, 隻是在遙遠的記憶裏還漂浮著鰨鰢魚.
蝦醬:
可能其他地方也吃蝦醬. 以前在天津吃的蝦醬帶有濃濃的海味, 非常的鹹, 味道非常重. "老娘"常在做菜時放一些, 或在飯桌上放一小碟. 用來夾在饅頭裏也很好.
現在仍可買到各式蝦醬, 特別是在塘沽(濱海地區). 隻是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水產品也豐富多了, 不稀罕了. 即使再吃, 好象也不是以前的記憶中的味道了.
帶魚:
可能很多地方都吃帶魚, 但是在小時候的天津, 帶魚和鰨鰢魚幾乎是僅有的魚. 那時, 逢年過節, 紅燒帶魚是家家戶戶飯桌上必有的菜. 可能天津人對帶魚的記憶和感情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琵琵蝦:
可能這是天津獨有的, 別處即便有也不象天津人這麽熱衷和上癮. 每到琵琵蝦的季節(好象是春天, 因為去年4月回去就"狠"吃了幾次), 到處都是賣琵琵蝦和買琵琵蝦的人. 回家蒸一下, 弄點僵絲兒醋蘸著吃, 有人喜歡再加點蒜. 一家人圍著桌子, 一會兒工夫, 就隻見皮不見蝦了.
琵琵蝦是一種長扁平的蝦類, 無箝多腳, 長約十幾/二十厘米. 多節的硬殼下是一整條的肉, 味道很好. 也可入餡兒.
天津菜:
曾經有很多同學和朋友聊天是問起, 什麽是天津特色的菜? 猛一下還真說不上來, 哪些菜是天津特色/獨有的. 實際上天津的飲食與山東很相近. 沒有考證過天津人是否是從山東遷移來的, 或是有其他淵源.
但是天津確實有一些特色菜和特色做法. 如果你看到菜名中有"溜", 比如說溜肝尖, 溜腰花, 溜裏肌, 那多半就是天津菜了. 還有"糟"字, 比如糟魚片, 也是天津特色. 當然, 貼(3)餑(4)餑(4)鬧(4, 同熬)小魚(兒), 那是遠近聞名的正宗天津菜.
還有一道菜, 木須肉, 好象大江南北乃至美式中餐都有這道菜. 但是天津人的木須肉與其他地方不同, 原料應該有裏肌肉, 雞蛋, 黑木耳, 金珍菜, 還可以加上少許蔬菜. 那是俺最愛吃的菜之一. 但是, 剛到這裏的餐館, 一看有木須肉, 喜出望外. 等菜上來了, 根本不是那麽回事--雞蛋+肉絲+大量的大頭菜+幾張餅. 大失所望. 直到在紐約法拉盛找到狗不理分店, 才又吃到正宗的天津木須肉. 狗不理分店的師傅真是從天津總店派來的, 但是狗不理易主後, 此店已關閉. 歎.
餃子和撈麵:
北方人可能都常吃餃子和撈麵. 但是天津的西葫羊肉餃子從未在別處見到過, 那真是一道美味. 羊肉做餡兒一定要用熱花椒水攪拌才可去膻味. 小時候每到星期日就吃餃子或撈麵(大鹵麵), 以前天津人說好吃不如餃子. 所以俺們家XDJM從小就都能和麵, 做皮兒, 剁餡兒調餡兒, 包餃子煮餃子.
天津的早點
天津的早點最值得稱道了, 也是最令人難忘的. 豆腐腦, 漿子(豆漿), 鍋巴菜, 果子(即油條, 包括棒捶果子, 圓果子, 糖果子, 還有果蓖兒), 煎餅果子(可以是各種果子), 燒餅, 果仁(花生), 真是數不清. 現在又不斷有新品種出來.
每次回國,前幾天因為時差總是很早醒來,就等著5點多起來去吃早點.
紐約有幾處天津人開的餐館,早餐還湊合,但遠比不上正宗的天津早點.好象什麽好東西到了這裏,都有點入鄉隨俗變味兒了.
在紐約發拉盛,趕對季節滿大街可見"天津糖炒栗子"還有"天津鴨梨". 每次去,必吃豆腐腦和煎餅果子,真正天津人做的.拌著天津話:我唆大(2)哥(4),來碗豆(呼)腦(兒),再來套煎(4)餅(1)果子(1)...
故鄉難忘......
多謝艾MM起了頭, 引出這麽多家鄉的事兒
|
|
美麗,我們幾時出發啊!!lol
嗬嗬,老鄉呀,今年變化應該更大了。有機會回去好好吃吃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