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飛飛 輕風陣陣

漲跌總是難舍難分你又何必在意那一點點利潤......
正文

複製成功的贏利模式! 十大股神教你炒股之巴菲特

(2008-01-19 19:45:18) 下一個

複製成功的贏利模式!十大股神教你炒股之巴菲特()
有一位著名股神這樣說:關鍵在於大把贏錢,直到贏錢已不再是關鍵。
  賺錢之道,上算是錢生錢,中算靠知識賺錢,下算靠體力賺錢。
  錢永遠不知疲倦,關鍵在於你能否駕馭它。很多人都知道以錢滾錢,利上加利,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體會它的威力。別以為錢生錢需要高超的投資技巧和眼光,也別以為所有有錢人都很會這一套,因為就算最不會理財的富翁,其財富累計的速度也遠遠超過窮人的想象。
  在我國,一個擁有100萬元存款的小富翁,隻要把錢以年息5%放定存,一年光是利息收入就有5萬元。這還隻是最不會賺錢的富翁,假如和巴菲特一樣,把錢用來投資每年平均報酬率為30%,幾乎每隔3年存款就會增加1倍,富者越富。
  巴菲特,年輕時以10.5萬美元起家,秉持簡單、聚焦的原則,以企業經營者的心態投資股市,在不到50年的時間內,已成為《財富》雜誌統計世界一百大富豪的第2名,身價高達429億美元。巴菲特簡單明了的原則、忍耐聚焦的邏輯,給予投資大眾一個相當明確及正確的投資觀念。
  成功的投資一定有方法,隻要方法正確就一定能投資成功。
  然而許多人並不熟悉投資理念。在投資市場上,永遠是想投資的人多過已經開始投資的,收益少的多過收益高的,投資失意的多過點石成金的,你我永遠多過巴菲特。為什麽他們能賺到錢?資本市場創造的神話使平民也能成就夢想。
  我們如何賺到錢?沒有人能再次成為巴菲特、索羅斯,就如同無法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一樣,財富是無法複製的,但關於獲得財富的理念是可以學習的。
  巴菲特認為,學習眾多價值投資大師的智慧和經驗是投資成功的唯一途徑:如果我隻學習格雷厄姆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像今天這麽富有。
  正所謂站在巨人肩上,人類的知識都是通過不斷積累才有進步的,人們都在學習前人知識的基礎上繼續前進著。股市也是這樣,要學習前人的知識和經驗, 而不必自己從頭去悟。假如一個人不學習現有的股市知識,而自己從頭開始,隻從自己的操作中去感悟市場,總結知識,哪怕他是個很聰明的人,也不見得能取得很 大的成績。
  很少人能單憑一己之力,迅速名利雙收。真正成功的騎師,通常都是因為他騎的是最好的馬,才能成為常勝將軍。投資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對於想成功的投資者,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自己埋頭苦幹,自己學習,總結,實踐,再總結,再實踐。
  第二條路:向已經成功的人學習,複製他們已經驗證成功的贏利模式。
  本書中,您將看到沃倫?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彼得?林奇、是川銀藏、坦伯頓、江恩等耳熟能詳的名字,並為您提供近距離接觸學習這些股神的機會。
  這裏不僅有頂級的長線投資者的布道,也有波段操作高手的妙語,還有短線大師的機智。巴菲特靠價值投資成為大富翁,彼得?林奇作為王牌基金經理成為投資界佳話,索羅斯則靠短線經曆過一時的輝煌。隻要汲取這些股神的成功經驗,就能創造超乎想象的業績,輕鬆賺到更多的錢。
   
選擇超級明星企業
  巴菲特投資名言:我偏愛的投資期限是永遠投資,不僅要買得早,還要賣得早。股市未來短期走勢的預測更是有如毒藥,應該讓其遠離投資者。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那些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資很像選擇心愛的人,苦思冥想,列出一份你夢中的她需要具備的各種優點。然後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個她,於是你們就幸福地結合了。
  那麽什麽樣的公司股票才是巴菲特心目中十全十美的愛人呢?我們始終在尋找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異、由能力非凡並且為股東著想的管理層來 經營的大公司。這種目標公司並不能充分保證我們投資贏利:我們不僅要在合理的價格上買入,而且買入的公司的未來業績還要與我們的估計相符。但是這種投資方 ——尋找超級明星,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巴菲特對他的四大持股——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吉利和富國銀行顯然非常滿意。然而要在市場中再找到類似的,甚至更好的公司卻非易事。要成為巴菲特感興趣的公司或者收購目標,必須滿足以下6個條件:
 (1)大型公司(四大公司的市值都在30億~90億美元之間)
 (2)有穩定的贏利記錄(若隻有未來增長或趨勢概念,並不能引起巴菲特的興趣)
 (3)股本回報良好,收益佳,沒有負債或負債率低;
 (4)管理層素質好(“我們持續受惠於這些所持股公司的超凡出眾的經理人。他們品德高尚、能力出眾、始終為股東著想,我們投資這些公司所取得的非凡投資回報,恰恰反映了這些經理人非凡的個人品質。
 (5)業務要簡單(如果涉及大量與科技有關的項目,巴菲特認為難以明白)
 (6)一個明確的開價如果在交易時,對方開價不明,即使隻是早期的磋商,也會浪費時間。
  巴菲特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投資案例,如可口可樂、迪斯尼等。 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巴菲特所謂的特許權,也就是有一定的壟斷性,具有消費獨占或過橋收費的特質。巴菲特說最好的企業要有定價的能力,這樣就可以抵禦通貨膨 脹;第二就是沒有大的資本支出,通過小的資本支出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收入增長。如果發現了這樣的企業而且價格低估,一定要堅決買入長期持有。這樣的好企業還 出現被低估的情況,概率很小,就如同親眼目睹哈雷彗星一樣。
巴菲特的投資方向是四大產業群:第一是金融服務類,如美國運通銀行、富國銀行;第二是消費類,如可口可樂,寶潔等;第三就是巴菲特近幾年投資的能源類,如中石油;第四是傳媒類,如《華盛頓郵報》。從他的投資方向來看中國的投資機會,巴菲特認為:消費類會是第一位,因為中國金融類上市公司很少;第二是能源、資源壟斷型的企業;第三是金融服務類;第四是傳媒類。
  巴菲特還指出,越是大型的公司,越是能引起他的興趣,收購標的至少要以數10億美元計。
  法國裏昂證券就根據巴菲特的選股準則篩選出3隻港股,認為符合股神的眼光。這3支股票分別是:提供衛星服務的亞洲衛星(1135.HK)、航運股太平洋航運(2343.HK)以及石化股上海石化(0338.HK)
  巴菲特在2003年分批以平均1.611.67港元的價格購入了中石油股份23.48億股。以2007226日中石油股份收市價9.47港元計,巴菲特這一投資的賬麵收益已經高達183.8億港元。
  穆迪信用是巴菲特近幾年來挖掘的,市場表現堪與中石油相媲美的超級明星企業。由此,我們也看出巴菲特青睞哪些中國企業。
 2006413日,美國穆迪信用通過收購中誠信國際49%的股份,正式涉足中國評級業務。中誠信國際是中國最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信用則是全球評級業中與標準普爾、惠譽並列的三強之一。巴菲特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對穆迪信用的投資始於2000年,總投資4.99億美元,占穆迪信用總股本的16.20%,到2005年底市值29.48億,增長近6倍。
  巴菲特對穆迪信用的表現頗為自豪,對其質地珍愛有加,甚至破例公開讚揚穆迪信用:是隻需要少量資金投入的公司,而且是能夠賺取豐富回報的優質公司,有 良好的競爭優勢,麵臨極少的業務上的威脅。而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對其評價也甚高:穆迪與哈佛相似,是一條能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其品牌足夠強 大,可以確保取得成功。
  之前,巴菲特通過伯克希爾在2003年直接投資中石油股票4.88億美元,到2005年底市值增長為19.15億美元;2005年其子公司乳品皇後 (DQ)在上海共開出了包括美羅旗艦店在內的8家門店,門店數量僅次於哈根達斯;2005年持有安海斯布什(Anheuser-Busch)5.7% 權,成為安海斯布什的主要股東,而安海斯布什則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持有3.53億股青啤H股,占其總股本的27%。因此,巴菲特便通過安海斯布什而持 有青島啤酒股份。
 不熟不做
  隻投資於自己熟悉的公司,這是巴菲特的經驗。他說: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地知道你哪些不知道。”?關於不熟不做, 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製在自己能夠理解的範圍內。他認為大多數投資者對所投資企業的了 解不透徹,自然不敢隻投資一家企業而要做多元投資。但投資的公司一多,投資者對每家企業的了解就相對減少,充其量隻能監測所投公司的業績。因此,他奉行投 資少而精的原則,主張隻投資於自己真正熟悉的公司。
  事實上,不熟不做是中國傳統的商場準則。在這方麵,巴菲特的投資思維與中國傳統的經商之道並無太大不同。資料顯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最主要的 投資領域是保險業、糖果業、媒體業、非銀行性金融、投資等,其長期持有的8種股票——可口可樂、美國運通銀行、富國銀行、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迪斯尼公 司、麥當勞、華盛頓郵報、吉列剃須刀,都是他十分熟悉的行業,也都是家喻戶曉的全球著名企業,這些企業的基本麵容易了解,易於把握。
  巴菲特是迄今為止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家,他完全依靠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賺取了數百億美元的財富,但是他似乎又置身證券市場之外,沒有股票行情接收機也從 不使用價格走勢圖表。他每天閱讀大量的財務報表以及企業、行業的相關資料,對企業形成完整的概念後,才決定是否買進或賣出股票。他拒絕融資也絕不進行 杠杆交易,其獨特的投資理念和操作策略使其資產40多年連續成長,年複利增長超過28%
  在巴菲特投資的過程中,他基本不直接參與投資對象的企業經營活動,但是他一直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來看待。從研究財務報告、分析行業動態開始,他 就始終以經營者的視角來看問題。在進行任何一項投資之前,他早已經把投資對象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成了行業的專家。
    20
世紀60年代,電子股風靡華爾街。聰明的投資者如菲利浦、費雪在20世紀50年代便開始長期投資。但炒股票的人到10年後才知道這是好東西。短期來 看,時勢造英雄,當時確實有些基金經理因投資電子股而變得大紅大紫,這些基金經理的成績遠勝於巴菲特。但巴菲特卻不參與這種投機。他認為:如果對於投資 決策來說,某種我不了解的技術是至關重要的話,我們就不進入這場交易之中。我對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了解並不多。因此,30多年前,巴菲特沒有卷入電子股 的投機浪潮,正像30多年後的今天,巴菲特也沒有卷入互聯網的狂熱之中。
  巴菲特始終堅持隻投資自己看得明白的公司的觀點,對於前些年來許多大幅上漲的高科技網絡股,巴菲特坦承他無法多了解這一產業,所以避開他們。 巴菲特還認為,如果一個公司的年報讓他看不明白,他就會懷疑這家公司的誠信度,或者該公司在刻意掩藏什麽信息,故意不讓投資者明白,因而,堅決不投資。
 2000年初,網絡股高潮時,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絡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巴菲特認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投資。首先,這些企業的業務相對簡單,通過一定的學習都能夠很好地理解,甚至成為行業內的專家;其次,這些企業的未來業績和成長性是比較容易測定的,因為巴菲特進行的是股權的投資,他所追求的是長期穩健的利潤。
  因此,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 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 錢儲蓄起來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巴菲特的投資成績,在1999—2000年度一度落後於大市,當時由於股神表示不懂電腦軟件的未來發展,和不懂半導體是什麽而拒絕買入高科技股。有人更以此攻擊股神,老態龍鍾與時代脫節風光不再等評語都被套用在巴菲特身上。
  結果隨著科網泡沫的爆破,再次證明股神是對的,這說明了股神隻會買入自己能夠了解的公司股票。
  恐怕很多股民至今為止,無法具備這種特質,因為從市場實踐中觀察,不少股民熱衷於趕時髦,愛朦朧,喜題材,誤以為捉黑馬, 往往不分青紅皂白,拾進籃子裏就是菜,品種選進10多隻,持股各占兩三百,真所謂圓台麵上一大桌菜,弄得眼花繚亂,顧此失彼,無所適從,甚至於做壞自己心 態,怨天尤人,指責漫罵。其實,倘若能做熟一兩隻股票,來回反複持續地做下去,其感性和理性收獲實屬不淺。因而,掌握其股票內在價值、摸透其量價關係變 化、熟知其市場股性活躍程度、清晰其動態表現和靜態現狀,這才是真正的賺錢要領。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對不熟不做的投資理念多加利用,在操作過程中可以投資一些自己熟悉的公司。熟悉的公司主要分為以下3種:自己所在地的上市公司;自己所處行業的上市公司;基本麵比較熟悉,易於了解的上市公司。
  熟悉的公司主要指公司的基本麵信息容易收集,具體經營狀況容易把握。在收集信息過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來自於上市公司的年報、半年報或季報。巴菲特 在研判相關信息時也有其獨特之處,他通過兩方麵來評估股票價值和股價升值的潛力,一個是對上市公司現狀的分析,另一個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估算。比如投資可 口可樂是1987年,當時他對可口可樂的現狀分析——可口可樂是最大的軟飲料銷售者,最好的品牌,最好的分銷渠道,最低成本的生產商和裝瓶商,高現金流, 高回報,高邊際利潤;對可口可樂未來發展的估算——10年後可口可樂的收益預計達到35億美元,大約是1987年分析時的3倍。通過研究發現該股當時具有 投資價值,於是集中投資,重倉參與,隨後股價向價值回歸,使巴菲特管理的基金保持穩健快速增長。
  其實,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和不同的投資技巧。在看似簡單的操作方法背後,其實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簡 單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對華爾街那群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的種種非理性行為感到不解。也許是人在市場,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後離開了紐 約,躲到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巴菲特老家奧馬哈裏去了。
  巴菲特遠離市場,也因此戰勝了市場。他和索羅斯有非常相近的地方,因為大部分的投資者進行投資時隻是盯著價格,他們用了太多的時間、經曆來觀望和預測股票價格的變化,而幾乎沒有時間去理解、研究他們擁有股權的公司。這就是巴菲特及其信徒與其他人區別的分界線。

 

集中投資
  如果把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以一句話加以總結,那就是集中投資戰略。巴菲特投資成功的方略是多方麵的,其中當數集中投資的方法最有效。巴菲特認為要選 出最傑出的公司,精力應用於分析它們的經濟狀況和管理素質上,然後買入長期都表現良好的公司,集中投資在它們身上。對於分散投資,股神說:分散投資是無 知者的自我保護法,對於那些明白自己在幹什麽的人來說,分散投資是沒什麽意義的。
  巴菲特認為,一個人一生中真正值得投資的股票也就四五隻,一旦發現了,就要集中資金,大量買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幾家公司上,如果投資者的組合太過分散,這樣反而會分身不暇,弄巧成拙。
  在投資行業的選擇上,巴菲特往往也是選擇一些資源壟斷性行業進行投資。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性企業占了相當大的份額。如巴菲特2001年上半年大量吃進中石油股票就是這種投資戰略的充分體現。
  很多投資者片麵地認為: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才算保險。因此,他們沒有集中資金,反而將有限的資金四處出擊。今天看這隻股好,就買進,明天又聽說 那隻股票是黑馬,就趕快追。結果區區幾萬、幾十萬或者上百萬資金被七零八亂的股票所肢解,導致手中股票少則三五隻,多則10餘隻,常常一段時間不是這隻股 漲,就是那隻股跌,一年忙到頭,好的可以賺點錢,中的打平手,不好的情況下則是負增長……有的人年複一年,也不善於總結,總認為運氣不好,其實這是犯了一 個投資的大忌。分散投資不等於使風險得到分散,同樣,集中投資雖然有風險集中的弊端,但隻要把握得當,堅守一定的操作紀律,風險還是可以控製的。
  從表麵上看,集中投資的策略似乎違背了多樣化投資分散風險的規則。不過,巴菲特對投資者提出了這樣的忠告:成功的投資者有時需要有所不為。他認 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投資理論是錯誤的,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縱觀中外股市操作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善於精心選股、集中投資,很少有分散投資能帶來輝煌收益。這一點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極為重要。
  巴菲特之所以得出少便是多的投資方略,很大部分是從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那裏獲得的思想源泉。1934年,凱恩斯在給商業同行的一封信中寫道:通過撒大網捕捉更多公司的方法來降低投資風險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你對這些公司知之甚少更無特別信心……人的知識和經驗都是有限的,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段 裏,我本有信心投資的企業也不過兩三家。另一位更具深遠意義的影響者是菲利浦?費舍爾。費舍爾是一位傑出的投資谘詢家,他從業近50年並著有兩本重要著 ——《普通股與菲普利潤》和《普通股通往財富之路》,這兩本書都深受巴菲特的喜愛。費舍爾在1958年《普通股》一書中寫道:許多投資者,當然還有那 些為他們提供谘詢的人,從未意識到,購買自己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可能比沒有充分多元化還要危險得多。費舍爾至今不改初衷,他常說:最優秀的股票是極為 難尋的,如果容易,那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們了?我知道我想購最好的股,不然我寧願不買。像所有偉大的投資家一樣,費舍爾絕不輕舉妄動,在他盡全力 了解一家公司的過程中,他會親自走一趟拜訪此公司,如果他對所見所聞感興趣,他會毫不猶豫地大量投資於此。
  關於集中投資,巴菲特認為:當遇到比較好的市場機會時,唯一理智的做法是大舉投資或集中投資。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 票控製在5隻以內,便於跟蹤。有些股民20多萬資金買了二三十隻股票,這麽多股票,盤麵很難跟蹤,對有把握的市場機會重倉參與。
   
巴菲特將集中投資的精髓簡要地概括為:選擇少數幾種可以在長期拉鋸戰中產生高於平均收益的股票,將你的大部分資本集中在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 升,堅持持股,穩中取勝。為此,巴菲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分析企業的經濟狀況,以及評估它的管理狀況而不是用於跟蹤股價。巴菲特告誡投資門外漢們: 注意力要集中。他個人堅持投資的4項原則是:
  企業原則——這家企業是否簡單易懂?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運作曆史?是否有良好的長遠前景?
  管理原則——管理層是否理智,對它的股民是否坦誠?管理層能否拒絕機構跟風做法?
  財務原則——注重權益回報而不是每股收益。計算股東權益,尋求高利潤的公司,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確保創立1美元市值。
  市場原則——企業的估值是多少,企業是否會被大打折扣以更低值買進?
  巴菲特的基本原則將會帶領投資者走進那些好的公司,從而合情合理地進行集中投資。選擇長期業績超群且管理層穩定的公司,他們在過去的穩定中求勝,在將來也定會產生高額業績。這就是集中投資的核心:將投資集中在產生高於平均業績的概率最高的幾家公司。
  集中投資建立在邏輯學、數學和心理學原理的精華之上。
 (1)將大頭押在概率最高的股上
 對你所做的每一筆投資,都應當有勇氣和信心將淨資產的10%以上投入此股,故巴菲特說理想的投資組合應不超過10隻股,因為每個個股的投資都在 10%。集中投資並不是找出10家好股然後將股本平攤在上麵這麽簡單。盡管在集中投資中所有的股都是高概率事件股,但總有些股不可避免地高於其他股,這就 需要按比例分配投資股本。玩撲克賭博的人對這一技巧了如指掌:當牌局形勢對我們絕對有利時,就下大賭注。
  與概率論並行的另一個數學理論——凱利優選模式(KellyOptimizationModel)也為集中投資提供了理論依據。凱利模式是一個公式,它使用概率原理計算出最優的選擇。
  當巴菲特在1963年購買美國運通股時,他或許已經在選股中運用了優選理論,50年代到60年代,巴菲特作為合夥人服務於一家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 的有限投資合夥公司。這個合夥企業使他可以在獲利機會上升時,將股資的大部分投入進去。到1963年這個機會來了。由於提諾??安吉利牌色拉油醜聞,美 國運通的股價從65美元直落到35美元。當時人們認為運通公司對成百萬的偽造倉儲發票負有責任。巴菲特將公司資產的40%共計1300萬美元投在了這個優 秀股票上,占當時運通股的5%。在其後的2年裏,運通股票則翻了3番,巴菲特所在的合夥公司賺走了2000萬美元的利潤。
 (2)要有耐心
  集中投資是廣泛多元化、高周轉率戰略的反論。在所有活躍的炒股戰略中,隻有集中投資最有機會在長期時間裏獲得超出一般指數的業績。但它需要投資者耐心 持股,哪怕其他戰略似乎已經超前也要如此。從短期角度看,利率的變化、通貨膨脹、對公司收益的預期都會影響股價。但隨著時間跨度的加長,持股企業的經濟效 益趨勢才是最終控製股價的因素。多長時間為理想持股期?這裏並無定律,將資金周轉率定在10%20%之間。10%的周轉率意味著將持股10年;20% 周轉率意味著將持股5年。
 (3)價格波動不必驚慌
  價格波動是集中投資的必然副產品。不管從學術研究還是從實際案例史料分析上,大量證據表明,集中投資的追求是成功的。從長期角度看,所持公司的經濟效益定會補償任何短期的價格波動。
   
長期投資
  巴菲特的投資行為非常穩健,他的價值投資理論並不複雜,主要采取一種長線投資策略。40多年來,巴菲特為信任他的投資理念、向他的公司投資的幾十萬股 東創造了3萬多倍的高額回報,為美國、英國、德國、印度和加拿大等地的30多萬名股東,培育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據統計,僅在巴菲 特長期居住的奧馬哈市,伯克夏公司就造就了200名億萬富翁。
  作為格拉漢姆的嫡傳弟子,巴菲特秉承老師的教導,始終以企業的實質價值作為投資的首要標準。由於市場往往會因為投機的原因而使得股價出現偏離價值的現 象。如果認為企業優秀就不計成本買進的話,顯然達不到投資的目的。當股價偏高時,巴菲特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並繼續進行跟蹤,直到股價進入他認為合理 的範圍時才開始介入。在1989年美國股災時,巴菲特以相當便宜的價格購買了大量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
  以相對低的價格購買股票與資金的回報率要求也有相當大的關係,巴菲特在進行一項投資時,對所投資企業的未來價值有一個預估,並由此而折算出投入資金的 回報率,如果買入時價格過高,資金的回報率必然受到影響,而要是預估的資金回報率低的話,顯然等待更為合適一些。一旦買入某企業的股票,巴菲特就會做較長 期的持有,他認為,沒有什麽時間值得把優質的企業賣掉。由於投資之前著眼的就是企業的未來價值,那麽,僅僅因為股票出現了差價就把它賣掉將是相當愚蠢的行 為。對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他認為,賣出的時間是永遠。
  資金的複利增長為長期投資提供了較好的依據。巴菲特顯然了解了複利增長的奧妙,他的投資年複利增長為28.4%,已經成為全球的超級富豪。
  作為吉列最大股東的巴菲特漁人得利,一日之內就暴賺5億多美元,再度驗證了他放長線釣大魚的股票投資戰略的正確性。
  美國寶潔公司2005128日宣布購並吉列公司,吉列股價當天猛漲13%。巴菲特對吉列的投資是通過其手下的投資企業伯克夏公司進行的。波克夏從 1989年開始入股吉列,巴菲特當時以英雄救美之姿拿出6億美元買下近9900萬股吉列股票,並且協助吉列成功地抵擋住投機者的惡意收購攻勢。在隨後的 16年中,巴菲特抱牢吉列持股,即使上世紀90年代末期吉列股價大跌引發其他大股東拋售股票時也不為所動。
  巴菲特對吉列品牌深信不疑。在談到對吉列持股的看法時,他說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因為想到第二天早上總會有25億的男性要刮胡子。
  巴菲特長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終得到了報償:吉列股價因被寶潔購並而於128日每股猛漲5.75美元至51.60美元。這一漲,讓伯克夏的吉列持股總市值衝破了51億美元。
  以1989年伯克夏最初在吉列投資的6億美元計算,這筆投資在16年中已增值45億美元,年均投資收益率高達14%。如果投資者在1989年拿6億美 元投資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現在隻能拿到22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巴菲特投資收益比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高出一倍還多,用專業人士的話說就是巴菲特 跑贏了大市。
  巴菲特長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終獲得巨額投資回報,隻不過是他長期馳騁股市連連得手的一個縮影。
  巴菲特奉行長期投資戰略,當公司股價被市場嚴重低估時他大量買進,然後一直長期持有。這就是巴菲特著名的內在價值高於市麵價值的投資理論。
   
如今,巴菲特持有美國運通、可口可樂、迪士尼、吉利刀片、麥當勞及花旗銀行等許多大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投資於這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
  巴菲特認為,沒有人能夠成功地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走勢。對股市的短期預測是毒藥,應該將它放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者。巴菲特說過:如果你沒有持有一種股票10年的準備,那麽連10分鍾都不要持有這種股票。
  巴菲特曾將其在股票市場的生財之道總結為:當我投資購買股票時,我把自己當作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者宏觀經濟學家。 菲特從不名一文到富可敵國,自始至終總是在資本市場上尋找著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對利用技術分析、內幕消息進行投機總是不屑一顧。這種可以稱之為過於自 我的投資理念卻讓他長期獲利。
  當然,巴菲特推崇長期投資的前提是,投資的企業必須是一家優秀的具備長期成長性的好企業。
 人們習慣把每天短線進出股市的投機客稱之為投資者,就好像大家把不斷發生一夜情的愛情騙子當成浪漫情人一樣。他認為,投資和投機的區別在於:投機者主要關注的是公司股價,而投資者則關注於公司的業務狀況。
  巴菲特曾經戲稱,即使格林斯潘對他悄悄耳語將降息或提息,他也絕對不會改變其上述兩條基本投資經驗而動搖心態。實際上意味著巴菲特具有高度的自強 自信和頑強的精神風格,以及高瞻遠矚、寧靜致遠的心態境界。相反,當今中國股市不少人對消息十分敏感,把消息當作靈丹妙藥和賺錢本領,其中最大缺陷在於缺 乏自強自信的投資理念和頑強的精神風格。
 20世紀60年代後期,華爾街興高采烈,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降臨了。在一些大公司的推動下,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兼並浪潮。AT&TLitton 等大公司四處擴張,而一些公司則處心積慮,利用兼並一些低市盈率的公司來製造每股贏利大幅增長的假象。投資大眾被這些假象所蒙蔽,不斷推高股價。雖然,巴 菲特聲明不會預測市場的走勢,但是,他在自己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有關1929年危機的剪報以時時提醒自己。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首要之處是:記住股市大崩潰。就是說,首先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的資金不受損失,並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其次,讓自己的資金以中等速度增長。巴菲特主要的投資目標都是具有中等增長潛力的企業,並且這些企業被認為會持續增長。
  投資股市時,為自己訂下合理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礎。巴菲特在這一方麵做得相當出色,他對自己要求並不高,隻要能每年擊敗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5個百分點便足矣。
  但即使是在如此低的目標之下,巴菲特還經常工作至深夜。他不僅從晚上9點到淩晨5點這樣工作著,隻要他醒著時,車輪就轉個不停。有人說,巴菲特平均每天工作1314個小時。由此看來,他要實現中等速度的增長,實在情理之中。
  巴菲特就這樣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向前走。20世紀70年代之後,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逐步向邁進。
  巴菲特說過:隻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一直在遊泳。大浪淘沙之後,市場認定的王者是巴菲特,《財富》雜誌就曾將其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而巴菲特的簡單哲學告訴我們:投資不是投機,這才是成熟市場的成功之道。
  然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相反的例子,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隻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妨算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 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複利,靜態支出也 達到144%!可以這麽說: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為長抱不動,而不少失敗者往往是因為經不起不斷買進和賣出的誘惑。
  因此,投資者不宜過分偏重一時的得失,而應著眼於發展出一套穩健可靠的投資理念,以尋求長期優越的回報。
   
逆向操作
  巴菲特在其投資生涯中,一直避免讓股市牽著鼻子走,這主要是因為:情緒,尤其是擔心和貪婪,對股票市場影響至深,由此造成了股票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的背 離,而投機者便可以從這種價格起伏中獲利。但從長遠角度看,股票價格不會永遠高於實業的基本價值,因此,假以時日,投機者的業績不會超過真正的實業投資 者。
  巴菲特喜歡獨立思考,逆向思維;化繁為簡,抓住本質;積極心態,果敢堅定。股票市場的多數投資者和許多基金經理思維敏捷,熱衷於股市的短線操作,但時 常陷入困境。聰明的投資者往往選擇逆向操作,比如在大家驚慌失措時,反而大量買進,因為此時正是對這種績優而低價的公司進行投資的有利時機。由於經濟狀況 波動不定,因此不必關注這種經濟波動現象,而公司的長期業績才是關鍵。雖然經濟狀況並不重要,但關注通貨膨脹十分必要,因為通貨膨脹會降低公司的贏利,投 資者應該留意公司應對通貨膨脹的能力。
  逆向操作,意蘊深遠,不能單從字麵理解。舉例來說,人們總想快速致富,所以在利多的時候買進,在利空的時候賣出,這樣的群眾心理已經違背了投資的本 意,而隻在乎數字的漲跌,所以常常會錯估股票的真實價值。巴菲特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常常能買到被低估的股票,並長期持有逾30年,等別人用天價向他購買 時,才決定釋出。
  因為逆向操作的緣故,所以當股市做空時,正是巴菲特的進場時機。隻要深知公司的品質良好,就可以預期未來將有反彈的時機,當大部分的投資人因為股市蕭條而勒緊現金時,最佳的買點往往會在此時出現。巴菲特深知多空循環之秘,才穩當而持續地獲利。
  實際上,逆向操作的關鍵是在大家都非常看淡的時候看好,如巴菲特講的人家瘋狂時你非常悲觀,人家悲觀時你非常興奮,瘋狂地買。每隔幾年就會有這樣一個 轉折點,退場的點、進場的點,隻有此時逆向操作才能成功,但是長期的上升階段和下跌階段都需要做順向操作。轉換,像《易經》裏麵的八卦圖從黑變白,從白變 黑,隻是這一瞬間,出現兩個拐點,此時才做逆向操作,否則大部分時間還是做順向操作,如同黑是黑,白是白一樣。這也是證券市場周期性中的一個規定。
  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賺錢,必須在別人貪心時害怕,在別人害怕時貪心。所以投資時,第一,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對抗,因為天性常常會帶領你到一個 錯誤的投資決策。第二,要常常去體察周圍的環境。當感受到環境愈來愈貪婪時,就要勇於說“no”;反之,則要勇於說“yes”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決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國股票的交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達到了1300萬股,比1967年的最高紀錄還要多30%,這在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持續了許多天。196812月,道?瓊斯指數爬升到990點,1969年又升到1000點以上。
 19695月,巴菲特擔心自己陷入對苦難不幸的哀歎,同時也擔心所得的贏利付之東流,他最終拿定了主意,作了一件非同尋常的決定,宣布解散他的私募 基金。當市場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時,他卻宣布退出:我無法適應這種市場環境,同時,我也不希望試圖去參加一種我不理解的遊戲,而使自己像樣的業績遭到損 害。
  事實證明巴菲特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到1970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種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選擇是賣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國股市又是一個大牛市,股價大幅上漲。當時幾乎所有投資基金都集中投資到一群市值規模大、企業聲名顯赫的成長股上,如施樂、柯達、寶麗來、雅芳和得克薩斯儀器等,它們被稱為漂亮50,平均市盈率上漲到天文數字般的80倍。
  由於股價太高,巴菲特無法買到股價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惱。1972年時,伯克夏公司證券組合資產規模有1億多美元,巴菲特卻大量拋出股票,隻保留了16%的資金投資於股票,把84%的資金投資於債券。
 1973年,漂亮50的股價大幅下跌,道?瓊斯指數也不斷回落,市場搖搖欲墜。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美國幾乎每隻股票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這在華爾街非常少見,沒有人想再繼續持有股票,每個人都在拋售股票。
   
在市場一片悲觀聲中巴菲特卻高聲歡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1%,而巴菲特卻虧損20%,不但輸給了市場,而且輸得非常慘,相差41%,這是巴菲特40多年間業績最差的一年。
  從1995—1999年美國股市上漲近150%,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網絡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漲。而巴菲特卻拒絕投資高科技股票,繼續堅決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等傳統行業公司股票,結果在1999年牛市達到最高峰時大敗給市場。
  但巴菲特不為所動:“1999年我們的股票投資組合幾乎沒有什麽變動。這一年有幾家我們重倉擁有的公司經營業績十分令人失望。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相信 這些公司擁有十分出眾的競爭優勢,而且這種優勢能夠長期持續保持,這種特質是取得長期良好投資業績的保證。偶爾有些時候,我和芒格相信我們可以分辨出一家 公司到底有沒有長期持續的競爭優勢。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本無法,起碼是無法百分之百斷定。這正是為什麽我們從來不投資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盡管我 們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將會改變整個社會這種普遍觀點。但在投資中我們根本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沒有能力判斷出,在高科技行業中,到 底是哪些公司擁有真正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1999年度大會上,股東們紛紛指責巴菲特,幾乎所有的報刊傳媒都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過時了,但巴菲特仍然不為所動。
  其實巴菲特早在伯克夏1986年報中就清楚地表達了他對大牛市的看法:還有什麽比參與一場牛市更令人振奮的,在牛市中公司股東得到的回報變得與公司 本身緩慢增長的業績完全脫節。然而,不幸的是,股票價格絕對不可能無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價值。實際上,由於股票持有者頻繁地買進賣出以及他們承擔的投資 管理成本,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總體的投資回報必定低於他們所擁有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如果美國公司總體上實現約12%的年淨資產收益,那麽投資者最終的 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數學定律黯淡無光,但卻不能廢除它們。
  結果證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確的。
 200020012003三年美國股市大跌9.1%11.9%22.1%,累計跌幅超過一半,而同期巴菲特業績卻上漲30%以上。
  人們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長遠眼光,也不得不承認價值投資策略能夠戰勝市場。
  
 因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續,過高的股價最終必然回歸於價值。
  要知道如何正確應對大牛市,請牢記巴菲特的投資信條: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dsk 回複 悄悄話 Nice pos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