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兒子的故事 三 Music--by ND-mom

(2010-08-23 06:33:45) 下一個

象很多在美國的中國家庭的孩子,Ben 也是從小 (一年級) 就開始學彈鋼琴了。先是每天練十分鍾,漸漸增加到二十分鍾,後來是 30-40 分鍾。等到有比賽了,賽前幾天就要練一個小時。每年在這個小城市的比賽上 Ben 也是年年能拿個第一個或第二。但是自從四年級開始在學校參加了orchestra,拉上了小提琴,他就越來越不喜歡彈鋼琴了。他給我的理由是:彈鋼琴太孤獨,拉小提琴是可以和大家在一起的活動,他喜歡。後來到七年級就不再彈鋼琴了。但是彈鋼琴培養了他的聽音能力,對後來學小提琴是有很大幫助的。小提琴開始就是跟學校老師每天學幾分鍾,沒有找專門老師教。一直到七年級時找到了一個大學的小提琴教授做他的老師,才發現 Ben 的左右手拿弓,拿琴的方法都有很多的毛病 (還都是大的毛病)。主要是沒有從一開始就按正確的方法訓練。那個美國教授用了一年的時間來糾正他的毛病。我心裏覺得很對不起 Ben,因為沒有從一開始就給他找老師,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光想著省錢了,因為也沒想他會拉出個什麽名堂。我常為這事向Ben 道歉。他倒是安慰我說:如果很早就找了大學的教授來教他,也許他會因為受不了嚴格的訓練而放棄學小提琴。我那時每天看他拉琴, struggle with his bad habits,心裏總在想,什麽時候 Ben 能用正確的手形,弓法拉小提琴,我就非常滿足了。從來也沒有想要他能到達什麽高水平。

從八年級開始,Ben 才比較正式地走上了學拉小提琴的路。他基本上能做到每天練一小時。我也曾問他是否真的是喜歡 practice。他說 practice 本身是比較枯燥,但是要想有進步,不練是不行的。每天練,每天進步一點點,他自己理解了 "no pain, no gain" 的道理。尤其是後來他當上了市裏 Youth Symphony 的 concertmaster (三年) 和連續兩年的 High School All State Honor Orchestra 的 concertmaster後,他更是懂得了“一份辛苦,一份收獲”的道理。從四年級開始到現在,八年在各種 ensemble 拉小提琴的經曆使得 Ben 接觸了大量的古典音樂作品,他 漸漸地喜歡上了古典音樂。早上洗澡經常放一些 symphony 聽。他的 ipod 裏一半兒都是古典曲子。我自己在國內就比較喜歡聽古典音樂,自從 Ben 開始了他的彈琴,拉琴的活動,我從他那裏又聽到學到了更多的新的曲子。我常常想,我跟著 Ben 學了不少的東西呢。

Ben 還自己拉了幾個同學組織了個樂隊參加他的高中每年一次的 Rider Idol。 他們今年的曲子是 The Devil Went Down To Georgia (可能有些人從 Geico 的廣告中聽過 Charlie Daniel play 這個曲子的一小段)。他們得了個第三。Ben loved playing it! It was so much fun just by watching them play!

Ben 的另一個 music activity 是唱歌和演 musical。他從小就愛唱歌但 don't feel comfortable doing it in front of people. 針對他的這個“弱點” ,我就在三
年級的那個夏天給他報名參加一個 local program 叫 "Summer Performing Art". 就是教孩子學表演。剛開始他拒絕參加,他說他不適合這個活動。在我的反複勸說和“逼迫”下,答應試試。誰知道那個夏天完了以後,他就愛上了這個 program。 後來就不用說了,年年夏天都是要參加這個 program, 初中高中就開始演音樂劇(musical)。 從群眾演員到演小角色到演主角。He had so much fun!! 如果你看了他放在 Youtube 上的“ Bottle Dance”,你就會感覺到他對 musical 的熱愛。
Ben說他是十二萬分的感謝我當年逼他參加了這個活動,要不然他就 miss 了這個最有意思的活動了。Ben 的大部分 local 朋友也都是他 music ( orchestra, vocal, performing art) 圈子裏的。science 方麵的朋友則都在外市或外州。Ben 對 music 的愛好也對他最終選擇哪個大學會有影響。
Musical 這個詞我還是從 Ben 參加 musical 演出後才知道是什麽意思。不少有名的音樂劇和作者也是從那時起漸漸才了解的。這又是一個從兒子那裏學到的新的知識。

我們這個小城市有很多 musician ,像他的先後兩個小提琴老師,還有 ensemble 的 coach ,musical 的好幾個 directors, vocal teachers ,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每個人都對 Ben 有過或多或少的影響。"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我覺得這話說的挺有道理。

上高中後,during school year 學校也有演 musical 的活動。但是排練非常花時
間, 和他的其他活動都有時間衝突。Ben 隻好放棄了在上學期間演戲的活動,隻在夏天參加 Summer Performing Art。這也是他夏天哪裏都不去的原因 (我也和他提過 CTD, 但是他不想去)。 一直到去年年底把申請大學的事都幹完了,才參加了他高中最後的一次 during the school year 的 musical "Secret Garden"。演出是在四月底。由於他常常得外出參加比賽 (science fair, Intel STS, National Science Bowl),還有兩個大學的 campus visit 的活動, 他的排練時間都很難保證,所以他把他的 campus visit 都安排在 outside Admitted weekend (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去的)。 可以看出他對演 musical 的重視程度了。

我曾想,如果 Ben 沒有在過去的五年裏用放學後的時間做 science fair project
而把那時間用來專門提高演技,他現在會是個什麽樣的孩子呢?

Ben 會不會用下麵的這首詩來回答我的問題呢?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