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女兒的“初戀”

(2009-11-29 23:10:21) 下一個


萬聖節還有兩天。和朵朵到
mall去。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
在路上朵朵忽然問我什麽是喜歡。當時正在開車,很不在意,怎樣回答的都忘記了。
朵朵忽然對我說“媽媽,我喜歡
Andrew了。”然後,她頓了頓,又慎重重申“媽媽,我喜歡Andrew了。”
為了不突出朵朵對Andrew的特殊喜歡,我說“我知道你也喜歡維克托利亞、KaelynColinMorgie對不對?那我們現在到超市去買卡片,我們給他們做萬聖節卡片和stiker,把你的喜歡告訴她們好不好?”
朵朵立刻就很興奮。
回到家雖然已經晚上九點了,朵朵仍然堅持在每張卡片上精心地畫了畫,還貼了萬聖節的stiker。比如Andrew站在太陽下,頭上吊著一隻大蜘蛛;Kaelyn戴著巫婆帽子和朵朵手拉手數草地裏的蟲蟲……
那天朵朵一共畫了五張卡片,五個小朋友。當然Andrew是第一個。

Andrew是朵朵幼兒園班上的小男生。喜歡表達自己的情感,喜歡hug。前兩天他對朵朵說“You are beautifulI love you.”我說,你怎麽回答的?朵朵說,我說謝謝。我說“對啊。別人對你的好感一定要感激。不過記住啊,別人愛你喜歡你,你不一定因為要報答就一定要去愛那個人啊,除非你自己也很喜歡。”

沒想到朵朵把Andrew的“表白”信以為真了。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她忽然說“媽媽,對不起。以前我說不喜歡去幼兒園,是騙你的。其實我很喜歡上這個幼兒園。我錯了,我很喜歡上幼兒園。”很替朵朵高興。她這麽想,肯定是覺得幼兒園裏有喜歡她的朋友。

再後來,就再也沒有聽到關於Andrew的事了。

有天我有意無意地問“你和Andrew還是好朋友嗎?”朵朵說,媽媽,Andrew現在不理我了。他現在和Colin很好。然後她就自顧自地玩她的玩具去了。

我裝作沒有在意。小孩子過家家,我幹嘛跟著起哄呢?

但是心裏忽然有些難過。朵朵對別人的nice為什麽那麽在意呢?如果也是不care該多好。至少不會受傷害嘛。和朵朵爸爸小聲嘀咕,他說我over sensitive。小孩子,過兩天誰還記得誰呀?

再過兩天,朵朵回來說“媽媽,我跟Andrew說到他家裏去玩,他不同意。”我說,是呀,Andrew住在爸爸媽媽家,要去得要他的爸爸媽媽邀請才行呀。再說,一來爸爸媽媽很忙,沒時間邀請你的朋友來玩,二來我們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是幹什麽的。沒想到朵朵居然幫著Andrew講話“媽媽,Andrew的爸爸一定是醫學博士,媽媽是商學博士。”

我們早已搬離大學城,這個小鎮裏父母都是博士的談何容易。可是,朵朵哪裏來的學位高低的觀念啊。是不是我平日裏要教導她學習的時候不得不擺出一副學術權威的老師狀,讓她產生了對我和她爸爸身份的無比崇拜。忽然一時間迷糊,不知道該怎樣引導了。孩子交朋友當然是情投意合的好,但是從小就有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應該嗎?但是如果沒有那些世俗的觀念,一般不三不四的家庭我也真不情願去結交。

隻能支支吾吾地帶過。說“是嗎?Andrew的爸爸媽媽好厲害。”實在不想揭穿她,Andrew的父母不可能是博士啦。但是小朋友隻是想一起玩,想取得我的認同,我幹嘛那麽認真呢?

幾天後我又漫不經心地說,Andrew最近還和你玩嗎?還是你和Kaekyn或者Mogie最好?朵朵說她現在最好的朋友是Morgie了。我說,哦,Andrew他不和你玩也沒什麽不好的。媽媽看過他寫的字了,到現在ABC都還不會寫,畫的畫也是亂七八糟的。朵朵連忙改口說“媽媽,Andrew他挺好的。”我趕緊閉嘴了。否則小家夥不會再和我講悄悄話了。

那天正在看電視,朵朵趴在我的耳朵邊興奮地跟我說“媽媽,Andrew今天跟我講話了。他今天睡午覺的時候對我扮了個鬼臉。”

說實在的,實在沒有經驗怎麽應對。我覺得應該是我女兒跟別人講話,別人興奮開心才對。

昨天去應邀參加Kaelyncostume生日party。朵朵、morgieAndrew都去了。朵朵和Andrew都沒有怎麽特別的講話,倒是和Morgie那個小姑娘不亦樂乎地玩著Kaeyne的玩具。

作為童年中的主人翁,這些小小的插曲隻是一朵朵浪花,遺失在記憶裏。隻不過被我這個敏感細心的媽媽看在眼中。孩子會在玩耍中漸漸地長大,終將逐漸明白喜歡、和愛的意義。

作為媽媽,卻不由得擔心。不知道天下的媽媽是不是和我有著同樣的心情。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在小學放學路上,遇到同班的兩個小男生。忽然一個小男生指著另一個對我說“他說他將來一定要娶你。”我隻記得那個男生羞紅的大紅臉,並不記得自己說什麽就走了。仍舊丟沙包、跳皮筋、跳房子,所有的事情丟在腦後。小學同學沒有一個人留在我童年的記憶裏。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後,回到當年的學校,這段小浪花忽然冒了出來,可是我早已不記得那個男生的樣子了。

比起我,我的女兒似乎要感性很多,對別人也似乎carenice很多。也許是我們目前的生活裏太缺乏朋友了吧。對她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幼兒園,有人第一次告訴她喜歡她,會在情感上有種依賴。畢竟這群講著異國語言的美國孩子接受了她。作為一直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的我,對女兒更加愛護憐惜。

有人說,女孩子要富養,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就要衣食無憂,無憂無慮。我們一直就是這麽過來的。小朵朵的眼中一直是真純和善良。我一直讓她相信,她的周圍有那麽多真心愛她的人。讓她的眼睛去感受那些關愛,同時以自己的愛去回報。一直以為,在愛的感覺中長大的女孩是最幸福的。

可是現在我忽然有點意識到,其實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我們一直在嗬護著她,會不會讓她過於嬌弱呢?將來如果有人說愛她,喜歡她,她會不會過於輕易地相信呢?

是要女兒保持單純的性情,無憂無慮地長大,還是讓她認識到人世間的險惡,懂得自己保護自己呢?

我要好好想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