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貝多芬交響係列之六】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五章聯播(附賞析

(2007-02-25 22:44:31) 下一個
/a>









貝多芬非常熱愛大自然,常到維也那近郊的森林裏,草地上或河邊的榆樹下,細心洞察大自然的內在奧秘,凝神思索萬物的生命實質。貝多芬說:“沒有人會比我更熱愛田野了”。這是一部從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汲取了新的力量的大自然的交響讚誦史詩……(肖蕭特注)




本貼音樂概述




收藏類屬:世界交響名曲,貝多芬交響係列

音源類型:MP3

出版商(略)

演奏樂團:伯明翰交響樂團

指揮:WALTER WELLER

賞析資料致謝:鹵水鴨

本帖編輯:肖蕭


貝多芬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曲賞析背景介紹




貝多芬和任何人都有矛盾,有的還非常尖銳,上自王孫貴族,下至家仆和他的有叛逆精神的侄兒,他和這些人都有過衝突。唯獨對大自然,他感到十分悠閑自在。他最愛在維也納近郊的鄉村作長時間的散步時創作他的音樂。對熟悉的田野和森林,他幾乎有對神祇般的崇敬.然而,《田園》顯示出來的,卻是愛慕多於敬畏。《田園》交響曲的樸實無華,寧靜安謐中有著天使般的音可.他一遍又一遍地在那些極其簡單樸素的優美曲調上流連,使我們仿佛也感到時間停止了它的腳步,就如同我們凝視著一片秋葉,水上的陽光,或嗅著那從濕潤的綠草中散發出清香的時刻。



從貝多芬的筆記中。我們看到,他原先打算為這部交響曲的含意作更詳盡的解釋,但在最後出版的總譜上,他卻寫道:“任何對鄉村生活有所了解的人都會自己去體會作者的意圖,無需寫上一大堆標題”。


與第五交響曲相反,《田園》的創作時間比較短:從 1807年夏開始,到次年的6月在維也納近郊的海利根斯塔脫結束。


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首次演出的節目單上,把這部交響曲的標題寫作:“鄉村生活的回憶,大調”並特別提醒聽眾,它“寫情多於寫景”。









分樂章賞析---交響曲用傳統的四個樂章的形式




第一樂章:到達鄉村時的喜悅心情I.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不太快的快板


第一樂章用活潑的歌唱性樂句在充滿陽光的F大調上開始:


我們很難相信,這樣長的一個樂章幾乎全用這個簡單的樂句寫成。這裏沒有複雜的主題開展,隻有開頭主題的片斷不斷地、天真地反複,仿佛陶醉於自身的美和嫵媚中。調性和樂器色彩的巧妙變化像是大自然本身的光影閃動。一個短小的五音音型(譜例中第二小節)無間斷地反複了八十次,但整個樂章仍然使人浮想聯翩.難以自遏。




第二樂章:溪邊小景II.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很快的行板


第二樂章充滿了流水淙淙聲響,小提琴上短小的顫音大概是昆蟲的唧唧叫聲。在樂章的末端我們清楚地聽到先是鵪鶉、夜鶯和後來是杜鵑的鳴聲。但小提琴上的優美旋律什麽也不描繪.隻能表達最愉快,最悠閑的情緒。




第三樂章:村人的歡聚III.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快板


這就是《田園》交響曲的諧謔曲;在這樂章中,貝多芬以一些經過句回憶了他在維也納近郊的“三個貪食人”酒店那類地方聽過的鄉村樂隊.這裏有舞曲的暗示:有些像差重的跺腳聲.有些則像下例雙簧管獨奏這樣的優雅醉人的樂句。


但諧謔曲的大部分音樂對農民舞蹈,甚至對最精致的女芭蕾舞演員來說,都顯得過於輕快。這樂章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暴風雨IV. Gewitter —Sturm Allegro快板


酒店音樂被逼真的雷雨打斷,請注意貝多芬是如何惟妙惟肖地捕捉雷暴雨來到以前幾秒鍾的不安情緒。你幾乎能看到暴風雨到來前的暫時寧靜如何被初起的急風和頭陣向大雨點打破。接著,暴風雨在咆哮。低音弦樂器的轟鳴是印象派作曲技巧的神來之筆,但它比德彪西還早九十年。我們聽到雷鳴也聽到閃電,風在高音的短笛上呼嘯。暴風雨十分猛烈.但不使人感到恐懼,它來無蹤,去無影.直接地進入到末樂章中去。





第五樂章:牧人之歌:暴風雨後的愉快,感恩心情V.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u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o快板


雷聲慚漸消失,牧人吹出的感恩歌開始了末樂章。歌聲先由獨奏單簧管後由圓號奏出.在貝多芬時代,牧人確是在維也納近郊放牧。他們唱歌,吹笛子。在貝多芬看來,這些都是他所熱愛並崇拜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到他創作《田園》交響曲時,他已聾得聽不見這些了。那的確是痛苦的日子:貝多芬發現他身旁的友人能聽到牧人唱歌、吹笛子,而他,身為作曲家,音樂家,卻什麽也聽不到。羞辱和絕望使他想自殺(關於貝多芬自己對這種情緒的描述可參看他給兄弟們所寫的一封著名信件的冗長引文.這就是貝多芬的《海利根斯塔脫遺言》)。


但當貝多芬的樂隊先用小提琴響起作為末樂章主題的牧人之歌耐,他的悲劇消失了,好像整個世界都為這晴空萬裏,雲散日出的奇景而歡慶鼓舞。


整個末樂章似乎是感謝上蒼,感謝大自然,感謝太陽的狂喜讚歌,也是感謝宇宙間仁愛力量的讚歌,這宇宙在貝多芬時代的人以及我們時代的人看起來似乎都是黑暗的,荒誕的——荒誕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像貝多芬那樣一個滿懷愁緒和.自找痛苦的人怎麽還能窺見到這種光華,並且用他那令人難以理解的藝術煉丹術,激勵著我們去分享其狂喜的預見——哪怕隻有片刻的瞬間。這的確是個奇跡,像日出那樣的永葆青春的奇跡。



肖蕭上傳特注




本貼音樂來自肖蕭上傳, 僅供文學城音樂快遞普及交響音樂網上試聽所用。本音樂係列屬敏感版本,請朋友們下載試聽後,務必自覺刪除為感!特別地為此致謝大家!


全部曲目點擊下載:



第一樂章:到達鄉村時的喜悅心情I.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樂章:溪邊小景II.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很快的行板

第三樂章:村人的歡聚III.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快板

第四樂章:暴風雨IV. Gewitter —Sturm Allegro快板

第五樂章:牧人之歌:暴風雨後的愉快,感恩心情V.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u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o快板



來自肖蕭的問候和祝福於2006年6月6日 23:51P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