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憨哥在北美

即興隨筆,無任何企圖,歡迎指教。謝絕任何侮辱謾罵之詞,如有發布,歸發布者本人享用。
個人資料
正文

杞人憂天:通信國企重組不能讓百姓荷包縮水

(2007-03-04 21:20:00) 下一個

年前年後,陸續有消息證明或者發布。 1 ,中國聯通 G 網和 C 網分開經營,各省還為分開經營後另一位經營主管副總的肥缺招兵賣馬,自然也是享受副廳級待遇; 2 ,中國網通表示有意收購聯通的 G 網,中國電信表示有意收購聯通的 C 網; 3 ,聯通有關人士出來發表聲明,說無意拆分和出售自己的兩張網或一張網,市場有關消息本身並不知情; 4 ,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達成君子協定,畫地為牢,各自為界,互不侵犯; 5 ,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將自己在部分地市的 TD-SCDMA 試驗網等全部移交移動; 5 ,有關方麵就有關通信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放話,移動將投資若幹億,全線試驗 TD-SCDMA ,同時大大壓縮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對方領域的投資規模。

所有這些,是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還是政府對通信國企重組的前奏?老百姓看的一頭霧水。通信企業重組之所以引起老百姓的關注,是因為這牽涉到千家萬戶,甚至說牽涉到每個家庭的利益。畢竟現在通信發展了,電話普及了,幾個億的用戶群已經讓我們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了。自然,老百姓對話費關注,對服務關注,更有對國有資產這個自己共同的大荷包的關注。

上述消息中,不太明朗的就是,中國聯通的兩網是不是要拆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是不是要分別收購?是企業行為還是政府行為?如果說是企業行為,為什麽中國電信要收購剛剛度過虧損境遇的 C 網而不去競價收購運行多年、有著巨大用戶群的 G 網?是中國電信財力不夠嗎?怕是中國電信比中國網通的實力大多了。是兄弟之間的謙讓嗎?平時為了爭搶一個電話用戶、一個寬帶互聯網用戶都打得頭破血流,這會兒怎麽就高風亮節了呢。再說了,作為國有超大型企業,不論海外收購還是海內收購,都是需要大筆資金,都是需要項目審批的,沒有政府的許可,怕是做不成的事情。

那這樣看來,所有這些動作,該都是政府的行為了。可是,政府部門,包括發改委、國資委和信息產業部,到目前為止,就具體重組方案和相關事宜,幾乎等於沒有任何表態。這又讓老百姓看不明白了。一種可能,幾種方案都在討論之中,企業放風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保住自己的企業和自己的位置;另一種可能,是企業的老總們,揣測著國資委和政府的可能意思,見風使舵,討好國資委和政府,為順利推動國企改革鋪路。第三種可能,是政府相關部門,透過相關企業出來說話,看一下投資市場和消費市場大眾的反映;最後一種可能,也是最有可能的可能,就是初步方案已經確定,這一係列動作都是在政府相關部門主導下按部就班,緊鑼密鼓地進行。

企業重組既然是老百姓的熱門話題,那為什麽不敞開大門讓老百姓參與討論,讓老百姓知情呢。網上火爆的請總理網聊的倡議,未必行得通。一是總理來聊天的時間,最多和記者會的時間持平,那麽短的時間,沒準會有幾百萬上千萬的人民進入,網絡受不了沒準會癱瘓;二是短時間內會有幾千萬上億條問題發問,很難搜索出經典的問題回答,隻能直照本宣科。所以,總理上網和人民聊天,會有做秀的嫌疑。倒不如開一個總理網站,建一個總理信箱,對海內外開放,長期和人民建立直接聯係,來得實在。既可以聽到基層人民的呼聲,了解民情,又可以減少上訪,更不會對社會造成動蕩的影響。國有企業重組的議題,也一樣。

又到了兩會召開的季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為人民集中說話的時候。國有企業的改革重組,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其實也是老百姓非常關注的話題。因為所謂國有資產,就是人民的資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自然牽涉到老百姓的荷包。所以,電信企業重組,決不僅僅是電話費用、上網費用對老百姓的影響,單單就過去分營後重複建設所造成的浪費,不都是從老百姓的還不是很飽滿的荷包裏拿去的嗎。

國有資產的管理,國有資產的預算和決算,應該是上到兩會審議的議事日程的時候了。我們不能再許可國有資產隨意的流失了,我們不能再許可國有企業有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說了就算了,我們不能再許可國有企業的老總們,即是高官,又是老板,讓部長們都垂涎欲滴,讓老百姓更望眼欲穿了。國有超大型企業的所謂部長級老板,也該是必須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審察和任命的時候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