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製度的致命缺陷分析
(2008-06-01 12:21:03)
下一個
西方民主製度作為一種政治製度,曾經對社會經濟發展起過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這種體製中,基於普選的代議製度是其基本構成。
以加拿大為例,全國分為三百多個選區,民眾在選區選出國會議員,這些議員組成國會,而在國會中議員比例占多數的政黨就成為執政黨,由黨魁出任總理,再由總理組閣,成立政府進行行政。平時,議會的任務就是各種議案的討論,表決,立法,和對政府的行政進行監督。
因為這種製度是如此有效,再加上西方國家的大力鼓吹,因而在很多國家普遍采用,所以在很長時間裏,人們就把這種源於西方的,屬於民主製度的一種類型的製度,簡稱為民主製度了。有人甚至以為這就是民主製度的唯一方式,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製度而大力推廣。
其實這種代議製度從一開始就存在致命缺陷和先天不足。其致命點就在於一個“代”字。
舉一個例子,你要買房,有房屋經紀,貸款,有貸款經紀,做進出口生意,有海關代理等等。這些都是你委托專業人士來替你搞定事情。用到政治上,由民眾選出的議員,通常是對政治和社會有大量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士代理民眾去參政議政。用代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問題是,如果你不滿意某個房屋經紀,你可以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訴他,對他提要求,或者直接另選其他經紀。因為歸根到底你是老板。
可這事到了政治上,就沒那麽簡單了,當民眾選完議員後,就沒他們什麽事情了,因為已經全權交給那些議員去處理了。而這些議員們選上之後,就能“為人民服務”嗎?不然,他們有可能很輕易地就被某些利益集團所控製和操縱,實際上,本來他們所屬黨派,就是某利益集團的代表。當這些議員,政府,總統不能代表人民意願時,民眾要進行幹預,就不能像對待房屋經紀人那麽容易了,民眾總是分散的,無組織的,盡管人數龐大,但合力很弱小。你可以參加某政黨,但大部分人都不原意去參加什麽政治團體。你可以集會遊行示威,但政府可以置之不理。或根本就沒有任何回音。你可以通過報紙電台等媒體反映你的意見,但媒體也可能掌握在某利益集團手裏,你的意見不可能被發表。所以隻能指望下次選舉再見了。到了下次,又是另一個重複的開始,還是一樣。所以,在西方生活時間長的人,一般都對政治失去興趣,我不止一次和老外交流過,他們一說到政治,就是兩個字:肮髒。所以人們能感受出西方的民主中那濃濃的虛偽氣息,究其原因,其實就是這種代議製度的缺陷,還是不能讓人民真正成為老板來當家作主。
其實,西方在建立這種製度時,就有人說過它是不完美的,但又沒有其他好辦法,當然,用反對黨來進行監督,製約,可以解決相當問題,但那是在兩者利益相衝突的時候,當他們之間利益一致而和民眾利益衝突的時候,誰還能製約他們呢?沒有了。
所以,對這種有缺陷的製度,如果照搬照套,即使百分之百地實現,也不可能實現真民主,更不用說因為各國國情不同而產生的水土不服了。
但這並不是說就不要學習西方民主了,而是應該用拿來主義的方法進行理性分析,充分吸收其優點,而那些西方人沒有辦法改掉的缺點,就讓我們中國人開動腦筋去改吧。中國應該對世界民主文明的創新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