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我們胡同還是土路。每年的春天,會由市政工人來整理路麵。他們開來一台拖拉機和耕地的犁,還有一台高高大大的壓路機。先是用犁把胡同的路麵翻起來,澆上水,再用壓路機來回壓平。每次他們工作完後,胡同裏的路麵非常平整。問題時,幾個星期之後,特別是如果趕上一兩場雨,路麵就有變成坑坑窪窪的了。後來,大約是七十年代吧?胡同裏的路麵才鋪上柏油路麵了。
那時我們胡同裏還算條件比較好的,每個院子裏都有廁所,不像後來好些個院子都把廁所改成住房了,大家隻好去公共廁所。我們院子裏住了三家人,合用這麽一個廁所。
小的時候上晚上上廁所有點害怕。廁所在院子裏,有一盞電燈,但是,為了省電又不能整天開著,就得有人的時候開,人離開時把它關上。我們院子裏的廁所很小,裏麵就隻有一個茅坑。進去之後就隻夠蹲一個人的地方。可能是為了讓“掏茅房的”大糞勺能下得去,那個茅坑還挺寬的(也許大人蹲並不寬),小孩子蹲著得有點技術。小的這方麵還行,技術不錯,從來沒有掉進去過。可是,每次晚上從廁所出來,小的都有點害怕。現在小的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小的采用的關燈關門“技術”。左手拉著燈繩,右手把著門。兩隻手一塊兒使勁,左手把燈拉滅,右手把門關好。從廁所大踏步地衝進屋門,一共是是五大步,其中最後是一步跨上兩級台階就進屋了。
有一次,我哥哥見我衝進屋門,就笑小的“膽小”,小的不服,說:“這有什麽可怕的?”哥哥指著小的說:“瞧你一個勁兒的喘,肯定是三步兩步衝回來的吧?”
由於院子裏的廁所隻是一個磚砌的茅坑,所以隔一兩天就有淘糞工人來淘廁所。我們管他們叫做“掏茅房的”。胡同裏的人瞧不起“掏茅房的”。小時有這樣一首歌謠,“沒羞、沒臊、每臉皮,偷人家的西瓜皮。人家給他兩塊糖,他給人家掏茅房”。那時的宣傳教育反對“看不起勞動人民”,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勞動模範”時傳祥就是一個著名的淘糞工人。 淘糞工人一般是一、兩個人,趕著一輛馬車,車上是一個方方大大的木質的糞箱,糞箱的後麵有一個鐵質的架子,邊上有一個大大地搖把,架子上放著糞桶。那個架子有些講究,當淘糞工人將糞桶放到架子上之後,用力一搖那個搖把,糞桶就被搖上去、倒過來、將糞倒入糞箱了。這個機械裝置估計和如今的垃圾車上自動抓起垃圾桶、倒入車廂的裝置類似。
後來,文革幾年之後,估計也是七十年代初,廁所改成用水衝了。茅坑本身用水泥抹平,茅坑下麵用直徑很大的陶瓷管道通到院外胡同裏的帶生鐵蓋子的化糞井中。這樣淘糞工人就不用進院子淘糞了,而改為在街上用機器抽,糞車也不再是馬車了,改為馱著橢圓罐子的汽車了。改造之後,有一點不大方便,每次衝的時候都要自己端一盆水去,對準了衝,不然就衝不下去。小的那時還小,常常要衝兩次,甚至三次才能衝下去。每次都要回到房間裏重新打水。每次碰到這種情況,哥哥都會笑話小的“衝屎技術不佳!”
記得小時候唯一的一次和媽媽淘氣,那是過年放鞭炮。買來一大掛鞭炮,說是一大褂,其實也就是100個小鞭。拆開來,一個一個地放。小的那次,見到媽媽進了廁所,就故意在廁所的門前先放了一個,“啪”的一聲。廁所門後媽媽就蹲在那裏,當然聽得十分響亮了。媽媽本來就怕鞭炮,所以就喊“別在這放,裏麵有人”。小的就答應著。等了一會兒,媽媽要出來了,就問“還有沒有炮呀?”小的就喊,“等著等著,剛剛點著。”等了一陣子,沒有響動,媽媽就問“怎麽回事呀?”小的就說“不知道,還著著呢!”又等了一陣子,還沒響動,媽媽又問“怎麽還不響呀?”小的就說“不知道,我不敢過去!”這樣來回三四遍,媽媽急了說了小的一句。小的怕真的把媽媽惹急了,才說“沒事了!”後來小的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