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易引發乳腺癌的7個常見習慣 ZT

(2007-05-16 22:45:23) 下一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乳癌與體重有關

  有句笑話說,成都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與成都人的體重一起“蒸蒸日上”。有人要問了,體重和乳腺癌有什麽關係?關係可真不小,看看這組數據就知道了:如以70公斤為標準體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發生率提高20%,而60歲左右的女性體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將增加80%。這個數字是不是很嚇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為什麽乳腺癌發病率持續“走高”?據調查,這很大程度上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結構的變化有關。人體內過多的脂肪能轉化為類雌激素,刺激乳腺組織增生。另外,大量攝取脂肪,還會導致身體免疫機能降低,給癌症造成可乘之機。同時,一些營養品或保健口服液中大量使用雌激素,也惡化了中年女性的內分泌環境,導致乳房癌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早期乳癌30%放棄保乳

乳腺X線檢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方法,據省醫院乳腺科的醫生介紹:女性朋友在手摸到乳房腫塊前,就能查出0期到2A期的早期患者。對年紀較輕、腫塊少、在0期至1A期間的早期患者,一般建議可做保乳手術,比率占所有患者的40%至50%。但是其中20%至30%的患者,出於對複發和安全的顧慮,往往不同意保乳。其實,對早期患者而言,保乳和根除的治療效果是一樣的,尤其是小葉原位癌,手術治療後可徹底康複,根本無需切除。保乳後,每6個月至1年檢查一次,可大大減輕複發風險。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拯救乳房更要拯救心靈

  據相關單位的統計表明,大約30%—40%的乳腺癌病人存在著明顯的心理壓抑和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焦慮、緊張、恐懼和一定程度的性功能紊亂。

  此外,乳腺癌的高峰年齡正好在女性更年期前後,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對自己的性別角色定位有著根深蒂固的看法,乳房切除後,她們往往產生“我不是完整女人了”等想法,對自我的社會角色和性別角色認識都開始出現紊亂。45歲左右的女性,往往也是事業、家庭壓力最重的時候,她們的病情加重了原有的壓力,所以對她們心靈的看護和交流就顯得特別重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誘發乳腺癌的幾大危險

  家族遺傳:患有遺傳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母親患乳腺癌,女兒亦好發乳腺癌,發病年齡輕,常發生在閉經前,多為雙側性。

  月經因素:月經初潮年齡早於12歲,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初潮17歲者大2.2倍;絕經期晚於50歲者,比45歲後絕經者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

  流產過多: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複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人工喂養: 是預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險減少20%至30%。

  性生活質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關,女性的性壓抑可以增加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腫瘤的發病幾率。初婚年齡越大,乳腺癌發病率越高。

  抑鬱情緒:一些人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腫

點擊圖片進入第一頁

  過度肥胖:肥胖者乳腺癌的發生率高於非肥胖者3.45 倍,因為脂肪堆積過多,多餘的雌激素被脂化後貯存於脂肪組織內,並不斷地釋放進入血液,對乳腺組織產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胰島素血症,體內膽固醇升高後,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膜的膽固醇含量升高,抑製了免疫功能。

  粉紅警報

  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120萬,每年死亡人數達50萬,我國主要城市近十年來發病率增長了37%;每2分鍾就有一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

  從1992—2000年8年間的上升幅度,超過了1972—1992年20年間的上升幅度;由於許多女性對乳痛,乳脹,乳房腫塊,乳腺增生等症狀掉以輕心,未能及時發現並及早治療導致的乳腺病變發病率連年攀升,達到驚人程度。


http://eladies.sina.com.cn/zc/2006/1123/111233322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