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水果價格暴漲,或和中美貿易戰有關!

(2019-05-17 21:11:59) 下一個

[轉帖]你為什麽吃不起水果了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叁裏河作者: 一姐 

    
    過完春節,水果市場就不敢逛了。

    上周,中國營養學會的專家說中國居民人均蔬果攝入量處於較低水平,建議每人每天要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結果評論區幾乎整齊劃一的回應是:吃不起。

    圍繞“吃不起”,評論區附帶討論起各地的水果價格:“3個水蜜桃18”,”兩個紅心火龍果40多,兩串葡萄80多,醜橘快10塊錢一個了”,“蘋果14.8一斤”,“一串提子28,四個橘子20”,“10塊錢以下的水果幾乎找不到了”。

    有人總結:“吃水果可以減肥,我相信是真的,因為可以吃破產”。

    這周,央視財經、北京商報等在京媒體都就水果漲價做了報道,記者們跑到新發地水果批發市場做了一番調查,事實證明不是水果商販盲目漲價,形勢比大家想的還嚴重,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水果價格總體比去年同期上漲78%,最近一周漲價幅度達10%。

    其中蘋果和柑橘類漲價較多,去年同期蘋果每斤不到2塊,今年批發市場價格已經漲到快5塊錢,其他比如獼猴桃、梨、草莓、葡萄等水果也漲幅不小。

    因為水果漲價,某拚團網站上線的一款“線上種虛擬水果,線下領真水果“的遊戲,最近日活較年初大漲1000多萬,用戶一季度累計領走的水果,已經超過去年後半年。其中因為蘋果漲價多,在遊戲中選擇種蘋果的用戶環比大增52%。

    這是怎麽了?

    《北京商報》認為水果漲價跟“消費升級”有關。從食品消費習慣看,隨著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主食類食品消費下降,蔬果類消費上漲,的確是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而且隨著在收入不斷增長的前提下,水果的價格彈性還會逐漸降低,也就是說,社會發展了,人們有錢了,不管是出於健康考慮還是純粹出於“我願意”,都對增加對水果的消費量。

    這一點從各個國家的水果消費量變化中都能看到。

    
    台灣台灣主要年份經濟發展指標、各類食物消費量及占比情況

    但是,消費升級也不是今年才開始的,也沒有被的事項能證明今年以來,消費升級的速度就突然加快了,為什麽水果漲價速度卻跟火箭一樣?

    一種猜測是因為跟貿易戰有關。

    2018年3月23日為反擊川普突然挑起的以鋼鋁稅為主要目標的貿易戰,中國宣布對美國3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其中水果和堅果製品增加15%的關稅;7月貿易摩擦升級後,中國對美國340億美元加稅,水果和堅果製品再次被增加額外25%的關稅。

    至此美國對華出口的主要水果中,蘋果關稅從10%漲到50%,車厘子從10%漲到50%,橙子從11%漲到51%,布林從10%漲到50%。2018年12月1日,中美雙方領導人就暫停兩個貿易爭端達成了一致,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回複,但對水果的額外關稅沒有停征。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陰影下,去年美國對中國水果出口總額同比縮水31.09%。之前美國是中國鮮果進口額排名第五的國家,去年在出口額占比上也縮水一半,隻有3.88%,排名掉到第8位。

    從具體的品類看,柑橘類、蘋果、櫻桃,是美國出口中國最多的三類水果。其中美國是最早被允許開放柑橘進入中國的國家,美國新奇士在中國柑橘消費市場市占率穩居第一位多年。而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櫻桃300萬箱,進口華盛頓州蘋果2.9萬噸,平均每噸價格為1539美元,均位列進口額第一。這幾類水果去年都不同程度受到貿易戰影響。

    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同時,去年水果進口總量仍然是大增的,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18年水果進口總量和進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5.91%和36.48%。也就是說,進口水果市場的總量並沒有較大縮減。而且中國主要的水果進口地還是東南亞幾個國家,來自美國的進口量和進口額,之前也都沒有超過10%,對水果市場的價格影響應該有限。

    況且,進口水果70億美元的體量,對比中國整個水果上次行2萬多億的規模而言,也很難說有多大的價格撬動作用。所以,水果漲價,應該主要還是跟要國內的生產情況關係比較大。

    事實上,這波漲價在去年春節就被預言過,至少是蘋果漲價。

    去年3月北方地區氣溫突然回升,陝西、河南、甘肅、山東、寧夏、山西等我國幾個北方水果主產區普遍出現果樹花期提前的現象,之後不久,到清明節全國大部分地區突然出現極端天氣,一些地方甚至突降冰雹,北方普遍大麵積降溫,上述部分地區最低溫度甚至下降到零下4-5度。被稱為50年罕見的極端天氣。

    而按照水果種植的報告說法,蘋果這種水果的花期最高能承受的低溫隻有零下4度。根據包括南華期貨在內的幾個到產地調研做的報告,去年清明節的霜凍天氣,嚴重影響到授粉,坐果率大降,幾個主產區平均減產量都在35%左右,其中山西、陝西部分地區,減產量甚至達到70%。

    根據包括南華期貨在內的幾個到產地調研做的報告,幾個主產區平均減產量都在35%左右,其中山西、陝西部分地區,減產量達到70%。

    之後鮮果收獲季之後做的統計也基本證明了去年包括蘋果在內的北方水果減產的事實。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全國蘋果入庫量605萬噸,同比2017年入庫量966萬噸下降37%,相比前幾年的1000萬噸左右,至少減了400萬噸,這也是五年來入庫量最低的水平。其中陝西入庫量 141萬噸,同比下降50.5%。

    根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的統計,去年10月初蘋果采摘後,據產地蘋果的收購價格,已經就地普遍漲了30%左右,價格創下10年來的新高。

    蘋果隻是北方水果主產區主要水果的代表,實際上,手動果樹還涉及梨、桃、櫻桃、葡萄等,其中陝西、山東是葡萄和櫻桃主要產區,山西是桃、杏、柿子主要產區,這些果樹的受凍情況不比蘋果好到哪兒,山西的桃子、杏,在部分地區幾乎絕收。而5月份上市的桃、杏等本來都是蘋果的替代果品。

    總結來說,在需求保持旺盛的同時,去年北方幾個水果主產區突然減產,是今年水果漲價的主要動因。不過,單獨年份的氣候影響,很容易在次年風調雨順後,讓水果價格恢複到正常,值得擔心的反而是,在水果消費規模逐年上漲的趨勢下,我國果園種植麵積的增長好像並沒有跟上來。

    
    1978-2017年中國果園播種麵積(千公頃)

    根據CEIC的統計,我國果園播種麵積在2014年達到高峰後,連續兩年播種麵積下降,最近仍沒有恢複到之前的峰值。

    按照北方一般果樹種植和收獲之間2-3年的時間差,這次水果漲價,也不能全怪老天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