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03年12月8日晚寧波美女大學生沈晏嬋被撞身亡;為給女兒伸冤,其母曾冒死模擬失事現場!

(2016-01-17 07:26:25) 下一個

 http://www.lcyz.net/UploadFiles/xsyd_UploadFiles_7699/200701/dkxm/azsb/026.htm

這是個聽起來有點離奇有點淒涼卻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年過半百的母親,在風華正茂的女兒遭遇車禍慘死、交警部門作出不合理的責任認定後,為證實女兒無責,她包下專車,含著淚水,以自己和兒子的生命為試驗品來還原事發時的那一幕!

最終,去年5月30日,省公安廳發布複核結論:撤銷原結論,改認定駕駛員桂某負事故全部責任,死者沈晏蟬不負責任。堅強的母親這時才流下寬慰的熱淚。

但這位母親接下來的舉動更讓人動容,她要把40萬元車禍賠償金捐助一所希望小學。

她還不斷地在網上對著司機們說著同樣的一句話:不要酒後駕駛。她還用自己溫柔的話語,去安慰那些和她一樣因車禍而失去兒女的父母親。

數日前的一個傍晚,記者敲開了杭州拱墅區一個居民小區的一戶人家。

女主人周艾萍,一位麵容憔悴的母親,得知記者的身份後,憂鬱的雙眼湧出了淚水。就在俯身替記者拿拖鞋的那一刻,母親的胸口蕩出了一張製成掛件的照片。

照片裏的女孩濃眉大眼,笑得很燦爛。

“這就是我可憐的女兒慶慶(學名沈晏嬋)!”母親用顫抖的雙手托著女兒的照片,泣不成聲地癱坐在沙發上。

在隨後的采訪中,周艾萍幾次都傷心得昏厥過去,采訪隻能在斷斷續續中進行。

出事前,孝順女在QQ上留下最後一句話

2003年12月8日晚上9點左右,寧波紡織學院學生沈晏嬋在寧波市區自南往北橫過公路時,被突然飛速駛來的一輛小客車撞倒,23歲的花樣年華在瞬間凋零。(2004年5月20日時報曾作詳細報道)

沈晏嬋的父母,周艾萍和沈檜林得到消息後,匆忙從老家安吉縣趕到寧波。“慶慶,我們回家……”媽媽抱慶慶頭,哥哥抱慶慶身子,爸爸抱慶慶腳……一家四口擠在車子的後排回安吉的家。

“媽,我就要工作了,以後您每月給我的200元生活費可以用來給自己添新衣服了。”這是出事前幾個小時,沈晏蟬在QQ上給母親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母親周艾萍怎麽也接受不了,女兒就這麽永遠離她而去了。

事故發生後,寧波市交警支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此起交通事故中,醉酒駕駛員桂某負事故主要責任;死者沈晏嬋橫過公路未注意看清來往車輛,負事故次要責任。

周艾萍夫婦不相信一向守規矩的女兒會違章,於是向省公安廳交巡警總隊(現改名為省交管局)申請重新認定,但最初得到的答複是維持原認定意見。

為取證,母親和兒子以身試險模擬現場

寧波市交警支隊告訴周艾萍一家,事發時,桂某的車時速是87公裏,可這與周艾萍在現場調查時,目擊者們給的答案不一致。“很多目擊者都告訴我駕駛員當時開車的速度可以用‘飛速’兩個字來形容,至少有110公裏了!”拉著記者的手,周艾萍憤憤地說,“再說當時慶慶已經走過四分之三車道了,相信她穿馬路時應該離車子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為了解開疑惑,周艾萍向各路專家谘詢、求教,肇事車到底要多快的速度才會撞上她的女兒呢?谘詢結果為,肇事車的速度應該不止87公裏。

為了使證據更加確鑿,周艾萍心裏有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包一輛車來模擬事發的那一刻,即讓車子用87公裏、100公裏、110公裏等不同的車速,駛向在前麵100米處步行的自己或兒子。

2004年4月中旬,周艾萍用每天600元的高價,包下一輛桑塔納小轎車來到寧波。整整10天,每天早上7點到9點,晚上9點到半夜,周艾萍帶著兒子和司機去事發現場做試驗。

“兒子,準備好測速,司機,準備好!”在距離車100米左右的地方大聲喊著。站在路旁的年輕男子抹掉眼淚,手臂一揮,司機以原先定好的速度駛向遠處行走的老婦人。“吱……”隨著一個緊急刹車,車子在距老婦人兩米處停下……這是那十天裏出現無數次的場景。

就這樣,這浸著淚水,汗水,甚至血水的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超110公裏車速的車子,是不可能撞上已穿過四分之三車道的沈晏蟬的。

交通法,重視以人為本改變事故認定

2004年2月13日,周艾萍來到浙江省公安廳信訪接待室徑直要找副廳長張景華。接下來的一個月,省公安廳為此案專門成立了專家組進行分析論證,並委托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力學係做測試鑒定。

張景華還親自來到寧波事故現場,模擬重現了當時事故發生的情景,回來後還繪製了一張示意圖。

駕駛員違章已是事實,問題的關鍵是,死者沈晏嬋是否有違章行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行人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在沒有人行橫道線的地方過馬路。可怎麽判斷沈晏嬋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行的呢?

2004年5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它對這類情況有較明確規定。仔細閱讀新法後,警方感到,新法體現的以人為本、扶持弱者的思想完全可以借鑒。

根據現場重現的情況看,事故發生時,沈晏嬋已通過了四分之三以上路麵。

“司機假如沒有酒醉,沒有超速行駛,而是在規定車道內行駛,沈晏嬋完全有可能安全通過路麵。”張景華斬釘截鐵地說。

2004年5月30日,省公安廳對交通事故作出複核結論,認定駕駛員桂某負事故全部責任,死者沈晏嬋不負責任。

“女兒終於可以含笑了。”周艾萍和沈檜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賠償金,以女兒的名義資助貧困小學

坐在記者麵前75歲的沈檜林,頭發花白,拘僂著背,言語不多。

老人是浙江省安吉縣第三中學的離休老師,一生坎坷,49歲與周艾萍結為夫妻,50歲才生下了沈晏蟬。“晏”,意為遲到;“蟬”,意為美麗。老年得女的沈檜林曾暗暗發誓:不管多難,一定要把得來不易的女兒培養成才。

周艾萍含著眼淚說,去年借錢在杭州買下這套房子,目的不光是為了方便打官司,也是為了不讓老伴沈檜林睹物思人。因為在安吉老家,到處都是女兒的痕跡。

“自從女兒走後,老伴的話就更少了……不過,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叮嚀我該給女兒買新衣服了,該給女兒的手機充值去了……”說到這,周艾萍無法抑製地失聲痛哭起來。

麵對不久將領到一筆40萬元左右的賠償金這個問題,周艾萍用顫抖的手抹去眼淚,目光堅定地說:如果民事訴訟成功,他們將以女兒的名義,用這筆錢去資助一所貧困小學,讓更多的孩子可以讀書、讀好書。

他們希望,學校可以讓她的女兒當名譽校長,如果可能,最好是女兒的母校孝豐鎮中心小學。以此讓大家記住,醉酒駕車,害人害己,帶給人們的是永久的痛。

好母親,網上狂發帖告誡司機安全駕駛

和女兒最後一次對話是在網絡上,於是,網絡似乎擁有了女兒的影子。

痛失愛女的周艾萍,瘋狂地迷戀上了互聯網。

新浪、搜狐……在各大中文網站上,她不斷地發帖子,用她最純樸的話語,去安慰那些有著和她相同經曆的父母親們,她還一再告誡司機們不要醉酒駕車,不要超速行駛;她甚至想成立一個專門的網站:紀念喪身在車輪下的可憐人,紀念花季凋零的少男少女。

周艾萍的帖子吸引了千千萬萬人的目光,好多人回帖訴說酒後駕駛的危害,好多人懺悔自己以往冒失的酒後駕駛行為,還有更多的人與周艾萍交流自己曾經有過的相似得傷痛。

在訴說與傾聽之間,周艾萍結交了好多朋友。其中有一名博士生,知道周艾萍的兒子留守部隊無法回家過年,36歲的博士生在除夕夜上門陪二老過年,做了一桌熱騰騰的年夜飯。自從女兒走後,周艾萍一直生活在痛苦的回憶中,“這個年,總算過得像過年了。”周艾萍苦澀地說。

“通過QQ,我每隔一星期就會給慶慶留言。告訴她我最近的所見所聞,告訴她媽媽想她了,告訴她媽媽在努力幫她討個公道,盡管我知道我永遠也不可能再收到她的回複了……”哽咽的周艾萍訴說著,話語斷斷續續,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