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抗戰勝利閱兵純屬邯鄲學步,勞民傷財 3:駁人民日報微薄

(2015-01-29 06:36:20) 下一個

近日人民日報微博發表文章表示抗戰閱兵的意義,對此文本人實在不能苟同。

首先,此文一上來就說“這是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這顯然與曆史不符。1954年新中國成立5周年的時候,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就出席了當時的閱兵式。1959年新中國慶祝成立1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蘇聯的赫魯曉夫,越南的胡誌明,朝鮮的金日成也出席觀看了閱兵。還有2009年閱兵儀式上的柬埔寨的西哈努克等。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歐洲許多國家一般都在歐洲戰爭結束紀念日舉行包括閱兵儀式在內的許多活動紀念戰爭的結束。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是為了恐嚇德國,準備要與德國再打一仗而搞閱兵的。無論是哪個國家用何種形式進行紀念,其基本出發點和基本宗旨都是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先烈和對世界和平的向往,既表達捍衛國家的決心,也期盼著永遠不再有戰爭,永遠不再有殺戮。
 
亞洲與歐洲的狀況有些不同。與歐洲國家廣泛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相比,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以閱兵儀式慶祝二戰勝利的幾乎很少。這不能說亞洲國家不在乎日本的侵略,而是因為抵抗日本侵略僅僅是這些國家獨立解放運動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並不表述本國革命的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亞洲國家還需要繼續奮鬥,才能獲得本國的完全獨立和解放。新中國的曆史與其他許多亞洲國家非常類似。打敗日本侵略者僅僅是中國革命成功的第一步,要想獲得完全解放還要打倒當時的國民黨政權。中國人民在趕走日本侵略者後又花了將近4年的時間,才最終打敗了國民黨政權,取得了國家的完全解放。所以長期以來中國的閱兵式一直是放在國慶日,因為這一天是代表著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日子,而在這一天舉行閱兵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要在抗戰勝利紀念日的時候閱兵,甚至還會經常性的舉行抗戰勝利閱兵,甚至要高舉國民黨旗幟,那麽又要將那些為推翻國民黨政權而流血流汗的無數革命先輩們置於何地呢?

就目前很多國家存在的二戰閱兵來說,似乎並沒有聽說哪個國家單獨在某年挑選一個日子進行閱兵的。 現從網上抄了一些有關閱兵的資料:

俄羅斯(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11月7日軍人榮譽日、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式舉行日、十月革命日(原十月革命節、和諧和解日)、7月31日俄羅斯海軍節(進行海軍閱兵))
白俄羅斯(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和7月3日獨立與解放日)
烏克蘭(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和8月24日獨立日)
英國(一般為6月第一個、第二個或第三個星期六(即英女王壽辰))
法國(一般為5月8日二戰歐洲戰場勝利日和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紀念日)
意大利(一般為6月2日意大利共和國成立紀念日)
西班牙(一般為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紀念日)
朝鮮(一般為4月25日朝鮮人民軍建軍節和9月9日朝鮮國慶節)
古巴(一般為12月2日古巴革命武裝力量建立日)
印度(一般為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紀念日)
新加坡(一般為8月9日新加坡國慶日)
日本(一般為每年9月至10月中的某一日)

從這個列表中可以明確的看出,有二戰閱兵的國家基本都會在同年國慶或和國家獨立解放相關的日子再舉行大規模閱兵。究其原因,因為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國慶日或者和獨立解放運動相關的日子才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時刻。隻有這一天才能標誌著一個國家完全的獨立和解放。這種日子和二戰閱兵相比是有一個主次關係的,不能夠喧賓奪主。在一年中的某天單獨舉行一個抗戰閱兵,恐怕世界上還沒有這個先例。完全給人一種邯鄲學步的感覺。


就這次慶祝抗戰勝利閱兵的意義來說,人民日報微薄中列舉了一些理由,恐怕有一些說法值得商榷。

閱兵能夠“向腐敗分子展示,解放軍這個‘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嗎”?這個說法很牽強。就在本次閱兵的前幾年,中國就已經舉行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閱兵。如果說現在是“刀把子”在人民的手中的話,那麽以前就不是了嗎?還是說以前的“刀把子”掌握在腐敗分子和野心家的手中?那這又將當時的中國政府置於何地呢?

閱兵能夠“震懾日本”嗎?日本目前的軍事實力早已與中國相差甚遠。日本敢於中國叫板的膽略和本錢與其說是來自其自身的武器裝備,還不如說是來自美國與日本的安保條約。中國的專家和媒體可以成天嚷嚷著中國簽的條約是廢紙,但美國人可從來不認為美國簽的條約是廢紙。以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和武器裝備,不論如何展示,單獨用來震懾一些周邊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等還能起些作用,但說想要震懾美國,確實不太現實。日本如果某一天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勢必會對其進行強有力的支援。換句話說,未來根本不存在中國和日本單打獨鬥的情況,不論那種衝突,基本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較量。 所以所謂“震懾日本”是一種非常脫離實際的幻想。對於有美國安保條約的庇護的日本,抗戰勝利閱兵,對其或許能有些作用,但是作用不可能很大。

目前亞洲各國人民普遍希望避免戰爭,降低地區緊張形式,渴望和平。如果中國成天嚷嚷著要“震懾日本”,加劇地區緊張形式,這是否與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廣大亞洲人民對和平的期盼背道而馳?東海已及釣魚島問題因受美日安保條約限製,根本無法有任何突破,同時日本目前也沒有什麽逾越行為。中國目前在南海大規模擴充島嶼,已經引起了一些中國周邊國家的不滿,這個時候更應該低調,集中力量加強南海島嶼爭奪,控製更多的海域才是,有什麽必要把爭奪重心轉移到東海上來?這樣做,不但在兵法上已屬分兵大忌,在爭奪國際輿論上更是處於下峰。人們怎麽可能相信一個在南海爭奪島嶼的國家會因為維護二戰成果去爭奪釣魚島?從目前國際輿論有關中國可能大閱兵的反饋上來看,大多都是著墨於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奪,這不是與中國要維護二戰成果的廣泛宣傳大相徑庭嗎?更何況在美日安保條約的保護下,中國又如何去維護二戰成果,警告軍國主義呢?一個二戰勝利閱兵在美日安保條約麵前又能有多少作用,多少影響呢?難道真的可以認為美日會輕鬆的就把釣魚島拱手相讓不成?
 
中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浴血奮戰,但也得到了國內與國際盟友的廣泛援助,甚至是決定性的幫助,才取得了對日本法西斯的最終勝利。如果要舉行抗戰勝利閱兵式,勢必要麵對這些昔日的國內與國際的盟友。但是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如果邀請這些當年的盟友,中國又要以何種姿態麵對呢?比如美國,可以說沒有美國打到東京,中國的抗戰根本無法取勝。按理中國應該第一個感激美國才是,但目前支持日本的就是美國,向美國亮肌肉,炫耀武力是一種感激的方式嗎?國民黨,中國當年正麵戰場的主體力量,又該怎麽麵對?還有朝鮮怎麽辦?朝鮮的創始人員大多都是和中國人民一起在中國東北,華北打擊日本法西斯的親密戰友,目前要如何表示呢?還是對曾經的一個戰壕裏的戰友白眼相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相比,閱兵開銷過於龐大,過於擾民。法國等其他國家舉行閱兵,就是到時候把當地軍營中的人員,武器拉出來遊行一下就完了。人家會歡迎各地的人們前往巴黎觀賞遊行,不會完全不讓人民靠近道路,不會不讓人們站在馬路邊,也不會為了保障空氣質量把工廠關上。而中國就不同了。每搞一次閱兵,就會提前很長時間,甚至提前半年,一年左右的時間進行人員走步訓練,坦克車輛的走齊訓練,在燃料,服裝,鞋帽上浪費了大量的額外開銷。而且在閱兵時間前後還關閉周邊工廠,限製人們進北京,封鎖道路,把人們遠遠趕離閱兵現場。如果中國的閱兵能像國外一樣,在不是特別擾民的狀態下進行,自然也不會有多少人反對,一年搞多少次都不會有人有怨言。可現實是,別說大閱兵,就是去年的一些國家元首來北京開會,都搞的不但北京,整個華北都受到了影響。如果每一次閱兵就仿佛什麽天大的事似的,幹擾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那就自然會引起許多人的反感。像這樣規模龐大的閱兵每10年搞一次就足夠了,要是每隔幾年就搞一次,不但使國家增加了不必要的政府開支,也會讓許多人增加了完全不需要的生活負擔。
 
總而言之,搞抗戰勝利閱兵,角色尷尬,意義不大,邯鄲學步,勞民傷財!與中國人民一百零九年來為獲得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國內外敵人頑強奮戰的艱難曆史嚴重不符;與世界各國舉行閱兵活動的傳統出發點嚴重不符;與世界人民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本理念嚴重不符;與全亞洲人民求和平,求發展的深切願望嚴重不符;與全世界人民共同抵禦經濟危機,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熱烈期盼嚴重不符;與中國政府目前提倡的反四風,勤儉節約的反複要求嚴重不符;所帶來的負麵效果可能會遠遠超過正麵效果。完全是一種受到網絡情緒挑動的,頭腦發熱的草率行為!
 
到目前為止,關於大閱兵的事情並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正式證實,相信恐怕更多的還是一些媒體在不斷炒作,或者想利用炒作幹擾領導決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