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越南空戰教訓

(2007-03-29 18:03:07) 下一個

越南空戰教訓

  

  在二次大戰後由於長程核武轟炸機的驚人毀滅力,使空權首度擁有戰爭的決定能力,甚至超過以往陸權及海權所達到的層次。因此美英俄等強權都將整個國防的重心奠基存核子戰略上,而核子戰略的主角又是空軍,因此空軍的建軍思想便在於全力達到兩大目標:以核子武器轟炸對方,以及阻止對方的核子轟炸。

 

  F-105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其設計理念是假設蘇聯發動先製核子轟炸,將西歐一半夷為廢墟時,F-105能從殘存的前線機場起飛,以超音速穿透敵軍防空網投擲戰術核子炸彈以阻擋華沙地麵部隊的前進。其設計的前提是要在補給支援設施遭到重大破壞的情況下還能起飛作戰,所以維修必須簡便(例如將液壓線路裝在一起,使地勤人員方便作業);而此時我方的戰機戰力也被炸得差不多,難以提供護航掩護,所以F-105必須自己保護自己,甚至協助防空任務。因此F-105不但要有極佳的低空高速性能以降低被攔截的機率,必要時還要以機炮及飛彈擊落敵機。雖然以當時的科技,戰機難以同時兼顧空戰及對地攻擊的能力,但是戰術核武的威力強大,隻要少數F-105可以穿透防空網,所投下的核武就足以摧毀敵人機場、部隊等。故從整體看來,F-105的性能是可以往傷亡迅速的核子戰場達到保證毀滅對手的目標。然而,當美國在意料之外的中南亞戰場進行意料之外的傳統戰爭時,F-105企圖穿透意料中的俄式防空網時,卻達不到意料中的目標。

 

 

速度VS運動性

 

  北越初期的防空網是以簡陋的防空炮所組成。1964年,北越境內隻有20座防空預警雷達、1,500門防空炮,沒有任何戰機及防空飛彈,可供噴射機起降的機場也隻有兩座(分別在首都河內以及重港海防)。但在俄國的支援下,從1965年開始,北越開始部署36架的MiG-17。從原設計角度來看,MiG-17在當時完全是過時的科技。韓戰的經驗使得戰機性能朝高空高速發展,以使戰機在進入機炮纏鬥前,我方擁有能量上的優勢以進行轉彎,或至少逃跑時擁有速度優勢以脫離對手的機炮射程。但MiG-17隻比韓戰時的前輩:MiG-15快一些,然而F-105運用六十年代的航空技術,已經能飛超音速了,故依飛機設計上的眼光來看,MiG-17完全不是對手。

 

  當代號滾雷的轟炸北越行動開始後,F-105負起美國空軍主要的轟炸任務。 196553日,48F-105編隊轟炸北越的交通中樞:檀荷橋(ThanHoa),除了空軍的F-100執行「米格獵綴空巡」任務以阻擋米格機的攻擊外,海軍也有30架以上F4B支援空中任務。盡管有重重護衛,再加上飛機本身也該有自衛能力,但兩架F-105仍被兩架MiG-17輕易擊落。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兩種戰機依同樣的設計理念出發,F-105明顯地比MiG-17更進步,但設計者沒料到的是,越戰戰場的外部環境因素完全與原始設計戰略上的想定不同,導致更先進的設計反而表現不如預期。

 

  在越戰時的外部環境因素是:這是傳統戰爭而非核子戰爭。由於隻能選用傳統武器,故F-105必須外掛8750磅傳統炸彈,而非攜帶低阻力、輕巧的內載型戰術核子武器,所以機身總重更重、阻力更大,無法以預想的超音速穿透方式進行攻擊。更嚴重的是,空軍戰機必須從遙遠的泰國機場起飛,而非原先預料的前線基地,再加上龐大外載增加的阻力與重量,使其即便經過多次空中加油,還是得攜帶龐大的副油箱,如此又使重量與阻力的問題更加惡化,完全不能進行預想中的低空高速飛行。故F-105攻擊時的速度實際上隻有325節,再加上不是使用大破壞麵積的核子武器,故需要以俯衝方式投擲傳統炸彈以提高精確度,所以龐大編隊的F-105會在目標上的高空(15000尺)招搖地以盤旋的方式飛行輪番對目標俯衝。此時F-105既不高、也不快,還有沈重的外載,當輕巧的MiG-17接近時,F-105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但MiG-17基本設計還是沿用MiG-15,翼負荷低、難以達到高速,但在400節以下的低速作戰時,反而維持相當高的運動性,放對付一架又慢又重的F-105確是遊刃有餘。六十年代,美國空軍預料到將與俄製戰機在越南對決,所以進行了一項代號為「雞毛撣子」的測試計畫,以找出F-105F4遭遇MiG-17時應有的處置,以空中國民兵的F-86HF-4F-105作模擬空戰,雞毛撣子一號設定條件是23萬尺的高空、視距內(一哩以內,也就是說F-4必須放棄視距外優勢)一對一纏鬥,在19655月測試完畢,並隨即開始雞毛撣子二號,研究500尺、1000尺以及2000尺的中低空多對多空戰。

 

  雞毛撣子一號的結論是:美國軍機仍擁有性能上的優勢,前提是不應與MiG-17進行低速轉彎的纏鬥,而必須以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脫離MiG-17極短的機炮射程範圍,再爬升以誘使對手消耗能量。當對手沒有動能再爬升或轉彎時你卻還可以轉彎,那MIG-17就是你的囊中物了。

  1966年,美國空軍完成對南亞空防作戰的評估,預測MiG-21F-4F-105將分別有高達3141的交換比優勢,但F-4MiG17卻有18l的優勢,F-105則至少可以維持1:1的均勢。

 

  當訓練充分的美軍飛行員得到正確的戰術指導後,缺乏訓練的北越飛行員所駕駛的MiG-17就很難再構成威脅。倉促成軍的北越空軍頂多訓練出「飛行員」,卻無法訓練出具有空戰知識的「戰機飛行員」。MiG-17在地麵戰管引導下成功摸進美機後方時,口徑雖大、但射速卻低的機炮若不能幸運地命中美機,則當美機依照戰術俯衝脫離再爬升時,有勇無謀的北越飛行員往往就步入陷阱,盲目跟隨美機的腳步,直到能量耗盡、動彈不得後,反而被美國軍機擊落。在滾雷行動初期,北越空軍羽毛未豐,隻能作有限的反擊。開戰到19666月,F-105隻遭遇14次攻擊,但7月份卻遭遇了17次攻擊。然而在六月底,負責獵殺防空飛彈雷達的F-105鐵手(IronHand)機首次擊落一架MiG-17。戳自此時,F-4已擊落14MiG-17,並隻損失一架。

 

  F-4戰機同樣是追求高空高速而犧牲了低速運動性能,但與視空戰為兼差任務的F-105不同,F-4是為空優而生的,所以她享有當時最先進的空對空科技。超越韓戰時期以機炮為基底發展的空對空作戰理念,F-4可掛載四枚視距外攻擊的麻雀飛彈,使必須以目視接戰的米格機應該連敵機的影幹部看不到就被擊落;即便飛彈耗盡,或數量上占優勢的米格機犧牲同伴後強迫近接纏鬥,四枚響尾蛇飛彈也是比機炮更有效的纏鬥武器。因為射出後其以紅外線尋標導向,故飛行員不用費心持續咬住敵機;其射程又大於機炮,放敵機難以加速脫離。不幸的是,空對空飛彈故障率之高使六十年代的飛彈科技幾乎顏麵盡失。所幸,在戰機性能上F-4籍由大推重比,使其能量上仍比F-105來得占優勢,對付MiG-17更是綽綽有餘。故北越的MiG-17開始利用車輪戰術,以數架MiG-17一架接著一架繞固定的圓心在低高度不斷旋轉,以使美機企圖接近攻擊時,必須降低高度及速度到MiG-17的優勢領域。雖然如此,F-4仍然可藉長程飛彈逼迫MiG-17轉向躲避而破壞陣形,再加以獵殺。故在滾雷行動期間,北越空軍總共擊落23架美機,卻付出87架的代價。另外,俄國同樣在六十年代發展出兩馬赫的MiG-21戰機, 19661月, MiG-21開始進入北越空軍服役。

 

  MiG-21的設計目標不是要在機炮空戰中取得優勢,而是要對付高空高速的戰略轟炸機。

 

  當時美俄兩國都無法為越洲飛行的核子轟炸機發展出類似二戰中使用的護航戰鬥機,故攔截機不需考慮如何與戰鬥機廝殺,而必須防止核武轟炸機利用高空高速的優勢,在攔截機緊急起飛占位之前,就穿過防空範圍,投下毀滅性的武器,故攔截機的基本要求是爭取反應時間。MiG-21用兩種方式來達成目標:第一, 其擁有優秀的低空低速控製能力,能以較低的速度起飛,使用跑道較短的前線機場,故能部署在領土外圍作戰;第二:MiG-21擁有極佳的爬升能力及兩馬赫的極速,所以她能迅速爬到轟炸機所在的高度,在轟炸機通過前進行攔截,就算轟炸機來得及穿過防守線,MiG-21也有足夠的速度從後方追擊。

 

  越戰的作戰環境同樣與原先設定有所差距,但和F-105MiG-17不同的是,越戰環境使MIG-21享有意料之外的優勢。因為美國必須以戰術攻擊機硬撐作長距離攻擊,故無法像戰略轟炸機那樣作高空高速的衝刺;而且美國的轟炸不是核子武器,即便穿透成功,也不會對後方造成決定性的破壞。所以MiG-21可以先確保自己的優勢,不從前方挑戰美軍雷達導引飛彈迎麵射擊的優勢,而從偵側不到的低空穿過美國護航戰機的雷達搜索,再從美國機群的後方利用優秀的爬升能力迅速爬到25000尺以上的高空,悠哉地轉向對前下方緩慢的戰術攻擊機群進行掠襲,而非與單架、高速前進的戰略轟炸磯作分杪必爭的賽跑。MiG-21會從57哩外開始加速到14馬赫,在對著充滿目標的空域發射完所有的飛彈2AA-2。除非預先得到警告,否則美軍護航機根本不可能來得及阻止如此高速的攻擊;即使得到警告,北越戰管察覺護航機的動作後也可以輕易指揮具有速度優勢的MIG-21機群迥避,再等待機會重新攻擊,或者指揮其它米格機趁機穿透護航機與攻擊機間的空隙攻擊。麵對如此快速的敵人,美國戰轟機就算不被擊落,也往往嚇得拋棄對地彈藥,而MiG-21則瀟灑地繼續俯衝加速到兩馬赫,無視於滿腔怒火卻來不及加速追上的美國護航機群揚長而去

 

  故MiG-21這架飛機使高空高速的優勢完全逆轉,美國軍機沒有一種能在這個領域勝過她;美國對付MlG17的俯衝一加速動作,MiG-21一樣有足夠的能量優勢繼續咬住,就算拉長間隔距離,MiG-21卻有空對空飛彈可以追上;就算進入低速轉彎的纏鬥,MiG-21仍然有優異的性能。

 

  從1967年開始,美國展開龐大的間諜行動,目標:弄到實際的米恪機來找出弱點,藉由實機測試,了解敵軍戰機的特性,以找出克製絕招。這一次,美國不再用F-86模擬,而在深處內華達州沙漠中世界最神秘的空軍基地:AREA51中成立「俗稱[紅鷹」的第4477測試中隊,讓海空軍的飛行員實際操作秘密取得的米格機,並與其進行異機種對抗的纏鬥訓練。實際驗證顯示:MiG-17的後燃器(請注意毛撣子計畫中模擬MiG-17F-86H並沒有後燃器)提供額外的推力,使其在和美機作相同彎率的轉向時能維持較高的速度。但是其俄製發動機高溫性能有限,使其發動機必須限製軍用推力輸出不得超過5分鍾,開後燃器不得超過3分鍾。

 

  此外,在中低空高度、400節以上的空速時,MiG-17會發生無法控製的滾轉現象,使機炮完全無法瞄準,而操作員載超過35G後, MiG-17會沿著縱軸劇烈的擺動,故MIG-17的水平轉彎性能完全不能用在高空高速高G的狀態。雖然如此,MiG-17中低速的轉彎能力仍讓美軍試飛員震驚,美國空軍在越南戰場便常常發現,及時發現飛彈來襲的MIG-17可以迅速地以極小的半徑轉向,玩弄空對空飛彈於股掌之間。而且就算被擊中,由於飛行控製利用鋼纜而非會漏油的液壓管路,也不會輕易墜毀。不過,也由於缺乏強力的液壓係統來推動控製麵,放MiG-17的滾轉率遠小如F-4F-4飛行員發現一個輕易的小伎倆就可以擺脫MiG-17:先作一個小角度的滾轉以假裝要轉向一邊,騙MiG-17跟著滾轉後,再迅速地往反方向滾轉,拉機頭轉向離開,此時滾轉遲緩的MIG-17將完全跟不上你的動作,故無法及時發揮優勢的水平轉彎能力。再加上MiG-l7隻有機炮武裝,需要持續的咬住才能攻擊,放F-4利用此招,即便被MiG-17緊緊咬住,隻要及時施行這個伎倆,就可以破壞MIG-17好步容易取得的位置優勢。故美國空軍相信,除非F-4飛行員對MiG-17的攻擊渾然不知,不然戰術正確的F-4幾乎不可能被MiG-17擊落,並有根大的機會可以反過來擊落敵機。

 

  此外,MiG-17的後燃器盡管提高了轉彎能力,卻對水平飛行的助益有限,因為前述的高速下控製不穩定的問題使其在各個高度下的極速都遠低於美軍戰機。故美軍評估,MiG-17從後方進入目視距離後,需要數分鍾才能追上美國機群,所以美軍飛行員隻要不忘轉頭檢查?泔穹較潁MiG-17很難有機會有瞄準地開火。但MiG-21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其正麵截麵積非常小,常常近到一兩哩才能用肉眼看到,而此時高速的MiG-21隻需要再過十秒就可以開火,故除非你一直檢查後方(而這是不可能的事)則MiG-21幾乎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獵殺看中的目標(有技巧的MiG-21飛行員更會從你的後下方逼近,使你完全沒有目視發現的機會)。

 

  為攔截設計的MiG-21不但達到設計目標而在高空高速勝過任何一種美軍戰機,而且其為了短場起降而設計的低速性能也令人驚民。當放下襟翼和後燃器全開時, MiG-21可以8090節的速度飛行,此時任何尾追的美軍戰機都被迫超越,反而暴露尾部給MIG-21,故對付MiG-17的垂直動作:俯衝-爬升-轉向,完全不適用於MtG21MiG-21不怛可以緊跟著俯衝-爬升的動作,麵且在爬升到雙方都耗盡動能時,如果飛行員的技能可以駕馭劇烈震動的MIG-21(因為此時接近失速,MiG-21的穩定性仍然不足)還可以反過來用低速動作轉而咬住美國戰機。

 

  除了高空高速與低速的優勢外,由於三角翼提供MiG-21相當低的翼負荷,所以MiG-21在中低空有優異的瞬間轉向能力,在15000尺、09馬赫時, MiG-21F4的瞬問轉彎率都是每杪13.5度;當速度為05馬赫時,MiG-21就有每杪111度勝過F-4的每杪78度。故MiG-21察覺空對空飛彈時,一樣可以快速地轉向使飛彈脫鎖。

 

  不過MiG-21隻有作戰局照著前述的劇本演出時,才有如此驚人的效果。其高空高速性能雖然好,但在15000尺以下的高度時,如果空速高於510節或低於215節,雖然MiG-21的低翼負荷能提供瞬問轉彎的大升力,但MiG-21的控製將變得非常遲緩笨重、使得飛行員難以快速驅使她作大幅度動作;加上結構的限製,使15000尺下的極速也被限製存595節以下,故MiG-21在中低高度時不論是能量上或轉彎性能上,對付F-F-8都討不到便宜,隻有欺負F-105還不錯(F-105擊落過十餘架的MiG-17,卻沒有擊落過半架MiG-2i)。所以如果MiG-21不能順利躲過護航機群的偵側,並爬到護航機群的後上方合適的高尚度,而在中途較低高度就被攔截,則其不但是陷入險境,而且其後燃器要耗時57秒才能啟動,啟動後提供的額外推力又不足(僅多了幾百磅的推力,美軍試飛員對其形容是:點燃以後,幾乎感受不到加速,所以也沒有額外的能量可以協助她逃離不利的空域。故其和=次大戰的Me262相同,如果順利取得能量(高度十迎度)優勢,則其攻擊幾乎無人可攔;但如果任中低空就被逮到,那隻能求上天垂憐。

 

  此外,上角翼在轉彎時會提供大或力,卻也會提供極高的阻力。使MiG-21在轉彎時會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後燃器不足以補充動能,時間一久其能量將迅速損耗而撫法維持速度,使其「持續」轉彎性能不良。雖然MiG-21空有高的理論「瞬間」轉彎率,但由於控製問題。實際上機身難以快速反應,故一旦和美機進入轉彎纏鬥,便會慢下來而被美機閃脫,並反過來咬住能量耗盡的MiG-21。故雖F-105對付MiG-21毫無膀算,但F-4F-8不該沿用對付MiG-17的垂直戰術,而該用水平戰術,爭取在15000尺以下的中高度,以四、五百節以上的速度與MiG-21進行水平轉彎纏鬥。)

 

 

中低空、高次音速的視距內纏鬥

 

  不過F-4本身也有控製上的問題:「逆偏航」,在中低速時,F4飛行員不能靠左右扳動操縱杆來驅動副翼來使機身滾轉,居然必須維持操縱杆在中央,靠踏板驅動方向舵以滾轉(方向舵通常是作偏航動作)。如果在大幅度轉彎中,方向舵不能適當地維持中央位置,則F4的轉彎能力會銳減,甚至失控進入水平螺旋。是放F-4上裝有一個警報器,在即將發生逆偏航時,會發聲來提醒飛行員該改用方向舵控製滾轉。對有經驗的飛行員而言,這隻是多一道注意事項,然而越戰中期美國空軍飛行員素質開始下降時,缺少訓練的飛付員會將警報聲視為戰機即將失控的警告,因而縮小動作幅度,使其浪費轉彎性能上的優勢。

 

  在滾雷行動結束後,北越又少量部署了一種新戰機:MiG-19。其設計和美軍F-100相同,都是為了超音速,但美軍陣容中,F-100已被視為過時而不列入作戰評估,並且其部署數量不多,照理講其影響應該不足為懼。然而,雖然MiG-19比快比不過MiG-21、比轉彎率比不過MiG-17,但在F4打算用來對付米恪機的中低空、高次音速的空域,卻能擊敗美軍戰機。美國軍事情報人員前往巴基斯坦秘密試飛中共仿製的殲六機發現,在中低速的水平轉彎中MlG19遠勝過F-4,而且比MlG17多了多段設定之動作襟翼,所以速度到達460節時,MiG-19仍能維持其轉彎率的優勢

 

  更危險的是,MiG-19高次音速時的水平加速能力不象其他米格機那樣弱,而且能比F-4還快加速到1.2馬赫而擺脫F-4的追擊,所幸,由於MiG-19滯空時間極短、部署數量不大,故技術上的優勢無法造成戰果上的優勝。放美軍仍得到這樣的結論:F-4仍是全附界最好的戰機;盡管在不同空域,都有1種米格機勝過F-4,但整體來看,F-4仍是性能最平衡的戰機,加上為了遠程飛行,F-4主要還是在中高度以500節左右飛行,隻要及時拋棄外掛,F-4可以加速取得對MiG-17的速度優勢、以及對MiG-21的運動性優勢。

 

  於是,大部分對越南空戰的評論都以此出發:中低空,高次音速的視距內纏鬥才是戰機應有的發展方向,故高空高速的性能不切實際,高次音速的運動性能才是最實用的。舉例用的實證是越戰中美軍有一堆兩馬赫戰機,但實際作戰中隻有極少的時數比例作超音速飛行,而空戰也都發生往15000尺以下的中低高度。另外,象F-16F-18等的飛機都放棄兩馬赫以上必備的可變進氣孔,可見得追求一馬赫以上的速度是不必要的罪惡習,反麵像英國的鷹式教練機或獵鷹攻擊機、根本甚至沒有超音速能力,但仍以次音速運動性執行防空任務,並在馬島戰爭中得到戰果,

 

  然而,這種論點忽略的是MIG-21超音迎掠襲戰術的可怕。19682月,兩架F-102替加油機護航時,僚機忽然覺得飛機怪怪的,長機接近一看,赫然發現一枚未爆炸的AA-2插在僚機的尾部!連忙轉向返回泰國的途中,MiG-21再次攻擊,迫使僚機雙毀。這個例子看似離奇,但在越戰中卻屢見不鮮,許多美軍軍機都這樣被MiG-21狙襲下來,而其兩馬赫的脫離速度讓友機連複仇的機會都沒有。即便航電及武裝上的缺失,讓MiG-21的攻擊成功率並不高,但就算攻擊不成,也足以嚇得攻擊機群放棄炸彈,達到防空的效果。一位美國空軍飛行員如此形容:

「全世界最爽的飛行員就是河內的MIG-21飛行員」

 

  所以越戰中很少高空、超音速空戰的原因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當MiG-21以超音速攻擊時,美國戰機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隻有逃命的份,當然沒有機會空戰,故美國人部分是趁米格機處於中低空時才加以攻擊,也才會發生空戰(由記錄可看出60%的米格機被擊蓓的高度低於7000尺)”由此可看出, 速度絕非罪惡、罪惡的是後燃器,後燃器的高油耗使戰機難以長期超音速飛行,但如果是進行本土防空,較短的作戰半徑使戰機不需過長的滯空時間而能進行超音速飛行的話,則高速的攻擊不但比複雜的中低速運動來得有效,而且至少能高速脫離而保住小命。

 

  假設MiG-21的超音速滯空能力加長幾倍,則MiG-21就可以往高空待命,見到美機才俯衝而下,而不用從機場緊急起飛,使美軍沒有任何機會在其中低空航行期間迫使進入高次音速的纏鬥。反之,如果美國戰機能夠以超音速穿透北越領空,則所有攔截機若不能在對頭攻擊中擊落美國軍機(而且美國護航戰機的雷達導引飛彈使其對頭優勢遠做優於米格機),則米格機通過後的轉向再也追不上美軍戰機,則美國軍機就可以完全回避MIG-19MiG-17的攔阻,甚至連MiG-21都機會渺茫。越戰總結發現,雙方全部擊墜記錄的75%中,勝利者擁有速度優勢。

 

  故「速度才是生命」這句話可以適用於整個空戰史。除了兼顧對地攻擊的F-16F-18外,其他專門負責空優的戰機:F-14F-15Mirage2000TornadoADVMiG-232529等戰機全部都沒有放棄越戰前追求的兩馬赫攔截能力,唯一不足的是無法以超音速入侵護航,但這正是美國未來戰機F-22的三大主要目標之一。由此可見,次音速運動性並不是各國軍方在越戰學得的教訓。沒錯,被迫(例如伴隨笨重的攻擊機)進行中高度纏鬥時,戰機隻有足夠的運動性,但在無限製的防空戰任務中,高速仍給戰機擁有主動權的自由,給敵機最少的反應時間,才是攻擊與防守的最改要關鍵。

 

 

人員的訓練

 

  在滾雷作戰之前,美國不但經曆過兩次大規模空中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韓戰),而且還有允足的國力維持龐大的空軍,故美國空軍小但有全球最好的裝備,也有全球最好的訓練;反之,北越空軍完全是從零開始,在中共境內匆忙訓練的飛行員,就必須緊急派上戰場。所以雖然美軍飛行員遭遇非預想的環境,但豐富的經驗仍使其較會應變,而北越飛行員卻完全不了解戰機的差異與空戰的特性,總是不能發揮應有的優勢而被美軍擊落。

 

  尤其在雞毛撣子計劃研究出對付MiG-17的戰術後,占北越空軍中絕大部分的MIG-17幾乎不能威脅美軍任何一種兩馬赫戰機。而MiG-21由於控製困難、架數又少,故缺乏經驗的北越飛行員也很難發揮應有的性能。1967年前半,北越有55架米格機在空中墜毀、另外38架毀於地麵,總數超過先前任何時間北越可用的戰機總數,一度使北越空軍暫時離開戰場整補。但在下半年,情勢突然逆轉,北越飛行員開始了解MiG-17的弱點,因此不再盲目跟隨美機的俯衝一爬升動作而耗損自己的能量;相反地,一旦美軍脫離,MiG-17也轉向離開。所以即使美機拉開距離後繞回來,他麵對的仍是有足夠速度的對手,而不是呆若木雞的靶。雖然MiG-17難以威脅美軍,但至少美機也不能輕易將其擊落,而MiG-2l的飛行員也開始掌握超音速戰機的飛行技巧。從19678到年底,米格機擊落了13架美機、本身隻損失12架,具中MiG-21更包辦了12架美機、自己卻隻損失一架,F-4MiG-21的交換比竟然隻有15MiG-21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另外北越空軍的戰力也直線上升,盡管仍有損失,但總架數從75架增加到100架。

 

  從韓戰以來,空權一直是美軍的象征,但是在越南從沒有敗得如此屢慘過…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在此,我們要先了解美軍的政策,為了要維持遠離家園的前線將士們的士氣,空軍嚴厲執行一項政策,飛行員隻要往南越待過一年(支援陸軍轟炸越共,不進入北越防空網),或往泰國執行過100次作戰任務(泰國起飛、入侵北越,一般需時六個月),除非誌願繼續留營,否則一律調回國內。這項政策保障了空軍官兵的家庭與福利,但這也表示,每半年就要把身經百戰的戰士調離北越,並換上沒有實戰經驗的新手。一開始,美軍還可以由長期備戰的駐北約美軍來輪調,其戰技純熟、隻不過少了實際戰場經驗,故意差別不大。但美國原先以為,落後的北越一見識到現代空權的威力便該屁滾尿流,停止支援越共,使越戰結束。然而北越不但沒有屈服,還從無到有,一步步建構出現代化防空網。故駐越美軍數量直線上升,現有的飛行員來不及補充。

 

  使這情況更惡化的是F4幽靈式戰鬥機的使用。F4的後座原先海軍設計給雷達操作員使用,但空軍卻把經驗較少的駕駛員安插在後座。故空軍一架下一需要兩名受過駕駛訓練的飛行員,而海軍卻隻要一個。所以空軍需要找新的戰機飛行員,來源有二,第一是擴大軍校招生,但很顯然地,軍校訓練的速度跟不上戰局的擴大,因此主要的來源就來自第二種:「轉移訓練單位」。這是因為美國空軍飛行員在軍校訓練中,隻訓練其成為「通用飛行員」,也就是不限定其屬於哪一個機種的飛行員,所以每個飛行員背景相同,畢業後才各自選擇一種機型再訓練。所以,理論上任何一個飛行員都可以經過簡單的轉換訓練後再轉到其他機種服役,故轉移訓練隻要六個月就可以訓練出新一批戰機駕駛員。原先美國空軍仍考量到空戰戰場的危險性,故轉移訓練仍優先把本上防空的攔截機飛行員或淘汰戰機的飛行員,重新訓練去適應越南戰場的戰術戰轟機。但前線的人員補充要求一再吃緊,空軍開始把轟炸機、甚至運輸機飛行員也送進轉移訓練單位。這些飛行員不但要學習新的飛機特性, 還要學習更複雜的事:空戰技巧。

 

  對許多曆史上優秀空戰王牌的研究都顯示,他們的飛行技巧通常都不出色,「飛行技巧再好也不能殺人」,而讓他們可以求生並擊落敵機的技能往往是對空戰環境、戰術的了解。而這種戰鬥技能和飛行技能一樣,需要長期正確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然而在短短的6個有的F-4訓練中,非戰機背景的學員不足以在這期間學完空對地攻擊之外,還能學會空戰。原因很簡單,空戰需要用到所有戰機性能的極限,所以飛行員仍需要先學會所有的飛行技巧,故空戰課程需要排在最後麵。若前麵的課程因為天候、後勤等困素而拖延,訓練單位則不會因此而延後你的畢業,而草草結束課程後、就把你送去前線補充需求救急的兵源。再加上因為空戰訓練要用到飛機性能的極限,所以所有外掛要拆得乾乾淨淨,增加事前準備的麻煩;動作完又會增加結構損耗,加重訓練單位的後勤負擔。上課的天氣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故天時若不配合,學生常常連一次課都沒得上。

 

  由於種種的麻煩,訓練單位本就討厭空戰課程。更惡化的是,空戰訓練不論如何要求,仍然是危險性最高的課程。而前線的傷亡已經夠讓美國民眾反感,軍方實在很忌諱訓練時也搞出一堆飛安意外來刺激民眾情緒。所以,在先天時數不足、後天又不落實的情況下,「轉移訓練」出來的飛行員素質就每況愈下。

 

  美國海軍的訓練則不相同。飛行員一開始訓練,就決定其未來駕駛的機種,故各個機種間飛行員無法轉換(事實上,海軍使用機種大部分都是戰鬥機種,也不像空軍有龐大的其他機種飛行員之資源)。而且海軍飛行員的基本要求要能航艦起降(飛行員最困難的動作之一),故其飛行員的飛行技巧至少都在水準以上。並且,海軍高層無法象空軍那樣保證前線服役多久就不用再回來,頂多是趁航空母艦回港時才能回國休整一段時間,但也因此保證前線部隊能維持經驗值。是故,美國海軍有餘力去思考進一步的問題:空戰技巧的訓練方式是否有誤?這他個考量是因為F-4原始的訓練設定以麻雀飛彈進行視距外作戰為中心,認為近距離的纏鬥訓練沒有必要,但當麻雀欣彈的可靠性有嚴重問題時,其戰杲反而不如一代的F-8F-8的設計和MiG-19一樣,基本設計仍是以機炮為主的超音速戰機,頂多用短程空對空飛彈,故其訓練是美國各機種中唯一強調中高度、高次音速的運動戰(這也正是軍事情報人員分析出最適台對抗MiG-21MiG-17的領域)。在196768年,F-8曾經連續擊落13架米格機而沒有任何損失。

 

  在滾雷作戰後,海軍成立TopGun單位。一方麵回頭采用F-8的訓練觀念,教導F4飛行員改以響尾蛇飛彈(海軍的F4始終沒有裝上機炮)進行傳統的中高度、高次音速纏鬥;另一方而,海軍也將Area51的秘密測試擴大為訓練計劃,讓部分飛行員有機會「安全地」與真實的米格機模擬纏鬥,並製作三十分鍾長的教學錄影帶,讓所有飛行員了解米格機的特點。除此之外,TopGun更以A4模擬MlG-17F-8模擬MiG-19F-106模擬MiG-21,訓練學員針對敵機不同特性的克製絕招,將秘密測試得知的知識籍由結訓的學員下部隊時,傳達到每艘航艦的航空部隊。這是空戰史中,最有係統、最積極的訓練計畫,其結果相當令人滿意,

 

  1972年開始的「後衛行動」中,美國海軍遭遇米格機26次,打下了24架米格機,本身隻損失4架。相反地,飽受飛行員技巧不行、經驗不足之苦的美國空軍,遭遇米格機達82次,卻隻擊落48架,本身還損失24架。最值得注意的是,不隻海軍飛行員取得表麵上的高交換比,而且幾乎每次接戰都可以擊落一架米格機。壯觀的勝績,使海軍在越戰後陸續服役的新型戰機都會設計相對應的TopGun課程,並持續跟蹤也沒有停止進步的敵機科技,采用相似的戰機做異機種對抗訓練。美國空軍則痛定思痛,成立類似的組織(假想敵中隊)以及課程(紅旗演習),仿效海軍的範例。

 

  許多國家的空軍訓練也有樣學樣。但許多人逐漸忘記的是,除了正確的訓練課程外,高訓練時數與寧缺勿濫地對飛行員水準的要求,也是海軍成功的因素。然而安逸的國家容易忘掉越戰的教訓,逐漸像當初的美國空軍一樣,焦點集中往訓練的安全,卻忘記越危險的工作,其訓練的危險性一定也少不到哪裏上。所以訓練單位寧可限製訓練的難度、以維持大眾看得到的訓練安全,卻傷害大眾所看不到、但卻攸關國家存亡的事:飛行員的戰技。就像一位美軍飛行員所說的:「你不能訓練一位鬥牛士,卻不準他練習真劍,以免弄傷指甲,怛要他能在第一次上場就獨自麵對致命的鬥牛。 

 

  就算是處於機炮時代的戰機,也不能改變一件事實:飛機需要有高速才能追上敵機、要有優異的運動性才能咬住敵人、還要有穩定的控製才能確保精確的瞄準。種種的因素加起來使得戰機尺寸大小很難突破,所以航程也就難以增加。盡管犧牲這麽大,能不能擊落敵機還是非常仰賴飛行員的技術與運氣。如果我們能把困難的運動性要求全部丟給飛彈,讓飛彈自己想辦法去追上敵機並歸向目標,則戰機就可以加大、使航程增加。並使科技的優劣成為唯一決定空戰勝負的因素,不受飛行員素質或運氣的影響。飛彈至上論的演變結果F4掛載的麻雀飛彈使用全天候雷達導引,使敵機不能使用曆史悠久的雲霧躲藏戰術,而且不論敵機方位為何都能攻擊。其射程(迎向射程為12哩,尾追為3哩)超過目視距離,故敵機被命中時、連你的影子都沒看到。空戰的過程不再驚險刺激,而隻是按一個鈕,就決定了勝負。

 

  然而麻雀飛彈的大小限製了戰機的攜載數目,故F4隻再攜載四枚較小的響尾蛇飛彈。雖然響尾蛇飛彈和機炮一樣,都必須在敵機的後方發射,但其自動歸向使飛行員隻要粗略瞄準就能迅速開火,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射程大於機炮,當敵機企圖以高速逃跑時仍然可以在其離開射程之前開火。但實際作戰中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在滾雷行動中,麻雀飛彈總共發射了330枚、但隻擊中27架米格機。麻雀飛彈的確讓飛行員在長距離就開戰,但問題是敵機也仍然活得好好的。事實上,越戰的外部環境完全不同於麻雀飛彈原先的想定。在核子戰爭的陰影下,早期空對空飛彈都是為了在本上擊落高空高速的戰略轟炸機,故其氣候應是乾冷的溫帶大陸而不是濕熱的熱帶海岸,所以在本上運作正常的電子零件,在越南卻容易失效。

 

  以核子戰略的角度來看,戰爭應是一招見勝負的,因為雙方都有過飽和的毀滅力量,如果不能阻擋敵軍的第一擊,則自己也就煙消雲散,用不著再防備敵機的後續攻擊,但如果擋得住對手的第一擘,那對手就算不死也是重傷,無力發動第二擊,所以不論是轟炸武器或是防守武器的掛載設計都有這樣的前提:戰機第一次掛實彈的機會大概就是最後一次。然而在傳統戰爭中,不交戰幾個回合很難有明顯的成果,故戰機每次掛著飛彈出去如果沒有使用的話,那還得帶回來留到下次出動用。於是在地麵,飛彈長期存放在濕熱的倉庫中,戰機一起飛,幾分鍾之內其環境就變成低氣壓、低溫度、低濕度、高震動,幾乎是全世界最惡劣的環境。長期反覆下來,當時精密電子零件的保護科技就表現得相當勉強,所以麻雀飛彈中的電子零件很容易失效。但當飛彈還掛在飛機上時,地動人員無法檢測故障情形,而必須大費周章把飛彈卸下來(如果核子戰爭一招見勝負的假定是正確的,那麽掛上去的空對空飛彈也就沒有必要卸下來,因為已經國破家亡了,所以設計時就沒有考慮如何快速地卸下飛彈),運到高階後勤單位才有專門的儀器可以檢測。所以勤務繁重的前線單位隻能定期送修,不能每次出動前都檢查一次。是故美國空軍飛行員相信:「如果沒有意外,每枚掛載的麻雀飛彈都是壤的」,所以麻雀飛彈發射的戰術變成一有開火機會,就把他射光,以祈求至少有一枚命中。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空對空飛彈,用起來居然和二次大戰的連發空對空火箭差不多?

 

  麻雀設計者可能會抗議,因為空軍這種不管結果、先射再說的打法,即便飛彈表現正常,還是會使多枚飛彈隻攻擊一個目標,造成擊墜率還是相當難看。然而,同樣沒有列入統計的是:麻雀飛彈常常故障到連射都射不出去。一位出動時4枚麻雀飛彈全部不肯離開掛架的飛行員便回憶:「當你掛滿飛彈,穩穩地咬住敵機,卻除了乾瞪眼以外,什麽事情都不能作,實在是百感交集」

 

  但是出勤前若能詳細檢查,則成果應該還不會那麽難看。1967年,美國空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Bo10行動」戰機掃蕩(fighter sweep),掛滿空對空武裝的56F4采用與F-105相似的呼號、編隊、高度入侵北越機場,以誘使北越空軍應戰。結果因為天候問題,隻出動了32F-4,是役發射20枚麻雀就摧毀了4架米格機,響尾蛇則擊落另外3架。雖然北越隻損失7架,但或許是因為第一線優秀飛行員的傷亡慘重、或者是心理上的震撼,此後一兩個月內米格機都不敢挑戰美國空軍。這次行動籌備將近一個月,所有使用的飛彈都經過檢測及妥善保管,但美國空軍之後再也無能力發動第二次的掃蕩,因為所需的準備時間實在跟不上繁重傳統戰爭的要求,而越戰中也再也沒有任何一段時期飛彈的命中率可以達到這次的水準。

 

  25%的擊落率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起碼每架戰機的4枚飛彈至少可以擊落1架,而且當時美國戰機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但和設計者在本上測試中宣稱的八九成擊墜率還是相差太遠。然而回顧當初的測試,可以發現使用的靶機航線都是又高又快的直線飛行。因為核子轟炸機的運動性有限,自衛火力可以算幾乎沒有,所以最主要的入侵戰術隻有高空大速以降低防守的反應時間,自然沒有能力轉彎;防守者最重要的也是爭取反應時間,故戰機除了緊急爬升外,也是高空大連地直線飛行以節省攔截時間。但越戰環境卻完全不同,慢速的MiG-17根本爬不到又高又快,其主要的防守手段也不過就是慢速但小半徑的持續轉彎,即便是持續轉彎性差的MIG-21如果察覺攻擊,也能藉高瞬間轉彎率改變機頭指向,麻雀飛彈完全沒有設計要來對付這樣的目標。

 

 

空對空飛彈的困難

 

  另外在空氣稀薄的高空,低空氣阻力使飛彈可以達到要求的視距外射程,但是在高大氣壓力的低空,其射程會急遲降低到原本的l3以下。由於不了解這樣的特性,故中低空纏鬥的飛行員往往以為目標已經進入射程,但其實這時飛彈根本飛不到這麽遠。這現象主要發生在響尾蛇飛彈上,因為當時響尾蛇飛彈可以自動追蹤目標角度、不能獲取目標距離,故飛行員如果隻憑尋標器的音量來開火,並不保證飛彈已進入射程。加上空對空飛彈因為使用近發引信,為免引信感測到自己的機身而引爆,故設定了1公裏左右的最短射程,以確定引信啟動時飛彈已遠離戰機。然而在低空的某些狀況下,響尾蛇飛彈的最大射程隻比最小射程略長幾百公尺而已,所以飛行員為了怕在最小射程之內開火,便矯枉過正地在最大射程之外開火。更嚴重的是在滾雷行動後期,空軍飛行員迅速換血,新進的飛行員沒有接受適當的纏鬥訓練,故對充滿變數的響尾蛇飛彈射程特性缺乏了解。

 

  麻雀飛彈的發射作業由於和火控雷達配合,故在射控時雷達可以將目標高度、速度資料與飛機本身資料都輸入電腦計算,以在顯示幕上顯示飛彈的有效射界以及目標是否進入射程,加上其較大的推進段使其最大與最小射程間的差距相當大。故後衛行動中,隻有11%的麻雀飛彈在射程之外發射、AIM-9B則有28%在射程外發射。然而當時的設計者與電腦都隻假設目標是直線飛行,但目標如果在轉彎狀態,則飛彈射出後因轉彎產生的阻力會嚴重縮短飛彈的有效射程,而且飛彈要有足夠的加速時間以使其有足夠的能量轉彎,故最小射程限製反而增長。是故飛行員即便依電腦指示的有效射程發射,實際上射程卻仍不足。AlM-9B由於射程較短,目標以3G轉彎導致的射程縮短幅度可以達到一半,如果目標以5G轉彎則最大射程將比原始諸元中的最小射程還小。

 

  除了射程縮減外,敵機轉彎時尾部噴氣朝向航道外側,攻擊機必須在目標後方外側切入才能攻擊,則相同速度下以較大的半徑轉彎,使轉彎率將低於敵機,敵機可以迅速轉出飛彈視野。更不幸的是如果發射時戰機本身也在轉彎,隻要超過2G,飛彈一樣失效。由於種種限製,設定用在視距內纏鬥的響尾蛇飛彈可說完全不適合在最容易發生的轉彎空戰中發射,飛行員必須祈禱敵機停止轉彎、或回複水平以改變轉彎方向中不帶G飛行的一刹那間才能發射。不過神奇的是,或許是北越飛行員的缺乏訓練、或者是不了解敵方飛彈的弱點,居然還常常被美軍飛行員找到這樣的機會發射。

 

  由於發射作業和火控雷達整合,如果ANAPQ-100109120故障,全部麻雀飛彈都別想導引(如果飛彈本身就算1枚故障,也還有3枚可用)。越南的濕熱氣候是當時電子零件的殺手,所以F-4雷達故障也一樣屢見不鮮。某位雷達失效的空軍飛行員火大,就把4枚麻雀飛彈全部當作無導引火箭射出去!因為當時雷達掃瞄低空目標時,雷達幕上會充滿地麵反射的回波,依經驗歸納目標高度隻要低於8000尺,F-4的雷達就很難偵測到,即便雷達已經在高空先鎖定目標,但敵機俯衝到低空時,地麵雜訊會導致雷達脫鎖,響尾蛇飛彈也很容易因為地麵熱背景而被吸引過去。米格機隻要低空飛行,即便不轉彎, 空對空飛彈也很難作用。

 

 

響尾蛇飛彈的改良

 

  飛彈命中率之低,已是不容忽視的危機。滾雷行動後的統計顯示,美軍75%的空戰勝利是第一擊達成的,也就是說戰鬥中的第一擊仍是最有效的,因為此時敵機可能沒有察覺你的攻擊、或是手足無措地不知如何開始戰鬥。但一旦敵機躲過第一擊,則再差的飛行員也會盡最大能力求生,此時要擊落敵機就很難了。射程上的優勢應該使美軍擁有第一擊的優勢,當美軍可以開火時、敵機卻還沒得到所需的射程,但由於飛彈的高故障率,美軍隻有27%的第一擊可以擊落敵機,由此可看出飛彈的故障率幾乎抵銷所有性能上的突破。

 

  美國海軍決定先改良響尾蛇飛彈,因為其另一種空優戰機:F-8,隻能掛載響尾蛇飛彈。1966年中,海軍開始換裝AlM9D型響尾蛇飛彈,最重要的是改變偵測距離;尋標器接收的頻段也移到外界熱雜訊分布較少的範圍;縮減尋標器的視野,使其鎖定目標時不易收到其他方位的雜訊(但如此也會縮減偵測的角度範圍,而減少目標尋獲機率)。此外,海軍也換裝新的飛彈推進段以提供更高的推力;流線型的彈鼻降低阻力,使飛彈速度增加、最大射程更遠;換裝新的引信與彈頭則縮減了最小射程限製,一增一減下,其有效射程範圍是B型的兩倍。其結果相當成功,以AlM9D作為主要武器的F-8戰機和其他戰機相比,由於飛彈可用射程範圍的增加,再加上F-8飛行員的訓練相當注重教導飛行員了解響尾蛇飛彈的射程特性,使其在每次接戰中的擊落機率最高。而且在滾雷行動期間,AlM9D發射時在射程之外的機率隻有13%,和射程較長、又用雷達判斷射距的麻雀飛彈差不多(11%),低於A1M-9B28%。 故海軍高層開始改變武器思想,在TopGun的課程中訓練飛行員應優先取得適合響尾蛇飛彈的位置,發射一枚後先觀察結果、再發射下一枚;而不像空軍一樣,取得戰位就把4枚飛彈都射出去。

 

  空軍並不想采用AlM9D,因為這是「海軍」發展的武器。身為全球最大空軍,但其主力戰機F-4、與主力空對空飛彈響尾蛇都是海軍發展出來的,已經是一件恥辱, 事實上,空軍在本土防空戰機還有一種更大更先進的空對空飛彈:AlM-4式。1967年空軍開始部署第一架純為空軍發展的F-4D戟機(之前使用的F-4C型基本上與海軍的F-4B型差別不大)與其改良型的響尾蛇飛彈,空對空武裝則加上了發射最新型AlM-4D飛彈的能力。空軍相信,這可以完全修正之前科技發展的錯誤。

 

  AlM4D果然將空對空武器的性能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爛得更徹底。AlM4DAlM9D一樣改用液態氮冷卻尋標器,然而隼式的液態氮是存在飛彈中、不像響尾蛇是存在發射架上,放容量大小、冷卻時間短很多:隻有2分鍾。又因液態氮輸入尋標器的過程不能中斷,故尋標器一開始冷卻,飛行員就必須在兩分鍾內把飛彈射出,否則尋標器就不能再用了。更嚴重的是其啟動冷卻的程序相當繁瑣,所以飛行員不是得在進入纏鬥前先把飛彈冷卻、並希望在2分鍾之內有機會開火,不然就是必須在纏鬥中期望在射擊機會出現前,可以及時完成冷卻程序。然而扣扳機前最少需要多切2個電門,整個射擊程序完成至少要42秒(響尾蛇飛彈則不到1秒),故在實際作戰中飛行員幾乎隻能采用纏鬥前先開冷卻的方法。而困擾各型武器的可靠性問題,在隼式上也表現得更差:一開始的15次射擊中,隻有10次真的把飛彈射出去。即便飛行員克服了以上種種問題,讓飛彈成功導引,但想要命中目標還需要比使用響尾蛇飛彈更多的運氣:其彈頭重僅3磅、低於響尾蛇的11磅,且其隻有直接撞擊引信。有飛行員形容:「你必須射中米格機飛行員的心髒才能擊落他」。奇怪的是,既然不使用近發引信,但其最小射程限製反而更遠:5000尺(響尾蛇為3000尺)。整個滾雷作戰期間,共發射了54枚、隻命中5枚,被視為表現最差的飛彈。相對於響尾蛇及麻雀飛彈陸續改良後還繼續服役數十年,隼式飛彈從此退出江湖。

 

  失望之餘空軍回頭改良響尾蛇飛彈,稱為AlM9E。為了節省成本,保留原來的彈頭、引信及推進火箭,結果是其射程範圍沒有多大改變、其可靠性也沒有太大的改善,後衛行動中,空軍發射了64AlM9E、隻命中5枚,8%的命中率比滾雷行動中的AIM-9B還差。1968年空軍又發展AlM9J,將前控製翼改成雙三角翼的外形,企圖提升飛彈的運動性能,並將最小射程限製縮短為1000尺、延伸其最大射程、並可在7G狀態下翌射,可說是真正為纏鬥設計的飛彈。另外空軍也了展了稱為「纏鬥麻雀」的改良型AlM-7E-2,此型飛彈有兩種發射模式,第一種是舊有飛彈的正常模式;第二種纏鬥模式則會啟動一個電子開關,將最小射程限製由3000尺降到1500尺,以適應近距離纏鬥。但是在空軍的指揮階層被「轟炸空權」主義的戰略空軍把持之下,將眼光移到空對地攻擊上、忽視空對空武器的發展,故這兩型纏鬥飛彈的發展一直斷斷續續,沒有進行完整測試。

 

  但AlM9J的實戰結果相當今人振奮,可以說是纏鬥用飛彈的表率。197299日,4F-4E與多架米格機混戰中,領隊先連發2AlM-9J擊落一架MiG-19,接戰第二架MiG-19時,以50度之AoT護射1AlM9J,在雙方都以5G飛行的狀況下,響尾蛇飛彈仍穩穩地命中敵機。但好景不常,916日一組F-4護現一架低飛的MiG-21,在敵機毫不閃躲的情況下,其中一架F4共射了8AlM-9J才把它擊落:2枚墜地(射程不足),2枚錯過,2枚沒有導引(可能是故障或飛行員失誤),1枚接近目標但未爆炸(引信問題)。空軍檢查發現,AlM9J在低空的最大射程並未達到原先要求,而作為一枚中低空纏鬥飛彈,其發展過程中的實彈測試竟隻射擊高空大速的靶機而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也沒有測試過熱帶潮濕氣候對飛彈可靠性的影響。而測試中發現的彈頭與引信組不能在近發引信啟動後於16尺外有效摧毀目標,竟也未持續找出問題就貿然服役。在後衛行動期間發射過31AlM9J4枚命中、4枚射不出去、23枚沒打中,命中率隻有13%,雖比E型理想,但卻和滾雷行動中的B型差不多。淒慘的戰績使前線空軍單位曾要求空軍盡速采用海軍的AlM9G,但因空軍長久以來的本位主義,使護射軌不肯加裝液態氮的儲存能力以支援海軍飛彈而放棄。

 

  AlM-9G以已經相當成功的D型為基礎繼續改良,加上海軍F-4飛行員訓練改以響尾蛇為主,充分教導響尾蛇的發射限製。後衛作戰期間,海軍的24次擊墜紀錄中有23次是使用響尾蛇飛彈;而空軍則在48次擊墜中, 30次使用麻雀飛彈,比較起來便可看出海軍對響尾蛇飛彈的重視程度。而AlM9G也不負眾望,發射了50枚就命中23枚,命中率高達46%。

 

  當時美國空軍空戰教條始終是以麻雀飛彈為主,而且缺乏訓練的飛行員也寧可在遠距離發射飛彈、而不貼近使用響尾蛇飛彈。然而AlM7E-2同樣沒有解決可靠性問題,盡管地勤人員盡一切可能維護飛彈,但戰爭期間AlM7E-2仍平均有70%的時間處在嚴重故障的狀態;當發射出去後,飛彈還會傾向在1000尺外自動引爆。後衛行動中,海空軍共發射了281AlM-7E-2,隻有34枚命中,命中率12%。

 

  北越隻有一種空對空飛彈:AA-2,其可靠性也好不到哪裏去,但遜於美國的是,其射擊的瞄準器更差。米格機座艙中沒有雷達螢幕,隻有2個簡單的燈號表示目標進入27哩(AA-2的理論最大射程,雖然實戰中很少超過19哩),或是進入3000尺(最小射程)。而且在雷達鎖定後,還要35秒才能開火。所以美軍很慶幸的是, MiG-21雖然有良好的高速性能及戰術,但沒有好的飛彈來完成攻擊。

 

  越戰後美國軍方痛定思痛,生死搏鬥用的武器發展應以可靠性為第一優先。過去的年代因為對科學的崇拜,設計者都在追求高遠快的表麵性能,而沒有關心過科技的可靠性;而且測試者潛意識裏都以為,如果沒有意外,那麽理論上可以成功的科技,實際上都應該是成功的,故在實彈測試中如果失敗,會優先被檢討的不是科技是否有錯,而是實驗是否作錯了,如果實驗結果合乎原先的構想,則實驗就是成功的,不必再作。當使用的環境不同於原先的設想,這種心態設計出的武器便是致命的錯誤。於是在越戰後的20年內,美國海空軍寧可持續改良麻雀飛彈及響尾蛇飛彈的可靠度以作為主要武器,不再躁急地貿然啟用新武器。例如越戰後唯一的主要空對空飛彈發展計畫: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其測試的心態便是「雞蛋裏挑骨頭」,範圍涵蓋各種高度、速度、機種、電子作戰、運動型態等,以找出設計的問題。當性能達到要求、但實彈測試的可靠度有問題時,海空軍寧可拖延飛彈的發展(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總共測試了8年),讓飛行員用老舊但是可靠的飛彈,也不讓性能優秀、可靠性存疑的新飛彈輕易服役。

 

  美軍飛行員的訓練也不再隻依賴任何一種武器,盡管其主力戰機都擁有超視距武器,但仍從不放棄視距內纏鬥的訓練,例如F-14擁有長程的鳳凰飛彈,但在大部分作戰中仍是依賴較可靠的中短程武器。所以在波灣戰爭之前,美國軍方發展的武器幾乎都被測試出一堆問題,國會與審計單位日以繼夜地公布缺失,彷佛美軍武器又是爛得徹底。然而在波灣戰爭中,美軍武器又麵臨和本土不同的惡劣環境:高溫、多沙,但大部分武器的可靠性卻可圈可點。美國工程界終於學到了正確的工程設計態度(又稱為莫非定律):如果你沒有測試過這個地方有問題,那麽這裏一定會出問題。然而,許多國家為了追求性能的突破,盲目要求加快研製進度,以超短的研發時間自豪,但其產品的測試到底是否徹底、忍受環境的要求是否嚴苛,恐怕要前線的官兵付出寶貴的生命才能證明了。

 

機炮的存廢

 

  越戰前,世界上所有的新型戰機幾乎都放棄機炮武裝;但越戰後,世界各國的新戰機又不約而同地,全部把機炮給裝回去。戰機到底應不應該裝上機炮,大概是越戰中最受爭議的問題。在核子戰爭中機炮很難有使用的機會,因為敵機會以高空高速衝進來,而當雙方以兩倍音速迎麵相向進入機炮射程時, 也差不多是該轉向避以免相撞的時候;而等你繞回來想從尾部攻擊時,也很難再有機會追進有效射程內。即便越戰中的敵人不是高空大連的轟炸機、而是慢而機動的MiG-17,美國空軍也沒有想過要以機炮對抗,因為MIG-17是為機炮空戰設計的、而F4不是,陷入以機炮互相纏鬥的近距離空戰對F-4是絕對不利的。

 

  是故,即便空對空飛彈的可靠性出現問題,許多飛行員還是不願采用機炮,寧可以不可靠的空對空飛彈遠遠地射上幾發,因為飛彈即使沒有命中,也足以逼使敵機遠離或轉彎躲避,若此時企圖以機炮射擊轉彎半徑極小的MiG-17,反而會提供對手反過來擊落你的機會。但實戰發現,當北越飛行員了解到空對空飛彈的最小射程限製後,當被全飛彈武裝的F-4幽靈機咬往時,他們曉得加速逃離會使敵方飛彈可以發射,如果保持在F4前方的3000尺內,F-4反而一點辦法都沒有。因此北越飛行員不再急著俯衝逃出,而是繼續轉彎、減速,好讓美機超越你而製造射擊機會。一份評估滾雷行動早期的29次空戰的報告指出,在半數空戰中米格機利用飛彈的弱點,反而接近美軍戰機製造攻擊機會或逃逸,如果當時美軍戰機有機炮的話,即便不能命中敵機,也可以迫使米格機遠離以製造飛彈的射擊機會,29次空戰中23次空戰美機也均有機炮射擊機會。另外,當敵機利用極低空潛逃時,不論何種空對空飛彈都因無法導引而失效。當空軍詢問第366中隊機炮效能的問題時,該中隊回答:「在過去10天內,至少損失了7次擊墜機會,隻因為戰機沒有在高度2000尺以下、距離2500尺內的空對空武器。」

 

  當美軍一再因為沒有機炮而喪失擊墜機會後,終於1964年決定在F-4上加裝機炮,其利用SUU16型機炮吊艙、提供M61 20公厘機炮的火力,然而這並不是沒有代價。機炮吊艙會增加相當多的阻力與重量,而且必須掛在機腹與機翼內側3個掛架的其中之一,最好是在機腹;而機腹掛架一般用來掛600加侖副油箱,於是加裝機炮吊艙的F-4不隻是要增加阻力、還得減少一個600加侖副油箱。另外機炮吊艙的機炮軸線相當難校正,故需在航艦上操作的海軍完命放棄這個構想;即使校正正常,外掛機炮也比內載機炮要承受更多的晃動,故其炮彈彈道不可能像內載機炮那樣精確。不過有趣的是,許多F-105飛行員抱怨其內載機炮的彈道太直,使其在快速運動的空戰中的命中機率不高;相反地,許多F4的飛行員認為機炮吊艙的晃動可以增加命中敵機的機率。於是,美國空軍的F-4四機編隊中,除了在兩翼外側各掛一個375加侖副油箱、右機翼內側掛載對抗地麵防空火力用的電戰吊艙之外,兩架二機領隊1號與3號機)在機腹掛機炮吊艙,而兩架僚機(2號與4號機)則在機腹掛600加侖副油箱。雖然僚機多掛了一個副油箱,不過編隊飛行時僚機需要不斷改變油門以緊跟著長機,放需消耗更多的油料,經過實驗發現,如此搭配的長機與僚機的續航距離約略相等。這種編隊戰術成果相當成功,相對於空對空飛彈一出擊就出錯,外掛機炮的F4在一開始的8次射擊機會就擊落4架。比較起空對空飛彈可靠性不佳的電子零件,炮彈完全沒有類似的故障可能,而且一出炮口也沒有任何外界力量可以引誘它遠離目標,故這種低科技的武器反而有極高的可靠性。

 

  但機炮空戰也不是完美的。當戰機以高G運動時,射出去的炮彈卻不受向心力控製,放在瞄準時應該往航線內側修正,同樣地速度、重力、角度都影響機炮射控,當時F-105上的光學瞄準器會藉由陀螺儀的校正與雷達測距來補償所需的前童量;但當時F-105的光學瞄準器也同時負責俯衝轟炸時的瞄準,切換到空對空模式的作業非常複雜,使其完全不可能在飛行中實行。既然F-105的最重要任務是對地轟炸,絕大部分F-105的光學瞄準器便均設在對地模式而不能提供對空射控。而為飛彈設計的F-4更是完全沒有可計算前置量的機炮射控係統,故美軍飛行員的射擊方法可說是完全遵循古老的空戰教條:「等敵機占滿座艙視野才開火。」然而美軍對滾雷行動的檢討報告指出,F-105140次機炮攻擊中擊落了20架敵機,擊墜率為13%,和飛彈差不多。但若思及這是F-105無法使用對空機炮射控係統的情況,則其成就仍值得欣慰;再考慮到部分不需掛炸彈的F-105戰機(例如防空壓製的鐵手機隻掛反輻射飛彈),會將瞄準器調整在機炮射控模式以協助空優任務,其在40次有射控的機炮攻擊中,擊落了10架敵機,命中率為25%,這高於任何一種飛彈。

 

  空軍發展空軍型的F-4D時也加人了機炮射控能力,而滾雷行動中F-4D、加上固定式機炮瞄準器(fixed gunsight)的F-4C以及設定為對空機炮瞄準模式的F-105共發動了148次機炮攻擊,擊落24架敵機,擊墜率達16%,高於麻雀飛彈、略等於響尾蛇飛彈。滾雷行動後,空軍總結之前的慘痛教訓,改良F-4E型,其中最大的改進便是加裝內載機炮,並有整合的機炮射控係統。而北越的MiG-17的主要武裝便一直隻有137公厘以及223公厘機炮,不過其機炮也不太適合纏鬥作戰,雖然單發命中的破壞力驚人、可以重創大型飛機,但其射速過低使其在快速纏鬥中的命中機率相當小,故其原始設計仍是對付戰略轟炸機的核戰思想,此外更糟的是其機炮射控係統並不精確,故綜合而言仍不是空戰中可依賴的武器。例如在1972510日,一場可能是噴射機時代中最激烈的空戰,由Top Gun出身的美軍飛行員Cunningham駕駛的F-4對決北越傳說中最強飛行員Tomb所駕駛的MiG-17(據傳其死前擊落13架敵機,為越戰最高紀錄,但北越官方記錄中完全沒有此人資料,因此有人推測這是因為他不是北越人)。在激烈的垂直剪形動作中,低速性能優異的MiG-17加上Tomb的超人技藝,使其至少有三次機會開火射擊、然而卻無一命中,終究反而被Cunningham以響尾蛇飛彈擊落。

 

  如此優秀飛行員的機炮命中率還如此低,則一般飛行員更不用說。但MiG-17機炮全部開火的景象還是非常嚇人,炮口火光之大甚至可以遮住機身,而且其炮彈飛至5000尺外仍相當具有殺傷力;所以就算沒有命中,心理上的威脅還是足以迫使美軍飛行員拋棄彈藥逃跑。MiG-19的武裝可能較為適當,330公厘機炮的射速高於MiG-172秒鍾射出90發,相對於MiG-1769發),而且還有空對空飛彈。MiG-21也有130公厘機炮, 不過其武裝仍以空對空飛彈為主,機炮主要用在彌補飛彈的最小射程限製;但其機炮射控係統仍然隻適合射擊直線飛行的目標,而且戰機本身運動超過3G時,機炮射擊造成的劇烈震動使前置量的計算完全失常(F-8也有類似的問題)。

 

鋁與血的教訓

 

  越戰教訓指出,機炮雖然性能有限,但仍是飛行員最忠實的武器。隻要飛行員看得到的目標,而且可以控製飛機接近目標到射程內,則機炮就無視任何幹擾或雜訊都能擊毀它;除了攻擊原先預想的空中目標外,也能攻擊看得到的地麵目標。例如執行空優任務的飛行員如果被擊落,則有攜帶機炮的友機可以射擊圍捕的敵軍以協助逃亡。甚至到了波灣戰爭中美軍也發現,機炮對地麵小型目標的射擊精確度不輸任何精確導引武器,故許多掛載傳統炸彈的飛行員,在地麵炮火輕微時常常以機炮掃射地麵,反而得到比炸彈還高的戰果。

 

  此外,這也告訴我們:隻要飛彈還有最小射程限製,機炮就有存在的理由。即便現代空戰速度以音速計,但也很難持續維持目標距離在機炮射程內;同樣地,快速接近的雙方也很難維持在飛彈最小射程外。故在短暫的機炮射擊機會,如果有一門高射速的機炮密集射擊、把握當時的優勢,避免讓敵機反敗為勝。但仍要注意的是,高速空戰中適合的仍是高射速的武器,俄製現代戰機的低射速以越戰經驗來看並非明智之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