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中華酒文化五千年,始於杜康/儀狄

(2007-02-11 14:03:13) 下一個

中華酒文化五千年——始於杜康/儀狄


釀酒始祖杜康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嚐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裏,時間一長,因山洞裏潮濕,糧食全黴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隻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黴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裏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後、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麽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裏,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裏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隻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裏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黴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裏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裏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裏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麽。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隻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麽。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裏麵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嚐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嚐越想嚐,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隻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隻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紮。他翻起身來,隻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紮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裏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嚐,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黴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裏,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嚐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儀狄造酒說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似乎儀狄乃製酒之始祖。這是否事實,有待於進一步考證。一種說法叫"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這裏並無時代先後之分,似乎是講他們作的是不同的酒。"醪",是一種糯米經過發酵工而成的"醪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產於江浙一帶。現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製醪糟兒。醪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麵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quot;秫",高梁的別稱。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如果硬要將儀狄或杜康確定為酒的創始人的話,隻能說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則是高梁酒創始人

  一種說法叫"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於儀狄"。意思是說,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造酒的方法流行於民間,是儀狄將這些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出來,始之流傳於後世的。能進行這種總結推廣工作的,當然不是一般平民,所以有的書中認定儀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員,這恐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有書載儀狄作酒之後,禹曾?quot;絕旨酒而疏儀狄",也證明儀狄是很接近禹的"官員"。

   儀狄是什麽時代的人呢?比起杜康來,古籍中的記載要一致些,例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中都認為他是夏禹時代的人。他到底是從事什麽職務人呢?是司酒造業的"工匠",還是夏禹手下的臣屬?他生於何地、葬於何處?都沒有確鑿的史料可考。那麽,他是怎樣發明釀酒的呢?《戰國策》中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這一段記載,較之其他古籍中關於杜康造酒的記載業,就算詳細的了。根據這段記載,情況大體是這樣的:夏禹的女人,令儀狄去監造釀酒,儀狄經過一番努力,做出來的酒味道很好,於是奉獻給夏禹品嚐。夏禹喝了之後,覺得的確很美好。可是這位被後世人奉為"聖明之君"的夏禹,不僅沒有獎勵造酒有功的儀狄,反而從此疏遠了他,對他不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反而自己從此和美酒絕了緣。還說什麽:後世一定會有因為飲酒無度而誤國的君王。這段記載流傳於世的後果是,一些人對夏禹倍加尊崇,推他為廉潔開明的君主;因為"禹惡旨酒",竟使儀狄的形象成了專事謅媚進奉的小人。這實在是修史者始料未及的。

   那麽,儀狄是不是酒的"始作"者呢?有的古籍中還有與《世本》相矛盾的說法。例如孔子八世孫孔鮒,說帝堯、帝舜都是飲酒量很大的君王。黃帝、堯、舜,都早於夏禹,早於夏禹的堯舜都善飲酒,他們飲的是誰人製造的酒呢?可見說夏禹的臣屬儀狄"始作酒醪"是不大確切的。事實上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工藝都很複雜的事,單憑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儀狄再有能耐,首先發明造酒,似不大可能。如果說他是位善釀美酒的匠人、大師,或是監督釀酒的官員,他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完善了釀造方法,終於釀出了質地優良的酒醪,這還是可能的。所以,郭沫若說,"相傳禹臣儀狄開始造酒,這是指比原始社會時代的酒更甘美濃烈的旨酒。這種說法似乎更可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