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斯大林對蔣經國解釋:為什麽要割走外蒙古

(2007-02-11 14:03:10) 下一個

斯大林對蔣經國解釋:為什麽要割走外蒙古

提 要:

斯大林把地圖拿出來,指著說:『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

蔣介石對於蒙古獨立的辯解詞——必須求得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和平建設……



(以下轉自《蔣經國自述》)

1945年,美國還沒有把雅爾達協定公布以前,我們政府已經派員到莫斯科去進行中蘇談判,我也參加。這次的交涉,是由當時的行政院長宋子文先生領導的。

我們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見麵,他的態度非常客氣;但是到了正式談判開始的時候,他的猙獰的麵目就顯露出來了。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斯大林拿一張紙向宋院長麵前一擲,態度傲慢,舉動下流;隨著說:「你看過這個東西沒有?」

宋院長一看,知道是雅爾達協定,回答說:「我隻知道大概的內容。」

斯大林又強調說:「你談問題,是可以的,但隻能拿這個東西做根據;這是羅斯福簽過字的。」

我們既然來到莫斯科,就隻好忍耐和他們談判了。談判中間,有兩點雙方爭執非常劇烈:第一、根據雅爾達協定,有所謂「租借」兩個字眼。

父親(指蔣介石)給我們指示:「不能用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帝國主義侵略他人的一貫用語。」第二、我們認為,所有問題都可以逐步討論,但是必須顧到我們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後來,史大林同意不用「租借」兩字,對於中東鐵路、旅順、大連這些問題,也肯讓步;但關於外蒙古的獨立問題──實際就是蘇聯吞並外蒙古的問題,他堅持決不退讓;這就是談判中的症結所在。談判既沒有結果,而當時我們內外的環境又非常險惡。這時,父親打電報給我們,不要我們正式同斯大林談判;要我以個人資格去看斯大林,轉告他為什麽我們不能讓外蒙古獨立的道理。

我遂以私人資格去見斯大林,斯大林問我:『你們對外蒙古為什麽堅持不讓他「獨立」?』

我說:『你應當諒解,我們中國七年抗戰,就是為了要把失土收複回來,今天日本還沒有趕走,東北、台灣還沒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敵人手中;反而把這樣大的一塊土地割讓出去,豈不失卻了抗戰的本意?我們的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會說我們「出賣了國土」;在這樣情形之下,國民一定會起來反對政府,那我們就無法支持抗戰,所以,我們不能同意外蒙古歸並給俄國。』

我說完了之後,斯大林就接著說:『你這段話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過,你要曉得,今天並不是我要你來幫忙,而是你要我來幫忙;倘使你本國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說時態度非常倨傲,露骨地表現帝國主義者的真麵目。

我也就開門見山地問他說:『你為什麽一定要堅持外蒙古「獨立」?外蒙古地方雖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沒有什麽出產。』

他乾脆地說:『老實告訴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的戰略觀點而要這塊地方的。』他並把地圖拿出來,指著說:『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

我又對他說:『現在你用不著再在軍事上有所憂慮,你如果參加對日作戰,日本打敗之後,他不會再起來;他再也不會有力量占領外蒙古,作為侵略蘇聯的根據地。你所顧慮從外蒙進攻蘇聯的,日本以外,隻有一個中國;但中國和你訂立「友好條約」,你說二十五年,我們再加五年,則三十年內,中國也不會打你們;即使中國要想攻擊你們,也還沒有這個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斯大林立刻批評我的話說:『你這話說得不對。第一、你說日本打敗後,就不會再來占領外蒙古打俄國,一時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敗了,日本這個民族還是要起來的。』

我就追問他說:『為什麽呢?』

他答道:『天下什麽力量都可以消滅,唯有「民族」的力量是不會消滅的;尤其是像日本這個民族,更不會消滅。』

我又問他:『德國投降了,你占領了一部份;是不是德國還會起來?』

他說:『當然也要起來的。』

我又接著說:『日本即使會起來,也不會這樣快;這幾年的時間你可以不必防備日本。』

他說:「快也好,慢也好,終局總是會起來的;倘使將日本交由美國人管理,五年以後就會起來。』

我說:『給美國人管,五年就會起來;倘使給你來管,又怎樣的呢?』

他說:『我來管,最多也不過多管五年。』

後來他不耐煩了,直截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過來不可!』

談話一直繼續下去,史大林又很正經地向我說:『我不把你當做一個外交人員來談話,我可以告訴你:條約是靠不住的。再則,你還有一個錯誤;你說,中國沒有力量侵略俄國,今天可以講這話;但是隻要你們中國能夠統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

這的確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們,還是害怕我們強大起來:因此,隻顧目的,不擇手段,用盡千方百計來壓迫、分化和離間我們。

接下去,他又說:『你說,日本和中國都沒有力量占領外蒙古來打俄國;但是,不能說就沒有「第三個力量」出來這樣做?』這個力量是誰?他先故意不說。我就反間他:『是不是美國?』他回答說:『當然!』 心裏暗暗地想,美國人訂下了雅爾達協定,給他這許多便宜和好處;而在斯大林眼中,還忘不了美國是他的敵人!

最後,經過許多次的談判,「中蘇友好條約」終於簽訂了。不過,父親當時對於簽訂這個條約,有個原則上的指示:『外蒙古允許「獨立」,但一定要注明,必要經過公民投票;並且要根據三民主義的原則來投票。』這原則,史大林總算是同意了。斯大林說過:『條約是靠不住的。』我們絕不以人廢言,隻要自己能發憤圖強,有了力量,反共抗俄能夠勝利,外蒙古還不是仍舊可以歸還到我國的版圖嗎?而且,「中蘇友好條約」,經俄帝澈底破壞之後,我們已經明白宣布其「無效」;依理依法,外蒙古仍然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份。

我還記得,在簽訂友好條約時,蘇方代表,又節外生枝。他的外交部遠東司的主管同我商量,要求在條約上附上一張地圖;並在旅順港沿海一帶區域,劃了一條黑線,大概離港口有二十海裏的距離,在這線內,要歸旅順港管轄。照國際法的觀點,公海範圍是有一定的規定,就是離開陸地有一定的距離;俄方此一要求,顯然是不合理的。為了這一問題,爭執了半天,從下午四點半到晚上兩點鍾,還沒有解決。

我很不耐煩的說:『你要劃線,你劃你的,我是不能劃的。』

他說:『不劃這個線,條約就訂不成!』

我說:『訂不成,我不能負責;因為我沒有這個權力。』

他說:『我是有根據的。』

我說:『你有什麽根據?』

他拿出一張地圖,就是沙皇時代俄國租借旅順的舊圖,在這張地圖的上麵是劃了一條黑線的。並且指著說:『根據這張圖,所以我要劃這一條線。』

我覺得非常滑稽,因此譏諷他們說:『這是你們沙皇時代的東西,你們不是早已宣布,把沙皇時代所有一切的條約都廢止了嗎?一切權利都全部放棄了嗎?你現在還要拿出這個古董來,不是等於承認為你們所打倒的沙皇政府嗎?』

他有點著急說:『你不能侮辱我們的蘇聯政府!』

我說:『你為什麽要根據這個東西來談判呢?不是等於告訴全世界說:你們還是同沙皇政府一樣嗎?』

他說:『你不要吵鬧,你的火氣太大。』

我說:『你要訂約可以,但無論如何這一條線是不能劃下的!』

經過一番力爭之後,這一張地圖,雖附上去了,可是那一條線始終沒有劃出。由這件事看來,我們完全了解,斯大林原來就是沙皇的再世。

(參與中蘇談判的還有宋子文,簽約時他拒絕簽字,由中華民國外長王世傑簽字)


  蔣介石對於蒙古獨立的辯解詞
  
   蔣介石關於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辯解詞暨蒙古獨立曆史

   1911年,武昌起義獲得成功,中國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擺脫清政府的統治。外蒙古同中國其它各省一樣,在上層王公的帶領下宣布獨立。當宣布獨立的中國各省開始為重新統一、建立中華民國而開展各種政治活動的時候,外蒙古脫離了這一進程。中華民國的政權由孫中山轉到袁世凱的手中後,開始了與沙俄的艱苦談判。終於迫使沙俄做出讓步,承認外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條件是在外蒙古實行“自治”。也就是說外蒙古在名義上仍屬中國。

   1919年,主掌中國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幹將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使蒙古回歸祖國。

   1920年,皖係軍閥段祺瑞下台了,外蒙古也進入了混亂狀態。被蘇俄紅軍趕到外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結外蒙古上層王公,向中國駐軍發難。中國駐軍寡不敵眾,被迫撤離庫倫(今烏蘭巴托),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戰。

   1921年,蒙古人民黨的軍隊在蘇俄的援助下,開始向買賣城的中國軍隊進攻。中國軍隊不幸戰敗,被迫撤出買賣城。

   1921年5月,蘇聯紅軍進入外蒙古,在買賣城外打敗了恩琴匪幫,7月10日,蒙古上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外蒙古宣布“獨立”和建立“蒙古國”消息傳到內地,一時間輿論大嘩,國內各民間團體、民主黨派紛紛發表宣言,反對蒙古王公貴族分裂祖國的倒行逆施,譴責蘇俄對中國外蒙古的武裝占領。北京政府的實權人物曹錕和吳佩孚發布了一份措詞嚴厲的聲明,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1945年2月關於結束二戰的雅爾塔會議,美、英的重要議題就是爭取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從而減少自己的損失。然而他們為達到這個目的,不惜出賣中國利益,答應了蘇聯的無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現狀,即承認並要求中國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這筆交易實際上是在羅斯福和斯大林之間進行的。1945年8月14日國民黨政府和蘇聯簽定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條約中正式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這種巨大代價,終於換取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關於簽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事,七年後蔣在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有一段辯解詞: 
  
   時間:1952年10月13日
   事件: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題目:〈對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
  
   ……當時我個人的決策,就是要求戰後確保勝利戰果,奠定國家獨立,民族複興的基礎,必須求得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和平建設;隻要能夠爭取這一個建設機會,那就是任何犧牲,亦是值得的。於是我們政府對俄帝,乃決定忍辱談判,不惜承認蒙古獨立,做此最大犧牲,來忍痛簽定條約和附件。

   至於承認外蒙古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的,一致讚成的,但是我個人仍願負其全責。當時我決心的根據有三點:

   第一, 我對於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來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隻要其民族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應該予以獨立自主的。

   第二, 外蒙古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自民國十年設立以來,事實上為俄帝所控製,我們政府對於外蒙古領土,實已名存實亡了。

   第三, 隻要我們國家能夠自立自強起來,外蒙這些民族,終究會歸到起祖國懷抱裏來的,與其此時為虛名而蹈實禍,不如忍痛割棄一時,而換的國家二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那是值得的;因為割棄外蒙寒凍不毛之地,不是我們建國的致命傷,如果我們因為保存這一個外蒙的虛名,而使內外不相安,則國家更無和平建設之望了。

   我主張放棄外蒙的決心,實基於此。這在現在看來,實在是一個幼稚的幻想,決非謀國之道;但我在當時,對外蒙問題唯有如此決策,或有確保戰果,爭取建國的機會。這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會報告的。
     
   1949年,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受盡了斯大林的冷落,新中國百廢待興,又需要蘇聯的大量援助。最終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斯大林為他的援助強要代價,毛答應了三個苛刻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承認外蒙獨立。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通過談判,前兩個條件得到解決,蘇聯歸還了旅大軍港,歸還了東北鐵路的管理權。當周恩來提出第三個問題——蒙古問題時,遭到了赫魯曉夫的無理拒絕。

   同年蔣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蘇聯違約為由,在聯合國宣布《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失效,從而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聯合國對此予以承認。但八年後蒙古申請加入聯合國,國民黨卻放棄使用否決權,等於承認外蒙獨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