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 孩子們的中國名字中都有一個「中」

(2007-02-11 14:03:00) 下一個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9月26日周日下午,陽光明媚。當城裏的人許多都去觀看洋基和紅襪的棒球比賽時,波士頓南部的海邊肯尼迪圖書館能容近千人的演講大廳內出乎意料地是座外加椅,站無虛地,建築大師貝聿銘、波士頓環球報的建築評論家羅伯特.侃貝爾(Robert Campbell),和聽眾們一起就藝術、曆史、人生展開了輕鬆的對話。

年屆88的貝聿銘,夕陽晚照,精神極好,思維敏捷,隨和得象個孩子,幽默處滿堂微笑陣陣,就連神情嚴肅的批評家侃貝爾先生也不時莞爾破顏。

◆赴美求學

當侃貝爾問到貝聿銘17歲來美為什麽時,貝聿銘說為了體驗一下「大學生活」,因而說服父親,負笈西渡,先後到賓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1945年尚未獲得碩士學位,就被哈佛設計院聘為講師。31歲的時候,他辭去了哈佛的教職,接受了美國房地產巨商澤肯托夫的邀請,開始了他的設計生涯。傑作頻出,榮譽滿身的貝聿銘,曾獲美國兩位總統分別頒發的自由勳章。

◆肯尼迪圖書館 - 倍經周折

當問到他是如何被選中設計肯尼迪圖書館時,貝聿銘說:「純屬運氣」。那是1964年,遴選委員會所想選的就是「年輕、也不必那麽有名氣」的,除了設計本身外,他看起來最符合這項條件,就被總統夫人傑奎琳選中了。

可圖書館選址的時候,貝聿銘認為那是一個「悲哀」的故事。本來是選在哈佛大學的,可不知是什麽原因,也許來自哈佛大學本身,也許是劍橋市政府,可能由於怕太多參觀者「所嚼的口香糖」會弄髒了環境,總之,到最後他們是處處碰壁,在劍橋市選了許多地方,提了許多計劃,最終都被拒絕,以至於到末了按貝聿銘的話講,簡直就「心力俱疲」時,偶然找到了多切斯特海濱的這塊地--- 一片垃圾場。就是這個垃圾場,無意中被貝聿銘等改造設計成了如今波士頓的一顆海濱明珠。

順著傑奎琳的建議和貝聿銘的理解,肯尼迪圖書館設計是本著讓其為一公共的文化中心,而非一塊私人領地的初衷而行的。所以連肯尼迪的塑像等都不要,因為那會占去本該留給公眾的寶貴空間。

◆幾何與光

當問到其設計的建築為何多有玻璃高頂式幾何結構時,貝聿銘「我愛光,我就是喜愛光明,光使我充滿活力」,他認為大多數人應亦作此想,譬如盧浮宮的金字塔式設計便是此思想很好的例證。

在其50年的設計生涯中,最基本的幾何形狀,也是貝聿銘的最愛,他認為「至簡者至美」,如讓人心馳神往的羅馬的教堂,便是此類明證。

◆盧浮宮的挑戰

說起被選中重建盧浮宮,是出於當時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忽發之想:「盧浮宮不對勁了」,雖然他也說不好哪裏不對勁,就決定維修。因為貝聿銘在所有被推薦的建築師名單中,總是排在第二位,這引起了密特朗的好奇與特別興趣,也就定下了另一件大師級作品的誕生。

貝聿銘花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潛心神遊於盧浮宮,用他的話說,就是在此學習的過程中,他才真正的「了解了法國文化和曆史,了解了盧浮宮,也知道了盧浮宮哪裏不對勁了」,也正由於此,才是得他在麵對文化優越感極為強烈的法國人和舉世聞名盧浮宮,頂著巨大壓力,能將另一座金字塔建在了巴黎。

在當時法國人非常不滿,說他會毀了「法國美人」的容貌,高喊著「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盧浮宮」。法國人不分晝夜表達不滿,壓力之大卻沒有衝垮貝聿銘十足的信心,置各種非議和懷疑拋諸腦後,正如他自己「我敢說,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隻是彎彎腰而已。」

結果,重建的盧浮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法國人讚為「金字塔是盧浮宮裏飛來的一顆巨大的寶石」,貝聿銘因此獲得了法國總統勳章。

◆短視無傑作

其間一位聽眾問道:在如今中國大量引進西方設計師來華建築,引起頗多負麵評議,對此他作何評價時,貝聿銘認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但這並非是說一定的是本民族的人來設計,而是說設計師必須本著非常嚴肅的態度,了解該民族該地的文化曆史,才有可能創建出和諧的好作品。但共產官方的教育中,缺乏對建築與曆史間聯係的應有重視,功利的心情又使得人們崇洋迷外,而外麵來的建築師常常在名利的誘惑下隻看短期的轟動效應,沒有嚴肅的將自己放在中國的人文曆史中去構思設計。不是外來的人沒有水平,而是說不管是多有名的人,如果他不能嚴肅認真地去設計時,往往也隻可能是不協和、短視的敗筆。說到這裏,貝聿銘不禁幽然,歎此為「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

當問及什麽樣的建築是最好時,貝聿銘認為至少那一定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而非憑世人一時之說。正如他所說的:「沒有人能永遠風光,但建築是悠久的。任何名份都會隨時間流逝,真正留下來的隻是好建築的本身」

◆老人和孫子們

有聽眾讓他從一生設計的作品中,選三項最好的。貝聿銘微笑而對:「你是讓一位老人說,哪個孫子是他的最愛嗎?!」。雖如是說,貝聿銘還是例舉了他七十項餘項建築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如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館的東樓,最具挑戰性的巴黎羅浮宮的重建工程,以及其自認得意之作----日本滋賀縣的美秀(Miho)美術館。他說:「我肯定來這裏的人將會明白我是有意識地設計此(Miho)美術館與自然融為一體。」。他是想讓美秀美術館渾然天成,與大自然渾成一體,如桃花源般美好、寧靜。

老而好學,童心不泯,貝聿銘十幾年前就退出了設計事務所,可依然是退而不休。他認為設計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除了正在設計位於卡塔爾的一座建築外,貝聿銘還心係故土,願將自己的封刀之作選在他的出生地---蘇州,打算在那裏建一座融傳統與現代於一體的博物館。

貝聿銘育有三子一女,夫人盧愛玲畢業於名校衛斯禮女子學院。孩子們都起了中國名字,名字中都有一個「中」字,意在不忘是中國人。他的兩個兒子都是子承父業,如今共同合作經營貝氏設計事務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