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當前形勢,沈飛、成飛、西飛連軸轉
最近,外界各種消息渠道不斷透露,中國再次從俄羅斯進口大量航空發動機,這些消息引發了網友對我國三代機、渦扇發動機進展情況的議論。我們在考慮技術層麵的同時,也應注意到戰略層麵的問題。
第一、一則傳說
新班子上台後,就不斷的有台獨分子、倭寇給我們“上眼藥”。據說,在聽取一次情況匯報後,某高層拍案而起,怒喝:“實在不行,就跟他幹!”
這則消息雖然民間傳說的成分很大,但是,從前一段時期我們對日態度,到近幾天東海艦隊主力艦出入春曉油田等等跡象分析,傳說也不是太離譜!
“跟他幹”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實現目的還要有許多工作要做,軍事鬥爭的整備乃是一切措施的後盾。我們放下其他方麵,先談空軍。
第二、航空業的任務
今年年中,沈飛、成飛、西飛的三款三代機解密,標誌著我國三代機的研製已經基本結束,進入量產階段。毫無疑問,在巨大的軍事需求壓力下,沈、成、西飛麵臨著巨大的挑戰,而高性能發動機的產能不足,是一個重大的瓶頸。
我國空軍頂峰時有各型飛機6000多架,隨著步淘汰老舊機型,目前擁有飛機3500多架,而計劃中我國的作戰飛機將保持2500架左右,其中,三代機將達到1500架左右,考慮到我國已經進口了原裝SU係列、生產了各型JH-7、試生產的殲十等因素,預計未來需要生產三代機1200架左右。在1200架中,殲11係列約500架,殲轟7係列約300架,FC-1約250架,殲十約150架。
我們可以算一下,完成這些機型生產計劃,我們需要大推、中推渦扇發動機約2000台。如果考慮到為盟友提供出口型及作到一定數量的戰備儲備,最終需求量應當在2400台以上。
關於我國渦扇發動機的產能問題,應當是高度機密。有消息說,西飛年產渦扇九30-50台,筆者存疑,但說年產300-500台,更是天方夜譚。渦扇九2003年宣布完全國產化,隨著工藝的改進,年產百台左右應當不是奇跡。如果我們把三大發動機公司的年產能全部假設為百台左右,一年生產300台渦扇,完成我國的三代機換裝需要8年以上的時間!
如果真是如此,簡直就是災難性的結果。很可能在我們需要三代機上陣時,換裝還沒完成!或在換裝完成以後,由於敵我新型機的出現,從而失去大批裝備三代機的意義!
因此,目前擺在航空人麵前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空軍的三代機換裝,實現戰力提升。
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理解我國大批進口俄羅斯發動機的意圖了。
根據國外的報道,我國從2003年到今年,進口AL31係列200台左右,進口RD33係列100台左右,並計劃繼續引進400-500台。通過這些發動機的引進,我們可以我們三代機的換裝計劃提前幾年的時間完成!
第三、200台AL31的用處
AL31,200台的數量,考慮到戰備儲備,應當可以裝備150架殲十。
有人問,為什麽不是75架殲11呢?隨著大量進口和小批量生產,殲11係列目前的數量已經超過200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目前還有組裝SU27的任務沒有完成,大家應當記得,我們剛和俄羅斯交涉,希望將95架 SU27SK的成套組件更換為更新型號的組件。俄羅斯提供成套組件,不應當把發動機排除在外吧?因此說,殲11用的發動機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黎明的WS-10據說已經設計定型,正在低速量產。高級技工的精工細作和流水線上的成批生產,還是有距離的。
在這種情況下,殲十的發動機就是問題了。黎明廠的產量有限,一架殲十一就需要2台,估計沒有餘額提供給成飛,這樣,殲十的發動機隻能選擇外購。有網友說,空軍認為渦扇十沒有實際應用的記錄,對於單發的殲十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在理。
第四、大批量進口RD33的玄機
按照國外的報道,RD33的進口數量要在500-600台之間,這個數字實在驚人。而且,國產仿製型號的生產也在積極進行。據國內報道,中航一集團在去年7月中旬決定,“集中全行業力量進行新型發動機的研製”。到今年4月,整機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一航貴州發動機所工程設計人員立刻到黎陽公司、西航公司、黎明公司現場配合發動機試製工藝準備和生產準備工作,配合加工試製零部件,做量產的準備。
由此可見,RD33係列需求的數量相當龐大,紅旗、黎明在生產能力緊張的情況下,也要分出一部分力量參與新渦扇的量產。
除了配備FC-1,據說新渦扇還要改裝我國部分二代機,使之成為“準三代”。筆者認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用RD33替代渦扇九,成為JH7係列的標準發動機。
從技術指標對比:
渦扇九 RD33
最大加力推力 9126 8637
最大不加力推力 5449~5583 5675
最大加力耗油率 2.04 2.02
最大不加力耗油率 0.693 0.73
推重比 5.05 7.8
空氣流量 89.4~96.2 80
最大直徑(mm) 1093 1020
長度(mm) 5205 4140
質量(kg) 1842 1135
以往我們為JH-7選擇發動機,集中討論了用AL31係列,但是需要變更大量的設計。而選擇RD33,技術指標和渦扇九相當接近,所以無須在機體設計上大改。采用RD33雖然不能帶來JH7性能上的飛躍,卻能提高JH7的通用性、可維護性,提高量產水平。
第五、推算完成我國三代機換裝計劃的時間
關於我國大型飛機製造公司的年產能力,猜測頗多,國外推測我國的飛機公司最大年產量在50架上下,而國內網友的評價更悲觀,有說“殲十一年產在12-18架”,有說“成飛最大的年產能力是20架”。我認為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我國各飛機公司的以往的設計生產能力,都在年產300架左右,考慮到新型機的加工難度增大,對於新型機極限年產能力起碼也接近百架。
我國進口AL31用於殲十,2003年到2005年,不滿三年訂購了200台,交貨日期應在2005年-2007年之間,如果換算成殲十的產量應當超過年產50架,接近年產60-70架。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成飛會在機體產量不足的情況下進口大量發動機。從公開的數字看,俄羅斯發動機交貨的能力是充足的,2002年就出口了航空發動機100多台,以後出口數字逐步提高。因此,沒有理由認為成飛在預訂發動機。
沈飛同時承擔組裝SU27和自產殲十一的任務,從2001年到2005年,每年都有一個空軍師換裝殲十一係列。考慮到可能是裝備某師某團,因此,估計在年20架左右,但隨著工藝水平的提高,這個數字還要上升。在報道新機的量產時,航空報用了“重點型號研製生產的幾年間任務量成倍的增長”的描述,表明量產工作的進展。
關於西飛的產能沒有數據,但是專家說影響“飛豹”裝備部隊的瓶頸是發動機。西飛目前還承擔著其他機型及合作機型的配件生產。西飛的一個經營目標是“年生產支線飛機20架”,這個目標比起沈飛“年產支線飛機200架”要現實許多。對於西飛的生產能力不應懷疑。
考慮到在工藝水平、人員技能上的提高,在大批量進口發動機並結合自產的情況下,三代機換裝計劃可以在5年內完成。而考慮到逐步列裝、逐步形成戰鬥力,那麽,在2008年以後,我們三代機的規模就接近了1000架,從而形成初步“跟他幹”的能力。
前提是,沈西成飛要連軸轉了!
作者 阿道夫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