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獨島是我們的領土”——韓國傳奇人物洪淳七一家保衛獨島的故事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獨島是我們的領土”——韓國傳奇人物洪淳七一家保衛獨島的故事


  “鬱陵島東南方,船行200海裏,那是海鳥的家鄉。不管別人怎麽強辯,說成那是他們的,獨島是我們的領土。”——《獨島是韓國領土》歌詞


  韓國郵政服務部門計劃於2004.1.16發行一套4枚版的郵票,內容是關於有爭議的獨島,這引起了日本的抗議(【背景新聞】韓國發行獨島郵票,日本強烈抗議)。50年來反複進行的獨島主權之爭,又一次出現了高潮。這一場爭論,讓人不禁想起50年來韓日兩國的糾紛,特別是傳奇人物洪淳七一家保衛獨島的事跡。

  1952年1月18日,韓國發表一個名為“和平線”的發言,宣布對包括獨島在內的周圍島嶼和海洋行使主權。9月,韓國總統李承晚派了一艘考察船到獨島。日本政府很惱火,宣布這個島是日本領土。雙方爭端從此開始。

  朝鮮戰爭時期,日本人偷偷登上獨島,破壞了島上韓國漁民設立的一塊紀念碑,另豎了一塊宣稱日本對獨島擁有主權的牌子,上麵寫著:日本山脈經過此處。

  那時候,韓國李承晚政府忙於朝鮮戰爭,顧不上獨島,隻好與日本進行激烈的外交爭論。

  但是,23歲的韓國人洪淳七知道了這件事。

  洪淳七一家,與獨島有特別的關係,他爺爺叫洪在雲,爸爸叫洪永旭,都曾保衛過獨島。

  洪在雲住在鬱陵島(離獨島最近的一個島嶼),他發現日本漁民在獨島一帶打魚,就過去將他們趕走,然後跑到日本衝繩,向日本地方官府鄭重指出,獨島是韓國的領土,日本漁民不能來打魚。

  日本官府雖然答應了,但日本漁民仍然不斷來獨島打魚,他們隻好繼續保衛獨島。後來,洪在雲到李朝朝廷當官去了,兒子洪永旭就接過班,在獨島一帶驅逐日本漁民。

  所以,聽說日本人又來獨島了,而且想將獨島的主權也搶走,洪淳七心裏當然著急,連忙組織鬱陵島上朝鮮戰爭中受傷回鄉的官兵和當地漁民,共33人,成立“獨島義勇守備隊”,去保衛獨島。當時,韓國人稱他們為“當代最正直的軍隊”。

  沒有武器,洪淳七來到釜山,在美軍營地附近,通過陪酒女郎買槍。

  1953年4月20日,他們帶上幹糧,駕船衝向獨島,把那些日本人趕了出去,並在獨島上升起了第一麵韓國國旗。

  此後,他們在獨島駐紮了下來。

  1953年6月27日,兩艘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艇開了過來,把6名韓國守備隊員從獨島的東島趕到了西島,然後登島,還在兩島之間的岸邊再次豎起日本領土的標誌。

  1954年,日本巡邏艇又來了好幾次,也都登上了島嶼。李承晚很生氣,給當時慶尚北道的警察廳長寫了一封信,答應給他迫擊炮和100枚炮彈,讓韓國海上警察守備隊“嚇走”日本船隻。

  但警察廳長在下令時,把“嚇走”命令改成了“擊沉”。鬱陵島的警察局長還替義勇守備隊弄到了更多的武器,有卡賓槍、機關槍和步槍,還有上千發子彈。

  4月21日,3艘日本巡邏艇又來到獨島,大搖大擺地上島,威脅要殺了島上的韓國人。不料,韓國義勇守備隊員已拿到了迫擊炮,夾頭夾腦就猛轟起來。日本人趕忙一邊還擊一邊撤退,最後,還是丟了一艘巡邏艇,死了數人,還有16人受傷。

  洪淳七率領“義勇守備隊”,就這樣一直守著獨島,僅靠一艘小型舊貨船負責全部運輸任務。1954年,他們在島上建造了一座水泥燈塔和一個直升機的著陸坪。這樣一直堅持了3年又8個月,為韓國贏得了“難以逆轉”的優勢地位。

  1956年,韓國海上警察守備隊接管了獨島,洪淳七這才回家。

  洪淳七守島事跡,成了韓國的傳說,他也成了韓國的民族英雄,政府向他頒發了勳章。洪淳七於1987年去世。

  1965年3月,韓國漁民趙宗德把家搬到獨島,並在獨島一帶捕魚。後來,他建了一個水下倉庫,還養殖鮑魚。在西島中部,他找到一個彈坑,掏出了一口井。

  1980年,日本又宣布獨島是日本領土,趙宗德聽到消息,就正式宣布西島岩石是他的家,他說:“我要留一個證據,至少有一個韓國國民住在獨島。”第二年,他在行政機構的戶口簿上,正式把獨島登記為他的戶口所在地。這樣,他成了獨島的第一位居民,一直到1987年因腦溢血逝世。

  趙宗德死後,他的女婿趙駿基從鬱陵島搬到了獨島,繼承了嶽父留給他的一些海產。1992年,趙駿基搬到江原道東海市。

  1991年11月,60歲的金聖道和妻子遷居獨島,一直生活至今。

  到上世紀末,先後有6個韓國家庭共28人曾在獨島住過,歌手鍾光泰也是其中之一。鍾光泰因演唱《獨島是韓國領土》一舉成名,現在,幾乎所有韓國人都會唱這首歌:鬱陵島東南方,船行200海裏,那是海鳥的家鄉。不管別人怎麽強辯,說成那是他們的,獨島是我們的領土。慶尚鬱陵北部,東經132度,北緯37度,平均氣溫12度,降水量1300毫米……獨島是我們的領土。

  目前,韓國在獨島常年派駐34名武裝警察,同時配置了驅逐艦、快艇、直升機,隨時戒備日本漁船和軍艦。

  1996年,韓國政府在獨島修建了能停靠500噸級船隻的永久性碼頭。2002年,韓國環境部宣布,韓國將把鬱陵島、獨島以及周圍300多平方公裏的海域劃定為“鬱陵島國立公園”。按計劃,公園將於2004年正式宣布成立。

  【背景資料】韓日獨島(竹島)之爭

  獨島是韓國方麵的稱謂,日本方麵稱竹島。該島是一座位於日本海(韓國稱之為東海)中央的火山島,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7度14分18秒,東經131度52分22秒。它是由東、西兩個小島和34塊岩礁組成,總麵積為18.6平方千米,兩島之間有一條150米寬、330米長的水道相隔。兩島四周懸崖峭壁,航船難以停泊,隻有東島南部有點灘塗;西島呈錐體狀,海拔174米。而東島要比西島更低一些,海拔高度為99.4米。獨島距韓國鬱陵島隻有92千米,故在朗朗晴空的日子裏,站在鬱陵島的山巔聖人峰上可以依稀望見獨島;而距離日本最近的隱岐諸島有161千米(86海裏)。

  由於濕潤的氣候條件和長期風化的作用,這裏的火山岩土壤上生長有屬於31科75種草本植物,近期又發現蒲公英、野玫瑰等品種。每年夏秋兩季,色彩斑斕的山花在獨島爭奇鬥豔。由於這裏終年大風不斷,且缺少淡水供應,原本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過去一直是大群海驢的棲息之地。但獨島位於日本海寒流和暖流交會處,四周海域是一片豐饒的漁場,海底還蘊藏著比較豐富的油氣田。

  據韓國媒體報道,在朝鮮半島曆史上,早在新羅王朝(公元6世紀)就有獨島的記錄。512年,新羅王國智證王派遣了以夷斯夫將軍為首的探險隊駕駛航船開赴於山國,爾後該島處於新羅所屬國“於山國”的管轄之下,朝鮮漁民也曾駕舟至此島。在古代,獨島曾稱為三峰島,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又因島上岩石形狀像海獅,又被稱作“海獅島”。朝鮮王朝成宗皇帝時(1471~1481年),獨島稱之為於山島,屬於鬱陵島群管轄。1667年日本在《隱州視廳合記》中,也承認獨島是韓國的領土。1896年日本外務省編輯的《朝鮮國交始末內深書》中,明確標明獨島是朝鮮所屬領土。1900年朝鮮末代國君高宗頒布第41號法令,宣布鬱陵島等歸江原道三陟縣管轄。當時三陟縣將獨島命名為石島,後來又改名為獨島。獨島是韓語鬱陵方言對標準語石島的讀音,獨島、石島其實是一個意思。

  據日本媒體報道,17世紀初,當時江戶幕府漁民大穀甚吉在海上作業時,不幸遭遇暴風雨,被迫漂泊於無人島——鬱陵島。他以為發現了一個新島嶼,回國後,1616年與同鄉村川向當時江戶幕府提出航渡被稱為“鬆島”的鬱陵島權利的許可請求。爾後,大穀和村川兩家先後至鬱陵島獵捕海驢和捕撈鮑魚,持續有七八十年。到了1692年,村川的後代去鬱陵島捕撈,與朝鮮漁民相遇,由此便引發了雙方對該島歸屬的外交糾紛。

  1438年,韓國李朝對鬱陵島實行“空島”政策,將島上居民全部遷回本土,該政策一直持續到1883年。在此期間,即1616年,日本江戶幕府允許日本民眾經獨島至鬱陵島進行捕撈作業和采伐木材。1692年,江戶幕府與韓國李朝就鬱陵島的歸屬問題進行了外交談判。1696年,江戶幕府放棄了對鬱陵島的經營。獨島在未被日本納入版圖之前,日本人稱之為“鬆島”。1905年1月28日,日本內閣會議正式決定把“鬆島”改為“竹島”,隸屬於日本島根縣隱岐島。1905年2月22日,島根縣知事根據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宣布獨島是日本領土,並於1906年通報給韓國政府。二戰後,日本大藏省對獨島實行管轄,直至1953年,日本漁民也常到隱岐島和獨島一帶捕魚。日本認為隻是到了1946年日美締結“占領軍備忘錄”後,日本才“暫停行使”對該島的行政權。韓國則認為日本提出的對獨島擁有主權的理由“不值一駁”,因為當時韓國的內政外交權力已被日本剝奪,日本要霸占韓國任何一塊領土,韓國都無力抗拒,更何況早在公元512年,獨島就已被納入當時朝鮮半島新羅國的版圖,先後被稱為竽山島、三峰島和加地島;而日本18世紀的有關史書也承認該島是韓國領土。

  1952年1月18日,韓國發表海洋主權宣言,將獨島劃入其領海範圍內。日本政府對韓提出抗議,不承認韓國的領海劃分法。1953年,日本在獨島上建立領土標誌牌。1953年7月12日,韓國武裝漁船登上獨島,完全控製了該島。1954年,韓正式將獨島劃歸鬱陵島行政管轄。日本對此提出數十次抗議。自1952年日本首次提出獨島歸屬問題以來,年年都定期向韓國遞交外交照會,提議商討這一問題,而韓國則回應主權不可討論。在韓日建交談判中,獨島問題又成為一顆定時炸彈。1962年9月,日方有代表認為,“因為竹島這樣一個小島引起糾紛,不如幹脆把它炸掉”。50、60年代,日本都是通過右翼團體宣布對獨島擁有主權,但從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首相、外相也開始提出對獨島擁有主權的主張。1974年兩國在談判劃分對馬海峽大陸架時,回避了獨島主權問題,將界線暫劃至該島西南71?3海裏處。1977年8月,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到獨島附近活動,韓國以“侵犯韓國領海”為由,派軍艦驅趕,並通告日本政府。1981年11月,韓國海軍在獨島修築守島工事。1988年,針對蘇聯軍用飛機在獨島上空飛行,為了顯示“主權”,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稱是“侵犯”了日本的“領空”。在1993年召開的韓日外長會談中,日外相稱,獨島從曆史和國際法上是日本領土,韓國占領獨島非常“令人遺撼”。1995年,韓國海軍和海洋警察在獨島海域以“第三國入侵獨島”為背景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針對日本在宣布200海裏排他性經濟水域時把獨島作為基點的意圖,1996年2月7日,韓國政府宣布,將在獨島上修建一座能停靠500噸級船舶的碼頭,以便為島上人員提供生活補給品和人員輪換。對此,日本立即作出強烈反應。2月9日,日稱韓國在獨島修建碼頭是“侵犯日本主權的不可容忍的行為”,並要求韓國拆除島上所有設施,韓國則認為日本的主張是“毫無根據的一派胡言”。

  韓、日兩國雖然在獨島主權問題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但均不想把獨島爭端鬧大,在行動上都有所克製,仍保持頻繁的外交接觸。經多次會談,雙方同意將領土問題與漁業問題分開解決。韓稱,關於200海裏排他性經濟水域的設定,韓國將根據海洋法“與鄰國日本進行協商,屆時將不談領土問題”。日本則稱,對獨島歸屬的立場是“一貫的”,但“立場的分歧不能損害日韓友好關係”。這樣,獨島主權問題又被擱置了起來,但是,這種擱置並不是解決,分歧依然存在。由於韓日獨島爭端,使韓日建立東亞“新漁業秩序”的設想也變得渺茫起來。因獨島的歸屬未定,自然也就難以劃定200海裏排他性經濟水域。但日本對劃定200海裏排他經濟水域感興趣,因為通過劃定200海裏排他性經濟水域,可以阻止他國到這些海域從事捕撈活動。但據稱韓對此不甚積極,因為劃定這些經濟水域,不利於韓國漁民的海上捕撈活動。對韓國來說,獨島的主權還不僅事關經濟利益,更與本國國民的民族情結密切相關。近代史上,韓國飽受日本殖民統治之苦,民眾反日情緒強烈,日本對獨島提出主權要求,不能不激起韓國國民的民族情結。一般韓國國民認為,日本的侵略擴張野心不死,總是對韓國領土存有覬覦之心。對於日本,從軍事戰略上講,獨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占據該島不僅可使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內海化,且對日本提出的保衛海上交通線也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此外,日本與周邊國家都有領土爭端問題,如在獨島問題上讓步,害怕連鎖反應,這也可能是日本持強硬態度的一個原因。由此看來,雙方均不會在獨島主權問題上讓步,獨島之爭仍將長期存在下去,並將成為長期影響韓日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

  (摘自中國日報網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