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俄曆史學博士:中國矢誌造核彈 蘇聯欲奪控製權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中國矢誌造核彈 蘇聯欲奪控製權

2003年12月17日 14:11


作者:維克托•烏索夫(俄曆史學博士)


  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赫魯曉夫和蘇聯國防部長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秘密訪問了北京。中國提出,請蘇聯"老大哥"傳授核技術。然而,從60年代初開始,兩國關係逐漸緊張進而演變為公開對抗。1964年10月16日,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俄羅斯漢學家通過查閱大量從未公開過的文獻,揭出了當年中蘇領導人之間鮮為人知的內幕。


  緊鑼密鼓作鋪墊

  早在1949年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半年前,中共領導人就派物理學家錢三強前往歐洲參加和平大會。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籌集建立現代物理研究所所必需的資料和設備。

  1950年初,中國科學院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為原子能研究所)。1953年春,中科院代表團一行26人赴蘇進修核技術,但他們隻接觸到了幾名絲毫不了解核技術課題的科研人員。

  1954年10月,在赫魯曉夫訪華期間,毛澤東第一次提出請莫斯科幫助中國製造核武器。赫魯曉夫沒有做出任何承諾,並勸說毛澤東放棄這一"不切實際"的計劃,認為中國不具備相應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然而,從1955年到1958年間,雙方還是簽署了幾項相關的協議。

  1955年1月22日的協議規定,雙方共同在新疆進行地質勘探,並開采鈾礦。作為回報,中國政府有義務向蘇聯提供剩餘的鈾。勘探發現,中國蘊藏著豐富的製造原子彈的原料,其中,西北地區的儲量首屈一指。

  毛澤東善用時機

  從1956年到1967年的12年間,中國的科學精英們在核武器的研製上刻苦鑽研,來自蘇聯的640名科學家也參與其中。

  1956年初,中共中央委員會決定將火箭和原子能研究作為主要軍事計劃。從已有文獻判斷,赫魯曉夫在1954年至1957年間隻同意與中國在用於和平目的的原子能領域裏發展合作,這對毛澤東來說遠遠不夠。

  負責中國核計劃的聶榮臻元帥回憶道,1956年波蘭和匈牙利事件發生後,赫魯曉夫"在向中國提供複雜的技術幫助方麵再讓了一步"。1957年9月,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談判。赫魯曉夫剛剛在黨內派別交鋒中戰勝莫洛托夫及其擁護者。他十分希望毛澤東親自出席那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以此間接表明對自己的支持。毛澤東審時度勢,提出隻有簽訂了向中國轉讓生產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材料和模型的軍事技術協議後,他才前往莫斯科。

  協議於1957年10月15日簽署。蘇聯同意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圖紙及文件,但拒絕提供製造核潛艇的材料。1958年上半年,負責轉讓原子彈模型及相關生產技術的蘇聯專家開始陸續來到中國。根據中方資料,莫斯科還提供了兩枚地對地近距離導彈模型。到1958年中期,中國的工程師們已經為原子彈爆炸準備好了模擬實驗室,蘇聯專家卻幾次以安全係數低為由推遲實驗。

  蘇聯領導人毫不懷疑毛澤東準備爆炸原子彈的決心。院士阿布拉姆•約費回憶道:"上麵下達的指示是,向中國提供蘇聯新製訂的最完備方案。而參與此項任務的專家們比自己的上級更了解政治局勢,僅僅提供了舊方案。但蘇聯原子彈事務駐華代表處顧問紮季基揚發現了這一點,並向上作了匯報。最終還是提供了最完備的技術,但此後不久蘇聯同中國的關係就決裂了。"

  中蘇原子能合作的高潮是在1958年6月。當時,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在蘇聯協助下建立的第一座實驗重水型核反應堆投入使用。

  核武器控製權歸誰?

  1958年,中國政府再次向蘇聯提出,希望幫助建立一支裝備核潛艇的現代化艦隊。蘇聯駐華大使帕維爾•尤金7月1日在與毛澤東會晤時說,莫斯科認為,蘇聯和中國共同努力建設現代化艦隊是可行並合適的。毛澤東對此並不熱心。他想知道,這支艦隊是不是蘇聯和中國的共同財產?誰有指揮權?尤金回避細節,隻是邀請周恩來和彭德懷前往莫斯科討論問題。

  第二天,毛澤東又約見了蘇聯大使。當時在北京的所有中央政治局委員都聚集在中南海室內遊泳池的休息大廳裏,毛澤東想讓尤金知道,他在表達全黨高層的意見。

  毛澤東一開始就抱怨說,昨天的談話讓他沒睡好覺;他接著說,蘇聯是個強國,中國是個弱國,它沒有核武器和核潛艇;然後,毛澤東話鋒一轉說道,中國不同意和平時期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蘇聯海軍基地,"我們隻能同意,你們幫助建設我們做主人的艦隊。"關於周恩來和彭德懷訪問莫斯科的建議未被采納。

  意外的北京會晤

  這次談話讓赫魯曉夫感到不安。一周後,即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就秘密飛抵北京。兩國領導人舉行了小範圍的會談,據見證者說,部分談話是在遊泳池旁進行的,兩人穿著短褲躺在椅子上,談話內容是軍事問題。

  赫魯曉夫談到了蘇美兩大國在核時代的特殊責任,毛澤東表示了解世界局勢的危險程度,並馬上表示,因此中國"擁有自己的核武器是極其重要的,但我們沒有"。赫魯曉夫答道,中國並不需要核武器,因為蘇聯準備像保護自己那樣保護鄰國。毛澤東反駁道,謝謝,但中國是個主權大國,我們需要自己擁有核武器,以便在戰爭中自衛。如果你們不想支援我們這種武器,那就從技術上幫助中國製造核武器。赫魯曉夫解釋說核武器造價昂貴。毛澤東表示,好吧,我們自力更生,來對付美國紙老虎。

  赫魯曉夫暗示,隻有中國同意受到蘇聯方麵一定程度的監督,它才能得到最新的核技術。蘇聯領導人開始明白,國際社會必須在核裁軍的鬥爭中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赫魯曉夫和毛澤東在談話中互不理解,互不滿意,這成為莫斯科和北京20年不和的前兆。

  原則問題決不讓步

  1958年夏天,赫魯曉夫和毛澤東談話的另一個內容是建立一支核潛艇聯合艦隊。據中國的材料,毛澤東對蘇聯領導人說,中國決定不建造自己的核潛艇,因此請求援建。毛澤東說:"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將把所有海岸線都交給你們。不要把'我們共同做'與'你們自己做'和'我們自己做'混在一起。我們始終希望擁有自己的艦隊。"

  毛澤東接著說:"在戰爭時期,局勢會變化,你們可以使用我們的所有海港和軍事基地。但是,在這裏指揮戰役的權力是我們的。我們的軍人也可以在你們的領土上行動,包括在海參崴的港口和基地。我們的艦隊比你們的小,應當服從你們的指揮。我們要事先簽署戰爭時期的合作協定,不要等到軍事行動開始的時候。協定應當允許我們的軍隊在你們的領土上行動。即使我們不這樣做,也要有這樣的條款,它符合平等的原則。但在和平時期,就沒有這種必要了。在和平時期,你們隻應當幫助我們建立軍事基地和建設軍隊。"

  毛澤東最後對赫魯曉夫說:"我的話不好聽。你甚至會說,我是民族主義分子,是第二個鐵托。可你如果這樣說,那我就要說,你們俄羅斯民族主義已經蔓延到中國沿海。"

  赫魯曉夫仍然堅持在中國建立蘇聯海軍基地。他問道:"我們的艦隊現已進入太平洋,主要基地卻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能不能讓我們的潛艇在你們那裏駐紮、加油、休息呢?"毛澤東對此不滿意,拒絕了。赫魯曉夫又提出交換條件:"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向你們提供摩爾曼斯克地區,你們可以在那裏停靠潛艇。"毛澤東對此也不同意。

  不要褲子也要原子彈

  1959年夏天,形勢已經清楚,莫斯科將不向中國提供製造原子彈的全麵技術。周恩來說,我們自己造,從零開始,用8年時間造出來。但是,由於大躍進和政治運動,中國的原子彈計劃嚴重受阻。1960年,蘇聯召回1292名專家,更使北京雪上加霜。製造核武器的期限被推遲。1961年7月,在軍工企業工作者會議上,與會者激烈地討論著:在經濟困難的條件下,是否應當繼續研製原子彈和運載工具?

  毛澤東沒有出席會議,但要求再次討論一個問題:中國應當走什麽道路?在召開第二次會議的時候,中國已經得到短程火箭,並掌握了軍事設備的製造技術,其中包括試驗原子彈所需要的設備。中國人得出結論,中國也能夠獨立造出原子彈。外交部長陳毅說,我們即使沒褲子穿,也要擁有世界水平的武器。

  1962年8月,聶榮臻向中國領導人報告,1965年以前就可以試驗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13時,中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在周恩來向毛澤東匯報順利進行試驗時,毛澤東要求詳細檢查原子彈是否真的爆炸。他立即得到報告:火球已經變成了蘑菇雲。22時,中國電台正式報道了爆炸成功的消息。這項工作原來預計要花8至10年,而中國僅用5年就成功製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

  來源:《中華文摘》 原摘自《參考消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