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對中國“高技術局部戰爭”提法的憂思

(2007-02-08 21:30:32) 下一個

對中國“高技術局部戰爭”提法的憂思


  第一、我國是否有足夠的核威懾能力,保證所有針對我國的戰爭都是局部的?

  核武器目前是人類的終極武器,隻有在有足夠的核威懾能力條件下,才能避免全麵的戰爭。前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等幾次美蘇對峙中後撤,原因不是前線兵力不足,而是核打擊力量不足。我國的核能力是有限的,隻能重創敵人而不能徹底摧毀敵人,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就有在局部衝突中擴大戰爭規模的選擇。在戰爭可能升級的情況下,我們是否還有能力、有信心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想前蘇聯一樣避戰是我們最可能的選擇。這就是目前台海危機的根源。

  第二、“局部戰爭”的提法是否暴露了我們懼怕“全麵戰爭”的心虛?

  當年毛澤東提出“早打、大打、打核戰爭”,並不是他想玩火,而是宣示中國人民不怕任何形式的戰爭,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高級手法。現在,特意指出我們準備打“局部戰爭”,實際上已經暴露了我們懼怕戰爭的心虛。台獨分子很會揣摩人的心裏,與我們對應的是,台獨分子提出要擴大戰爭規模(且不論他們是否有能力),叫囂要打擊大陸的所有重要城市。看,你怕什麽人家就來什麽?對台獨分子的叫囂我們可以認為是瘋話、大話,但美國人如果也是這麽理解,那麽戰爭反而不可避免了。
  
  第三、“高技術局部戰爭”的提法是否為美軍近20年的軍事實踐所誤導?

  美國近20年依靠超強的軍事實力,連戰連捷,在美軍的示範效應下,尤其是在海灣戰爭後,“高技術局部戰爭”成為我軍的準備方針。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請看下麵數據:

  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兵力70萬,動用了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擁有300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6500餘輛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發射車、工程技術保障車輛,海軍艦隻250艘(其中航母6艘)。

  科索沃戰爭,美國和北約出動飛機1100架。

  伊拉克戰爭,美軍兵力接近30萬,空軍飛機超過500架,還有5隻航母編隊,近400架艦載機。

  如果考慮到裝備的水平,將美軍的兵力折算成解放軍的軍力,這些數字起碼要乘以1.5。

  這就是美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如果美國以這樣的軍力來幹涉台海危機,我們怎麽辦?我們就憑300架三代戰機,幾十艘潛艇,幾條象樣一點的大艦,就想和美國學什麽“高技術局部戰爭”?這和撅著屁股追趕狂奔的野驢一樣愚蠢!

  第四、我們是否忽視了高技術的雙重作用。


  高技術戰爭的特點,是擁有優勢的一方往往獲得“一邊倒”的結果。我們強調高科技沒有錯,但我們想到沒有,在出現“一邊倒”的情況下,我方處於不利的地位將如何?我軍的現代化裝備,長期沒有經過實戰檢驗,過分強調依賴高技術,不做兩手準備,一旦在信息對抗中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第五、強調“高技術局部戰爭”,是否意味著我們沒有意識到台海之戰對民族複興的決定意義和深遠影響?

  “高技術局部戰爭”,排斥了全民動員、戰時經濟等選擇。而台海之戰,絕不是一般的“局部戰爭”,而有可能演化成“民族複興之戰”、“新世紀主導權之戰”、“太平洋主導權之戰”,把這樣一場戰爭當成一場“局部戰爭”對待,僅以並不算高的“高技術”應付,是否有點戰略上的弱智?

  從目前看,台海必有一戰,我們不能以僥幸的心裏,設想美國人不會直接幹預。否則,必然會象清政府一樣,重蹈甲午戰爭喪師失地的慘痛後果!

  當然,我們不能從幾句話,就對當前的我國軍事準備下斷語,但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提出我們的憂思。

  但願我們是在杞人憂天!
  
  作者:阿道夫二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